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子通讯设备公司的总经理,住在特拉维夫。同许多强硬的政治领导人一样,
公开场合下神色冷峻,是沉默寡言的总理,在私下里特别是和家人在一起的
时候却变成一个随和的小老头,话也多起来了,甚至还不时地开个玩笑。

沙米尔每天乘一辆多半新的雪佛莱轿车到位于耶路撒冷市中心地带的总
理府上班。总理府是一座相当普通的低层楼房,同附近的其他政府办公楼或
私人公司的建筑相比,显得有点寒酸。走进楼内,荷枪而立的警卫人员才使
它显得庄严和神秘,但从楼门到厅堂一切都很平常,没有任何豪华之气。

在沙米尔的办公室里,一件东西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在他落座的沙发
后的墙上,同他的办公桌遥遥相对悬挂着一幅用粗线条勾勒的彩色人物画
像。这是何许人?原来他叫泽伊夫·雅博廷斯基,是本世纪早期的著名犹太
复国主义政治家,沙米尔青少年时期参加的“贝塔”的创建人。物换星移,
时过60 年,沙米尔仍怀念他。

据总理府的工作人员讲,他们的上司“生活上很简朴”。要求不高,而
工作很刻苦,要求极严。他珍惜时间,不尚空谈。无论什么人求见他,谈完
事就辞客,决不闲聊。他不喜欢饮宴活动,认为那是浪费时间。出于礼仪需
要,非搞不可,他总是叮嘱不要铺张,安排紧凑,尽量节省时间。一有空暇,
他喜欢个人独处,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他把这称为“出智慧的时刻”。

沙米尔生来性格内向,不苟言笑,长期的地下斗争和秘密工作,更加重
了他这种天性。在总理府工作十多年的阿希梅尔说,这么多年,没听他讲过
一句玩笑话。

这就是沙米尔,他自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维护以色列和犹太人的
利益,为此目的,他不倦地工作,有时甚至不择手段,有点残酷。在大多犹
太人看来,他是这个犹太国家的守护神,是个圣人。他那毫不妥协的风格,
特别是在对待建立移民点、占领区自治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有时近乎顽固,而
大多数阿拉伯人则把他看作是一个十足的魔鬼。

四、和平卫士拉宾

拉宾——一位几经沉浮的军人和政坛领袖之一。他既不是强硬的“鹰
派”,也不是主和的“鸽派”,他善于不失时机地表现为既强硬又灵活,故
人们送他一个精明过人的“鹰爪鸽”的绰号。

□“如不早发动战争,我即宣布辞职”
真正把拉宾推上军事生涯辉煌顶峰的是1967 年6 月5日爆发的第三次中
东战争。当时,在美国、英国等的支持下,以色列军队秘密地在前线调集部


队,扩充装备,对战争作了周密的部署;可在临战前,女总理梅厄夫人的内
阁有点徘徊不定了。身为军事统帅的拉宾,对内阁的态度很是恼火。长年的
军旅生涯,使他养成了泼辣直率、办事果敢的性格,也自然不能容忍梅厄夫
人的优柔寡断:“夫人,目前我军是万事俱备,只等一声令下。为了争取战
争的主动权,我们应该早日开战,先发制人。”

梅厄夫人面有难色,她知道如果以色列率先扣动扳机就会得罪美国人,
因为美国为了等划自己的“政治地图”曾派驻以大使警告她:要考虑挑起战
争的“政治反响”。

“反响能坏到哪儿去呢?我的夫人!如果我们一昧等待而痛失良机吃了
败仗,处境就会和二战时期没有两样。到时候美国人能做什么呢?只会说犹
太民族好可怜啊!”拉宾面对内阁大员们慷慨陈词。尽管拉宾一再敦促内阁
早日开战,内阁中还是意见不一,召开了几次会议,争来吵去下不了决心。
严重关注着前线局势的拉宾可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花在唾沫四溅的耍嘴皮
上,他是个凡事看准了就一不做二不休的人,他站起身,拿起放在会议桌上
的军帽用手指掸了一下,向内阁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铜”:“诸位,我再也
没有等待的耐心了,如不早日发动战争,我即宣布辞职。”

大敌当前,梅厄政府自然舍不得放这个三军统帅挂印赋闲,在拉宾的敦
促下,以色列决定打响第一枪。6 月5 日清晨,拉宾指挥以色列空军按原定
方针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国发动闪电袭击,当天,埃及开罗、亚历山大、
塞得港等主要空军基地的飞机几乎丧失殆尽,叙利亚和约旦空军也受重创,
三国共损失374 架飞机和许多导弹基地。接着,以色列陆军的装甲部队作先
导长驱直入,在6 天内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城东区、加沙地带、西
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等共计6。5 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埃、约、叙三国损失兵
力6。3 万,近50 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这场仅用6 天的战争,使以色列获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拉宾采用的
“突然袭击,夺取制空权,装甲部队高速机动和大纵深迂回”的一套打法,
几乎就是24 年后美军海湾战争“沙漠风暴”中采用的模式。此后,以色列政
府狂妄至极,对外炫耀武力,编织了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些西方国家也
大肆吹嘘以色列军队“战力非凡”,“拿下开罗,大马士革和安曼不在话下”。

