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呸!当然不是!”
心里偷偷骂道,你丫才矮,你全家都矮人天赋精专。
这小秘书又问:“你女朋友矮?”
“呸!劳资没有女朋友!”
“那我就想不明白了,”小秘书沉吟起来,“这系统看样子是专为矮子设计出来的。你又不姓武,倘若穿越之前你不矮的话,就表示你的父系母系遗传基因中都没有矮个遗传因子。那我就只能推测是你媳妇儿个子矮,你误拿了属于你媳妇的福利。然而你却没媳妇……”
“除非……”两人异口同声,一齐想到了一起去。
“这个系统本来就是为武大郎设计的?在事情开始之前,设计者已经知道有人会穿越成为武大郎?”
“那么这就意味着……”
“所谓80年多按了一个零变成800年的说法不靠谱,有人早就想好了要把某人送到大宋来,而且还指定目标对象就是武大。这个幕后决策的人,多半就是大联盟说话算数的某个大佬,当然也不能排除是老板娘伙同个别技术人员搞的鬼。”
“大联盟的技术什么时候流弊到这个程度了?你敢信么?”
“那时空管理局呢?那你信还是不信?”
这两个人双双陷入了混乱,互相指摘起对方来。
蒯飞意识到这样的内讧有弊无利,赶紧从这个坑里跳出来,“算了,不管了,先想想我们具体要做什么吧。只要这东西不碍事儿,害不死人,那就暂时不去理他。我觉得这事情就凭我们现有的已知条件,恐怕找不到正确答案,倒不如不要浪费精力了。”
“你聪明,你来想!我又蠢又笨,想不来!”没料到小秘书竟然在这时候傲娇起来。
这话说得可不怎么中听,蒯飞心中若有所悟,忽然话锋一变,“除非你还隐瞒了我一些什么事情。我看,倒不如你开诚布公,把知道的都说出来,某些秘密,说不定一个人解不开,两个人商量着就忽然找到正解了呢?”
“我没对你隐瞒什么,真的,相信我好吗,我比你更心急想要回去呢。”
对方这么一说,蒯飞就再也无话可讲。
“那算了,以后倘若想起了什么,第一时间告知我。别跟我忽悠,当心游戏仓里睡着的那个你,被尿憋死!”
“别担心,憋不死,你快去忙你的吧,拜拜!”
就这样,蒯飞怏怏不乐地回到桌面上来。
哦!现在的场景早已离开了堂屋里的那张桌面,此刻武大郎是站在灶台旁,正在伺候着热气腾腾的蒸笼和屉格。
阿莲对着鼓风机,十分卖力地做着活塞运动。
起码的几笼炊饼还是必须要做出来的,一则是武大郎当初拿到邓九娘典身契的时候并没有当真付钱,这钱虽然没付,这项官倒交易涉及的账面往来关系,却是在西城所的簿子上登记着的,这就要分期分批用炊饼来抵扣,也就是冲账。
另一方面,东坡肘子这个菜色事实上是要先煮再蒸,最后还要炒制秘料,蒸煮炒三项手艺全都做到极致,才能够做得出真正好吃的东坡肘子。
蒯飞第一次试用武大郎家的煤灶,必须认真体会一下这个灶台的火力大小,以及,快速升火、快速降火的火力调节速度。
还要观察火力分布的均匀程度。
他让阿莲卖力送风,也就是为了弄清楚,将基本火力快速提升到最大火力,究竟要耗去多少时长。
……
第25章、认真的大饼()
默记火力大小的数据,同时默记火力输出的间断和不间断持续时间,这需要一种很特别的天赋。
这天赋其实每个人都挨边有一点,但都上升不到厨神的水准。
怎么说呢?一个没下过厨房的人是不会懂得。但只要是下过厨房的,那就一定有所体会!
譬如,炒一个最简单的上海青,假如你一辈子从未炒过菜,你告诉我究竟要翻炒多久?两分钟还是三分钟?或是两分三十秒?
绝大多数家常好煮男,在厨房里头给媳妇做菜的时候,是靠目测和印象来的。
眼睛看着好像差不多了,就弄一片出来尝尝。合适就起锅,不合适就再来一会儿。这么折腾的次数多了,经验丰富了,炒出来的火候,也就差不多算不错了。
这就是目测+经验。
然而这样的经验,并没有得到系统优化,仅仅只是个模糊的印象。
所以目测+经验的表述并不准确。准确的定义其实是目测+印象。
这正常人类的印象自然是模糊的,所以大多数人做不得厨神。这印象倘若天生精准,没错你就是未来厨神。
基本上,正常人类谁也不会神叨叨地在厨房里头掐着秒表看个数据,事后再把这数据抄在小本本上吧?
