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邙山太远了,咱们乘船北上,最多到达板渚附近,离洛阳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到时还得把尸骨卸下来装车,而且北邙山那边皇陵众多,想要选一个安葬这么多将士的地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秦琼这时却是再次反对道。

    如果将将士安葬在幽州的话,他们就可以从黄河进入到大运河,然后北上到达幽州,可以说距离很近,但北邙山却在洛阳那里,而且汉朝和两晋时,北邙山就是皇陵的所在地,后世人也觉得北邙山风水好,因此竞相在北邙选择墓地,现在北邙山可以说坟墓处处,想要选个好地方都不容易。

    “我已经打听过了,咱们可以通过洛水到达洛阳,至于墓地你也不用担心,北邙山那么大的地方,总归能找到个风水宝地的,大不了把那些占了好地方的皇陵给挖了,也要给兄弟们腾出点地方!”马爷却是坚持己见的道。

    秦琼和马爷是几十年的兄弟,却没想到因为这件事起了争执,所以旁边的李休这时也急忙劝道:“马叔、秦将军你们也不要争了,大家都是为了这些战死辽东的将士们着想,也没必要因为这件事而伤了和气!”

    听到李休的话,秦琼和马爷这时醒悟过来,当下也都感觉刚才自己有些激动了,过了好一会儿,只见秦琼扭头向他说道:“驸马,我和马兄的意见无法统一,现在就咱们三个人,你觉得应该选哪个好?”

    “对,光我们两个吵也没用,你来说说该选哪个?”马爷这时也点头道,现在他和秦琼各不相让,李休的态度也就十分关键了。

    “这个……”李休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劝了一句,却是引火烧身,一下子将两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这让他也不由得暗自苦笑。

    不过李休也不想让马爷和秦琼真的因这种小事而伤了和气,所了在沉吟了片刻后,终于抬头道:“马叔、秦将军,咱们这次运输的都是二十多年前战死辽东的隋军将士,去年陛下一战而灭高句丽,也算是为当年战死的将士报仇雪恨了,而且去年咱们大唐也有不少将士战死,其中大部分都运回他们的家乡安葬,还有一些却因为无人认领,只能集中安葬,这件事马叔你们应该都知道吧。”

    所谓无人认领,并不是说这些将士没有家人,而是有许多尸体根本无法辨认,比如去年高句丽一战,大唐虽然灭掉了高句丽,但战死者也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余人,其中有人是因为在骑兵冲锋时落马,被马蹄踏成了肉泥,有人则是被火药误伤,炸的粉身碎骨,有人更惨,直接被城头扔下的巨石砸成肉饼。

    以上这些人的尸体别说辨认了,连收殓时都要小心一点,有些更是直接用铲子从地面上铲起来,哪怕是他们的父母来了,也根本认不出哪个是自己的儿子,如此一来,根本没办法送回家乡,所以只能集中安葬,这也是战场上的惯例。

    马爷和秦琼身为军中的老将,自然也十分清楚,所以两人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点了点头,随后几乎同时问道:“这些人都被安葬在哪?”

    “这些人就被安葬在北邙山,我也是知道这个消息,所以才将北邙山选为安葬隋军将士的地点之一。”李休这时微笑着开口道,李世民灭掉了高句丽后,也并没有忘记这些战死的将士,能找到的尸体也都尽量的运回他们的家乡安葬,毕竟中原人都讲究落叶归根,更何况他连前隋将士的尸骨都要运回来,更别说自己麾下的将士了。

    “我就说嘛,北邙山是个好地方,无论是前隋还是咱们大唐,这些兄弟都是战死在辽东,将他们葬在一起也是应该的!”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是一拍大腿道。

    秦琼听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道:“如此看来,北邙的确比幽州要合适一些!”

    看到秦琼也同意将安葬地点定在北邙山,李休也是松了口气,随后又和他们商议了一下路上的行程,现在他们才刚刚进入黄河的河道,说起来黄河在历史上虽然多次改道,但是从汉朝改道过一次后,现在的黄河已经几百年没有再改道,而且黄河的河水也比较清澈,河面也颇为平静,哪怕是逆流而上,速度也没受太大的影响。

    李休他们一行人走了大概有一个半月左右,终于到达了板渚,这里也是永济渠、通济渠以及黄河的交汇点,李休他们从这里进入洛水,向西偏南的方向又行了一段时间,最后终于到达了洛阳,而北邙山也就在洛阳以北,黄河以南。

    北邙山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山势并不高,顶多也就几百米左右,从东到西绵延数百里,一共有三十三座山峰,而且据说这些的风水极佳,十分适合葬人,所以从东周时期开始,这里就是帝王陵的首选之地,普通人家也想沾着贵起,所以山脉上到处都是陵墓,可以说整个北邙就是一座巨大的坟茔,所以古人才有“葬在北邙”之说。

