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不行。”当时参加会议的大多数同志都不同意立即撤出所有的工作组,
陈怕达的意见被否决。后来江青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一次小组会发言中讲到:
“(7 月)22 号晚上胡克实同志汇报说已经走上正轨了。这次汇报会雪峰同
志参加了。我们的组长、顾问没有发言权,讲一句话就被打断。”江青的说
法从反面印证了当时中央大多数领导同志对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康生的批
评和抵制。

对陈伯达的意见被否决的情况,刘少奇8 月1 日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上作了这样的解释:“陈伯达同志早就提了不派工作组或者撤出工作组,提
了三次。。。第一次提出来没有多讨论。第二次陈伯达书面提出两条,讨论
时,多数同志还是要工作组,我也发言要工作组,认为工作组有方便之处,
要去就去,要撤就撤,当时我曾考虑,这样大的运动,北京各院校部分组织
已经瘫痪了,怕中断了党的领导不好。第三次,伯达同志又提出这个问题,
又讨论了一次,多数同志还是不主张撤。我仍是以前的观点,我认为这一方
法较机动,没有下决心撤,要看一看。同时,主席快回来了,回来再请示决
定。”



7 月18 日,毛泽东从武汉回到北京。情况随即发生变化。有些文章曾说
毛泽东回京后只偏听偏信江青等人的汇报,导致作出撤销工作组的决定。事
实上毛泽东既听取了陈怕达、康生等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汇报,也听取了刘
少奇等常委同志的汇报。而江青20 日才从上海回北京,当然,她回京后也向
毛泽东陈述了意见。

毛泽东在听取汇报和看了中央文革小组提供的一些材料后,对运动的进
展情况表示不满。他认为北京的“文化大革命”搞得冷冷清清,学生运动受
到压制,但他最初并没有提出撤工作组。直到7 月23 日,中共中央批转总政
治部《关于抽调军队干部支援地方文化大革命的请示》时,其中还提出:“采


取抽调干部参加地方四清的办法组织工作队,支援地方文化大革命。”毛泽
东对此仍表示同意。

7 月24 日、25 日,毛泽东先后找一些人谈话,再次对前一段的运动情况
提出批评,明确提出要撤销工作组。参加24 日谈话的主要是中央文革小组成
员, 25 日又增加了来北京出席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预备会议的各中央局书
记。毛泽东在听取了江青等人的汇报后说:“把工作组一撤,把黑帮停职反
省就完了,这样可以搞得快一点。有这么一段,运动冷冷清清,就是6 月20
号左右以后,有许多地方搞得冷冷清清。根本撤出来,另外派几个人去当观
察员。张承先这些人能不能搞好?能搞好就搞,不能搞就撤出来。”“工作
组一不会斗二不会改,只会起阻碍运动的作用。”“许多工作组(当然不是
一切工作组),包括张承先的工作组,都是阻碍运动的,都要把它撤出来。”

7 月26 日,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陶铸传达了毛泽东两次谈话的内
容。会议最后决定撤销工作组。第二天由中央文革小组起草撤销工作组的决
定,毛泽东亲自作了修改。7 月28 日,由中共北京市委正式发出《关于撤销
各大专院校工作组的决定》,文件中注明这一决定“也适用于中等学校”。7
月29 日,北京市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有一万人参加的全市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
文化革命积极分子大会。李雪峰在会上宣读了北京市委关于撤销工作组的决
定。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都说明派工作组是中共中央决定的,代表中央
承担了责任。刘少奇说:“派工作组是中央决定、中央同意的。现在发现,
工作组这个方式不适合于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需要,中央决定撤
退工作组。”“工作队员过去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是在你们学校里面做的,他
们犯了错误或者做了好事,是在你们学校里面做的,成千上万的人看到了,
你们都清楚。当然,各学校工作组的工作,不会是一样的,或不完全一样的,
正如邓小平同志刚才说的,工作组有好的,比较好的,或犯有严重错误的。”
大会之后,北京和全国各地都相继撤销了工作组。由于各学校的党委已经瘫
痪,工作组撤走,原先设想的“文化革命委员会”之类的机构也因为群众分
裂成两派而成立不起来,或不能发挥多大作用,使造反派更加肆无忌惮,学
校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并迅速蔓延到社会。

