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说完这些后,他可能又觉得丹阳公主说的不错,于是又额外赏了唐舟百金。

    长孙府。

    长孙无忌从早朝上退下来后,他的府门就被朝中官员给围住了,这些人皆是要求见长孙无忌的,而他们见长孙无忌的目的很简单,他们想要长孙无忌为他们这些权贵做主,不管怎样,务必要争取道今年春试主考官的职位。

    虽然他们这些权贵之中经常有明争暗斗,但大体上,他们的利益却是一致的,如果权贵的特权越来越少,甚至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弱,那他们还这样斗来斗去有什么意思?

    只是这些人虽然把长孙府给围住了,可长孙无忌却以身体不适给一一回绝了。

    而就在长孙府的管家回绝这些权贵大臣的时候,长孙府客厅,长孙温有些不解的问道:“父亲,为权贵争取更多的利益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可您好像并不想这样做。”

    长孙无忌双眉微微一沉,片刻之后,这才开口道:“不是为父不想去争,而是圣上想要打压权贵,我若带头,就算我与他关心亲近,怕也要被他给杀鸡儆猴。”

    “这圣上想要打击权贵?”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从让你们这些权贵子弟去翰林院抄书时为父就已是猜到了圣上的意思,所以只要牵涉到这方面的事情,为父就不能出头,我们的富贵是圣上给的,惹圣上不高兴,我们的一切他都有办法再拿回去。”

    “既然如此,那父亲何不站出来帮圣上一把,那样一来,圣上岂不是更挂念父亲的好来?”

    长孙无忌笑了笑,而后摇摇头:“你啊,看事情还是太过肤浅,虽说我们不能忤逆了圣上的意思,但我大唐是权贵的天下,那么多权贵,我长孙家得罪的起吗?这事啊,我长孙家只有置身事外,圣上若是想用强硬手段来达到目的,势必会想办法打击权贵的嚣张气焰,那时虽然可能导致大唐一时不稳,但也未尝不可,而如果圣上为了稳定而做出让步,那我大唐权贵还是大唐权贵,我长孙家还是长孙家,至于圣上和那些权贵怎么闹,我们且静观其变罢了。”

    长孙无忌这么一番话说完,长孙温已是明白了他父亲的态度,在这件事情上,无论是李世民还是那些权贵,他们长孙家都不能得罪,不能得罪,只有保持中立,反正他们长孙家与皇家关系匪浅,再闹也闹不到他身上,至于入朝为官,更不是什么难事。

第123章 再次的早朝() 
再次的早朝。

    自从昨天早朝上因为由谁住持今年春试的问题上权贵、世家和寒门在朝堂上吵闹了一番后,众人的心中都憋着一股劲。

    所以今天的早朝,每个人的神情都很奇怪,也因此衬得早朝的氛围有些压抑,一开始大家讨论其他事情的时候都显得有气无力的。

    李世民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却并没有对此有任何反应,等到这个压抑的早朝快结束的时候,李世民才终于再次提及春试的事情,不过他先说的并不是由谁来当主考官,而是春试制度的问题。

    “朕昨天思之许久,觉得科举制度有许多地方不是很完善,一些人可能并没有什么才能,可因为他与某个主考官相熟,然后便被选中了进士,这对我大唐开科取士的原则是违背的,诸位爱卿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科举取士才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其中有漏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朝中大臣却不明白李世民为何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

    群臣相互张望,一时间谁也想不出个好的法子来。

    见此情形,李世民笑了笑:“朕有个建议,诸位爱卿听听,看是否可行。”

    众人又是一愣,这李世民自己有建议了,何不直接说出来?

    “还请圣上明示。”

    李世民颔首,道:“糊名,将每个考生卷子上的名字糊上,等结果揭晓之后,再行开封,如此一来,就算审卷子的人想要徇私,怕也不能吧。”

    李世民这般说完之后,朝中的不少人顿时恍惚,而后忍不住惊呼好办法,马周此人倒是个公正之人,等他想明白糊名制对科举取士公平性的贡献后,更是大呼支持。

    只是朝中有人支持,有人就会反对,比如那些世家,比如那些权贵。

    世家和权贵在朝中颇有势力,他们的人要入朝为官不管是走那个途径,都会比较容易一些,但他们心里也都很清楚,通过科举取士入了朝的子弟,在朝中的升迁要比别人快一些,因为这些是通过竞争产生的拔尖人才。

    所以能够通过科举取士入朝的世家权贵子弟,都会选择这么一条路,而以往在这条路上,他们凭借着各自在朝中的关系,为他们的势力增添了不少人。

    可如今李世民突然推广的糊名制,却是将他们之前所有的优越性都给堵住了,难道以后他们的子弟想要入朝为官容易一些,就只能通过蒙荫和举荐了吗?

