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海特区之所以如此积极,其实与它的立场也十分不开的。它原本就是改革开放政策下的产物,可谓是天然的改革派。如果连改革开放的政策都夭折了,那么特区也势必将不复存在。
所以在中央陷入思想争论之后,深海特区自然也承受着来自保守派的强大压力,急需一支强心针来为改革开放事业打气。而东方集团正是能改变局势的最大选择,因此特区政府从一开始的态度就异常的殷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深海特区与东方集团的投资谈判商谈,代表的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特区政府在协商时碰到无权答复的难题,刚好可以顺势反映给中央领导。
这才能让那些本意支持改革的领导们,可以借着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理由,来下达具体指示的机会,从而让那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部位加入进来与东方集团协调。东方集团与内地方面的协议就是这样达成的!
当然,除了一些可以公开的约定之外,双方私底下其实还有一些不便于公开的默契。比如李轩和东方集团以后将坚定不移的支持和维护香港在特殊过渡时期的繁荣稳定,坚决与所有不怀好意的破坏势力作斗争。
港府在未与国内方面通气的情况下,突然在年初提出了以建设新机场为核心的大规模基建计划——“玫瑰园计划”。对此内地方面表达了强烈不满和抵制,亚洲卫视以及亚视集团旗下的多份主流报纸,原本的立场是有限度的支持港督借着“玫瑰园计划”,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来振兴香港经济。但现在,他们的观点可以悄无声息的转变了
比如亚视的著名政治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在不久前的一期栏目中,一位嘉宾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像移山填海来建设新机场这样的大规模工程,对工期安排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旦误工导致新机场的建设工期拖延到九七之后,在没有取得内地政府同意和祝福的情况下,香港新特区政府很可能拒绝承担履约责任。
那对施工方来说,无疑将是一场灭顶之灾。所以新机场项目的潜在风险,远比大家认为的要大。原本港府安排在第二天举行的一场招标会,但却因为这一分析而被迫临时延期。因为准备参与竞标的多家国际承包商,纷纷提出需要重新评估项目的风险。(。)
第596章 李轩的猜测()
在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媒体绝对是政府和官员们最头疼的对手。≯> 网 当年《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甚至能把尼克松从美国总统宝座上给拉下马。
当然,就算连号称民…主灯塔的美国,新闻报道中的政治正确,其实也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当上千名示威者占领华尔街时,当斯诺登踢爆棱镜门时,美国的主流媒体纷纷视而不见的一笔带过。
香港作为一处殖民地,在过去的15年中从来是和民…主、自…由不沾边的。不过自从香港回归的问题尘埃落定之后,港英政府倒是迅变成了香港民…主化进程的急先锋,迫不及待的想要让从来没摸过选票的香港人,立刻学会选举那一套玩意。
这种**裸的双重标注嘴脸,自然会招致内地方面的强烈反对。这也是中英两国进入过渡期之后的最大矛盾之一!英国人的目的真的是想要让香港人,能在未来继续呼吸自由的空气?别骗鬼了!
其实英国人的目的说白了,就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既然我注定要失去香港,那么你也别想好过!英国人只有尽可能的给未来的特区政府制造麻烦,让继任者无法好好施政,才能证明香港离开英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不得不说,大英帝国这根从十九世纪就开始搅动国际政治的搅屎棍,在这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未来香港之所以会出现政…治上的分裂,一方面是由于香港社会在内地经济开始高展后,自我定位的迷失和心态上的失衡,另一方面也和英国佬当初埋下的种子不无关系。
不过香港是李轩和东方集团的大本营,任何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人,势必是损害李轩和东方集团的利益的敌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李轩与内地方面有着天然的相同立场。这也是李轩之前在私底下协议中,愿意配合内地方面来引导香港舆论的前提。
经过近十年的扩张,李轩在香港传媒业中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强大。亚视传媒集团的核心资产——亚洲卫视,牢牢掌控这香港近六成的收视份额,近些年来一直把TVB压在身下。
