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书房中,李世民和丹阳公主两人本正在想如何让寒门子弟马周住持科举考试,可就在这个时候,一股浓香突然从外面飘了进来,李世民猛然一震,而后浅浅笑道:“看来唐舟的美食是做好了啊,一想到是他做的美食,朕就想赶快尝尝。”

    说着,李世民忍不住舔了一下嘴唇。

第121章 科举制度() 
香味扑面而来,李世民和丹阳公主满心期待。

    这时,于荣端着两碗面从外面漫步走了进来,而唐舟跟着后面,倒是颇为严肃。

    两碗面放下之后,李世民和丹阳公主先看了一下菜色,只见汤浓面白,又有香菜鸡脯肉形成很鲜明的颜色对比,再闻香味,倒真是令人口水直流的。

    李世民拿起筷子要吃面,可一筷子下去,那面却好似没有尽头一般,已经挑起了很高,却还不见断处,李世民颇有些惊讶,一般面条再长也不过一尺来长吧,可这个好像有三尺还多。

    李世民正惊诧间,于荣在旁边已是笑道:“圣上,您这碗里就只有一根面条,还是赶快趁热吃吧。”

    “什么?”

    李世民和丹阳公主两人皆是一惊,他们两人的碗不算里面的面也不少,如果只有一根面条,那这根面条得有多长?

    这还是其次,他们最难想象的是这么长的面条,唐舟怎么做出来的?

    李世民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唐舟,像是询问,唐舟微微颔首,算是回答。

    李世民惊叹不已,道:“这么长的面,唐爱卿是如何切出的?”

    “回圣上,此乃拉面,是拉的,切是切不了这么长的。”

    唐舟的解释李世民听的云里雾里,于是便命人把和好的面让唐舟当着他们的面再拉一次,待唐舟拉完之后,李世民和丹阳公主方才相信,这面的确是拉出来的。

    “妙,实在是妙啊,不曾想唐爱卿还有这等绝活。”

    唐舟连连谦虚的表示了一下,而且劝李世民和丹阳公主赶紧吃面,两人满足了好奇心,也都有点饿了,吃一口面后,感觉劲道非常,喝了一口浓汤,又觉得那香味把人的五脏六腑都给穿透了一般,说不出的舒服。

    虽然是一碗很大的面,李世民和丹阳公主还是吃了个底掉。

    一碗面吃完,李世民和丹阳公主却是有一种从来未曾有过的舒服,当然,他们也都知道,这样的面跟很多美食相比是不算特别好吃的,但这样的面用以当家常面食,却是能够让人胃口大开的。

    这般吃完之后,李世民心中很是高兴,想着要不要赏唐舟点什么,而就在他这样犹豫的时候,丹阳公主却好像根本未曾这样想过,把碗放下后,便已是开口道:“皇兄,再过几天春试就要开始了,这主意您还是早点拿的好。”

    丹阳公主这么一开口,李世民也不好再提赏赐唐舟的事情,而唐舟见他们两人在讨论春试,想到他今年可能也要参加,为避嫌,于是连忙提出告退。

    李世民见唐舟要走,不知为何,突然心念一动,问道:“唐爱卿是自己人,朕为这科举之事也是闹心的很,你且听听,看有没有办法为朕排忧解难吧。”

    “这”

    “无妨”说着,李世民便把自己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其中自然牵涉到权贵、世家和寒门之争,但他却还是跟唐舟说了,可能在他的心里,唐舟虽然承袭了爵位,但他的权势还是太无法与真正的权贵相比。

    这样说完后,李世民问道:“唐爱卿可有高论?”

    李世民说完,唐舟想了想,道:“圣上,其实由谁住持关系真的大吗?”

    听到唐舟这话,李世民微微凝眉,在他看来,关系之大简直是不言而喻的,怎么唐舟却说关系真的大吗?

    心中有些失望,但李世民还是把其中关系跟唐舟说了一遍,谁主考自然也就录取谁多一些,而权贵和世家若是主考,那他们的子弟被录取的机会将会更多,进而也就影响了朝中势力的分布。

    李世民说完这些,唐舟浅浅一笑:“可如果不管是谁主考,都无法知道谁的卷子是谁的呢?”

    “这这怎么可能,难不成不在卷子上写名字,可这样也就不知道那个是谁写的了。”丹阳公主见唐舟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由得为其担心起来,她之所以刚吃完饭就提及此事,就是想给唐舟一个机会,他若是表现良好,在朝中谋个职位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可现在唐舟越说越离谱,她倒是有点后悔起来。

    但唐舟却是不以为意,道:“怎么不可能,糊名啊,把卷子上的名字都给糊住,这样分了名次之后,再拆名,如此一来,倒也公平的很不是。”

    唐舟说的,自然也就是从宋朝开始就一直沿用的糊名制,而唐舟相信,这个制度能够一直用到他前世的那个时代,是有其优势的,所以就算拿到唐朝,也应该适用。

    果不其然,李世民和丹阳公主听完唐舟这话之后,顿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喜来,那李世民更是把糊名二字说了好几遍,可就在李世民说了好几遍后,却又突然沉寂下来。

    丹阳公主见他如此,心头也是一沉,道:“皇兄,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妥?”

