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好国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坐岸上的老朱却道:“诸卿不必恼怒,更不必对无知少年发火,这天皇称谓不合适,朕给他改了便是!”

第538章 出兵() 
    一国皇帝给要给另外一国的皇帝改称谓,这么霸道的事情怕是只有老朱能做得出来了,足利义满竟然没有异议,只听他恳切道:“敝国此番遣使来朝,便是就向大明称臣纳贡的,天皇的称谓陛下自然改得!”

    这小子还真是会拍马屁,不过老朱就算下了让倭国天皇改称谓的圣旨,他也未必也敢带给倭国天皇,倭皇虽然没有实力但却有势力,他们能传承千百年而不断绝自有手段。

    不管是真是假老朱的面子是照顾到了,他的手指有节奏的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的敲着,这表示他的心情不错,一挥手道:“接着说。”

    “敝国自古便与中原上国一衣带水,自汉时便遣使中原获封‘汉倭奴国王’,隋唐又有遣唐使来中原学习上国文明,日本至今仍有汉唐遗风……百年之前,惊闻蒙元蛮夷踏马苏杭,华夏倾覆,日本举国哀痛,故收纳宋民抗蒙元于海上保华夏之传承……”

    不要以为足利义满是在套亲近拉关系胡说八道,他说的大多还是属实的,倭国在宋唐之前对中原文明是十分崇拜的,不然也不会有带着倭女到中国借种的事情发生,在明亡之后倭人甚至窃中华而自居。

    马度知道倭国的这种崇拜,可不仅仅是对文化的崇拜,更多的是对强者的崇拜,当中华文明衰落之时,它则是立刻掉头吸收西方文明,开始向从前教导他的师长祭出屠刀。至于倭国的哪有什么自己的文明,不过是他国文明的保鲜柜而已。

    足利义满的话,要是在后世说出来一定会挨大耳刮子,可眼下却很能忽悠人,至少刚才那愤愤不平的文臣看向他的目光已经变得和善许多。

    “……今有圣天子起于淮右,驱除蛮夷复汉家江山,日本举国欢庆,只碍南朝叛逆作乱,至今方才遣使朝拜,祈请皇帝陛下恕敝国失礼之罪。”

    足利义满再次顿首在地以示臣服,除了刚开头后来的举止言辞表现的很是完美,让马度不由得再次对他刮目相看。

    胡惟庸出班而立对老朱奏道:“足利义满身为倭国将军亲来大明朝见,足见其诚敬之心,微臣以为当以封赏,方显陛下威德。”

    老朱虽然抠门儿,但是钓鱼还是舍得下鱼饵的,他对足利义满道:“那朕便封你为日本国王,以慰你诚敬之心。”

    日本国王这个称号,历史上老朱是封给南朝某位掌权皇室的,后来朱棣封给了足利义满,那时候足利义满已经统一了日本,不过锦上添花而已。

    可眼下足利义满年少力微,在倭国的环境险恶,有此封号就意味着有一个粗壮的大腿,谁若动他都要掂量掂量。

    足利义满叩谢大明皇帝的隆恩,面上却不带欣喜之色,反而泣道:“外臣此来大明并非只为求陛下封赏,南朝叛贼勾结蒙元余孽借火器之利步步进逼,敝国危在旦夕,还请陛下发兵相救。”

    终于说出来了,马度不由得长出一口气,出兵日本也许用不了多大的阵仗,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海外作战,又有前朝在倭国大败,一旦吃了败仗丢得可是朝廷的颜面,投入的兵力可能会越来越多,眼下又要打攻打北元,在海外另辟战场实属不智。

    来自大臣们的阻力可能会很大,而现在老朱还讲些规矩,像是出兵这样的大事还是要和朝臣商议的。

    为此马度不得不帮着老朱出谋划策,才有了鸿胪寺那一出戏,引得满朝同仇敌忾对倭国南朝愤恨不已。

    眼下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出班反对的除了浙东帮的几个,大多数竟然都十分的支持,常遇春撸胳膊挽袖子的,表示愿意统领大军征战日本,他已经憋了很久了。

    老朱对他道:“朕最多派一千海军出兵日本,帮着他们压制南朝的火器。你去做什么,好生修养,明年还是和徐达一起去草原吧。出征日本的事情就交给常茂。”

    出兵日本的事情便算是敲定,具体事项自然由马度这个日本通来筹备,朝廷办事就是麻烦,马度在鸿胪寺、礼部、中书省奔波数日才算是搞定。

    马度把足利义满一直送到船上,严肃的对他道:“一船海军眼下就在松江府的码头等着你呢,他们会跟着你到日本给你撑腰为你北朝作战,可所费钱粮弹药需要你们来出。他们都是我的属下,你若敢亏待他们或者敢拿他们当炮灰,我必不饶你。”

    对常茂马度其实还是很放心的,这家伙虽然混了点,但是心眼不缺,不祸祸小日本子就算是不错了。

    足利义满恭敬回道:“此番来朝全赖侯爷帮衬方能得偿所愿,必不敢亏待侯爷的属下。”

    “好自为之!”马度不阴不阳了说了句下了船,其他的繁文缛节便交给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去处理。

