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锦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不其然,那个胡须花白身板硬朗的老矿工告诉他,一般情况下,姜属植物下面很大概率有铜矿、锡矿,野生的葱下面有银矿,野生的冬青下面就有金矿……虽然不是百分百准确,有这些植物的地方不一定就肯定有矿,但是只要有矿的地方,上面肯定会生长这些植物。

    房俊叹为观止,老祖宗的智慧简直令他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而那位老矿工更是兴奋得直打摆子,这等规模的金矿在大唐从来未曾发现,不仅储量大,而且品质好,开采更是容易,只要掀开一层山皮再往下挖个洞,就是富含金子的矿石,只需稍稍冶炼,便能得到品相极佳的黄金。

    甚至还有一条银矿脉作为金矿的伴生矿存在,储量更是金矿的数倍……

    老矿工断定,这座金矿即便是将全大唐的矿工都招来,也足以开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久!

    房俊微微一哂,若非这般大矿,自己也不见得能够记住,若是只有三瓜两枣,自己更犯不上费这个劲巧取豪夺……

    找到矿脉就好办,不至于守着一个矿洞往地里掏,只要沿着矿脉多多打下几个矿洞,便可以同时开采,速度加快数倍。

    这是一笔泼天的财富,谁也不敢将其私吞,否则就算是他房俊亦要遭到灭顶之灾。是以他早已派人前往长安,将事情具体的情况写入奏疏之中,呈递给李二陛下御览。

    大唐皇家水师的组建是为了“东大唐商号”服务,现在发现这座金矿自然也得归于“东大唐商号”名下,李二陛下占据绝大多数的股份,房俊是第二大股东,其余关中各大家族也多多少少都有份。可以想见,这个消息传到长安,不知多少人欢欣鼓舞,做梦都是晃眼的金子……

    至于将如此距离分润出去,房俊一点都不心疼。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让那些世家门阀知道,跟着皇帝的脚步就有无数的利益,比之他们世代积攒下来的财富更多、更快,如此一来,就算皇帝的施政触及到他们的利益,只要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不至于太过暴烈,他们就只能忍着。

    否则皇帝一怒,不带你玩了,那得损失多大?

    最关键是皇帝将你踢开,别家却依旧跟着皇帝攫取庞大利益,那差距很快就显现出来了。世家门阀之间相互攀结,却也相互竞争,你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家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不了多长时间,所谓的百世门阀,地位也难免下降,甚至沦为二流世家……

    李二陛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厌恶世家门阀,却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手段,从不以激烈的方式去削弱世家门阀的势力,而是采取“科举入仕”这等比较缓和的方法。

    眼下世家门阀依旧是教育的获益者,“科举入仕”看似提拔寒门子弟,实际上还是世家子弟的学问更好、素质更高,所以对于李二陛下大兴科举的手段并不感到排斥,起码排斥的并不强烈。

    一张一弛,一进一退,再加上庞大的商业利益,使得世家门阀不得不乖乖的紧跟李二陛下的步伐,不敢也不愿撤出……

    采矿这种事情房俊玩不转,顶了天也就指导一下如何修建高炉能够更快的冶炼金矿,但是这种事自然有房家铁厂的工匠们去干,他这种身份也就是张张嘴,不用动手。

    受到王玄策的奏报,房俊差点欢喜得蹦起来!

    这小子果然是挑拨离间、蛊惑人心的好手,虽然现在大抵没了一人灭一国的高光表现,但是只凭一张嘴就使得苏我家分裂,导致倭国大乱,这份功绩可是比祸祸阿三大得多了!

    不过虽然飞鸟京那边形势紧张,苏我家面对数路打着“奉天勤王”旗号的封队岌岌可危,但是凭借王玄策旗下的千余精锐水师兵卒,守住飞鸟京保住苏我家还是很有把握的。

    别看当年圣德太子给隋炀帝的国书写着什么“日出处天子敬日落处天子”,看似嚣张得一塌糊涂,将自己跟隋炀帝摆在一个位置,将倭国与大隋亦放在同一层次,实际上唐军与倭兵的战力对比,大抵就是一个三十岁的壮汉面对一个未成年的废材……

    随便揍。

    不紧不慢的安排矿工四处开矿,将水师一分为二,一部分由苏定方带领驻守佐渡岛,严防对岸的后越国那个阿倍比罗夫玩偷袭,自己则带领主力南下,绕过本州岛与筑紫岛之间的水道,直抵难波津。

    等到自己抵达之时,想必北边的虾夷人一路攻城掠地,也应该攻打到飞鸟京附近,然后自己又可以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保住倭国社稷,成为倭人感激涕零的大英雄、最尊敬的国际友人,然后再狠狠的宰他们一刀……

    苏定方对这样的安排毫无质疑,倭国有什么好?人脑袋打出狗脑袋也没什么热闹可看,现在他眼睛里就只有佐渡岛,就只有金矿!

    军队靠什么养?

    军械靠什么造?

    辎重靠什么运?

    钱!

    所有的一切都是用钱堆起来的,兵员素质固然很重要,但是充足的国力更重要!当年大唐兵卒南征北战横扫中原,战力弱么?绝对不弱!可是面对颉利可汗率领突厥狼骑长驱直入直抵渭水之畔,却为何阻挡不住,甚至最后不得不含屈受辱签署城下之盟?

