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望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海亦是知晓韩老爷贪财的毛病,才会收了沈全的银票。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会生出留下一二的念头,直接将厚厚一沓银票掏出来,递到韩老爷面前:“沈琦的兄弟也随沈理回来了,这是他的银子,是生是死,只求一句准话!”至于沈全许诺的剩下的一万两,沈海提也没提,有钱也不是这样花法。别说一个区区府衙小吏,就是知府堂前,一万两下去也能听到动静了,何须再费上一万两?

    这打头一张就是一千两银子,饶是韩老爷在衙门吃吃拿拿惯了的,眼下也移不开眼。他并没有遮掩眼中贪婪,仔细翻看了下边的银票,竟是张张千两,加起来整整一万两,竟然比韩老爷在府衙捞了半辈子的家底还厚。

    不用论交情,也不会顾及这工房主吏的差事能不能保住,韩老爷一把抓过银票,咬牙道:“既是入了死监,消息也难传出来,只是听说三十那日大人召了仵作入死监,又有小厮闲话,说是府衙后宅本有冰库,本月初一开始却是莫名其妙封了,如今每日里从外头买冰,知府太太抱怨了两回,嫌弃外边的冰脏,用的不放心。”

    至于沈家得了消息会不会闹,知府大人会不会追究,韩老爷都顾不得,有了这一万两银子,他直接回家做老太爷也心甘情愿。

    因之前想着沈琦凶多吉少,得了这句话沈海并不意外,确实越发担忧儿子,忙问道:“珺儿那边?”

    韩老爷忙道:“海大哥放心,我早就使人盯着,虽没有亲眼见到二侄儿,却也听过那边消息。沈玲因刑讯重伤,又没有家人走动,还是二侄子仁义,将贺二老爷送的吃食分了一半过去。牢头与我有几分私交,也在我面前赞过,说是二侄子仁义。”

    有吃有喝,还能照看族兄弟,沈海提着的心略放下,想要再问其他,韩老爷也不瞒着,能说的都说了,其他也是不知,毕竟他是前任留下的老吏,并不是知府的心腹,以上种种,不过是仗着自己是府衙老人,加上确实与沈海有交情,格外关注此案,才知晓一二。

    沈海能问的都问了,自觉地对得起沈全的请托,依旧是后门遁走,又怕有人跟踪,在街上绕了两圈,日暮时分才到了自家老宅。

    虽说来的是几个族侄,可有沈理在,还指望他出面捞沈珺出来,沈海也不好摆长辈的架子。带了一身汗臭,顾不得梳洗,沈海就往客房去了。

    已经到了饭时,客房这边,席面已经摆上,兄弟三人团座,却是无人动筷子。眼见沈海回来,兄弟三人都站起身来。

    沈海看着沈全叹气道:“虽没有得实打实的准话,可听着我那老友的意思,你二哥怕是凶多吉少。”又将韩老爷所说仵作上月三十入死监、府衙冰库次日封门之事说了。

    如今正逢暑热,监狱里死个个把犯人都是寻常,不过是验明正身,随后就发回本家或是直接送到炼人场,只有尚未过堂的嫌疑犯,生死都要等过堂时论断,才需要保存尸体。

    同样是入狱,沈玲挨板子、贺二老爷探看沈珺,都有话传出来,只有沈琦这里,一句入了死监,就一直没有定点儿消息。若不是另有蹊跷,何至于要瞒的这样死,就算真的定罪,等着砍头,也没有拦着家人探看的道理。

    沈全只觉得口中腥咸,牙齿咬得“咯咯”直响,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沈理道:“听说赵显忠之前也是海大伯这里的座上宾,如今行事这般决绝,应该是应在此处。”

    不管沈琦是真的“畏罪自杀”还是“被畏罪自杀”,有这一条人命横在里头,赵知府与沈家的关系就难以善了,毕竟沈琦不是没有身份背景的沈玲,自己是举人身份不说,胞兄是新皇近臣,又与沈家二房交好,姻亲也是一方知府。不管沈琦到底是怎么死的,总要有个交代,与其自认昏聩、怀疑有人在眼皮子杀人灭口,一不小心就断送前程,赵知府当然更愿意将事情推到沈琦身上,因此仵作那边的结论,多半是“自杀而亡”,否则也不会专门留着尸体,就为了到开堂审案时以尸首为证,推脱责任。

481。第481章 抽丝剥茧(二)() 
外头天色转黑,沈海已经离开,沈全浑浑噩噩的,沈瑞哪里敢放他离开,就将他留了下来。 沈理本就是弱书生,奔波一月早乏了,回去安置,剩下沈瑞、沈全兄弟两个同榻而卧。

    直到此事,沈全的眼泪才滚滚落下:“我下午就觉得不对劲,却是不敢往那个可能上想。”

    原来五房随着沈琦留守的管家这些日子也四处请托找人,银子花了三、四千两,账面上能动的银子都动了。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宗房有宗房的人脉,五房下人这边也托人找了知府衙门的管事。开始那边还敢收银子,即便每次没什么准话,也都“哼哼哈哈”应酬;直到月中,那边借口出差,再也不肯露面,托中人再送去的银子也被退回来。管家还以为知府大人顾忌到京中大爷,不许手下勒索五房太过的缘故,倒是沈全在京中听得官场故事多了,觉得有些不对头,可也没有想到胞兄生死上去。既是宗房大老爷那边的熟人能发现府衙冰库不对劲,自然也会有其他人发现,这哪里是受了知府发话,多半是因顾忌沈家是地头蛇,不敢丧了良心发死人财,担心沈家追究,才不敢再收银子,避而不见。

