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9-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往勘验,且嘱令坐以谋逆,好教他一命呜呼。待至朝选归京, 
只说他淫酗是实,谋反无据。朝旨虽废黜宪,禁锢高墙,居 
正意尚未慊,密嘱湖广巡抚劳堪,上言朝选得贿,代为宪掩 
饰。朝选遂因此获罪,羁死狱中。那时辽王府第,当然为居正 
所夺,遂了心愿。至居正死后,辽府次妃王氏,运动言官,代 

… Page 202…

明史演义                                                             ·591· 

为讼冤。当有御史羊可立,追论居正构害辽王事,正在颁下部 
议,王妃复上书诉讼,大略言 :“居正贪鄙,谋夺辽王府第, 
因此设计诬陷。既将辽府据去,复将所有金宝,悉数没入他 
家。”神宗览奏,即欲传旨籍没,但尚恐太后意旨未以为然, 
一时不便骤行。可巧潞王翊釴,将届婚期,需用珠宝,无从采 
备。恐由神宗故意为此。太后召神宗入内,向他问道 :“名为 
天府,难道这些些珠宝,竟凑办不齐么?”神宗道 :“近年以 
来,廷臣没有廉耻,都把这外方贡品,私献冯、张二家,所以 
天府藏珍,很是寥寥了 。”太后道:“冯保家已经抄没,想可 
尽输入库 。”神宗道:“冯保狡猾,预将珍宝偷运去了,名虽 
查抄,所得有限 。”太后慨然道:“冯保是个阉奴,原不足责, 
但张居正身为首辅,亲受先皇遗命,乃亦这般藏私,真是人心 
难料呢 !”太后虽明,亦为所愚。神宗复述及辽府讼冤,归罪 
居正等情,太后默然。嗣是张先生张太师的称号,宫中一律讳 
言,神宗知太后意转,亟命司礼监张诚等,南下荆州,籍居正 
家。张诚先遣急足,潜投江陵守令,命他速往查封,休使逃匿。 
守令得了此信,自然格外巴结,即召集全班人役,围住张氏府 
第,自己亲入府内,把他阖家人口,悉数点查,驱入一室,令 
衙役在室外守着。顿时反宾为主,一切服食,统须由衙役作主, 
可怜张氏妇女,多半畏愤,宁自绝粒,竟饿死了十数人。及张 
诚一到,尤觉凶横,饬役搜查,倒箧倾箱,并没有甚么巨宝, 
就是金银财帛,也是很少,较诸当日严相府中,竟不及二十分 
之一。张诚怒道 :“十年宰相,所蓄私囊,宁止此数?此必暗 
中隐匿,或寄存亲族家内,别人或被他瞒过,我岂由他诳骗么?” 
遂召居正长子礼部主事敬修, 迫令和盘献出。敬修答言,只 
有此数。张诚不信,竟饬虎狼卫役,把敬修褫去衣冠,拷掠数 
次;并将张氏亲族,一一传讯,硬说他有寄藏,不容剖白。敬 

… Page 203…

明史演义                                                               ·592· 

修熬不住痛苦,寻了短见,投缳毕命。亲族等无从呼吁,没奈 
何各倾家产,凑出黄金一万两,白银十万两,不是查抄,竟是 
抢劫。张诚方才罢手。大学士申时行得悉此状,因与六卿大臣, 
联名上疏,奏请从宽。刑部尚书潘季驯,又特奏居正母年过八 
旬,朝不保暮,请皇上锡类推恩,全他母命云云。乃许留空宅 
一所,田十顷,赡养居正母。惟尽削居正官阶,夺还玺书诏命, 
并谪戍居正子弟,揭示罪状。有诏云: 
      张居正诬蔑亲藩,箝制言官,蔽塞朕聪,私占废辽宅田, 
假名丈量遮饰,骚动海内。迹其平日所为,无非专权乱政,罔 
上负恩,本当斫棺戮尸,因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伊弟张居 
易,伊子张嗣修等,俱令烟瘴地面充军,以为将来之谋国不忠 
者戒! 
      张居易曾为都指挥,张嗣修曾任编修,至是皆革职远戍, 
一座巍巍然师相门第,变作水流花谢,雾散云消,令人不堪回 
首呢。所谓富贵如浮云。张诚回京复命,御史丁此吕,又追劾 
侍郎高启愚,主试题系“舜亦以命禹”五字,实系为居正劝进, 
不可不惩。神宗得了此疏,颁示内阁,申时行勃然道 :“此吕 
何心,陷人大逆,我再缄默不言,朝廷尚有宁日么?” 
      当即疏陈此吕暧昧陷人,应加重谴等语。小子有诗咏道: 

            炎凉世态不胜哀,落穽还防下石来。 
            稍有人心应代愤,好凭只手把天回。 

      未知神宗曾否准奏,且看下回再表。 

     神宗临幸宫人,暗育珠胎,至于太后诘问,犹不肯实言, 
虽系积畏之深,以致如此,然使太后处事未明,疑宫人为外遇, 

… Page 204…

明史演义                                                               ·593· 

置诸刑典,得毋沉冤莫白,终为神宗所陷害乎?一宵恩爱,何 
其钟情,至于生死之交, 不出一言以相护,是可忍,孰不可 
忍?观于居正死后,夺其官,籍其产,戍其子弟,且任阉竖张 
诚,勒索财贿,株连亲族,甚至逼死居正子敬修,未闻查究。 
古云 :“罪人不孥。”神宗习经有素,岂竟漫无所闻?况居正 
当国十年,亦非全无功绩,前则赏过于功,后则罚甚于罪,凉 
薄寡恩四字,可为神宗一生定评,惟居正之得遇宠荣,为明代 
冠,而身后且若是,富贵功名,无非泡影,一经借鉴,而世之 
热中干进者可以返矣。 

