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随便对某事表态或当场答应;另外参加宴会的人都是他的下属,表现热情要恰到好处,不要过分热情,有人敬酒浅酌即可,不必一饮而尽……赵昺总结了下就是少吃、少喝、少言、少表态,多笑、多点头,装深沉像淑女。

    待宴会开始后,赵昺照此执行,真心是难受。尤其是时间太长,每上一道菜,便有一场表演,大家对饮一回,这才能上下一道菜。如此循环,折腾了七次才算完。而据说宫中的元旦大宴比这还要隆重,一顿饭要上九道菜,歌舞更加精彩,但却要从上午一直吃到点灯才算完。他想想都发憷,这得要多好的坐功才能做的到,其间还不能上厕所,不能乱动。

    虽然腰酸屁股疼,但无论如何赵昺算是坚持下来了,可还是有件事儿把他恶心的够呛。今天上的一道菜,据说是专门为前来赴宴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特意烹制的,他看那老几位吃的很香,琼州的本土官员也吃的津津有味,而其它人则是基本没动。赵昺好奇吃了几口却没有尝出来是什么东西,等王德告诉他其中主料是蝙蝠时,他差点没憋住当场就吐喽!

    赵昺活了两辈子,也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吃蛇、吃虫子的,但吃蝙蝠的还是头一次听说。想想那毛茸茸的身体,突出的獠牙,丑陋的面孔,别说吃看着都恶心,而今天自己居然吃了下去,那膈应劲儿就别提了。以致后边的几道菜他都吃不下去了,好歹坚持到散席,他一气连昨日吃的都吐了出去!

    而让赵昺恶心的是宴席中众人对他的吹捧,尤其是这次七洲洋之战,更是把他吹上了天。他开始还觉的没什么,因为这次战斗是自蒙军大举南下好少有的胜利,大家高兴也能理解,可要是把功劳都集于自己一身就有些过了。而那些不知情的人说说也就罢了,府中那些参与其中的人也跟着附和,且不乏添油加醋之语。但此时又不是解释的场合,他只能依照吩咐点头微笑,不过也让人误会自己默认了。

    随后几天,赵昺依然很忙,几乎天天都要参加各种活动。而他以有些活动自己应该露面,有些则不宜出席,但应节严等几位师傅都要劝他去,说开开眼界,见识下当地的民风民俗也是好的。于是天天见了这个看那个,尤其是十五元宵节,本就有看花灯的传统,按规矩可放灯三日。但应节严下令放灯三日,并放扑两日,还拉着他与民同乐登上城头观灯,结果看灯的人都改看王爷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新的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中原国家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对于立春十分重视,民俗方面有鞭春牛,剪幡胜,吃春盘等。而打春牛这种仪式从首都到各州县都要举行,王府当然也不能免俗,前一日便在门前立一土牛,却引得全城人出来观看,甚至有大户人家都坐轿绕牛观看。说王府前的土牛最为灵验,今天看了牛一年都顺当、吉利,而近在咫尺的琼州州衙前的土牛却人迹寥寥。

    立春当日用彩鞭打春牛,叫做鞭春或打春,百姓们也会争夺‘土牛肉’,称宜蚕、宜田兼治病,土耕夫则移入土地庙。鞭春的意义主要是促耕助农,赵昺是一府之首理应参加,他亲手将土牛砸成了碎块,不等他离开,围观的百姓已经蜂拥而上争抢,他估计足有数千人之多。

    在过去立春时,学士院或翰林院撰写五七言短诗进奉皇帝、皇后、贵妃等。多为歌功颂德之作。也有表达盼望风调雨顺、政通民和,政治清明愿望的春帖子词。而王府今年却也收到了不少,赵昺明白这是僭越之事当然不敢收。那些士子们竟将所作的诗词贴于王府的围墙之上,引的无数人前来观看,更有好事者现场题作。

    赵昺回府后想想近日发生的事情,忽然觉得哪里不对,风向有些不正常……(。)

第291章 暗中造势() 
♂,

    一个春节赵昺频频曝光,出现在公众面前,而各方的对他的评价似乎也接着七洲洋大捷而又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节后解印开衙,此前议定的事情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俘军开始进行整编,从中选出三千精壮补充到受损后军和中军,余者编为三个将调归转运司服劳役,他们除了暂时不发饷外,其它待遇与帅府军相同。他们其中一个将和数万难民转移到吉阳军开荒垦田,承担开挖水渠,修建水利工程的任务;另外两个将接替征调的民夫参与扩建琼州城和修整驿路的任务。

    大把的钱撒出去了,而这些资金大部分来自缴获与‘巧取豪夺’,赵昺知道靠这些和印假钞的方式补充资金不足是难以长久的,必须有自我造血功能才可以进入良性循环。可仅靠薄弱的农业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还要靠工商业才能增加财政收入,如此还能补充琼州物资补充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

    想着逃到琼州的难民并非都是那种衣不遮体,穷苦潦倒之人,其中不乏家财万贯的商人们,而琼州四面临海,控扼交通要道,自西方和东南亚前往大陆的商船都要经过,且多需要在岛停靠补充淡水和粮食,其中可谓商机无限。赵昺便召集转运司和常平司商议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那些商人继续经商。

