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褥妒浅眯槎耄吡耸咳思牌泼鸹鹿偌诺氖だ担运淙挥小跋蛏浦摹保墒咳思湃床坏圆换嶂С炙挂桓龈龊匏牍牵蚴怯辛松蕉穑辛送踉市写蹋酵防矗咳思潘湓俅位袷ぃ墒咳思庞肓怪菥Ъ偶涞恼獬≌啡匆苍斐闪硕窈D诘闹菘じ罹荩趺恍校钪帐芸嗟幕故前傩铡

    荀贞拿起放在案的镇东将军印绶,看了一看,随手放回,又是一声喟叹。

    荀谌问道:“将军又为何而叹?”

    “囊昔我为繁阳亭长日,何尝想到会有今时?军功封侯,坐有一州,朝廷殷殷王命,望我镇东。国家之望重矣,我受汉家恩深,自当乃心王室,死而后已,可不瞒卿等,若是能用此印绶换来海内安康,我倒宁愿还是做回当年的那个十里亭长。”

    荀贞此番话乍听之下,好似是在为而今海内的战乱而感到痛心,可细细味,“朝廷殷殷王命,望我镇东”、“国家之望重矣,我受汉家恩深,自当乃心王室,死而后已”,这两句话里却又好像蕴含了点别的意思,一再说“朝廷望我镇东”、“国家望重”,又是“殷殷”,又是“望重”,强调这个“望”,又说“我自当乃心王室,死而后已”,究竟是何意?

    荀彧等各自琢磨。

    荀谌离席起身,拜倒堂,大声对荀贞说道:“将军的忠诚赤心,朝廷虽远亦知,正也是因为知道,所以才会拜将军‘镇东’。谌知能浅薄,愧受朝廷‘九江太守’之任,然虽不良之材,敢请效将军报国之诚。将军如允,谌明日南下九江。”

    两个月前,荀谌临去长安,荀贞召他来见,对他讲了两件事,一个是求诏命以为政资,一个是求青兖或扬之郡以为谋实资,并对他说“事如能成,此吾荀立於东南之基业”云云,荀谌当时想到了“代刘氏者,起於东南”这句谶语。

    现下堂,不知道荀彧等是怎么理解荀贞适才那番话的,荀谌明显是有他自己的理解。

    荀贞叫他起来,说道:“兄方归府,也当休沐数日,其后再议之郡事。”

    戏志才说道:“九江与广陵接壤,由郯而往,道路通畅,君确是不必急着赴任。”

    荀攸亦道:“之丹阳、会稽诸郡,九江虽少贼寇,然攸闻之,其境内亦稍有强梁,阳都侯挂印以来,九江一直无主,攸又闻陈元悌颇侵郡权,以攸陋见,公不妨略等时日,待查清九江郡内虚实,州为此做些准备,然后再之郡不迟。”

    荀攸荀谌晚一辈,故而称他“公”。

    九江、陈国这两个郡,都不合乎荀贞的心意。

    较与陈国,九江好些,可麻烦也不少。

    首先的麻烦是:九江的地理位置不是太好。

    九江挨着徐州,并且西北边挨着豫州的汝南,如果用兵的话会很方便,可问题是,九江的西南边是庐江,而过了庐江是荆州的江夏。

    根据情报,南阳的袁术在与孙坚达成盟约之后,近期来不断调动兵马,向刘表现居的襄阳一带进发,眼看他们两边要开战,而他们双方一旦开战,与南阳郡东南方向接壤的江夏必然会被卷进去,这样一来,战火烧到了庐江的门口,九江跟着会随时受到波及。

    这还是轻的,问题再严重一点:袁术打败了刘表则罢,襄阳在南阳的南边,位处南阳与南郡的交界处,正挡在袁术南下、进占全荆的通道,刘表如败,则袁术大可挥师南向,攻取南郡、武陵、长沙等地,可若是袁术不能击败刘表?

    南阳的西边是弘农郡,山多地险,不好打,北边是豫州,他刚和孙坚结盟,不能打,那他只剩下西进一途了。西进打下江夏,有两大好处:折损掉刘表的一臂,冲破刘表对他的半包围,此其一;由江夏向南,可取南郡、长沙,向西可入扬州,进退的余地、战略选择的机会能够由此增多,此其二。

    因是,可以料见,在不能消灭刘表的情况下,袁术必然是会向西发展的,而他一旦向西发展,江夏破后、庐江、九江要首当其兵了。荀贞是不愿意太早与袁术发生冲突的,袁术其人其能虽不及袁绍,可也是袁家的代表人物,和他的仗一打起来,势必旷日持久。

    这是第一个麻烦,是有关将来的麻烦。

    第二个麻烦是有关当下的。

    即其次:正如荀攸所说,扬州的州治在九江历阳,刘邈挂印以后,九江一直无主,扬州刺史陈温颇是侵夺郡权,郡的许多吏卒都是他任用的,荀谌到郡后,该怎么在不与他翻脸的前提下把郡权夺回来,这也会是个麻烦。——陈温此人虽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却有德名於世,此人家在汝南,与袁绍交好,有声名、有背景,刺史之任又是正儿八经的朝廷王命,他在扬州还算是具有较为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以荀贞估料,荀谌是不太好把郡权争回的。

    此两个麻烦之外,还有一个麻烦,那是:九江实在是太小了。

    九江原本不算太小,但自从在此郡置了一个阜陵王国后,郡地变得狭小了,郡共九县,七个县集在阜陵王国北边一块儿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只有百余里的狭窄地域内,——余下的两个县全椒和历阳,在一个在阜陵王国的东北边,一个在阜陵王国的东南边。

    阜陵王国的辖县只有五个,可此五县之占地九江的九县之占地还要大,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九江、阜陵一带的县,经济好、人口多的县大多归了九江,可有一利有一弊,人口多了,地域小了,於军事不利守、战,设想一下,若是袁术或者别的强敌来犯,甚至是不太懂军事的陈温来攻,区区百余里的南北纵深能顶什么用?

