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失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立即把自己的党卫军帝国师拨给西线,让他们在西线效力。而德国的情报机构立
即开动起来,德军谍报局报告说,在英国集结的小型船只已经达到了2802艘,
希特勒开始认真考虑第二战场问题了。他与当时任西线总司令参谋长的蔡茨勒将军
讨论了在西线修筑壁垒的问题。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也向德国各驻外使馆发出
通知,说德国驻世界各国代表的主要职责是,迅速可靠地提供有关登陆问题的各种
情报:英国和美国是否试图入侵,何时入侵,从什么地方人侵。于是,各种各样的
报告纷至沓来,但是,希特勒却凭借他那灵敏的第六感觉,认定不会马上出现真正
的第二战场。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似的,8月19日,一支几百人的部队真的在
迪埃普登陆了,但其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登陆作战的经验,顺便搜集一些情报。在德
军的强有力打击之下,这支小部队在付出重大代价后撤走了。希特勒欣喜若狂,事
实证明了他的预测。1942年乃至1943年他都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盟军不
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起一支进攻欧洲大陆的军队。
    不过,到1943年底,盟军在欧洲大陆登陆的前景又使希特勒烦恼不堪。1
943年11月 3日, 希特勒正式在第51号指令中提出这个问题。他说:“东
线的危险仍然存在,但更大的危险却在西线,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的登陆卜……在东
线,由于领土广阔,我们可以失去部分土地乃至大片土地而不至于对德国神经系统
形成致命打击。在西线却不同!如果敌人成功地突破这里的广阔的前线B御,其直
接后果是无法预料的。各种迹象表明,敌人至迟明年司天,也许更早一些时候对欧
洲西线发起进攻。”
    12月20日,在东普鲁士的森林中,希特勒又召开了一次形委会议。会议一
开始, 他并没有提到第二战场问题, 但在会议即将自束之时,希特勒再次提出:
“敌人将在春天从西线向我们发起进攻这已经无可怀疑了。”元首的话引起了一阵
沉寂。大家都知道盟军在西线登陆对德意志帝国意味着什么。这两年,德军在东线
已经损兵折将,如果英国和美国再掺杂进来,那么,德意志帝国可真是发发可危了!
大家围着桌子上铺就的巨幅地图,一言不发。只有参谋总长蔡茨勒过后才学着元首
的话说:“会向我们进攻的,这没有疑问。”
    “如果我们从开始就能知道哪里是佯攻,哪里是真正的主攻,那就好了。”希
特勒自言自语,叹息着转向法国地图,望着那遥远的海岸。手下的唆罗们还是一声
不吭。是的,要是知道哪里是真正的主攻,那么,只要把所有德军都压过去,还愁
不能打败盟军的攻势?这样的话难不会讲?不过,谁也不敢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没有任何结果,一场有关西线的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但是,从今天开始,希特
勒对西线的防御再也不能置之度外。除了那该死的俄国人外,现在元首心中又多了
一个心腹之患。
    进入1944年以后,希特勒更是凭他的直觉感到盟军即将在西线发起进攻。
在3月20目的一次会议上,他对格德·冯·龙德施泰特元帅、西奥德·克朗克海
军上将等人说:“很明显,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必将在西线登陆。但是,没有一个人
知道何时登陆和怎样登陆。”他认为,关于挫败盟军登陆的意义,无论怎么估计都
不过分:“粉碎敌人的登陆企图绝非西线的区域性的决定。它是有关战争全局、因
而也是有关战争结局的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他强调说,“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必须在几小时,最多不超过几天内把敌人的登陆行动打垮”,“一旦把登陆挫败,
敌人就再也不可能组织新的入侵”,因此,“战争的结局、帝国的命运落在西线的
每个土兵身上”。
    为了挫败盟军的登陆,希特勒在西线集结了一支有150万人的庞大队伍,由
久经沙场的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他出身于一个典型的普鲁士军人家族,这个家族
曾造就了好几代军阀,先祖的血液还在龙德施泰特的血管中流动。他神态做岸,风
度优雅,戴一只单片眼镜,活脱脱一个普鲁士士兵的化身。他在德国军官团中享有
崇高的威望,被称为“条顿人的最后一名骑士”。龙德施泰特的一生似乎都充满了
矛盾。他被称为德军在装甲兵方面的专家,可是谁能想到,龙德施泰特一生中从未
上过坦克,他受不了坦克中那份肮脏、油腻和噪音。他看不起纳粹党,更看不起希
特勒这位“波希米亚下土”,可是,当他为第三帝国效力时,他却是全身心投入,