… Page 205…

明史演义                                                               ·594· 

    第七十五回 侍母膳奉教立储 惑妃言誓神缄约 

      却说申时行上疏以后,尚书杨巍,又请将丁此吕贬斥,顿 
时闹动言官,统说时行与巍,蔽塞言路。御史王植、江东之交 
章弹劾两人,神宗为罢高启愚,留丁此吕。于是申、杨两大臣, 
抗疏求去。大学士余有丁,上言殿阁大臣,关系国体,不应为 
一此吕,遂退申、杨。许国尤不胜愤懑,亦专疏乞休。神宗乃 
将此吕外调。王植、江东之始终不服,遂力推前掌院学士王锡 
爵,可任阁务。锡爵曾积忤居正,谢职家居。见七十三回。至 
是因台官交推,重复起用,晋授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又因日讲官王家屏,敷奏诚挚,由神宗特拔,命为吏部侍郎、 
兼东阁大学士。两人相继入阁,言官只望锡爵得权,抵制时行, 
不防锡爵却与时行和好,互为倚助,遂令全台御史,大失所望。 
万历十四年正月,郑妃生下一子,取名常洵,神宗即晋封郑妃 
为贵妃。大学士申时行等,以皇长子常洛,年已五岁,生母恭 
妃,未闻加封,乃郑妃甫生皇子,即晋封册,显见得郑妃专宠, 
将来定有废长立幼的事情,遂上疏请册立东宫。时行初意,原 
是不错。疏中有云: 
      臣等闻早建太子,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自元子诞生, 
五年于兹矣,即今麟趾螽斯,方兴未艾,正名定分,宜在于兹。 
祖宗朝立皇太子,英宗以二岁,孝宗以六岁,武宗以一岁,成 
宪具在。惟陛下以今春月吉,敕下礼部早建储位,以慰亿兆人 
之望,则不胜幸甚! 
      神宗览疏毕,即援笔批答道 :“元子婴弱,少待二三年, 

… Page 206…

明史演义                                                              ·595· 

册立未迟 。”批旨发下,户科给事中姜应麟,及吏部员外郎沈 
璟,复抗疏奏道: 
      窃闻礼贵别嫌,事当慎始。贵妃所生陛下第三子,神宗第 
二子常溆,生一岁而殇。犹亚位中宫,恭妃诞育元嗣,翻令居 
下,揆之伦理则不顺,质之人心则不安,传之天下万世则不正, 
请收回成命,先封恭妃为皇贵妃,而后及于郑妃,则礼既不违, 
情亦不废。陛下诚欲正名定分,别嫌明微,莫若俯从阁臣之请, 
册立元嗣为东宫,以定天下之本,则臣民之望慰,宗社之庆具 
矣。 
      这疏一上,神宗瞧了数语,便抛掷地上,勃然道 :“册封 
贵妃,岂为立储起见?科臣等怎得妄言谤朕呢 !”当下特降手 
敕道 :“郑贵妃侍奉勤劳,特加殊封,立储自有长幼,姜应麟 
疑君卖直,着降处极边,沈璟亦降级外调,饬阁臣知之 !”申 
时行、王锡爵等,接奉此敕,又入朝面请,拟减轻姜应麟罪名。 
神宗怫然道 :“朕将他降处,并非为了册封,只恨他无故推测, 
疑朕废长立幼。我朝立储,自有成宪,若以私意坏公论,朕亦 
不敢出此 。”既不敢以私废公,何不径立皇长子。申时行等唯 
唯而出,遂谪应麟为广昌典史,沈璟亦降级外调。既而刑部主 
事孙如法,又上言 :“恭妃生子五年,未得晋封,郑妃一生皇 
子,即册贵妃,无怪中外动疑”云云。神宗复动恼起来,立谪 
为朝阳典史。御史孙维城、杨绍程等,续请立储,统行夺俸。 
礼部侍郎沈鲤,再上书请并封恭妃,神宗实不耐烦,复召申时 
行入问道 :“朕意并不欲废长立幼,何故奏议纷纷,屡来絮 
聒?”时行道 :“陛下立心公正,臣所深佩,现请明诏待期立 
储,自当加封恭妃,此后诸臣建言,止及所司职掌,不得越俎 
妄渎,那时人言自渐息了 。”时行此言,未免迎含意旨,与初 
意不符。神宗点首,遂命时行拟旨颁发。为了这事,言官愈加 

… Page 207…

明史演义                                                               ·596· 

激烈,你上一疏,我奏一本,统是指斥宫闱,攻击执政。神宗 
置诸不理,所有臣工奏疏,都掷诸败字簏中。会郑贵妃父郑承 
宪,为父请封,神宗欲援中宫父永年伯王祎故例,拟封伯爵。 
礼部以历代贵妃,向无祖考封伯的故事,不便破例,乃只给坟 
价银五百两。 
      小子阅明朝稗史,载有郑贵妃遗事一则:据言贵妃父承宪, 
家甚贫苦,曾将女许某孝廉为妾,临别时,父女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