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革命师生员工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党中央的总方针,
坚决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至于怎么进行,你们不知道,就问我
们,我们也不知道,其他党中央委员也不知道。就是要搞革命,怎么搞主要
靠你们各校师生员工,在革命的实践中学会革命。他还号召广大师生:在运
动中要读毛主席的书,更多地掌握毛泽东思想。

能在遥远的内蒙古高原听到父亲那坚定、清晰的声音,我好像又回到了
父亲的身边,自己暗暗向父亲表示决心:过去女儿对政治运动不够关心,现
在不同了,女儿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首先响应党的号召,到革命的实
践中会学习革命。但有个问题从我心头闪过,我很纳闷,既然发动了“文化
大革命”,为什么连党的中央委员会也不知道怎么搞法呢?

急剧变化的岁月啊!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了,“十六条”公布了,毛主
席和中央领导开始在天安门城楼检阅文化革命大军了,“红卫兵”第一次出
现在中国的城镇乡村。人们惊奇地从报纸上发现,身为党的副主席、国家主
席的父亲,忽然排在了第八位。


刘少奇与“文革”初期的工作组

黄峥

“文化大革命”初期,党中央曾研究决定派工作组到一些单位领导运动,
后来被指责是镇压群众,破坏“文化大革命”。工作组事件成为刘少奇下台
的直接导火线。近几年,一些论著和文学作品对派工作组的过程以及刘少奇
同工作组的关系等问题,往往叙述不清,引用的史料也不够准确,本文拟将
这方面的真实情况作些说明。



派工作组的决策过程,没有留下原始的文字记载。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当
事人的回忆,大致经过如下:

1966 年5 月29 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及有关领导同志开碰头会
研究,决定由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率工作组去人民日报社,由河北省委
书记处书记张承先率工作组去北京大学。据参加这次碰头会的刘志坚回忆,
在几个中央领导同志商定后,周恩来还当场到隔壁房间用电话向正在杭州的
毛泽东请示,获得同意。5 月30 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联名致信毛泽
东,书面请示派工作组去人民日报社一事:“拟组织临时工作组,在陈伯达
同志直接领导下,到报馆掌握报纸的每天版面,同时指导新华社和广播电台
的对外新闻。”这封请示信是刘少奇起草的。毛泽东在信上批示:“同意这
样做。”陈伯达等于当日进驻人民日报社。

6 月1 日,以张承先为组长的工作组,于当晚10 点多钟进驻北京大学。
这一消息于6 月3 日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电讯稿是周恩来起草的。工作组
原来是以华北局名义派出的,电讯稿中改称“中共新改组的北京市委决定”。
毛泽东看了这条电讯稿并表示同意。

6 月3 日,刘少奇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汇报和讨论北京地区“文
化大革命”情况。北京新市委第一书记李雪峰提出运动中要“注意内外有别”
等八点意见,并提出:“有的学校领导瘫痪了,领导不起来,就派工作组进
去领导。团中央、组织部组织人力帮助。”会议同意了李雪峰的意见。6 月3
日、4 日,北京新市委开始向一些学校派出工作组。

自从工作组进驻北京大学的消息在报纸上公布后,北京许多学校的师生
成群结队涌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北京市委所在地,要求派工作组。各学校
的领导机构这时事实上已陷于瘫痪,无法行使领导职能。鉴于无政府状态急
剧蔓延,混乱局面日趋严重,从6 月5 日起,北京市委加快了派工作组的步
伐。

6 月6 日,中央书记处开会,决定向中央宣传部派出工作组。

从6 月5 日至6 月中旬,以北京新市委的名义向北京地区的绝大多数大
专院校和部分中学先后派出了工作组。大学工作组的成员从中共中央、国务
院有关部委抽调,中学的由团中央抽调。全国大部分省市和一些中央、国家
机关部委也纷纷仿效北京的做法,陆续向本地区、本系统的一些“问题”比
较多的单位派出了工作组。在此期间,鉴于文艺战线“问题严重”,由新上
任的文化部副部长肖望东(原南京军区第二政委)主持,向国务院文化系统
派出了由军队干部组成的工作组。其中从总政治部抽调300 多名干部参加工
作组,是经林彪同意的。这期间毛泽东虽然在外地,但中央经常向他汇报工


作,并不断有各种动态材料报送给他,派工作组的情况他是知道的。中央文
革小组更是一清二楚:当时,谁都没有指出派工作组有什么不对。



工作组进校后,受到了大多数师生员工的欢迎,但也遇到少数“造反派”
的反对。由于“文化大革命”本身的不合理性和中央领导层对待运动的认识
不一致,注定了工作组必然要犯错误。加上江青、陈怕达、康生一伙居心叵
测,从中捣鬼,导致群众在如何对待工作组的问题上分成了两派。一些学校
发生赶工作组的现象。本已混乱的局面呈现更加错综复杂之势。

