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信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还好吧?」
  「主公无恙吧?」
  他们都知道,小栗忠藏属家康的本营。
  「难道主公尚未回城吗?」忠藏问道。
  莫非犀崖上的事情是真的?
  「不光是主公,连身边的侍从都无一人归来。你是第一个。」
  忠藏再也无法隐瞒那件事。
  「主公在犀崖桥上,被一位名叫高间雄斋的人给杀了。」忠藏泪水终於夺眶而出。
  忠藏周围的人,哑然失声地呆在原地。
  「难道你就眼睁睁看著主公被杀吗?你这个胆小鬼!」
  说著有人拔出刀,周围的人也跟上。
  「让开!让开!你们没有看到小栗忠藏也受重伤了吗?」
  经人这么一提,小栗忠藏这才想起自己受伤之事。由於出血过多和疲劳过度,他终於昏了过去。
  「主公安然而返!侍卫们也平安无事。」
  不久,城内传来这样的消息。
  由於绕远路,因此家康一行人比小栗忠藏晚四分之一刻(三十分)回城。
  26=朝仓变节
  虽然展开追击,武田信玄的本队和後备穴山信君队仍然按兵不动,似乎是为了保持战力。不久,信玄的本队终於移师,穴山信君队也跟随在後。
  来到追分,信玄令各队点灯行进。
  这是为了让敌军知道本队和後备队的存在。
  二万名武田军投入追击战,另外还保存了一万兵力。或许,这就是他想要夸示的。
  到了小豆饼,後备穴山信君奉令兵分二队,在本队前方左右展开。
  不久,穴山全体队员接到命令:
  「我军不久便会撤退。让撤退回来的部队调到後备。」
  信玄已经想妥了收兵之策。如果不好好收回前去追击的武田军,则极可能遭到敌人的反击。故点灯明示本队所在之地。
  武田队的灯火在三方原上一片光亮。从滨松城看去,武田军似乎又展开攻击;在追罢归来的武田兵眼中,则如展臂迎子的母亲怀抱。伤兵顺著灯火,陆续归队。追击队似乎仍想追敌,无意撤回。
  信玄在小豆饼和犀崖中间停下,让主队准备过夜。穴山信君队则继续前进,负责看守面对犀崖的地带。
  犀崖桥旁燃著熊熊营火。
  下令撤退的洋枪队,连续射击五次。片刻後,又射五次,隔一阵子後,再射五次。枪声在暗夜中回荡。
  追到滨松城附近的追击队,由於中途各自分散,无法紧追著德川军进城。跟进城,需要二、三千人的部队一次拥入,而後紧紧跟入。
  黄昏时分,三方原之战无法再进行。如果战争在早晨展开,武田军必可一口气攻下。但是,黑夜阻挠了一切。黑暗中,误打误撞地来到城下,当然无法进入城内。
  在洋枪队发出撤退信号的同时,追击队朝各地的营火退回。德川军并无反扑的态势。
  各队开始点名,照料伤患,准备晚餐。营火照耀下的首级,有时会发生竟是同伴首级的悲剧。
  各队放出步哨警戒。
  「敌军必定会派出小部队趁夜偷袭,各队要小心警戒。」
  夜袭时尤其须谨防同伴在混乱中自相残杀。
  各队一半睡觉,一半负责警戒。
  事实上,在野风呼呼的原野上岂能安睡?士兵们轮流去取柴火,尽量在营火旁休息。有人拿出饼烧烤,也有的人不知从那裏弄来的锅,放在火上,加水煮杂食来吃。
  士兵的情绪依然激动,无暇闲聊当天的功绩。只要远处一有枪声,便立即摆出警戒姿态。
  夜袭确实如预料中出现,只是规模不大。德川军的洋枪队向在最前线的穴山信君队射击。穴山队的步哨遭到袭击,仅此而已。滨松城内一片混乱,还不到反扑的时候。刚遭败绩的他们必须思索如何防备即将於天明後来袭的武田队。
  约二千人没有回城。万一他们全部阵亡,则是四比一的状况。目前实在无暇反扑。
  根据《当代记》的记载,德川军和平手汎秀军共有千人被诛,其中有多少德川军,则不得而知。
  无法於当夜回滨松城的将士,在次日武田军离开城下後,陆续归来。由於武田军的追击行动快迅,许多人不及入城,逃往四方。
  《松平记》记载道:上方浪人中河等人逃到挂川,家康的谱代家仆山田半一郎逃到冈崎。
  家康本营中的大将榊原康政,也在中途和家康等人走散,和数名骑兵逃到滨松东方的西岛过夜。
  许多被武田军逼散而被迫於某地过夜的德川军,在天亮後陆续回城,人数不少。
  滨松城内的妇女们炊煮粥食,慰劳归来的将士。被诛者达千人,负伤者更是三倍以上。照顾工作十分繁重。
  对德川军而言,这是一场彻底的败仗。经过这一仗德川家康对武田军敬畏万分。信玄死後,胜赖率大军前来挑战时,德川军不敢单独应战,对决多日後,才联合织田军在设乐原与武田胜赖军交战。
  信长在本能寺被杀时,德川家康正在堺港。家康逃脱明智光秀之手,回到冈崎之後,首先出兵甲斐国,目的在驱逐信长旧臣,夺回甲斐。对於残存下来的武田信玄的旧臣则极力吸收,以增加自己的实力。
