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信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景,我们来开军事会议,我想加一些年轻武将就席,让他们自由陈述意见。」
  信玄在实施新的事情之前,一定会打探一下重臣们的心意,他习惯由家臣的脸色和措辞来印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过去的军议都由重臣来参加,而这次信玄想让年轻武将加入席次,大概是想把新风气灌进军事会议,以刷新部将们的想法,可是这里头有问题。
  「叫年轻武将参加正式的军事会议,有种种的弊害,不如先集合内室近习与十二名使番总共二十人左右,给他们一个适当的问题,让他们讨论,并由主公与各部将在旁默默听取,您觉得如何呢?」
  昌景的提议被采纳了。在这个时候,信玄特别在意那些年轻武将,还是因为考虑到将来胜赖继承武田时的事,昌景很清楚这一点。当胜赖继承了信玄以後,如果那些信玄的老将拚命的提议事情,胜赖会很厌恶的。胜赖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山县昌景第二。
  昌景太了解信玄的心意了,十年前的信玄是不会说出让年轻人参加军事会议的话。现在他拖著病弱的身子出征,是因为还不到把一切完全让给胜赖的时候。昌景一想到信玄的心意,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山县昌景与马场美浓守、迹部胜资商量,决定让内室的近习与十二名使番在信玄面前开军事会议。
  战国时代的内室近习与江户时代的大名们的内室近习不同,如同内室近习之一的真田昌幸带重要任务去长岛一样,内室近习是依信玄的意思工作的年轻武将。而十二名使番则在会战之际,骑马奔跑於部队与部队之间传达信玄的命令,等於是信玄的代言人。有时信玄会让内室近习附属於各部队当军监,如果指挥官阵亡,就取代他们指挥,这些侧近武将们不久就会指挥一军去参战。永禄十二年(一五六九)十月,攻击小田原城的武田军在归途与北条军会战於三增峠时,当攻打中央道的大将浅利右马助信种中弹摔下马,就由当天担任检使(军监)、在浅利身边的信玄内室近习——曾根内匠代理浅利指挥,成为一段佳话。如果把内室近习与十二名使番比成现在军队的阶级,可以称为青年参谋。站在参谋长地位的山县昌景和马场美浓守,他们的下面应该有很多这种青年参谋。
  信玄让内室近习及十二名使番等开军事会议的事,引起各部将的兴趣。
  (我想看看那些年轻人怎么进行军事会议。)
  部将们这么想。
  军事会议在箕轮城的大厅进行。内室近习与十二名使番共二十名左右并排於信玄面前,部将则围绕在他们周围。
  「胜赖,你可以主持这个军事会议啦!」
  由信玄这一句话,部将们才了解信玄的心意何在,他叫年轻人开军事会议,是希望胜赖能早日当继承人。
  胜赖对父亲信玄行一个礼,先就敌我的兵力、所在地等藉地图说明完後,说:
  「与这次出兵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天下形势,可以由最近往来於京都方面的真田喜兵卫昌幸来报告,至於军事会议就等报告完後再开始。」
  被胜赖的发言震惊的,不只是被指名的昌幸,还有并列在那里的部将们。有些人心想,讨论与上杉势作战的会议,为什么需要说明天下的形势呢?但也有人惊讶於胜赖的深思熟虑,只有信玄的脸色丝毫不见改变。
  由於胜赖吩咐昌幸报告事情,因此昌幸就挂上以京都为中心的大地图,大致说明之後,下结论说:
  「如果浅井、朝仓被信长灭亡,天下一定急剧倾向信长,武田的旗帜就很难有机会插在京都了。」
  这种想法正是信玄以下的主要部将的想法,集合在那里的年轻部将也是这么认为著。可是,在以与上杉作战为前提的军事会议中提出天下形势,这里头有胜赖的思想。
  接著,活泼的军事会开始了。
  「天下的形势既然这么急,就应该断了上杉谦信的路,才不会有後顾之忧。敌兵有五千,我方有一万,应该把敌人引出利根川川边向他们挑战。」
  这么主张的是十二名使番之一的安部五郎左卫门胜宝。
  「不,正因为天下的形势这么急迫,因此这一回应该避开与上杉的决战,双方共同保有面子的退兵,这才是最重要的。」
  近习头子迹部九郎左卫门昌忠(迹部胜忠之子)这么主张。
  年轻武将分成两派争论著,算算人数,支持迹部九郎左卫门说法的人比较多。
  「那么,就听听你们的计策吧!安部五郎左卫门,先说你的看法好了。」
  胜赖对五郎左卫门说。
  「我军紧急向利根川前进,把敌人引诱出利根川河畔。只要敌人出来,就可以确定我方的胜利。我方可以分成两路挟击敌人,也可以合力攻打,更可以依敌人的情况改变阵容。」
