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改变自然界,劳动者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也必须“用脑劳动”, 

     人们正是在“用脑劳动”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智力得到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鼓励青年一代要顽强刻苦地学习。马克思说:“在科 

     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 

                              ① 

     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是一位科学巨匠,他是在科学大道上永攀高 

     峰而不畏劳苦的人。他为了撰写《资本论》查阅了上千种书籍资料,花 

     20年心血,终于完成了这本巨著。 

           马克思还指出,人的智力发展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制 

     度下,工农及其子女的智力不能得到发展。“童工制”剥夺了劳动人民 

     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使他们“智力衰退”。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科学 

     技术的运用,“只是通过使工人从属于资本,只是通过压制工人本身的 

                                          ② 

     智力和专业的发展来实现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被当作活的 

     附属物并入死机器”,所以他们的智力是不能得到发展的。 



           (2)德育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所有制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424 页。 



①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下册,第219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 卷,第574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26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125 页。 


… Page 77…

     关系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恩格斯指出:“一切 

     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 

                                                                            ③ 

     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在现代社 

     会里,“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 

     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 

               ④ 

     德观念” 。 

          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念是统 

     治阶级的道德观念。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教育时指出,“资 

                                                          ① 

     产者认为道德教育就是灌输资产阶级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的就是教 

     人顺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宗教。恩格斯指出历史上出现过三种道德,即 

     封建主义道德、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无产阶级的道德是“代 

     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这种道德反映了广大劳动 

     人民的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品 

     德。他们具有为人类的进步而真诚地献出自己力量的精神;他们能站在 

     历史发展的前头,推动历史前进。恩格斯归纳了无产阶级所具备的品质 

     是:“自尊心非常强,决不肯对他们阿谀逢迎;眼光非常远大,决不被 

     这些 ‘民主派’先生们所利用,然而每次发生推翻现政权的运动的时候 

     工人阶级总是拿起武器向着前方,在任何革命运动中这些品质都直接体 

     现着无产阶级的党。”②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培养青年具有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坚 

     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在 《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发出的庄 

     严号召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他们认为这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与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是不相容的,“是工人阶级解放的首 

     要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德育的论述,不能不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那时 

     的工人阶级不但处于资本主义压迫之下,而且工人阶级本身还处于从自 

     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阶段。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向工人阶级进 

     行道德教育的论述主要还偏重在社会实践方面。但是,他们也已经提出 

     了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原则。 

          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古老的、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问题。 

     但是对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的作用和社会职能、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等问题,人们长期争论不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 

     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很容易理解下列问题: 

     一定社会的道德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关 

     系所决定;道德是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道德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具 

     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继承性。 

          由于阶级斗争的激烈,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往往比较注意道德 

     的阶级性,存在着忽视甚至否定道德继承性的倾向。道德的阶级性和道 



③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134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 卷,第648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 卷,第218 页。 


… Page 78…

     德的继承性是研究道德理论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坚持道德的继承性, 

     不仅不排斥而且会渗透着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给道德的继承性以科 

     学的基础。 



           (3)体育 

          马克思把体育理解为“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传授的那种东西”。 

     恩格斯说:“我提出对男性青年一代实施体育和军事的训练作为向新制 

                               ① 

     度过渡的重要条件。”他认为,无论从掌握军事技术还是发展社会经济 

     来看,都必须对青年进行军事训练。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在各年级学生的四肢还很富于弹性和十分 

     灵活的时候,经常而认真地教给他们自由体操和器械操”。这对青年身 

     体的正常发育很有好处。马克思主张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劳动、休 

     息应该互相调剂,“漫长的学习日”只是白白地增加教师的劳动,浪费 

     儿童的时间,无益于儿童的健康。 



           (4)美育 

                                                    ①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美”。人类的劳动的确创造了各种 

     美好的事物。他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美是有阶级性的。人们都是从 

     自己所处的阶级立场出发来观察美和评价美的。马克思指出:“由于资 

     产阶级生产必须把财富在一种唯一的物的形式上作为物神结晶起来,金 

                                               ② 

     银就成了这种财富的相应的化身。” 在珠宝商的眼里,珠宝只是他的商 

     业的价值,而看不到它的美和特质。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人们由于立 

     场的不同,对美的感受是不同的。 

          马克思还认为文艺作品和音乐具有审美的价值与教育作用。他说, 

     人类“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作家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种种美的事 

     物加以概括,塑造出优美生动的艺术形象;同时,“艺术对象创造出懂 

                                                                             ③ 

     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 。文艺作 

     品中塑造的优秀人物形象和动人的艺术画面是具有感染力的,这就是美 

     的教育作用。 

          音乐是一种美,它能陶冶性情;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音乐,催人奋 

     进。马克思充分肯定音乐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且认为音乐是有阶级性的。 

      《国际歌》使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号召无产阶级奋起斗争, 

     鼓舞革命者前仆后继。列宁说,凭着《国际歌》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 



           (5)综合技术教育 

          马克思非常重视综合技术教育,认为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部分之一。马克思明确指出:“这种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 

     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 卷,第436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第93 页。 

② 同上书,第13 卷,第145 页。 

③ 同上书,第12 卷,第742 页。 


… Page 79…

     能。” ① 

          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在于:现代大工业生产经常发生劳动的 

     变换,劳动力经常发生转移,人们要适应新的生产部门,必须具备综合 

     性技术,即教育必须与社会职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相适应。马克思在谈 

     到现代工业生产的变革与教育的关系时指出:“工艺学校和农业学校是 

    这种变革过程在大工业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一个要素;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