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失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袭珍珠港的困难,认为日本研制不出适合于攻击珍珠港的浅海鱼雷,尽管斯塔克多
次要求加强夏威夷的防空,并特别强调:“木要因为舰船停泊地的最低水深是10
英寻(18.3米),就武断地认为可以免遭鱼雷轰炸机的攻击。”但是,金梅尔
和他的参谋研究之后认为,既然斯塔克在文件中提到“鱼雷大概不能在40英尺以
内的水深行驶”,那么“珍珠港就不会遭到鱼雷的攻击”。结果,太平洋舰队没有
在珍珠港安放任何防航空鱼雷的装置。金梅尔在国会听证会上说:“我知道那种渡
洋远征是有困难的,我知道日本航空母舰续航的限度。我对日本的攻击计划和执行
计划的能力有很多疑问,我们收到了关于日本航空队的各种报告。我认为不仅我们,
海军部所有的人都对日本航空队取得的成果及其攻击方法感到极为震惊……”太平
洋舰队的作战参谋麦克里斯也在国会作证说:“由于日本离珍珠港很远,补给上有
困难,因而我们大大低估了它攻击珍珠港的可能性。尤其是英国航空母舰攻击(意
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后,我们曾考虑过日本对珍珠港舰船实施鱼雷攻击的可能性,
但由于珍珠港内水浅,飞机发射的鱼雷在到达调定深度之前得不到必要的行驶距离,
攻击机也将会因防空炮火而遭到巨大损失,因而我曾怀疑这种攻击会成功。”他哪
里知道,这个问题已被日本海军解决了。比起作出与美国开战,并长途奔袭珍珠港
的决策来,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
    由于珍珠港的侦察力量有限,太平洋舰队事实上无法对夏威夷实施全方位的侦
察,只能进行一个128度的扇面侦察。但在确定侦察范围时,侦察部门把力量集
中在夏威夷的西南方向,而不是面对日本的北部和西北部。长期以来,人们就认为
这些地区的防守很薄弱,容易遭到敌人的攻击。参谋长联席会议1941年3月在
评价夏威夷的防务时曾建议从海岸到太平洋上300英里范围内进行昼夜空中值班,
但事实上无法做到。帕特里克·贝林格不知道华盛顿曾发来战争警告这回事,也许
金梅尔认为,太平洋舰队已经戒备森严,用不着再提醒他了。因此,在信号情报组
失去日本航空母舰部队的踪迹后,太平洋舰队也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预防措施。在
珍珠港事件前,夏威夷处于最低一级的戒备状态。在福特岛的北岸,新近运到的陆
军雷达按平常规定只操作3小时,其余时间关机。只有7架水上飞机准备在黎明前
从福特岛基地起飞,沿瓦胡岛南岸进行反潜巡逻。“世界上最大的堡垒”的门户朝
西北敞开。灾难就这样发生了。
    几乎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日本可能偷袭珍珠
    港,可是,无论华盛顿,还是珍珠港,都没有珍惜这
    “失去的四次机会”。表面上,这可视为人性的弱
    点,但实际上,这只能说明美国的惰报意识太差。
    如果说,美国情报界在珍珠港事件前未能正确地判断出日军的进攻方向,以至
于未能向珍珠港的守军及时提供预警,导致太平洋舰队在日军进攻面前手足无措的
话,那么,珍珠港的守军由于情报意识差,未能保持必要的戒备状态,可以说是太
平洋舰队遭到灭顶之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偷袭发生前13个小时,曾有四次机会
使珍珠港有可能免遭突然袭击,但都因为华盛顿的决策者和珍珠港守军麻痹大意而
失去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1941年12月6日傍晚及7日早晨(均为华盛顿时间,下
同),看看珍珠港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灾难的深渊的。
    12月6日,星期六下午,东乡外相向野村大使发出了第901号电报,通知
他,一份重要电报即将发出,这就是对赫尔备忘录的答复。备忘录将分14部分拍
发,向美方呈递备忘录的时间将另行告知,但大使馆应作好随时递交的准备。美国
信号情报人员立即作好截收准备。东京外务省预告野村大使电报将分14个部分拍
发,这预示着某种重大事件即将发生。情报人员立即将这个消息报告了陆军部,可
是,这份情报没有引起陆军部的任何注意,马歇尔将军也没有看到这个报告。
    从晚上8时30分开始,外务省拍发了备忘录的前13部分。由于这些电文是
译成英文拍发的,所以美国的情报人员在翻译这份电文时都感到庆幸。但是,当电
文发到第13部分时,外务省却通知,电文的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第14部分,以
及递交电文的确切时间,将在凌晨一起发出。看到这段电文,美国情报人员都愣在
那里。备忘录前13部分已经把日本的意向透露得一清二楚。日本在电文中,已经