    “如此大案,瞒是瞒不下,想来赵显忠与浙江巡抚的请罪折子已经到了京中。太平盛世,如此惊天大案,京中总要有钦差下来,总不会让赵显忠糊弄过去。现下最紧要的,是打听琦二嫂子与两个侄子的消息,若是老天垂帘,让他们母子平安归来,多少能让叔父婶子心中宽慰些。”关系生死,沈瑞也不废话,只能引开沈全注意力。

    毕竟不管沈琦是真的死了,被府衙冰库存尸,还是在虚惊一场依旧在死监关押,沈全都不能知法犯法,带人去冲击府衙。若是沈氏一族全然无辜,涉及子弟生死,还能仗着是苦主,出面大闹一场;可如今“通倭”的嫌隙背着,后边还隐藏着足以抄家灭族的“谋逆”大罪,沈家除了老老实实等待钦差下来,却不好直接对抗官府,否则说不得幕后之人推波助澜,将“谋逆”的罪名提到台面上,到时候能不能保全族人都是两说。

    “瑞哥儿,过去这么久,我当如何找起?”沈全闷声道。

    人已经失踪一个半月,又有匪徒搅合在里面,沈全既是知晓眼下当找人,可也是全无头绪。

    沈瑞想了想道:“不管上岸的倒地是真倭寇,还是兵匪,既是专门劫掠了妇女回去,那定是有秘密安置女眷的地方。他们又有自己的船,那地方不是海岛就是江心岛上,打发人往码头上去探问,将松江就近的岛屿都打听一遍,几百人出动,又不是飞天遁地,总会有痕迹留下。真要是找到恶人巢穴,不单单是救人,说不得还能帮二哥洗清嫌隙。”

    沈全并不是笨人,由找人想到八房老太爷生前提及“内鬼”,恨恨道:“除了打发人去码头打听附近岛屿,还得安排人清点这次倭乱各房的真正损失。要是有内鬼在里头,即便遮人耳目,也未必真的就舍得让**害自家,说不得会留下一丝半点的马脚。”

    沈瑞道:“是当在钦差下来前找到此人,省得到时候被动,只是还需悄悄探查,省得打草惊蛇,节外生枝。”

    沈全应道:“嗯,我让大丰去码头,让杨庆带人打听各房消息。”

    前者是沈家家生子,可早就随沈瑛进京,在松江是生面孔;杨庆是沈全之妻的陪房,巧的是父祖籍贯松江,会一口松江话,能扮作是当地人。

    眼见沈全全心想着寻找亲人与仇人上,并没有再提及沈琦,沈瑞移开眼,在心中叹了口气,并没有直接说出心中担忧,先过一日是一日,缓两日再提也不算晚。

    心中事情多,辗转反侧,直到二更的梆子声传来,沈瑞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一觉到天明,沈理不愿意这样被动,打发人一早就往知府衙门递了拜帖。就算赵显忠依旧不见人,也不能让他太过安生。

    至于寻找“内鬼”之事,沈理除了不在族谱上的沈琰兄弟,一时也想不到其他人。听沈全说要暗中打探各房族人的损失,借此寻找出真正的“内鬼”,沈理补充道:“除了各房族人,各房姻亲也叫人问问。”

    族中有子弟“通倭”,出了如此作奸犯科之辈,阖族脸面都不好看;至于“谋逆”,那就是一族之罪,因此沈理虽怀疑此事有“内鬼”,可更多的是怀疑与沈家相熟的姻亲,而不是沈氏族亲。

    沈全点头应了,道:“沈贺两家并立,沈氏居先,贺家素来有取而代之之心,此事怎么看都是贺家嫌疑最大,我会叫人仔细探查,尤其是贺家那边,就算不是他们家,这个时候也当防备起来。”

    沈全还要回去安排人手,用了早饭就回去了。沈理虽打发人送了拜帖往知府衙门,可那边既没有回帖子,过去堵门也是白堵,便带着沈瑞往九房去了。

    这几年族中长辈相继谢世,老一辈只剩下九房太爷一人,之前能在辈分上压制九房太爷的八房老太爷也故去,要不安抚好,九房太爷倚老卖老闹起来,难堪的还是整个沈家。

    九房为了勒索宗房,早就安排人盯着宗房,因此昨日就得了沈理回乡的消息。九房太爷换了衣服,早早在家等着,可等了大半天,也没有见沈理上门,气愤不已,在家中咒骂一晚。

    从早上开始,九房太爷端着依旧缠了绑带的胳膊,在罗汉床上犹豫不定,一会儿觉得自己辈分高,是沈理的叔祖父,没有去探望侄孙的道理;一会儿又觉得沈理虽是沈家血脉,可到底是天上文曲星投生,不能当寻常晚辈相待。正是犹豫不定,就听到小厮进来禀告,说是沈理上门了。

    九房太爷暗暗得意,可因早年吃过沈理排头,也不敢太妥当,叫长孙沈琭出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