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信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检视首级时,探子陆续回来,向山县昌景报告滨松城附近的敌人动静。
  「走失的武士陆续回滨松城。城内时时放出探子但并无战意。」
  信玄和山县昌景同时听取探子的报告,频频点头。
  首级检视完毕。
  胜利的仪式热闹非凡。
  仪式中的大刀护卫,封给此次战役中立功最大者小山田信茂;弓箭护卫,则封给负责领先带路的三河山家三方众的代表——作手的奥平贞胜。
  三万军队的欢呼声,几乎传到了滨松城。
  仪式结束,首级分数处埋葬,由军僧祭悼。
  此时,先锋队已先行出发,在祝田到刑部的路上保持警戒。
  出发的信号响了。
  部队以纵队方式堂堂出发。这是一个万里无云的寒冬早晨。昨日午後的那一场雪,依然残存著,当太阳升起时,大地闪烁辉耀。一点儿风都没有。
  三方原依然平静,仿佛昨天黄昏时刻的厮杀根本下曾发生过。
  信玄骑著马,旁边护以一、二十层的侍从,悠然前行。
  大多数的人都相信那个骑在马上的人,就是统帅武田信玄。
  但是,马上的信玄并非信玄,而是影子替身。检视首级时的信玄,也是替身。
  信玄病了。
  生病的信玄,在替身後方的轿子中。轿子共有三顶,其中二顶坐的是睿山的高僧。
  信玄善用各种宗教。他尊重信仰自由,对任何宗教从不吝於援助。在西上之战带著亡命中的睿山僧,是为了在进京都时善加运用。但是,表面上是为了复兴被信长烧毁的睿山。
  轿内坐的是被信长追逐而投靠信玄的睿山正觉院僧正豪盛、睿山满盛院权僧正亮信。第三顶轿子内坐的,便是卧病的信玄。
  从合代岛出发的那个早上,信玄就受了点风寒。重臣们关心信玄的身体,提议乘轿,但是被信玄拒绝了:
  「诱出德川家康的这一场战争,将是十分艰难。若是身为统帅的我坐在轿子内,这一场战争还能打吗?」
  一整天,信玄在寒风中来回奔波。即使是夜间追击战,信玄也在主营中指挥。天空露白後,虽然不必再担心德川方面的反扑,但是信玄也倒下了。重臣们把信玄扶入轿中。轿子虽然能挡风,但是却没有火炉可以取暖,只能以层层的衣物保暖,体内热度愈来愈高。
  信玄说自己感冒了。
  重臣们都不相信。包括信玄自己在内,大家都担心这热度和肺痨有关。
  苦在西上的途中发病,如何是好呢?
  轿夫们都认为第三顶轿子乘坐的是睿山天台宗的座主觉恕。这位伟大的僧人著了凉,在轿内休息。因为是伟大的僧人,所以警戒特别森严。其实天台宗座主觉恕,由於年事已高,无法同行。
  当轿中的高僧唤人时,轿子立即停下,轿夫们被遣到远处。轿夫不明白为何要这么做。
  武田军下了祝田坂便往西行,沿著都田川的河道,朝刑部而去。
  祝田到刑部,约一里的路程。正午前,全军抵达刑部,在可以俯视都田川的台地上扎营休息。
  刑部,又称油田。隔著都田川,对岸有气贺町和堀川的城堡,没有敌踪。
  从滨松城到刑部的直线距离约三里。刑部位在三方原台地的西北端。
  武田军在距离滨松城三里处扎营,是表示放弃滨松城,准备入侵三河。其实,他们还在窥视滨松城。
  收集探子打听来的情报後,滨松城内展开了军事会议。
  「武田军一定在使诈。」
  「我们下可冒然出击。」
  「不妨再观察一阵子。」
  慎重派居压倒性的胜利。
  只有本多忠胜持强硬态度,但是没有人支持。
  「敌军此刻正被胜利冲昏了头,只要我们聚集精锐部队突击敌阵,必能擒获信玄公的首级。」
  最後,家康向全军下达命令做结论。
  「今後,没有命令擅自出城对敌者,一律以军法处置。」
  德川军把武田军的停滞视为一种策略。其实,是因为统帅武田信玄发烧。
  信玄的休息处,决定在刑部小山丘上的大圆寺。寺裏的僧人全部被遣开,周围施以严密的警戒。对外则宣称,睿山曼珠院门迹天台宗座主的觉恕大僧正,住在大圆寺。
  信玄的部队在台地,由替身坐镇。
  徵集三万大军的食粮、燃料,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
  由於敌军随时可能来袭,因而特别加强巡逻和侦察。
  潜入刑部的德川间谍越过严密的警戒网,带回报告:
  「睿山天台宗座主,住在刑部大圆寺。」
  「他把亡命中的睿山觉恕大僧正也带来了?」家康说道。
  家康将此事告知信长,表示信玄进京的企图已母庸置疑。
  信玄的感冒并不单纯,而是引发出最令人担心的肺痨。发烧时,便会喀血。侍医御宿监物曾要求重臣们让信玄绝对保持平静。
