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127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冶县也在其中,邻近的江州一日三惊,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有把握守得住么?”

    “兴**之兵以江陵府的新附军为主,拥众一万余人,再加上五千火枪自卫队,随时还可得到后厢一个军的支援,纵然不能再进一步,守备当是无虞的,据机宜司的消息,江南的敌军全面收缩中,一部正在福建路、广东路作战,一点在两浙山区与残余宋军周旋,他们坚持了两年有余,人数从上万减至数百,若不是咱们的人支持,一早就溃散了。”

    “是赵孟松领导的?”

    杨行潜点点头:“他以福王从子身份起兵,颇得周边州府响应,开始时声势颇大,鞑子调集重兵围剿,几次下来队伍便散了,后来进入浙东山区,又耐不得艰苦,一时间跑散了许多,好在遇到殿帅苏刘义的残部,两军合二为一,声势复振,最多时曾廓扩十余县,周边上千里之地,鞑子从江西路调来人马,几番进剿,很是大敗了几场,如今就只这点子人了。”

    “没有根据地,又不能放手发动群众,这样的游击战是无源之水,焉得不枯竭。”

    刘禹简单地总结了一句,比起历史上的碌碌无为,赵孟松这个王府子弟能在敌人的重重压力下坚持这么久,已经是个不小的奇迹了,想到这里,他又问道。

    “张世杰所部的那一千多人与他们会合了么?”

    “还在寻找,他们一路长途跋涉,所经之处山林密布,就算是咱们的探子也不好找到,上回收到的消息,刚刚到达临川、宜黄一带,离浙东边境已不算远,听闻是山中信号不好,一时或许联系不至的缘故吧。”

    “他们的存在,能牵制鞑子的精力,对于咱们巩固荆湖地区有好处,为了避免刺激塔出,荆湖方南不要再主动出击了就在大冶、萍乡一带筑防,先把路修出来,形成一个煤铁电联合体。”

    杨行潜将他的吩咐一一记下,以潭州为中心的煤电联合体正在建设中,如今又扩大了一倍有余,将江南西路的边缘包进来,未来的钢铁集团,必然建设在沿江一带,利用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打造南华夏规模最大的钢铁厂,为此,负责铁厂选址与前期建设的负责人叶应及已经带着为数超过千人的学员团队从琼州出发,前往这两个刚刚拿下来的地区,像钢铁集团这等超大规模的企业,所需要的工人数以十万计,能极大的消化周边富余的劳动力,特别是荆湖成立农垦兵团之后的富余,十多万产业工人加上他们的家属,再加上周边配套设施,一个初具规模的钢铁、电力、煤炭、化工联合体,最终可能达到百万之巨,辐射的地区就更加广大了,工业这个巨大的吞金兽,同样会吃掉海量的人口资源,因此,生育问题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琼州的国策。

    如果说钢铁只是基础性的上游产业,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中下游工厂企业就是以之为原料形成的加工产业链,从一开始的布局就必须要考虑清楚,尽量避免对于环境的破坏,毕竟在这个时代,发展并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没有必要做出太大的牺牲。

    “做为向主母的献礼,钦州到静江府的公路全线贯通,荆湖南路境内已经修到了衡州,下一步便是直接沟通至岳州,湘水跨江大桥的桥基已经开始落桩,咱人的筑路大军已经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工程力量。”

    这便是刘禹敢于只在荆湖两路的广大地区只放一个军的底气,逾五十万人的筑路大军,排出来足有上千里,以多段同时施工的方法来进行的话,足以从衡州通到岳州,为此奔驰在已通车路段上的汽车都,每天都要将海量的食物、建材送到各地,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所花费的不过是一些汽油桶而已,这五十多万筑路工人里头,近三十万是半岛上的青壮,他们先是被元人强行征发,又在大战中落到琼州军的手中,好在对方待他们要好上许多,并没有什么苛待,除了越往北方,天气越来越冷稍稍有些不适应,别的都还能坚持,在这样长久的合作劳动中,慢慢地培养出纪律性,再加上经常性的军事化训练,这支大军其实就是一只准军事力量,哪怕只用手中的钢锹他们也有与敌人的一战之力,何况全队还拥有的近二十万只火枪!

