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了?”

    朱由检大为奇怪,不但走了,还连夜出京,难道李侍问经不住威胁将十万两银子又还给了他?随即他便否定了这种想法,这种情况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的。

    “怎么撤了?可有变故?”朱由检放下朱笔,转头望向王承恩,在他的思维中,一定是出现了一些能够左右李信改变主意的人和事。谁知那王承恩却摇摇头,亦是一脸不解的道:“奇怪,李信既没得到帑银,李侍问也没占着上风,如何便走了呢?”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朱由检的意料之外,难道李信生生忍下了这口恶气,生受下这一大亏?心中不免对李信看轻了几分,有了李侍问谋夺帑银的先例以后,如果李信不做出足够的反击,今后再有他的帑银,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跳出来做文章,到时候可就不是头疼的问题了。

    但王承恩随后的话,又让朱由检心里画了几个圈。

    “李大人中途曾返回大明门,回了户部,又去了一趟吏部!再回家之后,李将军就撤了!”

    朱由检若有所思,这倒有意思了,李信突然撤走肯定事出有因,李侍问究竟中途返回户部和吏部做了些什么,他隐约抓住了一些思绪。

    “去查查,李侍问去吏部都做了什么!”

    王承恩应诺退下,朱由检脸上阴晴不定,一双眸子在摇曳的烛火映照下,扑朔迷离,显是在天人交战,最终他长叹一声,面色恢复如常。

    ……

    李信带着队伍在一片低调中悄然离开了北京城。送行的人只有京营提督方正化,看着百骑骑兵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他心中着实为这位李将军捏着一把汗,前方等待他的或许有数不清的陷阱,能不能一一躲开,便看这小子的造化了。

    谁都没注意,在城外关厢巷子里也有一双冰冷的眼睛注视着李信一行人离开,然后在一片落日余辉中悄然隐去了身形。

    关厢里的居民不少都已经返回居所,很多民居上的烟筒冒起了袅袅炊烟,其中关厢最北边的一处砖瓦院落里一个身影利落的进了院子,拉门进屋。

    屋中炭火盆子里石炭烧的嘶嘶作响,一群汉子围坐在火盆前,房门拉开一阵冷风灌进来,一道瘦消利落的身影闪了进屋。

    “靳兄弟快烤烤火,那小贼离京了?”

    那瘦消身形的汉子,挤在众人中间,冷声道:“走了,只带了百十人,看样子是那日埋伏未能全歼的骑兵!”

    看样子几名汉子为首的是一个身穿黑色棉袍的连鬓大胡子,他看了那瘦消的靳姓汉子,问道:“据说随行有十万两白银,可见到银车?”

    瘦消汉子摇头道:“百十人俱是轻装离京,连装载行李的马车都没有,完全便如行军急进一般!”

    大胡子疑惑道:“难道情报有误?不应该啊!”随即便是一阵轻叹:“若是刘大人仍在,咱们兄弟也不至于如老鼠般躲藏于此……”

    有人叹道:“那皇帝老儿竟如此信任这马贼,兄弟们始料不及,看来要另想办法!”

    大胡子轻蔑的哼了一句。

    “李信不过是跳梁小丑,大哥与二弟早就在前边等着他了,量他也活不过明日。咱们兄弟的主要任务是营救大人出狱!”

    “皇帝亲自下的旨意,想翻案谈何容易?如今有银子都没处使去。”

    大胡子哈哈大笑。

    “谁说没处使的,临来前七爷有交代,此番关键便在两人,只要打通了此二人关节,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众人齐问接下来该如何做,银子该使往何处。

    大胡子扫视了一遍屋中众人,“小四一会便进城,通知他们将银子准备好,要二十万两,咱们先去拜会拜会那礼部右侍郎张四知。”

    竟然是他,众人低声叫好,又纷纷撺掇大胡子说说那第二个人物是谁。那大胡子却眉毛一拧,“只有此人说项成了,接下来那人才有用。”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宿黑店() 
京师西去的官道一片萧索,一路之上所见净是破败荒废的村子,李信等人行至昌平天空便飘起了鹅毛大雪。前方灯火摇曳,似有打着幡的客栈。

    李信暗暗奇怪,鞑子不过才退走几日,如何这客栈的买卖便重新支了起来。他们此番西去大同府有两条路可选,一条在南面,走房山,途径紫荆关,由广昌进入大同府。另一条则在北面,走昌平出居庸关,途径怀来卫、宣府三卫、万全左卫紧贴着边墙进入镇虏卫。李信选的便是这北面一条路线,虽然危险但胜在路近,又可实地调查一下大明边墙的被毁情况。

    等一行人走近了才发现所谓挑幡营业的是一座类似大车店的院子,是供西去货商歇脚过夜之用。虽然亮着灯,但以李信观察,应是没有多少人可供住宿。这正合他心意,百十兄弟们正好都可以进屋烤着火好好睡上一觉,养足了精神明儿便可日行百里。

    院子的门并没上锁,只是虚掩着,李信与陆九下马刚推门进去,屋里面便听着了动静,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小伙计,满脸殷勤堆笑。

    “几位爷住店?”