    马度骑上马儿沿着江边一流小跑,行了几里路到了一个偏僻的小码头,这里属于沈万三的私人码头专供他的船只停靠,眼下又五艘大福船正停在栈桥边上,船身吃水很深,想必船舱装得满满的。

    沈万三独自一人正坐在棚子下面喝茶,见马度过来就给他倒了一杯,“侯爷,您弄这么多的东西是要贩卖到哪儿,别怪沈某没提醒您,这些东西运到哪儿都要亏本的。”

    马度这次让他筹办的东西很杂,而且不是一般的杂,丝绸瓷器、粮食农具、鸡鸭牛羊、棉种桑蚕,各种书籍只要生活中能用得到的似乎都有,瞧着不像是做买卖,就算是搬家也不用搬这么全乎。

    这些东西自然是给张敏珠准备的,估计他们到了大洋洲是吃不惯袋鼠肉的,也没法用鸸鹋耕田犁地,汉人的生活方式是少不了这些东西。

    足利义满要走了,检校的注意力会重新的分散开来,张敏珠呆在应天实在是危险,马度便准备让她和倭人同一天离开。

    如此驳杂的物资,马度自认一时半会儿的准备不好,也太过引人注意,少不得又要沈万三帮忙。马度喝了一口茶水道:“你不用管这么多,要你筹办的东西可都准备齐全了?”

第539章 低配版蒸汽机() 
    “又没有什么值钱稀罕的东西,有什么办不全的,如果少了一根鸡毛,您就拿我是问。”

    马度点点头道:“什么时候可以发船?”

    “随时可以,只等您一句话了。”

    马度扭头看一下码头通往城里的小路,“很巧,让你的水手伙计赶紧的登船吧。”

    只见那条小路上一男一女快步而来,男的魁梧高大女的头戴斗笠轻纱覆面,正是张敏珠和赵初一。

    马度搬了个凳子给张敏珠坐下,“稍等片刻,马上就可以走了。”

    张敏珠却叹口气,“就这么迫不及待的让我走,男人果然是靠不住的。”

    “这个时候就不要使小性子了,不如多说几句你侬我侬的情话,让我想你的时候心里也舒坦些。”

    ……

    对于两人的对话沈万三半点也不奇怪,马度堂堂国舅家里只有一妻一妾,要是再没有个外室那才叫奇怪呢,沈万三不做声只是一脸笑意的在一旁看着。

    不过这位国舅爷的也太惧内了些,看样子是要把这个外室远远的打发到澎湖定居。女子旁边的长随看着也有些面熟,刚才似乎也在打量自己,莫非也是认识的。

    一个年轻的管事小跑着凑了上来,对沈万三道:“老爷,都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可以开船?”

    马度闻言对张敏珠轻声的道:“不宜耽搁太久,这就走吧。记得不要着急把所有人都搬过去,先让属下探探路,没有问题再搬过去。”

    张敏珠点点头道:“知道了,我会把一切都打理好,等你来找我。”

    她说完就转身就往栈桥上走,果断又坚决,这是一朵独立的野菊花经历风霜仍端庄优雅,若是换成宋霜一定会抱着马度哭成泪人,送到明天也走不了。

    沈万三是对身边的年轻管事吩咐一声:“赶紧的上船吧,凡事都要听刚才那位夫人的。”

    “小的明白!”管事应了一声,紧紧的跟了上去。

    张敏珠缓步走到栈桥的尽头,刚刚踏上船板却回过头,掀开头上的斗笠,从赵初一的的腰间抽出短刀,随手就在头上割了一缕头发。

    赵初一捧着那缕头发跑了回来,郑重的交到马度的手里,“姑爷莫要负了我家……小姐。”

    这样的话应该由一个机灵可爱的小丫鬟说才合适,赵初一这个五大三粗满脸虬髯的“红娘”来说很有喜感。

    船锚收起白帆张扬,马度挥手和站在船尾的张敏珠作别,身后的沈万三笑道:“没想到侯爷也是风流种子,真是深藏不露啊!”

    不理沈万三的调侃,马度转过身对他道:“告诉你,这五艘船不会回来了,船上的人也不会回来。”

    沈万三讶然道:“这是为何呀?难道不是送去澎湖的吗?船上的东西不值什么,可还有千把号人哪,叫我如何跟他们的家人交代。”

    马度无奈的叹口气,“你就当船沉了,从前该怎么交代就怎么交代,双倍抚恤他们的家人,算是本侯的一点补偿,记得今日之事要保密。”

    张敏珠走了,马度总觉得自己这几天像是做了一场大大的春梦,梦里香艳刺激,醒来却怅然若失,心里空落落的提不起精神,整天无精打采的上课、下课,就连宋霜撩拨也能忍得住,很担心屁股上的牙印被发现。

    直到王小锤跑过来说,薄启已经把蒸汽机做好了,他连课都不上了,忙跑过去观看。蒸汽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元素,果然在大百科里面是有记载的,甚至有个的样图。

    马度把样图交给薄启,实在没想到他的动作会这么快,急慌慌的跑到薄启办公的地方,见了薄启做的蒸汽机不由得愕然出声。

    不能否认这个真是蒸汽机,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