    李世民叹息一声,道:“糊名的确是个好办法,而且用这种办法能够录取到真正的人才,只是在我大唐要实行起来,却是万分艰难啊。”

    丹阳公主对唐朝局势倒是了解的很,听完李世民这话后,她也立马意识到这个糊名制的问题很多,比如最为重要的,糊名制是否能够推广开来?

    大唐的等级思想是很严重的,要那些权贵子弟跟寒门之地一样糊名答题,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那些权贵们是有特权的,凭什么要他们跟寒门子弟一样去经受难以预料的考验呢,他们明明只需要报出是谁的儿子,答题的时候不出现特别严重的错误,就可以入朝为官了,那他们为何还要让自己辛苦把题答的很好?

    李世民和丹阳公主两人都知道,唐舟的提出的这个糊名制好的不行,可想要真正推行开来,却必须等大唐的权贵和世家势力弱的时候才行,在这个权贵世家满长安城的时代,是行不通的。

    事情的发展有些令唐舟意外,他本以为自己的提议应该很不错的,可他却不曾想到时代的限制性。

    “其实也是有办法的。”

第122章 特殊性() 
“其实也是有办法的。”

    唐舟觉得自己刚才说的太急了点,其实他应该早想到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特殊性的,就算是宋朝的糊名制,对那些官员子弟也是有所特殊的。

    只不过宋朝对官员子弟把的更严罢了,需要复考,但考虑到唐朝的情况,却又是另外一种。

    李世民和丹阳公主两人听到唐舟这话后,有些吃惊,道:“哦,还有办法?”

    唐舟点点头:“圣上,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糊名制既然是个最为公平的制度,那为何不用呢?只要我们一开始在小范围内实行,慢慢就能推广全国,至于让那些权贵接受这个制度,倒也不难,只要圣上给那些权贵子弟一些优待就是了。”

    唐舟并没有把话说的特别详细,但是李世民和丹阳公主两人听完之后,已是完全明白过来,糊名制度可以用,但只要给权贵子弟一些优待,那么糊名制度对他们来说倒是可有可无的。

    而虽说一开始此制度对权贵并无多少影响,可一旦权贵势弱,这个制度迅速就能够全面推广开来,因为在此之前,朝廷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到时只不过又取消了权贵的特权罢了。

    仔细品味过唐舟的这番话后,李世民突然有一种周文王遇到姜子牙的感觉。

    一个让他很是头疼的事情,在唐舟这里竟然片刻之间就给解决了,他真想知道唐舟的脑袋里都有什么。

    李世民很兴奋,此时的他仿佛找到了一道通往成功的阶梯一般,而因为唐舟的这个建议,现在的他倒并不怎么在意由谁来住持这次春试了。

    “爱卿真乃我大唐之幸,朕要好好奖赏于你。”

    李世民说着,便挠头想该怎么奖赏唐舟,这时,丹阳公主在一旁道:“皇兄,这唐小侯爷继承了爵位,也是时候入朝为官了,不如给他找个事做吧。”

    李世民微微一愣,这个时候,唐舟连忙说道:“这如何使得,我们刚刚才说过要糊名公平的,就因为这个就给臣委派官职,这怕不妥。”

    丹阳公主浅笑:“小侯爷可真是糊涂了,我大唐入仕途径有四,一是祖上蒙荫,二是官员推荐,三是军功累积,四才是科举取士,只要你有本事啊,任何一个途径都是可以的,你祖上有蒙荫,如今若再有人推荐,入朝为圣上排忧解难那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听完丹阳公主这话,李世民也哈哈笑了笑:“不错,而且以你这般才情和智谋,的确足够入朝为官,只是像你这样的人,一开始高不了,这样吧,春试之后,你且去司农寺当个司农丞吧。”

    李世民说完,丹阳公主猛然一急,道:“皇兄,小侯爷这等本事,去司农寺是不是屈才了?”

    丹阳公主说的急切,无论是谁都听得出她在为唐舟鸣不平,而丹阳公主意识到自己有的急后,连忙解释道:“臣妹是觉得小侯爷有治国之才的,司农寺只不过掌管农事,怕是不妥。”

    听到丹阳公主话后,李世民微微凝眉,他也觉得丹阳公主的态度有的反常,以前的她都是很稳重的,可为何事关唐舟的时候,她却这般紧张,至于丹阳公主说了什么,他倒一时间没有在意。

    而唐舟见此,连忙说道:“民以食为天,去司农寺倒也不错,谢圣上封。”

    唐舟这么一说,丹阳公主也不好再开口,而李世民虽觉可疑,但从这里也看不出什么来,只能点到头,让唐舟准备准备后便去司农寺报道。

    不过说完这些后,他可能又觉得丹阳公主说的不错,于是又额外赏了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