    话没说完,便被李信后边的阵仗给吓的把后半截话缩了回去,上百铁甲骑兵,气势汹汹,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遭遇了土匪马贼呢。

    “好,好汉们?俺们这店刚,刚开门,鞑子把能抢的都抢走了,小店实在没啥……”

    李信哭笑不得,竟然被小伙计当成了打家劫舍的马贼土匪。也难怪小伙计误会,兄弟们身上的铁甲还是在多尔衮大营中劫掠而来,经过数月苦战,早就斑驳破旧的没了模样,又由于急着赶路,李信三卫总兵的将旗也被卷了起来,如此一支没有旗号的人马被误会成马贼也没什么奇怪的。

    陆九干笑一声,与之轻声细语的说道:“小兄弟别怕,咱爷们是大明……”突然觉得李信狠狠在背后捅了他一下,忙改口,“大明官军,怕个甚来!”说罢一指黑洞洞铁甲林立的骑兵们。

    “百十个人一齐住店,地方够不?”

    听说是大明官军,小伙计面色将将才缓过一点来,皮笑肉不笑,结结巴巴的回答:“够,够是够了,得挤一挤!”

    挤一挤完全没问题,重要的是现在天降大雪有个地方挡风遮雨,烤烤火又能取暖才是正经。

    小伙计引着李信和陆九去看那客房,所谓客房不过是一间长方大屋里起了南北两铺大炕,李信上下打量一番,连炕上带地下睡百十人虽然挤,却也塞的下。于是点头,对那小伙计说道:“不错,就住这里了。”

    听李信决定住在此处,那小伙计两眼放光,这兵荒马乱的时候,生意本就惨淡,百十人一夜之间同时住店的机会可不常有,态度立即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好汉们,啊不,军爷们要水要碳,尽管吩咐小的,对了,军爷们打算住几日……”

    小伙计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没了,陆九烦了,便道:“有热乎饭食尽管都端上来,钱不是问题!”兄弟们连夜顶风冒雪赶路,早就饿的透心凉,吃上几口热乎饭正好可以缓缓冻僵的身子。虽然内府拨付的十万两银子被户部李侍问抢了去,但他们这次南征北战鞑子的运输队也没少抢,是以也积攒了不少金银,如今正好派上大用场。

    陆九又陆续提出了不少要求,那小伙计自是一口都应承下来。最后还是李信拦住了那小伙计,“天晚了,其他的都不必准备,只将取暖的石炭准备充足便可。”

    小伙计点头应下出了房门,李信仔细打量了一番这间拥有两铺大炕的屋子,按照他前世的标准应有至少二百平以上,挤下百十人倒勉勉强强。刚想安排人排队进屋,一旁陆九却不满的道:“十三哥如何只让他准备石炭?怕咱们花不起钱吗,还是怕那小伙计做不来这许多人的吃食?风雪寒天里喝上晚热汤,给兄弟们解解乏多好!”

    李信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

    “大军在外,不得不小心,何况咱们不是还带了刚煮完的羊肉,就着馒头垫吧几口便成。你去通知外边的兄弟们,用咱们自己带来的草料,喂完战马之后便排队进城,安排三班卫哨值夜!”

    “十三哥也太过小心,不过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又能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来?再说这场院外有栅栏,里边又都是咱们兄弟,若是有贼人想偷袭,也绝占不了便宜去!”

    片刻功夫便有一对老夫妇扛了粗陶火盆与一箩筐石炭进屋,老头子长的干瘦弱小,见着两个连鬓胡子的铁甲大汉,竟吓的一哆嗦,手中铲煤的小铁铲竟咣当一声跌落在地。一旁老婆子则淡定的紧,小声埋怨老头子没用,胆子小,又一面对着李信和陆九赔罪。

    粗陶大盆被放在最里的墙边,墙上还开着个寸把见方的小洞。两个人熟练利落的将煤铲入粗陶大盆,以寻常柴火引着,眼见冒了烟都从那直通墙外的小洞里被吸了出去。

    老夫妇引着火后便退了出去,老婆子临走还跟李信套了一阵近乎,让他需要什么直管开口,又吧啦吧啦说了一通自家现在难处与昔日的辉煌。他家原本在此处日子过的还算富裕,直到崇祯朝京师都兵荒马乱,这才走了下坡路。大儿子被募了兵,前年去辽东就再没回来,二儿子这回鞑子入寇又走失了,到现在也没个音信,本来还有个女儿又被天杀的鞑子给掳走了,到现在只剩下老夫妻两个与小儿子相依为命。

    李信一阵叹息,兵荒马乱打起仗来,最先倒霉的总是百姓,便答应走时会多给些房钱。老婆子得了李信的许诺这才欢天喜地的去了。

    趁着军卒们喂马的功夫,李信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取出早就凉透梆硬的馒头与熟羊肉胡乱吃了几口。陆九也跟着啃了几口凉馒头与熟羊肉,一边还在埋怨李信想多了,不过就是弄点热汤来暖暖身子,又有什么大碍的。

    李信也不去于之争辩,只默默的啃着馒头和熟羊肉,陆九的脾气他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