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于6 月9 日去杭州向毛泽东汇报运动情况,
并在毛泽东主持下讨论了“文化大革命”问题。讨论中没有专门议论派不派
工作组的问题,更没有形成明确的意见。只是毛泽东在议论时说:“派工作
组太快了并不好,没有准备。不如让他乱一下,混战一场,情况清楚了再派。”
但这时工作组基本上都已经派出。

毛泽东这样讲了之后,刘少奇是努力紧跟的。6 月14 日,刘少奇在北京
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讨论运动情况。他在会上讲到:“(中学)工作
组是团中央去的,有的是好的,能与学生三同,同吃同住同工作。不好的应
该撤回。”他甚至说:“工作组派下去被人赶回,证明他不行么!乱就好么!”

刘少奇对他认为比较好的工作组,也就是能够有效地对运动实施领导的
工作组,是坚定支持的。在他看来,这么大的运动没有党的领导是不可想象
的,既然那些学校的领导瘫痪了,那就只有派工作组去接替,以维持正常的
秩序。

6 月18 日上午9 时至11 时,北京大学几个系的一些学生,将40 多位干
部、教师拉出来批斗,并采取了脸上抹黑、戴高帽于、罚跪等行动。工作组
发觉后迅速予以制止,扭转了局势。刘少奇对北大工作组的做法表示满意。6
月20 日,他将驻北京大学工作组关于这次事件处理情况的《北京大学文化革
命简报(第九号)》转发全国。刘少奇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批语中说:“中
央认为北大工作组处理乱斗现象的办法,是正确的,及时的。各单位如果发
生这种现象,都可参照北大的办法处理。”

为便于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局面,6 月19 日刘少奇要夫人王光美去清华
大学,作为驻清华大学工作组的顾问,帮助指导运动。

6 月20 日和7 月11 日,刘少奇两次召集驻北京师范大学一附中的工作
组成员汇报座谈,同他们一起分析运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解决问题。

6 月21 日,刘少奇在他主持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提出:“这一场斗争
咱们都没有经验,工作组也没有经验。”“有的学校赶工作组,向工作组夺
权,要夺档案、枪支、广播这些权。不准随便提出夺权。”“夺权斗争,有
的是坏人要我们撤走工作组。不好的工作组也可以撤走,但是不要党的领导、
中断党的领导是不好的。”

6 月30 日,刘少奇、邓小平致信毛泽东,要求发出《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工业交通企业和基本建设单位如何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通
知》中强调这些单位的运动要由工作队领导。这一通知于7 月2 日经毛泽东
批准后下发。



大约在6 月20 日以后,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同中央文革小组
之间在工作组问题上的分歧加深,社会上赶工作组的现象也增多了。


6 月20 日,文革小组向中央提出一个书面建议,其中说:“建议全国大
中学校、机关单位在适当时候成立文化革命小组,领导文化革命运动。”“在
最必要的地方,最必要的时候,可以由上级派工作组。”这一建议曲折间接
地表达了他们取消工作组的意见。

7 月13 日、19 日、22 日,陈伯达在参加政治局常委召集的汇报会时,
三次对工作组问题提出非议,例如他在7 月19 日的会上说:“工作组不会比
学生高明,工作组都自称是党中央、毛主席派去的,有的整学生。”

在这几次会上,刘少奇、邓小平也对工作组有所批评,但不同意马上就
撤出所有的工作组。在7 月13 日的会上,刘少奇说:“现在的工作队要进行
教育,他们不懂政策,不学政策。不好的工作队要进行整顿。清理。”邓小
平说:“要先把学生组织起来,清理当权派,然后再撤销工作组、工作队。”
在7 月19 日的会上,刘少奇说:“工作组有好的,有坏的,他们在第一线,
有他们的辛苦,要求不能过高。现在是如何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总结工作
经验。”邓小平说:“有的机关和学校,不派工作组可以;有的要夺权的,
就要派工作组。工作组主要是起行政和党委的领导作用,因此是否统盘考虑,
对工作组要正确估计。我们对这样的运动没有经验,他们也没有经验。坏的
工作组可以先撤,好的工作组可以留,代替党委工作。”在7 月22 日的会上,
刘少奇说:“多数工作组是好的,还是教育帮助,改正错误。赶工作组,有
的不应该赶。”邓小平说:“要教会工作组做工作。。有的学校没有工作队
恐怕不行。”当时参加会议的大多数同志都不同意立即撤出所有的工作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