    国力不行啊!

    连年大战早已耗空了库府,军队没钱装备,士气低落,拿什么去跟突厥狼骑硬碰硬?

    等到过得几年大唐缓过来了,这才追着突厥人的屁股杀入草原,一举击溃突厥,活捉可汗……

    所以苏定方对房俊说:你去你的,爱去哪儿去哪儿,反正我是哪也不去,就在这佐渡岛守着,只要我不死,佐渡岛就绝对不会丢!

    诸事议定,房俊率领船队浩浩荡荡沿着本州岛的西海岸一路南下,走的不紧不慢,沿途命令船队多多捕鲨,熬制鱼肝油给兵卒们食用。即便是大唐,因为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平素营养的摄取也远远不够,夜盲症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鱼肝油正是治疗夜盲症的良药。

    以前房俊曾看过一部讲述倭人捕鲸的大型纪录片,其中详细介绍过鲸海的水文情况,西部海域有一条来自库页岛鞑靼海峡的寒流顺着北海岸南下,东部海域则有一条来自朝鲜海峡的暖流沿着本州岛、北海道的西海岸北上,由此形成明显的对流。

    海水通常以反时针方向流动,鲸海北部海域受到寒流影响,冬季结冰,南部海域则暖和得多,这也造成倭国照比同纬度的中国大陆内地气候更加温暖湿润。每年年底至次年初春,来自西北方向西伯利亚的季风会将北部的寒流吹得向南飘动,使得倭国诸岛多山的西部海岸持续降雪……

    而这个时节,正是捕鲸捕鲨最好的时候。

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热情的难波津人民() 
这年头鲨鱼泛滥成灾,船队在海面上航行,后头便跟着一群群的鲨鱼等待觅食,将大块的鱼肉切碎了丢进海水里,便能透过清澈的海水见到鲨鱼群蜂拥而至,竞相吞食。

    箭簇做成夸张倒刺鱼叉,尾部拴着绳索,用船上的床弩发射出去,随随便便朝着海里鲨鱼群聚集的地方射下去,便能射中一条鲨鱼,然后用绞盘绞动绳索,任凭鲨鱼如何挣扎也无法摆脱射入内的鱼叉,最终精疲力竭被捕获到甲板上,等着被开膛破肚的命运。

    而其余鲨鱼并不会受惊逃跑,他们追逐着同类的鲜血,试图饱餐一顿同类的血肉,却争先恐后的被一一射杀。

    很快,海面上便荡漾起猩红的鲨鱼血液……

    甲板上横七竖八堆满了捕获的鲨鱼,鲜血流淌,腥气冲天。

    兵卒们提着短刃,利落的割掉鱼翅,然后将鲨鱼开膛破肚,鱼肝留用,其余内脏尽皆丢掉,然后将鱼肉切成细条,这玩意船上的兵卒都吃够了,得先用盐腌起来,到了岸上之后晒成肉干,煮汤、炒菜、蒸食皆可。

    鲨鱼肝是提炼鱼肝油的原材料,自从皇家水师成立那天起,鱼肝油就成为兵卒伙食的标配。这些兵卒长年累月在海上操练、远航、作战,营养的补充必须重视,否则减员严重。

    好在水师这两年连战连捷,影响力遍及大洋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是大唐诸兵种当中最“阔绰”的一个,鸡鸭鱼肉时鲜青菜可着劲儿的造,每一次靠岸补充食物,都能引得陆军那些大头兵一个个羡慕嫉妒恨……

    水师的地位在民间非常高,几乎所有大唐男儿都以能够成为一名水师兵卒而自豪,水师的吃穿用度武器装备所有的一切都是竞相羡慕向往的存在,因此水师每日必须食用的鱼肝油便引得平民百姓甚至世家门阀趋之若鹜。

    鱼肝油的炼制非常简单,将鲨鱼肝切碎直接放在蒸笼上蒸,然后将蒸出来的浑浊的油水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上层澄清的油便是鱼肝油。

    这甚至为水师开辟了一个开源的项目,鱼肝油虽然好,却不能当饭吃,房俊命人在江南雇了几十个走街串巷的游方郎中,大力鼓吹鱼肝油的种种好处,能治疗夜盲症、帮助老人补钙改善骨质疏松、加速儿童骨骼牙齿发育……反正吹得天上有地上无,然后在江南各处主要城镇设置了店铺,高价售卖。

    只是水师捕鲨的规模有限,做不到大量炼制,提高全民素质这等崇高的目标无法实现,只能将其当作奢侈品高价售卖,所得之钱财全部充作军饷,水师并不截留一分一毫。

    待遇提升,营养充足,操练勤奋,军械优良,士气高昂……

    水师内部形成了最好的良性循环,战力一再提升。

    骑兵、步兵等各个兵种固然羡慕嫉妒,但是水师本身条件特殊,不具有复制性,一众大唐名将看着水师日进斗金流口水,看着高昂的士气剽悍的战力红眼睛,却也无法可想。

    对于海外番邦来说,皇家水师就是无敌的存在,在南洋的诸般赫赫战果早已震慑群伦,甚至被民间渲染成战无不胜的无敌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