作为这场震惊世界的“六·五战争”的主要组织者和指挥者,拉宾成了
以色列公众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同时也使他趾高气扬地走进了军事家辞
典,接受人们的膜拜。他用被占领土上的阿拉伯人交织着饥谨、血泪和横野
的尸体,堆砌了自己的辉煌。

□梅厄夫人刻意提携
“六·五战争”结束后不久,盛名之下的拉宾将军却告别军人的荣誉宣
布退役,这激流勇退之举很令外界人士摸不着头脑。其实,这正是女总理果
尔达·梅厄的杰作。通过这场6 天的战争,梅厄夫人对拉宾表现出的卓越的
品质和领导才能极为赏识,把他从军队中挑出来,是为了全面培养他的治国
之才,因为“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大以色列”的事业在等着他。

梅厄夫人给他的第一个“美差”是以色列驻美国全权大使。为了从美国
的钳制中捞取点自由和通过讨价还价得到援助,梅厄夫人需要拉宾这样一个
精通军事的硬派人物在遥远的美利坚合众国纵横捭阖。这样,脱去军装的拉


宾携着夫人莉厄带着女总理的厚望来到了华盛顿。在美国,初涉外交官场的
拉宾周旋于觥筹交错之中,彬彬有礼地根据国内发来的指示玩弄外交辞令,
不免感到老大不自在,他认为这样的养尊处优使自己变得害羞和矜持,而美
国白宫的政治家们却说他严厉且冷峻。自我感觉和外界评论总是有差异的,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拉宾在异国的土地上表现出的智慧,对美国政治的
好奇以及夫人莉厄那外向开朗的女性魅力,很快使拉宾成为华盛顿的新闻人
物。

拉宾的大使生涯到了第5 个年头的时候,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1973 
年10 月6 日恰逢犹太教的赎罪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对大国控制忍无可忍,拍
案愤起,撵走苏联“顾问”,挥师强渡苏伊士运河,一举摧毁了被以军吹嘘
为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突入西奈半岛。与此同时,叙利亚军队在戈
兰高地同以军展开激战,包围重镇库奈特拉;巴勒斯坦游击队出动2。5 万人
次在以军后方攻击;阿尔及利亚等国派出坦克和空军支援部队;阿拉伯国家
对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实行石油禁运。由于美苏两个大国的介入,这场战争演
变成了世界军事史上消耗和损失率罕见的一次战争,在弹雨血火的18 天中,
以色列损失坦克840 辆、飞机110 架,消耗了北约“陶式”反坦克导弹库存
总量的90%,其他弹药消耗也占用了美军储备的50%。

面对阿拉伯人的巨大打击,悲观的情绪开始笼罩以色列国,一片哀叹过
后,自然把怨气泼撒在梅厄夫人领导的内阁身上,使得女强人果尔达·梅厄
成为众矢之的。为了挽救内阁的难堪局面,精明的梅厄夫人决定把拉宾召回
国内,用他昔日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唤起国人的自信心,为内阁注入活力。
这样,离任回国的拉宾大使在1973 年12 月摇身一变成为梅厄内阁的劳工部
长。在此后的大选中,由于梅厄夫人的刻意提携,拉宾一跃成为工党的核心
领导人物之一。

尽管梅厄夫人领导的工党赢得了大选,但她的政治生命已严重地衰退,
为了替工党摆脱危机,不得不于1974 年6 月引咎辞职。工党领袖之争遂在政
治新贵拉宾和工党创建人之一的希蒙·佩雷斯之间展开。在首都特拉维夫的
政客们看来,如果不是梅厄夫人凭借自己在党内的威望为拉宾大拉选票的
话,拉宾就不可能以微弱优势战胜佩雷斯。夺得工党领导权的拉宾可谓春风
得意,因为他同时也从政治恩师梅厄夫人那里接过了金光闪闪的总理府钥
匙,时年52 岁的他成了以色列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您不该这么对待基辛格博士”
拉宾出任总理后,雄心勃勃地整肃内政,在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以及军
方内部推行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这与他在外交方面的成绩相比,
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身为总理,他更多的是要同他的美国盟友打交道,有了
5 年驻美大使磨练出来的功夫垫底,他在谈判桌上显得颇为得心应手,挥洒
自如,也就是在这时,强硬且灵活的外交手腕开始使他名扬世界。1974 年,
他接受美国的调解建议,分别与埃及、叙利亚签订了“军事脱离”协议,撤
出了在“赎罪日”中占领的部分阿拉伯土地。 1975 年以色列又与埃及签署
了著名的“埃以双方谅解备忘录”,用所谓的“领土让步”换来了美国的保
护伞。

作为谈判高手的拉宾很懂得策略,这使得他能在同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


辛格博士举行的艰难谈判中获利。那是在1975 年8 月底,奉白宫之命在阿以
双方斡旋的基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