除了亚洲卫视这个香港收视率第一的电视台之外,亚视集团旗下还有三份报纸,《明报》、《信报》和《天天日报》。在查老决定把《明报》股权全部转手之后,李轩费了不少心思终于把这份连续多年蝉联了香港最具公信力报纸的报刊收入囊中。
除了《明报》之外,由李轩多数控股的《信报》,是全港行量最大的财经类报刊。《信报》在最近几年虽然开始遭到新成立的《经济日报》强有力的挑战,但还是能凭借自身严谨的办报风格,一直牢牢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至于《天天日报》,走的是和偏向严肃的《明报》、《信报》完全不同的大众化路线。它依托亚视集团强大的新闻资源,以及自身********的报道风格,日行量已经突破3万份,成为全港仅次于《东方日报》的行量第二大的报刊。
这样强大的组合所爆的威力,自然绝不容小觑。所以在东方集团介入之后,港督阁下所力推的“玫瑰园计划”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当然,李轩绝不会承认亚视集团带起来的这轮舆论风潮,是源于他与内地方面的幕后交易。
亚视集团每每有大动作,惯用的做法是给自己披上代表香港民…意的外衣,所以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香港总督从来只是英国的总督,而不是香港的总督。所以总督阁下的施政策略,自然不会是以香港的利益最大化为准则。
这就给了亚视集团攻击港府的绝佳理由,比如这次港督阁下力推的玫瑰园计划,整个工程的总预算高达上千亿港币。这样一块巨大的蛋糕,自然会遭到无数人的哄抢。
而香港本地的财团作为地头蛇,已经握有天时地利的优势,更何况香港建筑业本身的实力绝对雄厚。要知道如果没有李轩这只蝴蝶出来搅局,八十年代之后的香港唯一拿得出手的估计也就剩地产业了。
虽说房地产和建筑业不能直接划等号,但两者绝对算得上是关联最密切的行业。香港的地产大鳄们,几乎快把整个香港都用摩天大厦填满了。而每一栋上百米的摩天大厦,都需要极高的建筑资质,,才能确保大楼的质量不出问题。
但就是在这种看上去应该极具竞争优势的背景下,香港本土的华资财团在已经出标的几十份合约中,只拿下了堪堪2%的份额。一众地产大佬们的不满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亚视集团在引导舆论时,自然不能是去为一小撮亿万富翁们张目,而是要让每个观众和读者感受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了损害,才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大家的共鸣!
本土公司拿下合同会有什么好处?俗话说肉都烂在锅里,如果是本地公司获得合同,那么势必能给香港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而外国公司拿下合同,则相当于是肥水流了外人田。
所以包括亚洲卫视、《明报》、《信报》在内的亚视集团旗下的媒体,除了抨击港府没有事先与北京方面协调好,给整个项目增加额外的政治风险之外,还严厉抨击港府作为香港的治理者,却根本没想过去为香港人谋福祉!这样一轮舆论引导下来,港府就彻底站在了六百万香港市民的对立面!
而内地方面在这个时候很配合的表示,事态的展已经出了港府自身的决策能力,要求直接与伦敦方面进行协商。其实李轩隐隐能够猜到,北京的高层并不是真的为港英政府大手脚得花钱而感到愤怒。
因为就算没有现任港督的这个玫瑰园计划,英国人以后也肯定还会找出其他理由,总之他们绝不可能留下大量的现金让未来的特区政府占便宜。因为自由继任的特区政府表现的越糟糕,才越能显示出英国人对香港的功绩!
李轩猜测北京方面真正的意图,是通过这次磋商获得其他方面额外的好处。比如打破中国自去年政…治风波之后,在国际舞台上的空前政治孤立。而在得不到香港民心的情况下,如果再没有内地政府的背书,港府的新机场计划很可能胎死腹中。
但从港督阁下去年提出玫瑰园计划以来,港府在近一年来的时间内,已经在这个级项目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如果项目夭折,仅仅是解除之前已经签署的几十份协议,港府就需要支付高达几亿港币的违约金。更致命的是这还将对港府乃至背后英国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严重的打击!
所以,李轩已经可以预见,这次中英两国角力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英国方面最后让步。因为时间不站在英国人这边,而北京方面只要僵持住就是胜利。
在英国人低头之后,中国政府再顺势邀请英国相去北京签个谅解备忘录,也自然是合情合理的。西方阵营中仅次于美帝的老二——英国的相都亲自访华了,对中国的政治孤立自然也就瓦解了一大半!(。)8
第598章()
PS:由于之前第586和第587章重复,已经联系编辑把587章删除。为了补偿已经订阅的大大们,特意把上一章第597章以免费章节的形式发在作品相关上了。所以大家可以先去作品相关上看597章,不然可能会感觉情节不连贯!)
北…京方面当初之所以在《联合声明》的附件中对港英政府每年的卖地面积进行严格的限定,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英国人最后时刻破罐子破摔,疯狂从香港身上揩油。
但如果真的是有利于香港长期发展的规划,内地方面肯定还是愿意接受的,毕竟作为继任者它更需要维持香港的繁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