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判”文章,在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1968 年,刘少奇被继续单独关押,从年初起陆续发主多种疾病。

1969 年

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发表元旦
社论《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社论说:文化大革命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
利,1969 年将取得全面胜利。

4月1日至24 日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林彪作政治
报告。这次大会使林彪、江青一伙的主要成员和不少追随者进入中央领导机
构。

10 月17 日根据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有可能突然恶化的估计,林彪在
苏州作出“关于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要求全军进入
紧急战备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高级干部和重要审查对象被疏散到外地。
17 日晚,重病中的刘少奇被秘密送往河南开封继续关押。

11 月12 日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由于遭
受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开封含冤逝世,终年71 岁。

1969 年以后

1971 年9 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灭亡。

1976 年10 月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
革命”至此结束。

1978 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
“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

1979年2 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复
查刘少奇一案。


1980年2 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
议》。
1980 年5 月17 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少奇追悼大会,
邓小平致悼同。19 日,遵照刘少奇生前遗愿,将他的骨灰撒在了大海里。


卷首语

正如少奇同志在处境最艰险时所说:“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历史
宣告了林彪、“四人帮”一伙阴谋的彻底破产。历史对新中国的每个创建者
和领导者都是公正的,不会忘记任何人的功绩。和毛译东同志、周思来同志、
朱德同志一样,刘少奇同志将录远活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

前中共中央副主席、申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
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几十年来一贯忠于党和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无
产阶级革命事业,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文化大革命前夕,由于对党内和国内形势作了违反
买际的估计,提出了党内容在一条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随后又提出了存在
一个以刘少奇同志为首的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这些论断是完室错误和不能
成宜的。林彪、“四人帮”一仪出于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颠覆无产阶
级专政的反革命目的,利用这种情况,捏造材料,蓄意对刘少奇同志进行政
治陷害和人身迫害。并把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诬为刘少奇的代理人,统统
打倒,造成了极莫严重的后果。这是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必须彻底平反。

——一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


后记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
少奇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0 多年了。他一生的最后岁月,国家和人民正处在
“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中。刘少奇同志遭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
但他始终没有停止过以各种方式抗争,即使在处境最艰难危急的时刻,他仍
顾全大局,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表示“生为革命,死也永远为共产主
义事业”。编辑这本书,就是为了缅怀刘少奇同志的高风亮节,也为了永远
记取十年动乱的沉痛教训。

收入本书的文章,都保持原貌,编者只订正了个别有误的日期、引文,
并对其中的3 篇因原题重复等原因另拟了标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李
琦同志审阅了全部篇目。

本书选编工作得到李琦同志的指导,并得到文章作者和中央文献出版社
的大力支持,特此表示深切的谢意。

编者
1996 年春节于毛家湾


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王光美谈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文汇报记者

王光美同志最近一段时期特别忙,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要找她的人是
那样多,我们一直担心她会不得已而婉言谢绝,因此去看她前是颇踌躇了一
阵的。

但当和她联系后,却得到了分外热情的回答。她说,少奇同志年轻时曾
在上海学习和工作过,新中国建立后,又多次到上海,对上海的发展和建设
一直是十分关心的,上海的同志要她谈谈少奇同志,怎能不见呢?无论怎样
忙,哪怕是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还是要见的!

王光美同志1979 年7 月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局长的职务,主
要负责国内外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现在和她的四个孩子住在北京
新建的一座公寓大楼里。她的居室并不大,陈设也很简朴。客厅里有几个沙
发,书房里放一张写字台、两把藤椅、一个书橱、一个文件橱,就再没有多
少回旋的余地了。书房一角的地上,堆了高高的几叠文件,这是新近送回的
一些过去抄去的东西,她还来不及整理。但在这些东西中,她也发现了一点
“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少奇同志过去干地下工作时,用各种笔名在报刊上
发表的文章。过去她怎么也收不齐,有些笔名根本就不知道,现在经过“文
化大革命”中全国性的搜寻“罪证”,都夹在一起送回来了!

但在居室环境中,最引我们注目的,莫过于挂在客厅墙上少奇同志的那
张照片了!

