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5)派遣德军占领意大利境内名战略要地,盟军在意大利半岛步步为营,向北推进,并攻占那不勒斯,于十二月到达罗马以南德军据守的卡西诺要隘,在这一带地区与德军进行了多次激战。1944年5月,盟军终于南昌溃安齐奥和卡西诺要隘的德军,继续挥戈北进,于六月四日解放罗马,两个月后收复佛罗伦萨,但盟军的攻势在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脉一线受阻于德军的哥特防线,形成对峙局面。在这一期间,意大利游击队一直对德国驻军进行骚扰和袭击。1945年4月,盟军越过波河,意大利游击队亦攻占米兰、热那亚和威尼斯。墨索里尼在逃往国外途中被游击队活捉,与其情妇一起被当场处决。4月29日,意大利境内的德军宣布投降。
西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英、美轰炸机于1942年至1943年间对德国主要工业中心实施了轰炸,但直到一九四四年六月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成功后,西线始在欧洲土地上建立起来。美军第3机械化集团军南进卢瓦尔河流域,挥戈东进,直捣德军占领下的巴黎。8月25日,巴黎解放。一个月后,美军向东面的摩译尔河推进,夺取列日,逼近亚琛附近的德国边境。与此同时,英军占领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另一支盟军部队则在法国南部登陆,然后北进,但由于补给困难,尤其是燃料匮失,只得放慢进攻节奏以致最终停顿下来,直到欧洲大陆的港口重新开放后才又投入战斗。九月,盟军在夺取荷兰阿纳姆地区的莱茵河大桥战斗中失利。三个月后,德军在阿登森林薄弱的美军防线发动突然袭击,妄图分割围歼盟军部队,但这一挣扎以最后失败而告终。1945年2月,盟军再度发起攻势,消灭了莱茵河西岸退却的德军,然后从雷马根等地横渡莱茵河,将30万德军围歼于鲁尔河谷。自此,西线迅速转移至柏林一线。
1945年,反法西斯同盟迫使德国和日本投降。四月,苏军集结250万人,由朱可夫指挥,于十六日发起柏林战役,使被围困的32.5万名德军投降。4月27日,苏军突入柏林市中心,三十日,希特勒畏罪自杀。5月3日,柏林战役结束,德军伤亡25万人,被俘48万人。德国新政府于五月八日在《法西斯德国武装部队投降书》上签字。欧洲战争就此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1945年八月,在中国、美国、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共同打击下,日本已经彻底失败。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广播投降诏书,十七日向国内外日军发布和平投降命令。九月二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九月九日,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国民政府投降。
德国和日本的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
黎巴嫩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黎巴嫩于1958年、1975年分别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大的内战。
第一次是C·夏蒙于1952年当选黎巴嫩总统后,组成了以基督教(马龙教派)为主的政府,主张加强同欧洲和美国的联系。但占该国人口近一半的穆斯林却主张加强与周围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联系。1958年5月9日至13日,穆斯林各派公开反对夏蒙政权,特利波利和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街道上发生暴乱。据说暴乱是在刚成立不久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埃及和叙利亚的政治联合)煽动下掀起的。以反对夏蒙总统的亲西方政策。反叛者在一些穆斯林领袖和德鲁兹教派领袖K·琼布拉特带领下战胜政府军,夏蒙政府濒临崩溃。但夏蒙拒绝辞职,并吁请美国给予支持,美国海军第六舰队根据美国总统D·D·艾森豪威尔(1890——1969)的命令,于7月15日至20日在贝鲁特附近登陆,支持夏蒙政府,保护美国人的安全,防止埃及叙利亚入侵黎巴嫩。约一个月的时间,黎巴嫩政府和军队在1.4万美军支持下,控制了局势。9月23日,马龙派基督教徒F·谢哈布将军(1902——1973)继夏蒙出任总统。新内阁由四名基督教徒、三名穆斯林和一名德鲁兹教徒组成。美国支持新政府,于同年十月底将军队撤出黎巴嫩。
第二次内战发生在1975年,由于占黎巴嫩约一半人口的穆斯林各派(主要是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对 1943年的国民公约十分不满,该公约确定基督教信徒 (长枪党或长枪党人),尤其是马龙派教徒在中央政府事务中起主要作用。巴勒斯坦的穆斯林也居住在黎巴嫩,主要是在南部难民营或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赖以对邻近的以色列发动进攻的游击队基地中。黎巴嫩穆斯林同情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75年4月13日,一辆载有许多巴勒斯坦人的公共汽车遭到长枪党人袭击,乘客全部被害,引发了黎巴嫩长期而残酷的内战。