  但是,正在西上途中的信玄如何能平静下来?他满脑子想的全是西上策略。由於有太多的事前准备工作,因此他屡屡把山县昌景叫到床边,面授机宜。
  在刑部滞留的这一段期间,派到各地的使者,不计其数。
  信玄将三方原的捷报,通报各国武将。朝仓义景、浅井长政、本愿寺光佐、松永久秀等同盟军的将领,是最先得到通知的。采取观望态度的各将领,也没有被遗漏。就连远处的毛利家,也得到了消息。将军足利义昭得知三方原之战的详细报告後,立即想到信玄可能会率领大军进京,扫除信长的势力。
  反应立刻到了。祝贺的信函如雪片般飞来。信长的处境愈来愈难了。
  其中只有一封信不太令人满意。那是朝仓义景的来函。
  三方原之役,可喜可贺。我等共同敌人,指日可灭。然我军自出援此近江小谷城以来,已有半年。将士疲倦不堪,严寒中又缺装备,故有意撤兵,待他日重整军备,再挥师齐制仇敌。
  信玄在病床上阅读此信,愤怒不已。他唤来山县昌景,令其会同替身促使者传话之外,尚修书一封,措词激烈:
  来函悉知。长期对阵,将士辛劳,可敬可佩。但将士虽疲,信长军亦同。信长之股肱家康受击,二千援军亦溃不成军,此乃迫敌之大好时机,阁下安能弃战返国?此无异违背承诺,陷我等於不利,使敌有机可趁。阁下之行动,实在令人费解。请速归队,协力包围信长。谨此重申,盼勿违约。
  将士长期对阵的疲倦,不是促使朝仓义景突然退兵的主因,而是织田信长利用上杉谦信的计策奏效了。
  信长频频赠舶来品给上杉谦信,最後还答应从西洋弄来南蛮屏风上的西洋马相赠。待抓住谦信的心之後,便提出这样的要求:
  (朝仓义景如果不退,我们便不好著手弄马。想办法让朝仓义景撤兵吧!)
  这只是表面上的协议,当然不乏更详细的交涉。
  武田信玄是上杉谦信的宿敌。信玄进京取得天下,对谦信绝无好处。但是,势力急骤扩张而成为当今天下第一人的信长,对谦信也是一种威胁。
  谦信不是那种会被一、二个南蛮屏风诱骗之人,当然也不会听从信长所言,让朝仓义景撤兵。
  信长派使者到越後的谦信处。
  (黄金,是促使朝仓义景撤离小谷城的最速手段,但并非由我方赠金。上杉家若以金三驮赠朝仓家,则必能促其撤离小谷。盼阁下能从中斡旋。若蒙垂首,除三驮黄金之外,另送上洋枪二百挺做为酬谢。)
  这一项交涉,乃在是年十月初,信玄的西上军出发之後。
  谦信终於采取行动了。当时,谦信和朝仓义景之间的关系良好,并无利害冲突。
  十一月底,信长以海路将黄金和洋枪送往谦信处。
  谦信把金货三驮送给朝仓义景,做为撤离北近江的费用。
  朝仓义景因数度出兵,财政上已见短绌。他并不像信长那般拥有自由贸易都市,或有稳固的经济基础。
  朝仓义景受黄金之诱退下阵来。信长的危机迎刃而解,回岐阜整军。
  信长用金钱买到了胜利,往後,他经常使用这一招。高天神城被武田胜赖大军包围时,家康促信长基於盟约出兵相劝,但是信长见死不救。家康愤怒极了。信长送上黄金二驮做为失去高天神城的慰问金,平息了家康的怒气。
  信长以黄金为武器,使朝仓义景变节,影响了武田信玄的西上作战计画。
  27=坚持西上
  信玄的气色奇差无比。热度虽然不再上冲,却也未见下降。轻咳持续不断,毫无食欲,体力衰退。
  御宿监物和重臣商量,从踯躅崎馆找来照顾之人,而且以女子为宜。
  使者立即朝古府中出发。原隼人佐昌胤也紧接著率兵二千,从刑部出发,越过宇利峠,直驱野田城。野田城有敌军五百人。原隼人佐包围此城,并扫荡附近一带的敌人。野田城北方二里半处的长筱城,已在武田的势力范围之下,由此可以通往伊那。
  原隼人佐昌胤率二千先锋兵包围野田城的同时,也将三河东北部一带纳入武田的势力圈。在武田军包围野田城的同时,信玄大军也挥军西进,似乎有意进攻美浓,又像准备南下进攻吉田城(爱知县丰桥市)。
  元龟三年(一五七二)即将结束。原本希望在家过年的武田将士,都死了这条心。三方原的生活虽然寒冷,却因战胜而充满活力。
  各营地开始做饼。
  听到信玄病危,里美当天就从踯躅崎馆出发,同行只有侧室阿茜一人。太多女子同行,会引人猜疑。信玄生病之事,绝对不能外泄。里美了解事情的严重性。
  出发之前,里美改扮男装。头发剪短,盘起来塞到乌帽内侧。再加个鬓须,俨然公家武士。阿茜帮助她化粧。
  里美骑在马上。年轻时,里美曾经和信玄竞骑,其技术可想而知。阿茜为忍者出身,年轻时就谙於马术。
  里美的座骑奔出,阿茜的马匹也紧跟在後。二十名家仆相随於後,气势不小。
  战国时代,将近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