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懒散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让人无语的是,李承乾身边又出现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叔叔李元昌,这家伙虽然写的一手好字,但人品却实在不怎么样,前些年他在封地上回不来,倒也没什么,可是这两年他竟然偷偷的从封地上回来,李世民估计是顾念到兄弟之情,所以也没赶他回去,李元昌与李承乾的年龄本来就相差不多,以前的感情就不错,后来李休曾经提醒过李承乾,让他远离李元昌,可惜现在李承乾早就将李休的话抛到九宵云外了。

    这段时间李元昌也天天与李承乾厮混在一起,李承乾玩骑马打仗的游戏时,甚至会和李元昌各领一队,然后在东宫之中冲锋厮杀,本来李承乾的脚有残疾骑不了马,李元昌竟然让人将春秋时的战车制作出来,让李承乾站在上面可以亲自参加冲锋,结果前段时间李承乾不慎在冲锋时从车上坠落,差点被马给踩死,后来被护卫拼命抢救出来,但也受了一些伤。

    李承乾身为太子,如此胡闹而且还让自己受伤,这么大的事情如果爆出来,肯定会引得天下人侧目,所以李承乾刚受伤时,还想要封锁消息,可是朝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都在盯着他,所以这件事最后终于还是被人爆了出来,结果这也引出了一场大戏,这也是长孙无忌给李休写信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刺杀大臣() 
    李承乾在东宫里胡闹,汉王李元昌身为他的叔叔,非但不劝阻他,反而还怂恿李承乾闹的更加厉害,最后使得李承乾再次受伤,虽然伤的不重,但这件事却被人给爆了出来,结果一下子引得群情激奋,很多大臣都纷纷上书,一方面是指责李承乾身为太子太过胡闹,另一方面又指责李元昌蛊惑太子,甚至有些激进的指责李元昌有不轨的图谋。

    不过压力最大的却还是于志宁等人,他们是李世民指派给李承乾的辅臣,而且一个个又都是饱读读书之人,最看重自己的脸面,现在李承乾在他们的教导下非但没有变她,反而变本加厉的更加荒唐,这让他们也感觉自己的老脸无光。

    虽然李世民并没有责备于志宁等人,但这几个老臣却都觉得责任在自己的身上,所以他们很快就联合起来向李承乾劝诫,只是他们根本讲究什么方法,而是直接面对面的硬怼,李承乾又是年轻气盛,根本听不听进去他们的话,再加上李承乾受伤,本来就心中有气,又感受到朝堂上那么大的压力,结果当场和于志宁等人吵了起来。

    于志宁等人都是刚正不阿的性子,这也是李世民选他们辅佐李承乾的主要原因,所以他们也丝毫不怕李承乾,一个个都是硬着脖子与李承乾争吵,最后把李承乾气的要命,结果竟然做出一个昏了头的决定,那就是派出刺客刺杀于志宁。

    但是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个刺客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竟然没有对于志宁下手,反而将这件事传了出去,结果一时间朝堂之上也是为之哗然,甚至连之前李承乾受伤的事都没人再关注了。

    本来李世民对李承乾和李元昌嬉闹的事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一来他也是年轻过的人,觉得年轻人胡闹一些也很正常,二来自从李承乾腿疾之后,就有不少人猜测他要更换太子,如果他在这时处罚了李承乾,很可能会让人更加坚信这个传言。

    可是李世民也没想到李承乾竟然这么不争气,仅仅因为于志宁的言辞有些激烈,就要派出刺客杀死自己身边的重臣,这哪里还有一点身为储君的气度?若是日后让他登基为帝,岂不是满朝文武都要被他给杀光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世民也不由得恼火无比,当即下令将李承乾关在东宫内面壁思过,半年之内不得出宫门,同时也派人安慰于志宁,不过于志宁并没有被吓到,反而还帮李承乾求情,而且还要继续担任教导李承乾的重任。

    长孙无忌给李休的信中,有大篇的段落都是在描写上面这件李承乾的事情,当然他不会描写的那么详细,但以李休对李承乾的了解,也能猜到其中的一些细节。

    不过更让李休心生警觉的是,长孙无忌在信的最后却忽然问起李治的情况,甚至还让李休代他多多照顾一下李治,虽然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但他这种对李治亲切的态度却让李休感觉有些不自然,再联想到李承乾的情况,更让李休眉头一皱,这是不是意味着长孙无忌已经开始向李治倾斜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心中也不由得变得凝重起来,其实长孙无忌开始倒向李治也很正常,毕竟长孙皇后一共就三个儿子,李承乾现在越来越不成器,李泰就更别提了,虽然文才不错,但性格上的缺陷太大,如此一来,长孙无忌唯一能选的也就是李治了。

    只不过李休觉得李承乾虽然越来越偏激,丢掉太子之位也是迟早的事,但却没想到李承乾的变化会这么大,现在连刺杀身边大臣的事都能做得出来,恐怕这件事发生后,会寒了不少大臣的心,以后谁还会真心的辅佐他?