这是一张过去没有发表过的侧面照。寂静的夜里,只有些许白发的少奇
同志正在台灯下全神贯注地批阅文件。台上散放着文件,堆着几叠书报。左
面有一个茶杯,右面雕花玻璃瓶里插满了盛开的迎春和海棠。这是一张色调
柔和、意境很高的可以令人产生许多联想的生活照。王光美同志非常珍惜这
张照片。她说,这是50 年代初期她自己拍的,具体日期已记不清了。当时她
看见这种情景,颇有所感,没有惊动少奇同志,就利用台上那盏台灯的自然
光拍了下来。因为是自己拍的一个真实的历史镜头,再加上是劫后幸存的一
份纪念,所以就更加觉得可贵了。她说,照片中的那只一位外国大使夫人送
给她的雕花玻璃瓶已不复可寻,只有那只景德镇烧制的细瓷茶杯还在。每当
看见这些,她就感到少奇同志依然还活着,依然在她身边!

最后的留言

王光美同志谈起和少奇同志最后分离的情景。

那是1967 年7 月18 日。那天在中南海召开了所谓的“批斗会”,同时
抄了家,会后就把她和少奇同志分别隔离起来。对于这次突然袭击,他们思
想上事先已有点准备,种种迹象使他们预感到会出现某种更大的灾难。但绝
没有想到,这次竟是他们的永别。她说,事前,少奇同志一直很镇定,曾对
她说过一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是少奇同志和她永诀的话语,
也是她亲耳听见的少奇同志最后的留言!

王光美同志的语音里带着悲愤,但却是充满信心的。她说,多
少年来,少奇同志的这句话始终在她耳边回响。是对党、对人民坚定不移的


信念,是少奇同志的这句话,成了鼓舞她活下去的力量。她说,从那以后,
直到1978 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恢复自由,她在监狱里度过了将近12
年的时光。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她总感到少奇同志在伴随着她,鼓舞着她,
要她经受考验,要她相信党,相信人民,相信革命,要她无论经受怎样的艰
难曲折和迫害,也要坚持活下去!

少奇同志和她分开以后,于1968 年在看管中得了肺炎,逐渐卧床不起。
过去,少奇同志的生活都由她照料,现在无人敢再会过问了。虽然也曾经进
行过一些治疗,但那是为了要在1969 年4 月九大开幕时留个活靶子。1969
年9 月林彪的所谓一号通令下达后, 10 月里,少奇同志就在重病中,光着
身子被卷在一床被子里,运会开封“监护”。这年11月12日, 71足岁尚
差12 天的少奇同志就在开封被活活折磨得咽了最后一口气。谈起这些,王光
美同志的声音低了下来,她的眼里闪着泪光。她不愿多谈细节,我们也不忍
心多问,去让那些悲痛的回忆再度刺伤她的感情!

王光美同志也不愿多谈她个人的遭遇。她说,这不是她个人的问题,也
不是她一家的问题。党中央已正式给少奇同志平反昭雪和恢复名誉了。这是
党和国家的大事啊!这是给真正的共产党人恢复名誉,给民主革命时期白区
的地下工作恢复名誉,给因少奇同志而受株连的千千万万干部恢复名誉,她
个人的遭遇算得了什么!

对《论修养》身体力行

王光美同志今年59 岁,头上已有稀疏的白发。从1948 年和少奇同志结
婚,到1967 年7 月中旬永别,她和少奇同志共同生活了整整20 个年头,其
中19 年是担任少奇同志的秘书。作为一个伴侣和在身边工作的人,她对少奇
同志是理解入微的。

她说,要她来谈谈少奇同志是怎样一个人,当然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说
得清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少奇同志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
本书,不是欺人之谈。他自己是身体力行,努力照这本书中所说的去做。也
许可以用1963 年少奇同志对雷锋同志题词中“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这句话来概括,少奇同志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

1939 年少奇同志写的、后来在1962 年又作了修订的《论共产党员的修
养》一书,是党的建设中一部十分重要的文献。王光美同志还特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