  三方原的痛苦经验,给家康一个很大的教训。
  《甲阳军监》对三方原之战做了下列记述。
  马场美浓守信春认为,年三十一的大将家康,是全日本继越後上杉谦信之後的大将。细看三方原之战中战死的三河武士,无一人朝武田军方向倒下,皆是俯向,而朝滨松城倒下的士兵,大多是仰向。论及高傲的武士精神,则非上杉谦信和德川家康莫属。
  最後一段的记述,出自《甲阳军监》作者小幡景宪之笔,主要在说明:
  (德川军之阵亡者,无一见背於敌军。)
  德川家康和上杉谦信皆被尊奉为日本第一大将,而三河武士精神尤被视为日本之最。歌颂德川家康的书籍,大多在德川时代的太平盛世出版,自然成为畅销书。
  小幡景宪夸张的记述,经常被其他出版物引用,甚至有不少这样的俗书:
  (武田信玄见三河武士无一人背向而死,心存恐惧,便下令停止攻击,退至刑部。)
  就连史书中,也有不少类似这样的书籍。
  《甲阳军监》把三河武士形容成武士之最,但是相对的,《当代记》中则记载家康的谱代家仆山田半一郎逃到冈崎。山田半一郎仅是逃亡者的代表,实际人数自然是无从计算。
  战败时的逃脱行为,乃人之常情。但是,德川旗下的夏目次郎左卫门和青山又四郎、中根正照等人的为主公牺牲,确是真人真事。《甲阳军监》中提到的武士精神,所指的应该是这些人吧!
  在三方原上战死的德川名将(中队长,小队长级),有青山又四郎、中根正昭、夏目次郎左卫门、鸟居忠广、本多忠真和米津政信等人。分队长级的人数更是可观,在此无法一一赘述。大将(大队长)级的战死者,只有平手汎秀一人。
  武田军方面当然也有伤亡,但是没有记录,可能是因为损失不大。
  夜,逐渐泛白。武田军整理各队队伍,扫荡附近残敌。说是扫荡残敌,其实是想捕捉无法动弹的伤兵。武田兵充分运用仅有的一刻(二小时),搜索三方原一带。
  在一刻内,捕得数十人,大多是伤兵,有些人在被带往武田营地的路上断了气。
  被捕的伤兵受到照顾和饮食供应。
  这时候,武田营内充满了生气。因为,统帅武田信玄就要检视首级了。其实,捕获的首级有上千个,自然无法在信玄面前一一展示。
  在三方原之战中领导军团的大将,诸如山县昌景、小山田信茂、马场信春、武田胜赖、内藤昌丰等人,负责检视首级。较有名气的首级,才会被带到武田信玄面前。
  在检视首级的现场,除了亲武田的三河山家三方众之外,还有俘虏以证人的身分参加。
  在互报姓名下战死的人,有姓名可登记。在混乱中取得的首级,若无第三者的证言,便无法辨明究竟是谁的首级。这时,就需要俘虏的证言。
  大多数的首级,是在追击战中获得,而其中又有不少是在二、三人围攻一个敌人的状况下获得,争功之事也随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而言,功劳是由最先举枪(或下手)的人所有。但是,黑暗中的追击战,很难分出究竟是谁下的手。在三人围攻一敌时,谁都坚持自己是最先出枪的人,不肯相让。三人所言均属实,黑暗中,看不到他人之举,只能相信自己的感觉。
  争功之事,暂时搁置,先谈在首级册上记下被杀的敌人姓名,以及立功者的姓名。
  慨然让功者,也是大有人在。这种人虽然被嗤为毫无欲望,但仍能若无其事地表示:战争还在继续,仍有机会可以立功。
  立大功者,在被记下功勋时,兴奋得满颊通红。想到即将得到的恩赏,不觉陶然。
  约五十个首级以及立功者,被带到武田信玄面前。
  山县昌景在信玄身边对首级和立功者加以说明。
  信玄频频点头,并向立功者称赞道:
  「了不起。」
  「不愧是个武士。」
  被夸赞的人感到全身发热,赶忙行礼,久久不敢起身。在武田兵的心中,信玄有如神祉。能直接被神夸耀,是莫大的光荣。
  高间雄斋悄然。昨夜他已经知道那不是德川家康的首级,但总希望是榊原康政、本多康重、石川数正或酒井忠次等家老级的首级。可是,经俘虏证明後,才知道那是夏目次郎左卫门的首级。高间雄斋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信玄对高间雄斋说道:
  「虽然不是家康公的首级,但是此人自报家康之名,则无异是砍下家康的首级。如此之功,才是不凡。」
  被这么称赞,雄斋反而退缩了。
  此後,高间雄斋有了一个浑名,即是伪首雄斋。对他而言,那不是件光荣的事。
  检视首级时,探子陆续回来,向山县昌景报告滨松城附近的敌人动静。
  「走失的武士陆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