  迹部九郎左卫门反对的说:
  「本队朝利根川慢慢下去,看准敌人沿利根川出动的时机,穿过榛名山麓的小道,派支队去夺回石仓城。敌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後,一定会退兵的,而在敌人尚未抵达石仓城时,支队就撤退,本队也接著撤退。这么一来,敌人有了退兵的名义,我方也可以因对方的本队已撤退而撤退,并且充分完成与北条公的盟约。」
  胜赖到此替讨论下个结论。
  「天下的形势既然这么紧急,安部五郎左卫门所说的与越军决战以断绝後顾之忧的说法,比较像武将的想法。我也是想这么做,可是,战争一打下去,双方一定会有伤亡,即使我方获胜,损失也一定不少,这已经在川中岛的大会战中得到了很大的教训了。在西上之前,我军不能损耗一兵一卒。这个时候只好采取能对北条公交代的战争,然後尽可能早一点退回古府中。因此我的结论是选择迹部九郎左卫门的计策,现在起更进一步的针对他的计策来讨论。」
  当胜赖下了这个结论时,信玄就此打断年轻武将的会议,下令他们退下後,再召开一如往常的军事会议。
  「我想就照刚刚胜赖公所说的去做好了。」
  大家的意见几乎都是如此,老将们对於年轻武将们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确实想法觉得相当惊讶。也有人对胜赖一方面表示同意安部五郎左卫门的意见,另一方面却采取迹部九郎左卫门的意见这种方法佩服不已。
  「我也和胜赖的意见相同,现在就来想如何安排去石仓城的支队吧!」信玄说。
  迹部胜资进言道:
  「既然这个意见是九郎左卫门提出来的,支队的事就交由我迹部来负责吧!」
  可是,箕轮城主内藤修理说:
  「要来往於石仓城的小道,还是必须派对当地熟悉的人才行,这个责任就交给上野众吧!」
  信玄接纳了他的说法。
  结果,内藤修理从他的家臣当中挑出对这边的地理最熟悉、又是会战高手的一名步卒大将——高间雄斋,给他三百名兵,要他去偷袭石仓城。
  石仓城是箕轮城的卫城,只有下到两百人的兵守著,一听到上杉的大军攻打过来,马上不战而退回箕轮城。本来这个城就是存在於上杉、武田境界线上的城,这个小城有时属於武田,有时又被上杉攻打下来而属於上杉。
  武田军开始向利根川行军了。
  谦信一接获这个报告,就增加间谍的人数以警戒武田的动向。
  「看来武田军似乎想来利根川边挑战似的。」
  上杉的间谍向谦信报告著。接著又有人进来报告武田军一出平野,马上在利根川边的高地摆好阵势。
  谦信率领五千名兵士出征。
  越军沿著利根川下去,来到距武田军两公里的地方时,有一个情报进来了:
  「武田的支队偷袭石仓城,攻击相当的猛烈。」
  同时又进来一个情报:
  「有个看似武田间谍的人在厩桥的城下放火。」
  谦信听了,马上下令退兵:
  「马上撤退回厩桥城!」
  谦信一退兵,信玄马上下令全军向碓冰峠撤退,当本营来到碓冰峠时,偷袭石仓城的高间雄斋支队也退回了箕轮城。
  碓冰峠上有积雪,虽然积雪不深,却使得进军速度减慢。
  在接近峠的地方,寒冷的西北风加强了,武田军是逆风而上,寒风刺骨,信玄全身冰凉。
  因为风太大了,侧近就劝信玄坐轿子,可是信玄不听。骑兵队不得已,站在信玄面前挡风,可是这样还是无济於事。越过峠後,风虽然变小,可是信玄还是感冒了,回到古府中就发烧倒了下去。古府中内部的侧近担忧著信玄的健康,外面则夸张的散布信玄很健康,每天早上出现在马场练马的消息。出现在马场练马的人很像信玄,但并不是信玄,那是特别选择貌似信玄的人来表演的。
  谦信找到了撤退的理由就很快的退下,甚至放弃已经占据的石仓城,然後回越後去了。
  「本来想在利根川边与武田信玄一战,可是武田撤退了,没办法我方只好也撤退。」
  谦信送了这样一封信给信长。
  同样的,信玄也送一封信给小田原的北条氏政。
  「把谦信引诱到利根川边,本来是打算给他重重一击,可是谦信先逃走,变成无法一战。今後谦信如果再出兵关东,我随时准备好出征。」
  氏政把这封信与北条间谍的报告加以综合:
  「谦信和信玄的出征简直就像串通好了似的。」
  他自言自语的说。
  不管是不是串通好,关东因而平静下来总是一个事实,氏政因而觉得满足。
  12=江马党十骑
  越过峠时还积著残雪,等由平汤进入高原乡时,大地开满了辛夷。
  木曾义昌的大将山村三郎左卫门良利与他的儿子山村三郎九郎良侯率领木曾的兵二千名分成十路,每一路的前面部由一个将领骑马带头。进入高原乡後,高原川就变宽,在河川的两侧有点点村落。
  一进入笹岛村,马上就看见数骑武者跑来。到了近前,武者从马背上下来说:
  「我们是苎生茂城的人,奉主君江马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