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国家是由哪些民族构成的,目前还不得而知。即使完全探查清楚了,现在的民族和两千多年后的民族,肯定也有很大不同。
目前能够知道的就是,他们是农耕和狩猎的方式共存,而且已经形成了文明,形成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据说是有极少部分人作为主人,剩下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奴隶。
还有消息就是,去阴平郡和武都郡的士族,很快的把两郡太守的位置和各县县令等位置都占有了。并且,上报给了大将军府和刘寻行宫。
果然,无论是大将军府还是刘寻行宫,都很快的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似乎,那两个地理位置上没有险要之处的郡,就是用来缓和朝廷和士族之间的矛盾的。士族无论在那里做什么,只要不是胡乱屠杀百姓的反人类行为,朝廷都不管!
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几家士族申请前去阴平两郡。刘寻也是全部同意了。
除了这些消息,工匠队们也给刘寻带来了不少收获。比如造纸匠,他们已经研发出了第二代高级纸了!
这些纸虽然还是泛黄、粗糙,但是已经没那么多纸屑了。而且更加的坚韧和柔软,保存的时间也延长了。
然后刘寻就开始让人研究着,看看能不能把书给做出来。
做书籍主要是把一页一页做好的纸给装订起来。当然这个时候不可能有订书机,需要妇女们一针一针的用针线来缝。
刘寻先是找来国内的书法大家,想让他们把几千个汉字都倒着写出来。
结果很多大人都觉得这是一种侮辱汉字的行为,拒绝写字。没办法,刘寻只好找了一些名气比较差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虽然名气差,但是也写得一手好字,最主要的就是工整。横平竖直的,只要学过字就能认出来。
结果,倒着写出来的字遭到了很多大儒的嘲笑。他们认为这样横平竖直,虽然工整,但却非常呆板死气的字,完全没有个人的灵气和精神意志,是最差的字了!
刘寻可不去管他们怎么说。他找来石匠和木匠,让他们按照这些倒写的字的形状,一丝不苟的在木头或石头上刻出来。
因为石头不好打磨成大小完全相等的方块。所以,刘寻决定用石头试一试雕版印刷术,而用木头方块儿试一试活字印刷术。
刘寻想找一篇比较短的启蒙经文来,让石匠们先试一试。结果,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好的。这个时候还没有后世人人都知道的启蒙读物,比如《三字经》、《百家姓》等等。
刘寻虽然知道这些东西,但是现代的小学中学也不教这些东西。因此,他也背不出来完。
于是,刘寻只好找来了一些这个时代的文人,把三字经和百家姓的前面部分内容背出来给他们听。并且告诉他们自己想组织人编两本这样的读物,给孩子们当做启蒙读物。
这一次,刘寻以为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儒们还是不屑于参加。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所有的人都踊跃的表示自己非常想参加这次启蒙读物的编辑。
尤其是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学问者,名气越大,就表现出越急切的神情!
经过询问,刘寻才知道,编辑这种启蒙读物,等同于著书立说,那事会留名千年,流芳百世的!
古代先贤为什么能够流芳百世?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能够教化后人的著作!而现在,这些大儒们,都想着自己能够参与著书立说这一伟大的事儿!
(本章完)
第187章 纸书的诞生!()
过了大概十多天,刘寻去一座行宫的偏殿里,看看那些大儒门编辑启蒙教材编辑的咋样了。
大儒们看到了刘寻进来,连忙全部跪在地上叩拜:“吾皇万岁!”
刘寻摆摆手:“众位平身,《百家姓》编辑的怎么样了?”
之前,刘寻给他们背《百家姓》,背的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但这个很显然是宋代编辑出来的百家姓,因为宋代的皇帝姓赵。这会儿,这些大儒们编辑起来,就不敢把赵字放在第一位了。
一位领头的大儒起来说道:“皇上,已经编辑的差不多了。开始是刘关张赵,糜李……”
刘寻满意的点点头,第一个字是刘,这些大儒们的政治觉悟还不错。
“嗯,做的还不错,这两天赶紧把它编辑完毕,然后送过来。”
“是!”
“《三字经》也要赶紧的编辑出来。到时候,可以在书面上写上你们几个编辑者的名字。”刘寻诱惑他们道。
当然,他们还是比较有政治觉悟的,连忙笑道:“不敢不敢。这次编辑启蒙读物,是皇上组织的,而且是皇上先说出来了一部分,我们不过是按照这个形式,往后面又编了一些罢了,皇上的名字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刘寻点点头:“很好!你们做的很棒!”
能够有流传千古的机会,谁也不会白白放过不是?