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1939年,龙德施泰特已经年过花甲,但在希特勒发动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还是毅然穿起征袍,为德意志第三帝国效力。在进军波兰、闪
击法国的战斗中,他都是德国集团军群的指挥,在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中,
他是负责列宁格勒方向的北方集团军群主帅,后来由于身体不佳,他向希特勒告病
休养。1942年3月,他又应希特勒所请,出任防御整个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
集团军群主帅。他手下有两个集团军群,其中,G集团军群部署在法国南部,B集
团军群守卫在法国北部。在希特勒和龙德施泰特的脑海里,法国北部是最易受到盟
军进攻的,1943年12月对日,希特勒又派去了足智多谋的“沙漠之狐”隆美
尔,由他出任B集团军群的主帅,负责加来地区的防御。在希特勒看来,龙德施泰
特虽然宝刀未老,但是所受的却是普鲁土刻板的军官团训练,这种训练使得他们容
易循规蹈矩,不易于出奇制胜。过去的战争经验已经证明,这一帮人虽然有良好的
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的宏论往往是错误的。而隆美尔则不同,他既非出身于普
鲁士军官团,也不是德意志某一个名门望族。他的家境极为平凡,父亲古个小学教
师,他至多算个中产阶级的后代。他是战争中成长起司的新一代德国军人,他与龙
德施泰特正好相反,而与希特勒却颇X相仿,希特勒对隆美尔是恩爱有加。好在隆
美尔也争气,在北非刊以区区10万德意军队,战胜了占绝对优势的英国军队。后
来虽致失败,但那是气数使然,与隆美尔无关。没听说吧,评论家评论说蒙哥马利
胜得毫不精彩,而隆美尔却是虽败犹荣。希特勒让隆美尔到西线给龙德施泰特当副
手,同时授予他绕开龙德施泰特直接奏事之权。隆美尔也不负重望,上任后又是察
看地形,又是修筑工事,整天开着他那辆重型梅塞德斯牌汽车在外边奔跑。他不惜
计价,沿法国海岸修筑了一堵“大西洋墙”。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在察看了隆美尔
修筑的工事后,公开宣称:“我们已经把欧洲沿岸全部要塞化了——自挪威北端的
诺尔辰角起,一直到地中海沿岸止。”这堵大西洋壁垒,即使不是固若金汤,也不
是人们所说的银样蜡枪头。可惜的是,由于时间紧迫,隆美尔没能修完他的“大西
洋墙” ,到战争爆发,整个工事只完成了 40%,而在诺曼底地区则大部分没有
完成。他预备设置的地雷阵,本来要埋下四亿颗地雷,可由于时间限制,只完成了
1%,这个地雷阵后来还是给盟军带来了很大的杀伤力。
    “在战争时期,真理是如此可贵,以至于必须
    用谎言去保卫。”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战略欺骗作如
    是评价。为了“霸王”计划的成功,盟军不得不布
    下一张欺骗之网。
    希特勒在等着盟军的入侵,盟军最高统帅部当然也没有闲着。只是登陆的难度
太大,而盟国的实力一下子又不能达到,登陆的问题一直拖了下来,但是,登陆的
计划是在制订着的。到1943年底,登陆问题已经不可能再拖下去了。11月至
12月间,美国、苏联和英国首脑会议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三国首脑在会上讨
论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问题,决定于1944年5月发动“霸王”战役,通过法
国向希特勒德国发起进攻。德黑兰会议一结束,罗斯福和丘吉尔又举行第二次开罗
会议,确认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为1944年的主要战役,决定任命艾森豪威尔为
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负责“霸王”战役的准备和指挥工作。根据盟军拟定的登陆
计划,登陆将于1944年6月进行,地点是法国的诺曼底地区。参加首批登陆的
有8个海上登陆师和空降师共计20万人,另有3个师共计9万人将紧随1.9万
辆战车在登陆战打响后18小时内抢渡到对岸。 这些官兵将乘 5000艘舰艇、
1300条商船。 1100架战斗机和 800架滑翔机登陆。掩护这支大军的有
1200艘军舰、1万多架轰炸机和战斗机。直接参加这次登陆行动的将达400
万人,如果加上后勤支援力量,参战总人数将达600万人之巨。
    关于登陆地点的选择,盟军也颇费心思。实际上从英国人退出欧洲大陆那天起,
他们就在考虑将来可能的登陆地点了。在这方面,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想法最多,可
惜最终都被否决了。
    丘吉尔的第一个方案是从挪威登陆。1940年4月挪威战役打响后,皇家海
军曾在那里与德国海军打过一仗,最后败下阵来。英军就是从那里撤出来的。可以
说,如果盟军从那里登陆,那将是轻车熟路。为此,丘吉尔对这个方案十分欣赏。
细细研究下来,盟军虽然有能力从挪威登陆,可是,从那里登陆盟军并不能节约一
些部队,反而会引起与瑞典的战争。直到这个时候,瑞典还是一个中立国,虽然略
微偏向德国一边,战争进行到这种地步,把一个中立国拖入战争值得吗?最重要的
是,选择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