其实这世界上还真有这么神叨叨的人,譬如陈景润或者爱因斯坦。人家这是个认真严谨的范儿,是成为大科学家的天赋潜质。这科学大家的天赋潜质,搁在做学问上就是无敌学霸,搁在厨房里那就成了搞笑。
厨神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天赋。
普通人永远成不了大科学家,因为他永远习惯于用模模糊糊的大致印象来应对一切,缺乏严谨和科学的精神,当然做不成任何成就。对付家常菜,勉强够用,想上得真正的席面?那就免谈!
厨神当然不会像家庭煮男那样,一切全都难得糊涂。厨神必须要精益求精,却也不能像科学家那么搞笑,把秒表带到灶台上来。
后世自带读秒LED时钟的电饭煲和自动化电子焖锅,倒也常见,那东西做出来的东西能好吃?显然是不好吃!因为系统定时,太机械,完全没有灵活性和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一锅菜里少说也得用上两三种食材‘五六种调料,所需的火力大小和温控时长,完全就是个随时起伏的变量,用一刀切的自动化流水线做法,做出来的当然是工业化快餐,而绝不可能是美食。就是这么个道理。
那么各路民间厨神其实是靠各家各派秘传的心得来掌握这里头的微妙分寸问题。
四川火锅烫毛肚是一个最形象的例子。
通常毛肚在火锅店被谑称为“十八涮”,意思是拿筷子在红油滚汤里搅和十八下之后恰好就是最理想的火候。吃起来既不会不熟,也不会柴。
然而这火锅毛肚十八涮只是很多年前传统黑肚时代适用的旧版本,现如今的浅褐色绿色浸水毛肚根本不需要涮足十八番,让你猜猜猜,食神餐厅会这么玩?会还是不会?
恭喜你猜对了!食神厨房对于毛肚的选料,比大排档好了不止一个两个档次,再加上厨神级高手事前对毛肚做过一系列特别考究的预处理……你拿了这样的好东西,倘若还要涮它十八番,那就过火了,老了,柴了。
有时候仅仅只需要涮五下就可以入口,有些却依旧要涮十二下。这就看各路厨神各自不同的炮制手段了。
那么厨神自己又要如何来掌控这里头的火候尺度呢?
既不能像寻常家庭煮男煮妇那样乱凭印象的,也不能像爱因斯坦一样拿着铅笔和计算纸来……厨神靠的是……天赋!
这天赋原本是很难用文字加以描述的……
但蒯飞得到了这个不说话的字幕系统之后,顿时就有所明悟。
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现在他只需要静心瞑目,用心去揣摩阿莲胸前的事业线……那事业线就会活灵活现的,在冥想中纤毫毕现,甚至还受到心跳和呼吸的影响,如温和的波浪一样轻轻地起伏,又带着一缕缕难以觉察的脉脉悸动和轻微颤抖。
好吧!飞哥现在只是在测试和体验这个最新激活的厨神天赋系统。
面对着一锅已经弄砸了的酸馒头,实在不好意思把厨神天赋倾注在这些专用来打发小太监的渣馒头上,所以他索性就把目标锁定在了阿莲身上。
这系统似乎是需要宿主投入尽可能最多的专注和专心,既然馒头不堪当此大任,那么唯一可选的实验对象就只有阿莲胸前的事业线了。
事业线那回事儿,在文化部、广电部、粗板署联合有所限制的背景下,一般都不带直说其学术名称的,现如今通常都是被写手们指代为那双大白兔,又或者那一对木瓜……
然而大宋时代这个其实就叫大饼。
麻将里头的大饼二饼其实都是这么来的。
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很难理解,那个……跟大饼完全不像吧?
是的,后世的大饼是如此扁平之物,怎么可能跟那样圆润饱满的好物相提并论呢?
但现如今你已经知道了:武大郎蒸的炊饼,其实不是饼,而是白生生鼓蓬蓬得大白馒头,只不过这年月的馒头不叫馒头,叫个炊饼或者笼饼。现在你觉得二饼这个形容,是不是很贴切呢?是不是无敌之传神呢?
好吧!所以蒯飞此刻并不是不务正业,工作的时候思想开小差。
他其实也是蛮敬业的。
因为此饼和彼饼,都是他的攻略目标,都是蒯飞走上厨神争霸之路,必须完全摸熟,并且熟能生巧的重要目标对象。能够拿捏得准阿莲的这个伪…二饼,当然也就能拿捏得住那个真…大饼。
千万不要想歪!所谓“摸熟”、所谓“拿捏”,都是面点师针对面团形状改变和质地渐变,所做的必要基本功。
归根结底,食材变成食物的过程,是一个形状和质感均发生重大变化的,改造过程。
厨神之路不好走,既不能单凭模糊印象,也不可能带人计算程式,那么就只能靠天赋。笨人也许可以靠着次数的积累,熟能生巧,然而那样所能达到得最大成就,也就止步于大厨,绝不可能上升到厨神水准。
厨神必须唤醒沉睡的天赋。
看官,这样的天赋说不定你也是有的,只是沉睡着,缺乏一个唤醒的契机。
蒯飞此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徒,新东西厨师学校不过是一个专门教授基础手艺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