    筑路大军进入荆湖北路,也就等于他的后方彻底无忧,接下来,他们会沿着大江和汉水一直向北进发,一路朝着河南腹地而去,巩固目前的解放区。

    “河南暂时不要去管它,咱们的目标,始终放在鞑子的重兵集团上。”

    “大都来报,鞑子一直在招兵买马,大都城周边尽是军营,怕是不下五十万众了。”

    “越多越好,一次把他打残了,后面会少很多麻烦。”

    杨行潜合上册子叹了一口气:“咱们也动员了不下百万之众,从南到北绵延近万里之遥啊。”

    “所以说这是国战,民族存亡与复兴在此一举,将断掉的脊梁再接起来,将那些不怀好意的窥视和觊觎彻底打掉,让所有的异族人一看到汉人就发抖,连头都不敢抬,老子不要什么以德服人,只要他们敬畏,有了畏惧才会有敬意,此乃千古不易之理。”

    刘禹的眼神中充满了冷酷,心里浮现的却是神州数次陆沉时的惨状,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上,没有任何一民族经历过这么多苦难,又从一次次地苦难中昂起头,而最为彻底的一次就发生在当下,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宋人还是汉人,都还有一种难得的血性存在,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杨行潜悄然退下,过了没一会儿又返身回来,迎着刘禹探询的目光一拱手。

    “刚刚收到机宜司前方呈报,鞑酋在大都城外秘密研制火器,已经做出了成品,中书省各地所有的铁匠都被强行征用,超过了三万人,他们同时在四处收缴铁器还有硝石,甚至连军中的兵器都被熔毁。”

    “噢?”

    刘禹的表情看上去更多的不是惊讶而是好奇,难怪忽必烈扔下江南大军快速回京,难怪河北的抵抗会如此激烈不惜玉石俱焚,这样一来就说得通了。

    这位小强还真是。。。。。。有点意思。

第二百零九章 北伐(六十七)() 
大都顺承门,进出的人流排成一条长龙,一直延伸到城下的外廓。

    接到仆役的回报,丁应文从马车上下来,看着眼前这座雄城,一晃近两年过去了,他终于又回到了故地,恍如隔世一般。

    “丁大当家。”随着仆人过来的是一个汉军,上前就是一抱拳。

    “吴百户。”丁应文打量了他一眼,改口道“这是升千户了?恭喜啊。”

    “在大当家面前,这点子升迁算得甚事。”

    吴百户,应该是吴千户看着他身后插着丁家旗帜的一长溜车队,比起当年出城时规模大了何只十倍,不禁惊讶万分。

    “大当家这是发了财吧。”

    “休要乱说,这里头有一多半都是宫里的,某家不过三成,瞧你这架势,莫非城里出了什么事,还要搜捡一番不成?”

    吴千户赶紧赔上一个笑脸“那是对旁人,大当家的货,哪个敢动?”

    当年他不过是个区区百户,如今已经升上了正经的守城千户,原因并不是立下什么大功,而是原来的上司被调去了军中,此刻就驻扎在城外。

    由于进城的速度过于缓慢,丁应文干脆也不坐车了,同他一块儿向前走,越看越觉得蹊跷,不光排队进城的人数多,城外的附廓到处都挤满了人群,许多人看着穿着还挺不错,不像是逃荒的百姓,见他充满了疑惑,吴千户好心地解释道。

    “河北遭了兵灾,这些都是逃来躲避的,先前还能进城投靠亲友,后来大汗下了严令,只能让他们在这里暂避一时,如今的城中,就属粮食金贵,这两个月涨了三倍有余呢。”

    丁应文暗地里吃了一惊“什么兵灾?”

    “大当家的在外有所不知,宋人的大军打进河北路了。”

    吴千户将声音放得极低,几乎贴着他的耳朵说道,丁应文的心思转了转,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

    “那大汗可有应对?”

    “呶。”吴千户眼神向外一转,丁应文顺着看出,在城外的远处,是一片片的营帐。

    “这么多人?”

    “不下五十万。”吴千户低声说道“如今城里到处都在征集人手,从16到60的男子无一幸免,大当家这会子进城,怕是也要登记造册,贵东的这些部属,或许会直接编入军中待命也未可知。”

    丁应文摆摆手“无妨,他们不光是我丁家仆役,也是西边的大汗部属,想动他们,只怕要大汗亲自点头才成。”

    吴千户顿时吃了一惊,与两年前相比,对方身上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神情虽然淡淡地,却有着说不出的倨傲,他暗自打量了一番后头的马队,赫然发觉,其中一多半,竟然是深目高鼻的色目人!

    这年头,一个汉人能让色目人当奴仆,必然有着不一般的背景,他不敢再问什么,恭恭敬敬地对方引入城中,全然不顾排队百姓异样的目光。

    大都城里笼罩着一种紧张的气氛,位于城门附近的骡马市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校场,那些明显是被强征来的百姓一队队送到这里,经过简单的挑选之后,合格者马上被

    编入军中,拿着发下来的衣甲和兵刃被人带走,令丁应文称奇的是,衣甲连皮子都没有,兵刃更是只有一杆木枪,只枪头勉强是铁制的。

    “大汗严令,城中铁器尽皆征用,连铁锁都给撬了去,你这货物里头若是有铁器,不妨赶紧报备,省得发觉了一文钱都得不到。”

    “无妨,都是些皮子或是金银,西边才缺铁呢。”

    丁应文按摁心中的好奇,不动声色地同他套着话,吴千户不疑有他,将近日的变化一一道出,听闻硝石这些事物时,他暗暗记在了心里。

    大约半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