    不甘心,这些人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所有,就在马周大呼赞成的时候,朝中的那些世家和权贵立马站出来表示反对了。

    “圣上,这世上之人,有才的人不一定就品性好,若使用糊名制,等我们定了名次,揭榜之时却发现中榜之人中有品性很差的人,那我们是用还是不用?”

    “没错,知道谁是谁的卷子虽然容易出现偏私的事情发生,但却可以保证任何一个入朝为官的人都说品性不错的人,这对我大唐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试问,一个满脑子男盗女娼的人,如何让他入朝为官,他入朝为官后,这大唐的朝堂将会成为什么样子?”

    糊名制侵犯了权贵和世家的利益,但这些权贵和世家的人却以糊名制可能给朝堂带来的弊端来进行反驳,这在他们看来,是再聪明不过的事情。

    可就在这些权贵和世家说完这些之后,马周已是忍不住站出来道:“既然在揭榜的时候就知道那人品性不端,那么就算录取了他又如何,难不成圣上还会重用他吗?再者,难道在揭榜之前,我们就不能让圣上先开卷阅览一下吗?别人可能会徇私,可圣上会徇私吗?”

    马周的声音振聋发聩,而他所言句句有关李世民,那些权贵和世家就算再想反对,怕也说不出其他来。

    而这个时候,李世民却是一惊,他觉得马周的这个提议是很不错的,于是点点头后,道:“人性复杂,好人也可能变为坏人,谁能肯定之前没有糊名入了朝堂的人就各个忠君爱国?马爱卿的提议不错,诸位爱卿可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众人相互张望,一时间虽找不出反驳的话来,但想要他们这般轻易接受糊名制,却是大不可能,而李世民也明白这点,所以在众人沉默的时候,李世民又是浅然一笑:“当然,我大唐以武立国,诸位国公大臣都是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对于你们的子弟,朕若不给点优待,就显得朕薄情了,凡权贵、世家子弟,特立另外一处考场,一审后即可除去糊名,综合考虑录取。”

    李世民说出这句话后,朝中众人顿时愣了一下,好像还没有从李世民的话中反应过来,这样的优待,跟没有糊名有什么区别?

    所谓一审,就是先大致审查一遍,若是那些真的一点才情和本事没有的,就是真心推荐他的人只怕也没脸再推荐,所以撒下来就撒下来了,而一审后剩下的基本上就没有特别看不下去的了,如此一来,再打开糊名,根据综合情况给定名次,也就跟以往并没有什么区别。

    反应过来后,权贵和世家的人纷纷表示赞成,那长孙无忌更是在把这些事情想了几遍之后,忍不住惊叹李世民的好手笔,大手笔。

    只是就在这些人纷纷表示赞成的时候,一直支持糊名制的马周却极其的不情愿了,本来他以为糊名制能够让寒门之地和那些权贵、世家子弟有相同的机会和待遇,可如此一来,糊名制对权贵和世家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可对他们这些寒门子弟,可以说反而是更为严格了。

    谁都知道,寒门子弟来到京城后也是可以投行卷的,投了行卷,朝中一些官员就会对这些人格外照顾,可如今都糊了名字,那么谁还知道那个卷子是那个投了行卷的书生?

    如此一来,反而把寒门子弟的路给堵的死死的了。

    “圣上”因为不平衡,马周决定开口谏言。

第124章 观之全局() 
“圣上”

    马周刚开口,李世民已是猛然瞪向了他,而马周心头微惊,那后面的话一时间却是说不出来了。

    李世民凝眉望之,问道:“马爱卿有何事?”

    马周心思转变极快,听得此言,立马说道:“圣上,如今糊名制已经确定,不知这主考官一职该有何人担任?”

    李世民想了想,道:“这样吧,分成两个考场,权贵和世家的就由长孙无忌和孔颖达两人负责,寒门子弟则有马周负责。”

    听闻此言,众人倒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可,毕竟权贵和寒门就应该分得开才行的,马周虽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但好歹自己为寒门争取了一些机会,所以也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只问道:“那这录取名额怎么算?”

    “每年由朝廷指定录取数,两个考场按照比例进行选拔,今年就先录取三十人吧,权贵和世家分七成,寒门子弟分三成,若是出现了其他问题,再行调试。”

    李世民给权贵和世家的名额可是不少,三十人的七成也就是二十一人,而寒门子弟才九人,这很显然就是不太公平的,但对于权贵和世家来说,他们却是十分认可的。

    马周虽然觉得分给寒门子弟的少了,但相比较而言,若是和往年一样,他们录取的寒门之地只怕连九人都不一定够,而这样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寒门子弟无权无势,想要入朝为官很难,再有就是权贵和世家的子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相比较下,寒门子弟读个书都是极其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