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电子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裔在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族裔,东西方文化的天然隔阂,以及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让大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人想要融入主流社会,其实非常痛苦和艰难!在李轩重生前,随着内地经济的潜力直追美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海外人才选择回流的现象。

    而对于八十年代的国内留学生来说,他们想要融入美国社会的难度,相比于台…湾和香港的学生还要更大。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与美国文化格格不入的。即使这让那些成功留在美国的人,大部分的真正生活状况,也远没有表面那么光鲜。

    因为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他们,交际圈其实非常狭窄,基本上也就局限于少数同样从国内一起出去的同学而已。如果夸张一点来形容的话,生活上变得富足的他们,精神世界却几乎生活在一个囚笼之中。

    但这些人依旧不愿意选择回国,因为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中,物资需求的满足才是追求更高精神享受的前提。比如他们在美国一天的收入,就抵得上回国后一个月的工资。比如他们在这里可以非常廉价的买到一台二手车用来代步,而这在国内是只有省部级高级领导人才能有机会享受的。

    这种悬殊的物质对比,才是不少人选择留在海外的根本原因。如果国内也能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即使比美国差一些,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国。这也是东方集团近两年从美国引进的海归人才中,内地留学生比例迅攀升的重要原因。因为相比于台…湾和香港的留学生,他们开出的回国条件要低得多。

    但是东方集团能够满足他们,不代表国内政府也能够满足他们。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些有机会出国留学的人,在无法出国的人眼中,本来就已经属于幸运星了。毕竟八十年代的中国还是以公费留学为主,国家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宝贵的外汇,来承担学生在海外求学期间学费和基本生活费。

    这些已经占了国家很大便宜的人,如果回国之后还因此拿比其他人高得多的工资,以及更好的升职机会,这对其他大部分没能出国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不公。而对这些这些已经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人来说,享受过一顿普通外卖就可能吃掉二三十美元的生活后,又怎么忍受一个月的工资就只有二三十美元。

    而对东方集团来说,相比于在硅谷招聘一个工程师,在亚洲付出的成本无疑要少许多。所以东方集团李轩这次与内地有关部门私下协商后,所达成的最大一项成果,就是允许东方集团公开在外勤留学生中进行招聘。

    东方集团最近这几年虽然也招聘了不少内地赴美留学的毕业生,但这种行动是并不被国内有关部门所认可的。这也直接导致了这些内地出生的员工,没法安排回东方集团位于国内的研中心工作。因为他们回国后除非重新接受国家统一安排,否则在各个方面势必遭受各种歧视。

    也只有借着现在国内政府在国际上正遭受空前孤立,需要尽一切可能来打开局面,李轩才能让有关部门做出这种让步。因为这意味着国家花巨大精力外派的尖端人才,将会由东方集团这个外资公司优先筛选一遍,而国内其他部门只能吃残羹剩饭。因为东方集团所开出的待遇,肯定比有关部门的政策要高出许多倍,归国的留学生们基本很难挡住这种诱惑。

    当然,东方集团也不能让国家吃亏,凡是归国后选择进入东方集团工作的人员,东方集团需要向有关部门缴纳一笔定向培养费,用以补偿国家为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期间支付的学费、生活费等外汇成本。

    除此之外,东方集团在国内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名额,也同样借着这次机会得到了大幅增加。李轩为东方集团制定的战略规划中,内地将会是最重要的研基地之一。而国内有关部门这次开的口子,也终于让东方集团真正有条件在全国各地进行跑马圈地,抢在竞争对手进入中国之前,就把国内的高端智力资源一网打尽。

    当然,国内有关部门既然给与了东方集团这么宽松的条件,李轩付出的代价自然也是不菲的。仅仅是明面上,东方集团就制定了一个庞大的投资计划,未来五年内,东方集团将总计向国内投资2亿美元,用实际行动来肯定********的展前景。(。)8

第595章 中高科投资基金() 
0亿美元对于1990年的中国来说是什么概念?刚刚过去的198…9年,国内全年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也才只有亿美元。≥≥点≥小≥说,而从今年开局的这几个月来看,吸引外资的水平基本与去年持平。也就是说东方集团一家的投资,就抵得上全国上下八…九个月的努力。