    李休他们在洛阳休息了两天后,立刻启程来到北邙山,寻找可以安葬三十万隋军将士的地方,并且李休还想亲自设计陵墓的样式,不过也就在这时,长孙无忌却忽然派人给他送来一封书信,而当李休看到信上的内容时,也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李承乾又受伤了() 
    北邙山脉自东向西,以白马山为首,至神尾山而终,中间一共有三十三座山峰,其中很多风水绝佳之地已经被东汉或两晋的皇陵占据,更别说还有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武将大臣等,甚至洛阳这边的普通人家也喜欢将墓地选在北邙山,结果也就导致整个北邙墓地连成一片,想要再寻找一片好点的墓地都不容易。

    不过李休他们倒是没有为墓地发愁,因为之前李世民已经将战死辽东的唐军将士安葬在这里,而且就在白马山的山脚,不但风水位置绝佳,而且占地也相当的广阔,哪怕是安葬了一千多战死的唐军将士,也依然有很大的空地,足够把带来的隋军将士合葬在一起。

    说起来安葬唐军将士的这片墓园也是来历不凡,当初李渊去世时,李世民就曾经为他挑选安葬的位置,其中北邙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当地的官员也特意挑选了一片好位置,甚至连路都修好了,只是后来却没用上,现在刚好被李世民用来安葬唐军的将士。

    “这片陵园相当不错,前有水后有山,的确是个藏风纳气的好地方,前面是咱们大唐战死的兄弟陵墓,我看后面的位置还很大,到时将运来的尸骨合葬在这里,再立上一块英烈碑,也能让后世人记得这些战死的兄弟!”只见马爷在墓园中转了一圈,然后一指后面的空地道。

    一千多唐军将士排列整齐的安排在墓园的前面,有些墓碑上有名字,但可能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家人,所以无人认领,只能安葬在这里,有些没有名字,这就是那些战死后无法辨认的尸体,他们的家人想要祭奠的话,只能在墓园的门口烧纸祭祀。

    秦琼也对这里很满意,本来他之前还担心这里太挤,所以想给隋军将士的尸骨重新找一个安葬的地方,但是来到北邙山却才发现,想要寻找一块能安葬三十万将军的尸骨,而且风水还不错的地方,简直太难了,除非他花上几年的时间把整个北邙山跑一遍,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到。

    虽然之前马爷也说过,哪怕是把别人的墓给挖了,也要给这些战死的将士腾出块地方,不过挖坟掘墓这种事实在太缺德了,不但在道德上受所有人的指责,而且连大唐律法都规定这是死罪,所以当时马爷也只是一时的气话,万幸现在有一块现成的地方,也没必要再找新的。

    李休这时也在墓园里边走边观察周围的环境,他想要亲自设计整个陵园的布局,只是前面安葬的唐军将士已经不方便动了,所以只能按照现在的环境,将三十万隋军将士安葬下去,而且还不能破坏整个墓园的协调性。

    不过在考虑墓园的布局时,李休同时也在考虑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之前收到的长孙无忌送来的书信,说起来他和长孙无忌的交情虽然不错,但他这封书信却实在来的太过突兀了,特别是李休才刚回到洛阳,长孙无忌的书信就到了,说明他也一直在关注着李休等人的行踪。

    相比上面这些,长孙无忌信中的内容更加的耐人寻味,信上并没有什么惊天的秘闻之类的,只是十分平常的问候了李休几句,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一件关于李承乾的事。

    上次李世民命令于志宁等人负责教导李承乾,防止他走上歪路,当时李休就不看好这件事,结果现在终于出问题了,而且一出就是大问题。

    其实这件事起来也怪李承乾,李世民安排了于志宁等人辅佐李承乾,本来也是为了他好,可是于志宁等人一个个都是性格刚正的读书人,只要李承乾做错了事,立刻就会受到他们严厉的批评,如果李承乾不接受的话,他们就会接二连三的上书,直到把李承乾烦的没有办法,最后不得不认错。

    不过于志宁等人的这些做法虽然表面上达到了效果,但实际上却让李承乾的性格变得更加的偏激,甚至做出了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比如长孙无忌信上说的这件事。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承乾竟然喜欢上了骑马打仗,并不是说他对兵法感兴趣,而是单纯的喜欢战场厮杀的刺激感,估计就像是后世某些闲的无聊的人一样,喜欢从一些危险的运动中寻找刺激,这样才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李承乾也是同样如此,他其实对正规的兵法并没有兴趣,只喜欢看到有人在自己面前厮杀搏命,所以他就将自己身边的亲卫分成两队,命令他们在演武场上厮杀,虽然武器换成了竹制的刀枪,但依然可以伤人,每次下来都有不少人受伤。

    更让人无语的是,李承乾身边又出现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叔叔李元昌,这家伙虽然写的一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