    对于经营琼州紧缺商品的,如粮食、牲畜和铜铁及硫磺、硝石的可以免除关税,其它商品的也可以有一定的税费减免,以此来吸引外来商船和大陆商家上岛经营。这样既可减少走私的现象发生,繁荣琼州市场,补充不足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大家都觉得不错,现在正是信风刮起商船过岛之时,正可借此机会实施。

    赵昺做这些事情本来都是出于稳定琼州局势,拓展生存空间,筹措资金之举,当然对于百姓也也是有实惠的,说起来也是互惠互利。但他发现自己被人误会了,不仅琼州各商会给他送来一扇‘利国惠民’的大匾,连那些难民们也给他送来了‘万民伞’,且街头巷尾都在传陛下要远行占城之事,由此还引来好事者的争论……

    种种不正常的事情频频发生,让赵昺警觉起来。年前便曾有帅府军‘围攻’朝廷船队从而逼走陛下的传言,让他担心有人试图控制舆论造势。而对于舆论的威力如何,先前‘抹黑’蒙古人迫使其不得不改变政策的事情就是明证,于是他暗令事务局五部迅速收集有关自己的风评和传言,以便查清是谁在暗中操纵,是要做什么?

    事务局五部的调查员现在已经遍布全岛,散布于各行各业之中,赵昺一声令下各种信息很快便汇集于他的案头。他仔细翻看了所有的情报,发现其中少有人给自己差评,绝大部分都是五分好评,但其中不夸大其词的说法,甚至将自己神话。这些消息来源似乎很凌乱,可他觉察到似乎有人在暗中炒作,试图把自己打造成‘三胖’一样的人物。

    赵昺又将这些情报梳理了一番,发现造势之人此事做的很高明,只要将这些看似混乱的信息排列一番,便是一份好简历。

    他爹是皇帝自然没有办法捏造,而他的生母出身平凡,在宫中地位低下,世人对其知之甚少,也就有了可以充分发挥的空间。于是俞修容便被塑造成一个聪颖智慧的女性,且虔诚修道,怀孕时曾梦见黄龙入怀,这样赵昺便有了极好的底子。而他出生时空中出现彩霞,更有百鸟来朝,如此一来昭示他的出世便是不凡,与上天也挂上了勾,为后边的发挥留下了足够的余地。

    由于生母的身份不高,赵昺的童年自然被描述的十分凄凉、悲惨,不受父皇的喜爱,吃穿用度皆不如人,只能与母亲栖身于宫城中一偏殿中,这样的描述理所当然的引起了闻者的同情,为其遭遇愤愤不平,便也与他那昏庸无道的爹划清了界限。接着话锋一转,刚会说话的他便俞修容的教导下读书习字,两岁便识字过千,能读会写,此后便博览群书,且过目不忘,但因为不受重视,使得无人知晓。

    四岁时先皇驾崩,兄长继位,他受封亲王,境遇并没有改变,但他穷人孩子早当家,对母至孝,聪明懂事。听闻外寇入侵国事日衰,便立下报国之志,希望能有朝一日能御外敌、治社稷,恢复祖宗江山,因此更加发奋读书,但母亲又离世,他变成了孤儿。

    无奈皇帝幼小,奸臣当道,以致临安失陷,皇帝北狩。城破前有先见之明的谢老太后为保国脉不失,送二王离城,临行前暗示以广王继承大统。但逃到福州后,由于益王之母被尊为太后,加上杨家人势大,便改立益王为帝。赵昺以为此人心机极深,他编造的故事在这里留了个梗,宫中之人不是死了,便是伴君北行,谢老太后所言无从查证。

    可杨太后听政,其亲子登基是实,卫王没当上皇帝也是真。这看似巧合的事情就不能不让人展开联想,觉的这就是一阴谋,杨太后勾结外戚,操纵朝臣欺负一个没爹没娘没亲戚的小孩子,抢了卫王的皇位。而此后的事情便顺利成章了,在逃难途中卫王误上疫船,欲遣他出质蒙古和镇守琼州都是阴谋的继续,那便是要将卫王置于死地,以图毁灭他这个正统。

    结果却是赵昺不但没被害死,还一次次摆脱暗算,就可以解释为吉人自有天相,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也可以说他就是受天命之人岂能轻易被小人阴了。而接下来卫王不但利用所学救世度人,白手起家创建了帅府军,还在琼州苦练精兵,施仁政,恩泽全岛百姓,一举战败了刘深。

    朝廷则被说成了白眼狼,不仅没有嘉奖迎驾有功的殿下,反而妒贤嫉能要将他扣留,激起了帅府军广大士兵的不满,义愤填膺之下兵威七星岭下,迫使朝廷放人。但卫王大义为先不计个人恩怨,反而积极筹措粮草,礼送离开,终将小王爷塑造成无所不能,忠义无双,爱国爱民的一代明君……(。)

第292章 奇葩王朝() 
♂,

    “此人没有恶意!”赵昺分析来分析去,却得出这么个结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