刘寻回去之后的第三天,完整的《百家姓》就被送了过来。刘寻立马把石匠召集了过来,让他们把百家姓全都给雕刻出来,而且雕刻的字要很小,一张纸起码要写二十个字!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二十个字!虽然现在的书籍,一页都是好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字。但是现在吗,一开始的目标还是定低一点好。
石匠们大喜,他们获得了那么好的待遇,进行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终于开始进行真正的创造了!
石匠们连夜雕刻,仅仅三天,就把百家姓的倒写字形给雕刻完毕了。然后,他们在这些字形上抹上墨,然后把纸给按在上面。
这些纸都是非常大的,因为太小了,就容易碎。这些纸差不多有笔记本电脑那么大,抱起来看很有质感。
等过了大半天,这些墨迹全都干了。石匠们就把这些纸给揭下来。
可是,问题立马就出现了。有一些被墨迹浸透的纸,非常的容易烂。一揭,结果这些纸就烂了。
当然,就算是看脸,也不是所有的纸全都烂了,还有一些是完好的。
刘寻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就去问木匠和石匠和纸匠,纸怎样才能不被浸烂?
工匠们说,这个主要是看石头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墨汁的多少。如果石头字形的表面非常光滑,而且墨汁多少浓淡,恰好适宜的话,纸基本上就不会烂了!
那到底多少才是适宜呢?这个就需要多次试验才能得到结果了。
还好,刘寻是皇帝,可以供给他们许多资源,足够他们实验的了。
在刘寻的大力扶持下,匠师们进行了多次试验,第三天就得到了结果,能够把做出来的带字的书页这成功率提升到了百分之九十!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成功率了。在眼下的技术条件下,只怕难以再提高了。
刘寻就连忙命令他们做了很多页这种书页,然后让人按照百家姓的前后顺序,把这些书页给叠好。然后,召来宫中缝纫技艺最好的女子,让她用针线把书页缝在一起。
这次的缝制很是顺利,很快就缝好了。
刘寻把书拿过来,翻开看了一下。上面的字迹清楚,可以从前读到尾,非常顺畅。当然,由于技术问题,书页是在正面印了字。
刘寻捧着这本书,知道它是地球上的第一本书,将是人类文明大跨越的开始和标志!
很多匠师、大儒站在周围,他们看到书被成功的做了出来,也很高兴。但他们完全无法理解雕版印刷术的问世和纸质书的出现,会对个世界产生多么大的冲击!
所以,当他们看到刘寻欣喜若狂的表情时,其实还是有些不大理解的。
但是刘寻接下来的行为更加疯狂。他直接命令皇宫大宴三日!以此来庆贺雕版印刷术和纸的诞生!
很多人虽然都来祝贺了,但是祝贺的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刘寻为何会为了一本低等的纸书而高兴成这样。当然,那些编辑书的大儒们也是非常高兴,毕竟他们著书立说了,足以流传千古!
于是刘寻都属木匠们赶紧把活字印刷术可以搞出来。也就是弄出来一个长宽高完全相等的木质小方块,每一个小方块儿刻一个倒的字形。然后再找一个木架子,架子里面可以随意组合小方块。这样的话,需要什么样的字组合成句子,就可以组合成什么样的句子。
如此一来,一套活体印刷的木字,可以用好多次,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因为刘寻的大力扶持,木匠们的工作效率很高,很快就刻好了木块倒字形。
说实话,这实在没什么科技含量。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人想得到,一旦有人想到,很容易就能搞出来了。
第五天,木匠们报告说,他们按照刘寻的吩咐,已经造出了所有的东西!
在石匠是指导下,木匠们按照最好的墨汁浓淡比例,开始印刷书页。
可能是因为木头的光滑度远远比不上石头吧。用木头做的活字印刷术的成功率比较低,大概只有将近百分之八十!
但是,即使去掉所有的损耗,和竹简,甚至是帛书比起来,纸书成本也是极低极低的!有了这种印刷的纸质书,就有无数的百姓家的孩童都可以读得起书了!
到时候,大汉国内的人才,就会十倍百倍的爆发出来!而刘寻的科举制,也可以真正的发挥出威力了!
为了让百姓尽早的认识和接触到这些东西。刘寻命令,尽快的造出来一千本百家姓和千字经,免费发放给努力争取的百姓家孩子!
(本章完)
第188章 发书()
这些天各种工匠们喜事连连,待遇提高了很多。
所带来的一个显著影响就是,招徒弟更加的容易了。
这些天,因为刘寻对工作量的要求,工匠们就招收了一批孩子,用来打下手。
在加班加点的工作状态下,一千本百家姓和千字经很快就被做出来了。
刘寻知道宣传的威力,好几天前就让人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