起初,左派穆斯林联盟与右派基督教徒作战;1967年初,基督教徒袭击巴勒斯坦难民营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参与穆斯标一方作战。以色列向基督教徒提供武器。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支持下,叙利亚派出三万军队前往黎巴嫩帮助恢复秩序,并执行一项和平计划 (1976)。马龙派基督教徒E·萨尔基斯当选为黎总统,并在叙利亚、以色列、美国和沙特的共同支持下,试图树立权威。1977年,黎巴嫩分成由叙利亚部队控制的北部地区,由基督教徒控制的海岸地区以及由右派穆斯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的南部几块地方。不久,叙利亚部队和基督教民兵开始交战。叙军炮击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基督教控制区。为报复巴勒斯坦游击队恐怖分子对以色列的袭击,以色列部队于1978年3月14日入侵黎巴嫩南部,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根据地发动了毁灭性进攻,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区。以色列人遵照联合国决议撤出后,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进驻该地区。1980年,叙利亚在黎巴嫩中部贝卡谷地集结兵力,后又在那里部署了苏制萨姆与地空导弹。长枪党人占领贝鲁特的大马士军战略公路附近的赫勒周围的高地后,叙利亚对其发动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出动喷气式飞机,袭击叙利亚人,并轰炸贝鲁特地区,以示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黎巴嫩境内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的报复。1981年7月24日,一项临时停火协议生效。
在以后的几年中,黎巴嫩内战仍时有发生。由于黎巴嫩国内各派积怨甚深,民族矛盾日超尖统,因而导致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事。
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年12月27日,苏联直接出兵阿富汗,公然入侵一个主权国家。苏空降部队夺占了喀尔布电报大楼,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随即攻下总统府,打死总理阿明及全家。占领了广播电台及其他政府部门。从28日起,苏军地面部队在航空兵掩护下,东、西两个突击群沿两条战略公路,向阿富汗境内高速推进,对之实行全面军事占领。其作战特点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①战前紧急空运。战争发生的前几天,在苏阿边境东西两段寒冷的高原地区,苏军正在悄悄地调动、集结部队。坦克兵整装待发,空降兵做好登机准备,飞行员进入了座舱。侵阿苏军头子索科洛夫一声令下,空降兵首先出动,一架接一架的安——22,安——12大、中型运输机升上天空、飞往喀布尔方向。喀布尔机场每隔一两分钟就有一架运输机着陆,吐出大批的苏联军人和武器装备。仅12月25日至27日3天内,就出动了200多架次大型运输机,运送了整师的苏联军队和几百辆坦克,装甲运兵车等装备,战争的准备工作十分充分。
②闪光式袭击。在喀布尔机场上,苏联军人坐在坦克和装甲车上晒太阳、抽烟、聊天。这一切并没有引起阿明的警觉。他还以为这是来帮助他镇压“叛乱”的呢。因前不久位于苏阿边界的苏联土耳斯坦军区司令马克西莫夫还发表文章,大谈所谓防御。四天前,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大骂关于苏联派作战部队去阿富汗的说法是“不折不扣的臆造”。就在这一天,苏联的宣传舆论还在赞扬阿明政府。可在几小时后,只见阿富汗的中央电报大楼附近一声巨响,发出了行动的信号,集结在喀布尔机场的苏联坦克装甲车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喀布尔市区,占领了电台,向阿明官邸发起了攻击,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激战,驻守在喀布尔市的阿富汗军队被歼灭,其闪电式袭击一举取得成功,从而控制了阿富汗首都的局势。
③大纵深,高速度和空降作战。苏军为达到先夺取各省省会,后占领乡村的目的,在苏阿边境集结的苏军三到四个师分车西两路,大纵深、高速度地对阿实施战略包抄。东线,从阿东北部的巴达赫尚省,沿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向南推进,通过努里斯坦·库纳尔山谷到楠格哈尔省和帕克蒂亚省,并进而直捣南部重镇坎大哈。西线,从赫拉特省南下,向坎大哈迂回穿插。从苏军集结地区到阿南部重镇坎大哈相距七百至九百公里,在短短的几天内,苏军就突破了战略全纵深,对阿形成钳形攻势,切断了阿与邻国的联系。与此同时,苏军还向阿西北部的赫拉特、南部的坎大哈、东北部的伊什卡希姆等战略要地实施了大规模空降,有力地配合了地面部队进攻。
④大量使用坦克。这次入侵阿富汗,苏军共出动了一千多辆坦克。在夺取首都的战斗中,由于战前苏联顾问采取欺骗手段,将阿军的反坦克武器锁在仓库里,所以苏军坦克得以在市区横冲直撞,所向无阻。但在进攻山区时,则是另一番景象。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坦克协同步兵进攻,一辆接一辆的T——72和T——55坦克象蜗牛一样缓慢地爬行,速度发挥不出来,火炮使用不上,常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而隐蔽在山谷里的阿富汗游击队则大显身手,以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击毁苏军坦克二百多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