    这三个麻烦,荀贞一眼看了出来,戏志才等人也是俱皆清楚。

    而又正因为有此三个麻烦,也才所以王允会授任荀谌九江太守。

    荀彧说道:“朝廷之所以拜兄为九江太守,料其一个缘由应便是因袁公路之故。”

    袁绍在北,袁术在南,这两个人都有不臣之心,王允看得明明白白,现在朝廷外有凉州兵的威胁,内尚政局未稳,对山东又是鞭长莫及,所以王允不能明着压制二袁,但提早布局遏制二袁却是可以的,因他以朝廷的名义授荀谌九江太守之任,正是为借荀贞之力,堵住袁术西进扬州的路,同时,荀贞已据有全徐,王允也不可能放任他再继续坐大,故此大郡不给他,只给他九江。九江有陈温在,又可使陈温和荀贞互相制衡。可谓面面俱到。

    荀贞心道:“王子师也是良苦用心了,既用我堵住袁术,又不给我别郡,给我扬州州治所在的九江,使我与陈元悌互相制衡,令我只能为其所用,不能多图。”又心道,“知我与台交好,因又在台击陈之际,授赵公陈国相,却是挑拨之计也。”

    在给荀谌、赵昱的分别授任,王允也是有讲究的。

    九江给荀谌,陈国给赵昱,这两个位置不能换,为何?如换一下,把陈国给荀谌,把九江给赵昱,荀谌是荀贞的族兄,为了和孙坚的联盟大局起见,为了荀贞,也即为了本族整体的利益,荀谌可以主动放弃任陈国相,但赵昱与荀贞可没有什么特别密切的关系,不错,他是荀贞的属吏,然荀贞得徐州才多少时日?赵昱会为了荀贞的利益而放弃二千石的高职么?怕是不会。荀贞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徐士的议论,强迫赵昱不许出任陈国么?肯定不能。

    是以,在听完荀谌、赵昱的汇报后,荀贞没有当即与赵昱细谈,而是叫他先回家休沐,也正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好好考虑一下此事的应对办法。

    荀贞又拿起镇东将军的印绶,把玩片刻,放下来,望向堂外,看蓝天如洗,朵朵云棉,心道:“王子师身在朝廷,手握名义,三道诏下来,恩威并施。徐州牧、镇东将军,这是他给我的好处,九江太守、陈国相,这是他对我的要求。好处可以拿走,这两个要求我要慎重决策。”

    :

270 选取文武从南下() 
九江虽有三弊,总归是扬州之郡,亦在荀贞当日嘱咐荀谌“最好得兖青扬三州之郡”的范围内,兼邻广陵,方便用兵,也不是没有利处,故此,既已得之,不可言弃。

    借着荀攸、戏志才建议荀谌过些时候再任的话题,荀贞盘算了会儿,对荀谌说道:“公达、志才所言甚是。九江境内有盗贼,陈元悌侵占郡权,又有州兵於郡内驻扎,兄赴任,不可无兵甲随从。”问荀攸、戏志才,“我意调刘邓、聘部从我兄往九江,如何?”

    荀攸说道:“冠军骁勇,万夫不当,折冲南阳人,南阳离九江不是太远,同属南域,知晓风俗,有他两人从入九江,剿贼易矣,足可与陈元悌争锋。”

    刘邓现为冠军校尉,聘是折冲校尉。

    荀贞问荀谌:“兄以为呢?”

    荀谌答道:“董植从谌与赵别驾往返数千里,武勇可嘉,谌敢请将军令他也从我之郡。”

    董植护卫荀谌了两个月,荀谌对此人很满意,因而请求荀贞把他也拨给自己。

    荀贞笑道:“这有何不可?”因董植想起了魏翁,沉吟了下,说道,“魏翁机变有勇力,亦可从兄赴郡。”

    魏翁是魏光的长子,早年荀贞逃亡孙坚处时,魏光令他护从,虽无大功,颇有苦劳,后来荀贞得赦,起兵讨董,他从军征战,现积功为别部司马,荀贞有心拔擢他,所以由董植而想到了他,此次荀谌去九江,或会起战端,有战事有机会立功,因决定把他也调从荀谌。

    刘邓、聘兵合计四千,董植原五百部曲,护从荀谌往返的路折损了百余,给他补齐,再加魏翁的五百部曲,总共兵马五千,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以之从入九江,无论是剿贼,抑或是对抗陈温,都足够用了。

    戏志才说道:“刘子扬,阜陵人,阜陵质王之后也,智谋慎密,蒋子翼,九江人,才辩之士,知名江、淮,将军不妨将此二人也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