十分傲慢地拒绝了赫尔国务卿在本周早些时候向日本提出的要求。外务省扣发电文
的最后一部分,其潜台词非常清楚。电文最后一部分的内容,不用费劲就可以猜出
来:“既然我们不能谈城,那么,除了断绝外交关系外,我们别无选择。在贵方收
到此电时,大日本帝国向美利坚合众国宣战。”
    前13部分的电文汇齐后,陆军情报部远东处处长鲁弗斯·布拉顿上校和他的
助手卡莱尔·杜森伯里准备把电文向下列人员分送。他们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
陆军情报部长谢尔曼·迈尔斯,作战部长杰罗将军,陆军助理部长哈维·邦迪,国
务卿赫尔。这些都属于由陆军情报部分发的人员范围。而海军情报部的克雷默上校
则负责把电文送给总统、海军部长诺克斯、作战部长斯塔克。
    晚上8点左右,布拉顿夹着皮封套去找马歇尔,恰巧马歇尔不在,值班的是沃
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即后来的中央情报局局长。史密斯告诉布拉顿,将军回家
去了。
    “这份电报非常重要。”布拉顿说。
    “根据以前的惯例,根据电文的重要程度,你可以送到他家中,也可以锁起来,
等他回来再看。这由你决定。”史密斯说的确实是实情。他当时也没有资格看这些
“魔术”情报。
    布拉顿拿不定主意了。他在房里转了几个圈,最后说:“好吧,电报还不全,
这是已经译出来的一部分,我先把它锁在保险柜里,他明天早上就能看到了。”于
是,这份与日本的意图有着直接关系的电报就送进了马歇尔的保险柜,马歇尔没有
看到这份电报,而其他人当然也看不成了。
    克雷默的运气比较好。电文直接送到了罗斯福手中,当时他正在与哈里·霍普
金斯聊天。看完电报后,他告诉霍普金斯:“这意味着战争。”于是,他立即拿起
电话,要斯塔克接电话。不巧得很,斯塔克夫妇和他的副官夫妇都在大剧院里看演
出,今天上演的是《学生王子》。总统不愿意把斯塔克用喇叭喊出来,与斯塔克的
联系作罢。斯塔克是海军方面的统帅,陆军参谋长则是马歇尔,可罗斯福不想给马
歇尔挂电话,因为他知道马歇尔的个性,他不愿与总统建立工作时间以外的任何关
系,有话,请在办公室讲,连总统也不例外。总统尊重他这种个性,过去他也是碰
过壁的。他曾经在星期六晚上打电话给马歇尔,可后者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了。
    当时美国还没有建立空军,作为美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罗斯福就依靠斯塔克
和马歇尔指挥部队,他不能越过他们,去找他们的下级。既然找不到他们,总统也
就作罢了,反正他是政治领导人,直接的军事指挥,应该由军事部门的负责人进行。
他们应该比他更了解情况。因此,总统没有采取其他行动。
    海军情报部长威尔金森正在家中待客,客人是他的同僚陆军情报部长迈尔斯及
总统的海军副官。他们都有资格看这份电报,克雷默还是把电报给他们看了一下。
三人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结论是,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迈尔斯问了
一句,马歇尔知道不知道?克雷默肯定地说,布拉顿上校肯定会送他一份,说不定
布拉顿此刻就在参谋长家中呢!迈尔斯因此没有再问。
    12月7日(星期日)凌晨,华盛顿州班市里奇岛海军侦听站的一位情报人员
看到抄报机上的预警灯亮了,就对他的同事说:“瞧,来报了。”这是从东京发往
华盛顿的电报,正是日本致美国备忘录的第14部分。电报立即由电传打字机发至
华盛顿,“魔术”破译了这份电报。布拉顿坐在陆军部,看了这最后一份电报。内
称:“日本政府不得不遗憾地通知美国政府,鉴于美国政府的态度,它不能不认为,
已不可能通过进一步的谈判达成协议。”对这一段内容,布拉顿身为高级情报人员,
却无动于衷。正在此时,另一份报文又送了过来。这是外务省给野村大使的指示:
“请大使在当地时间7日下午1点将日方对美国的答复交给美国政府”,电文要求
大使毁掉大使馆的最后一台密码机。布拉顿这才引起警觉。电报安排在星期日中午
递交,时间安排得很嚼跷。华盛顿时间下午1点,复威夷刚刚天亮,远东则还是半
夜时分。一定是日本想在这时在太平洋某地发动进攻。天哪!现在已经是上午9点,
离最后时限只有4个小时了。布拉顿立即抄起电话机,要通了马歇尔家。接电话的
菲律宾勤务兵西曼科说,将军溜马去了,夫人正在睡觉,不能打扰。能不能留下话
来?这么机密的情报,布拉顿当然不能让一个勤务兵知道,他只是告诉西曼科:将
军一回家,就立即开车到办公室来。
    可是,布拉顿没有等到马歇尔。星期口溜马,是马歇尔的一项爱好,将军把它
当作例行活动的一部分。他爱说:“我喜欢把筋骨好好活动开来。”没有特殊情况,
他要溜好长一段路程。连他究竟到了哪里,也无人知道。
    将军总算打电话回来了,他在迈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