工作组撤销了,工作组的问题却还没有完。稍后,毛泽东对工作组提出
更为严厉的批评,认为工作组犯了方向、路线错误。8 月1 日他在中共八届
十一中全会上插话说:“工作组不管怎么样是做了坏事,一不能斗,二不能
批,三不能改。。起了一个镇压群众、阻碍群众的作用,起了个坏作用。一
般说,就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作组干尽了坏事。”江青。陈伯达、康生等
在这一期间连续到各学校煽风点火,鼓动造工作组的反。很多工作组成员遭
揪斗。以后,工作组又被作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具体体现和刘少奇的
一大罪状,受到了长时间的批判。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看法:1。派工作组在当时形势下是正确的。
“文化大革命”是在一哄而起的情况下开始的。在所谓“斗黑帮”的口号下,
大学、中学的领导干部立即成为冲击、批斗的对象,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领导
相继陷于瘫痪,校园秩序一片混乱,局势面临失控,在这种情况下,派工作
组是维持党的领导和社会秩序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后来工作组撤销之后,果
然很快出现打倒一切、天下大乱的局面。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当时派工作组的
正确性。2。派工作组在组织上是符合党的集体领导制度的。“文化大革命”
初期,毛泽东不在北京,刘少奇受毛泽东委托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派工作组


是在刘少奇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讨论决定的,向北京大学、人
民日报社派工作组是报告毛泽东同意的。向其他大中学校派工作组,毛泽东
也是知道的,不存在所谓“背着毛主席擅自决定”的问题。3。派工作组在方
式上是沿用了党过去的经验。在党的历史上,曾多次采用派工作队的方法发
动群众,开展政治运动。从1963 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就普遍采用了
派工作队的做法。“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全国许多地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
动正在进行,向大中学校派工作组的做法自然也就顺理成章采用了。1968 年
夏,为了控制日益恶化的内乱局面,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向全国大
中学校派驻由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这时的“工
宣队”、“军宣队”,实际上就是工作组,不过换了个名称而已。可见,“文
化大革命”初期中央在刘少奇主持下采取派工作组的办法稳定局势、领导运
动,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


“打倒刘邓”的反革命口号是怎样出笼的

郑理

人们决不会忘记,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十年浩劫中遭受了怎样的迫害,更
不会忘记1966 年12 月25 日打倒刘少奇、邓小平的大字标语第一次出现在北
京街头的情景。就在这一天,昙花一现的人物蒯大富在天安门广场疯狂地进
行反革命演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不打倒刘少奇誓不罢休。。”

善良的人们怎么会想到,这只是林彪、江青一伙阴谋打倒当时身为国家
主席和政治局常委的刘少奇同志的一个序幕,而这个序幕又是经过居于幕后
的“大人物”——张春桥精心策划的。

特别法庭第一审判庭开庭,对指使蒯大富在北京公开煽动“打倒刘邓”
阴谋活动的主犯张春桥进行法庭调查,在押的蒯大富出庭作证,使真相大白
于天下。



1966 年12 月,祖国的天空,乌云滚滚;祖国的大地,伤痕斑斑。林彪、
江青一伙加紧了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步伐。

12 月18 日下午1 点30 分,从清华大学西门驶出一辆黑色小轿车,风驰
电掣闯过一串红灯,直奔中南海。

车上坐着的是显赫一时的蒯大富。此刻张春桥正在中南海等着接见他。

差几分钟不到2 点,蒯大富乘坐的小汽车驶进中南海西门。张春桥二话
没说,把他领进一间屋的套间里,随手关上了房门。

这是一次秘密接见,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按照张春桥的需要,蒯大富首先汇报了他去上海串连的情况和清华运动
的情况。张春桥除了偶尔插句问话,就眯着他那三角眼,不时地点点头。张
春桥肚子里尽是鬼点子,没等蒯大富把话说完,就把军大衣往后一甩,向前
探着身子,一字一句地向蒯大富交待说:“从全国来讲,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必然相当猖獗,现在还是要深入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中央那一两个提出
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人,至今仍不投降。”“你们革命小将应该联合起来,
发扬彻底革命精神,痛打落水狗,把他们搞臭,不要半途而废。。”

蒯大富心领神会,他心里十分明白,张春桥所指的他们,无疑就是刘少
奇、邓小平同志。搞臭他们,就是要用一切手段,诬蔑刘少奇、邓小平同志,
进而打倒他们。所以,蒯大富听到这里频频点头说:“请首长放心,我,我
保证照,照办。。”



这次秘密接见,从下午2 点持续到下午4 点。

张春桥之所以把这样机密而又重大的任务交给蒯大富,不是无缘无故
的,因为蒯大富具备了他所需要的反革命条件。

当时独揽清华大学一切权力的蒯大富,原是化工系学生。此人权欲熏心,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他就贴出了“一鸣惊人”的夺权大字报。公开声
明:他眼里盯着权,心里想着权,手里要抓权,迟早要夺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