    不过东方集团此次的投资规模,虽然从表面上看非常宏大,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与国内之前传统的招商引资还是有不小的区别。之前国内吸引到的外资项目,要么是以市场换技术,吸引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大公司来合资建厂;要么就是以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吸引港澳和东南亚的侨资,把自己的工厂从其他地方转移到国内来。

    但东方集团却不一样,这次全部0亿美元的投资中,真正用来建设工厂的资金并不多,只有亿美元而已。这笔钱主要用来继续把深海特区,打造成东方集团内用以生产电视机、显示器、vcd影碟机等视听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

    之前围绕着深海特区的南湖开发区,东方集团建成了一个可以年产1000万只显像管的大型制造基地。而随着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不断扩容,艾康公司对于电脑显示器的需求也在节节攀升。

    再加之东方集团之前对东南亚等新市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rca公司旗下的电视机产品除了在美国本土开始反攻日本电视之外,还在海外市场与日本公司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所以之前的1000万只显像管的年产能,开始变得有些入不敷出。

    而且rca公司通过坚决的产业转移,已经把位于北美的制造工厂几乎全部关停。这部分损失的产能,也需要由亚洲的新工厂来弥补。所以东方集团决定启动二期产业基地的投资计划,除了把显像管的年产能增加到000万只之外,还会把东方集团内有关电视机、显示器、vcd影碟机等所有视听产品,全部布局在深海特区。

    由于东方集团向来喜欢在末端制造环节进行外包,所以虽然公司的投资只有亿美元。但其聚集效应所能带动的整个产业链内所有企业的集体投资,很可能突破10亿美元。这才是东方集团真正强大和吸引人的地方!

    而除了投资实业的亿美元之外,剩余的资金中有7亿美元,将用于东方研究院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在深海、粤州、沪海、北…京等地区建立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也就说很大一部分钱将会用来采购科研所需的各种高端设备和仪器,这些都是需要从国外进口的。

    所以单从对国内经济的拉动角度来考虑,东方研究院的做法远没有直接把钱花在建设工厂上来得立竿见影。但东方集团走的是攀科技树的研究型企业道路,并不准备在产业链末端的生产环节投入过多的精力。实际上东方集团也并不是说完全就没有投资实业,而是它大力投资的晶圆厂、tft液晶生产线等项目,现在都还无法拿到国内来落户。

    至于剩下的10亿美元资金,东方集团将联合电子工…业部、国家科技委员…会、粤东省政府、深海特区政府,共同成立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用以扶持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

    这个中高科投资基金,和之前由国家主导的“86计划”的性质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个联合政府共同参与的风险投资基金,最终还是以追求商业盈利为目的的。

    李轩一直希望能在亚洲打造另一个硅谷,而内地现在的科技水平虽然落后,但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完整的工业和技术体系,就决定了这里才是最有可能复制硅谷奇迹的地方。

    只不过中国的国情和美国完全不同,美国原本就是一个由资本掌控和推动的国家。而中国则不一样,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人才,都就职于国有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之中。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单凭东方集团自己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不可能玩转。

    而另一方面,中央政府虽说早已经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后,但实际上并没有说准备加大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政府选择的是另一种简单粗暴,但立竿见影的方式——建工厂、建铁路、建高楼大厦。

    国家投入与科研方面的资金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值,近几年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有不断减小的趋势。这也直接导致了大量科研院所从八十年代开始逐步陷入困境,上面的拨款甚至连发工资都不够,更别说拿钱去搞科研了。

    李轩有钱,而国家有人,所以他希望能互利共赢,通过向国内引入资本,用风险投资的方式来激活国内的科研领域。对国家来说,这相当于是由东方集团花钱来支持一大批人才搞科研。而对李轩来说,通过这个中高科投资基金甚至有机会垄断国内的全部高端科技,从而为东方集团未来的发展打下坚不可摧的根基。

    所以东方集团非常慷慨的为这个中高科投资基金,投入的多达10亿美元的首期资金。而如果它真的能达到李轩预想中的效果,那么东方集团还随时可以再调集0、0亿美元的后续投资。

    东方集团的投资计划虽然有些与众不同,但却不是空口忽悠,而是确确实实会拿出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而从********到市长都异常积极的深海特区,自然吃到了这个巨大无比的投资蛋糕中最肥美的一块比例。

    深海特区之所以如此积极,其实与它的立场也十分不开的。它原本就是改革开放政策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