    “又在想什么?”就在李休想着心事时,马爷却忽然走到他身边问道。

    “没什么,只是看到北邙山的风景与南山的风景有点相像,所以打算等回到长安后,就把家搬到南山别院里,到时马叔和秦将军也一起来,咱们平时钓鱼打猎,闲暇时教育一下孩子,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李休这时微笑着回答道。

    “呵呵,你能想就最好,朝堂上的事就别管了,咱们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马爷也看出李休没有说实话,不过也没有再追问,毕竟之前他都已经劝过李休了,而且李休也答应不再理会朝堂上的事,只是现在可能又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才让他有些困扰。

    安葬的地点选好后,李休也依照墓园原来的格局,最后决定将三十万隋军将士的尸骨埋葬在唐军将士陵墓的正后方,而且还将修建成一个月牙形的陵墓,这样从正面看起来,月牙的两端就像是两条手臂似的,将唐军将士的陵墓举了起来。

    这其实也代表着前隋和大唐在高句丽这件事起到的作用,虽然当初杨广三征高句丽没能灭掉对方,但也将高句丽的国力给拖垮了,为日后大唐灭掉高句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若没有前隋这些将士的牺牲,先不说大唐能不能灭掉高句丽,就算真的灭掉了高句丽,恐怕战死的将士也得数以万计。

    方案确定好了,李休也不再理会朝堂上的刀光剑影,当下开始筹备隋军将士的陵墓修建事宜,毕竟三十万人的安葬,哪怕是以合葬的形式,也依然不是个小工程,而且李休也不想随便挖个坑就把他们埋了,这是对这些将士的不尊重,所以陵墓也需要建造一些地表建筑以示纪念。

    不过洛阳离长安实在太近了,而且两地的交流也十分的频繁,哪怕李休不想理会朝堂上的事,但长安那边还是时不时有消息传来,这让李休也有些心烦,最后索性督促人加快准备,等到准备好之后,他就直接带人云北邙山去,直到安葬好隋军将士的尸骨再回来,只是让李休也没想到的是,眼看着就在他要动身去北邙山时,却忽然被无数人给堵在了洛阳城里!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隋军将士的家眷() 
    李休一行人来到洛阳后,因为队伍中有李治在,所以他们也全都住进了洛阳城的皇宫之中,当然只有李治才有资格住在后宫,李休他们都住在皇宫的前半部分,不过这段时间不时的长安那边的消息传来,而且很多都与李承乾有关,这让李休也十九的困扰,所以他也准备搬到北邙山去,一直监督到将隋军将士安葬下去再回来。

    不过也就在这天,李休正准备动身去找一下当地负责协助自己的官员,问问他们征调的人手到齐了没有?可是没想到刚来到宫门前,却发现外面堵满了人,整个宫门外的广场上是人山人海,打眼一看最少也有好几千人。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李休看到宫门外围堵的人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几千人看似不多,但其实聚集在一起也是相当的震撼,一下子将整个宫门都给堵住了,甚至让李休以为是不是发生了民变了?

    “启禀国公,下官也正准备向国公禀报这件事,毕竟这件事下官也不敢做主!”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官员十分狼狈的跑来向李休禀报道,这个官员正是洛阳当地派给李休,协助他负责安葬前隋将士的官员,对方姓杨名怀,是洛阳的司户参军,虽然职位不高,但却很有能力,只不过他好像与前隋皇室有点关系,所以在仕途上十分的不顺。

    “杨司户我也要政找你,这些人是怎么回事?”李休这时也不由得皱起眉头道,几千人一下子聚集在洛阳皇宫外,虽然洛阳这边的皇宫不比太极宫,但也是皇家的住所,现在有这么多人聚集在皇宫外也实在不像话。

    “国公息怒,这些人不是来闹事的,而是想要主动要求为前隋的将士安葬尸骨!”只见杨怀这时满头大汗的禀报道,他在洛阳任职多年,也算是有点人脉,所以才比李休早一点得知这个消息,不过他赶来时,这些人却已经聚集到宫门前了。

    而且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得来的消息?竟然知道晋王李治就住在皇宫中,所以他们在宫门前也是吵着要见李治,这把杨怀也是吓的不轻,急忙跑来劝阻,结果这才刚劝住门前聚集的这些人,李休就出来了。

    “主动要求安葬前隋将士的尸骨?”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一愣,随后也是不解的看向杨怀道。

    “国公有所不知,当初杨广三征高句丽,广征壮丁,特别是关中、河南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上战场,其中大部分都战死在辽东,连尸骨都找不回来,幸好这次陛下让国公将这些人的尸骨收殓了回来,并且还要安葬在洛阳,结果这个消息也不知道怎么传出去了,宫门前这些人都是当初战死辽东的隋军将士的家眷,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