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他忧心忡忡,既是怜民,又是忧这些百姓日后会成为“反民”。在和荀彧、钟繇分手后,他回到督邮舍。前院,程偃、小任、小夏和那些个轻侠都还没睡,一边在树下说笑,一边等他。

    他强打精神,与他们说了会儿话,问了问他们这些天都做了什么,得知他们遵从他的命令,一直在舍内射箭习武,从没有出去过后,很高兴,吩咐程偃:“过几天我还要去郡北行县,到时候会带你们同行。来阳翟不少日子了,也不能总闷在舍里,明天你们出去逛逛吧。”

    程偃他们都是轻侠勇士,好动不好静,一连二十天待在舍里没出过门,早把他们闷坏了,听了荀贞的话,都非常高兴,轰然应诺。

    荀贞回到后院,唐儿已备下热水,供他沐浴。

    由唐儿伺候着,他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只是虽洗去了灰尘污垢,却没有洗去他心中的担忧。唐儿和他最为亲近,敏感地察觉到了他的异样,问他怎么了?整治郡北是大事,牵涉太广,不能不谨慎。荀贞谨言,不肯说,只随便糊弄了两句,又为使她不再追问,免不了用些手段。一时间,室内春光盎然,只闻细喘连连,偶有娇/吟轻呼,不外乎:“慢些”或“快些”。

    洗过澡出来,宣康和李博也没睡,他俩从屋中出来,三人在树下又说了半夜的话,说的主要是此次荀贞出行的见闻。谈及郡北百姓之惨状,李博亦抚髀叹息。只是当他俩问到今夜见太守,太守有何说时,荀贞亦如对唐儿一样,也是一字不言,只说:“来日我还要行县,到时尚需仰仗两位之力。”李博、宣康不傻,听出了他的弦外音,不再问了。

    ……

    次日,早起,荀贞换上官袍,佩上印绶,一个人也没带,独自前去督邮院。

    督邮院在太守府内,分为两个小院,一个是北部督邮院,一个是南部督邮院。和郡中的其它诸曹相比,督邮院的属吏不多。因为督邮常要巡行部内诸县,院内也经常冷冷清清。荀贞到时,南部督邮院内就没有一人,院门紧锁,料来南部督邮应是行县去了。

    荀贞来入北部督邮院中,出示了除、遣,院内的佐史小吏们慌忙聚集堂上,伏拜觐见。荀贞数了数人头,共有七八个小吏,叫他们起来,和颜悦色地一一问过姓名,说道:“我今初任督邮,不知惯例故事,以后若有事体,还需尔等多多协助。”

    他这话虽很客气,诸小吏却不敢有半点轻视於他。荀氏乳虎的大名早已传遍郡中。在繁阳亭任上,夜救邻亭;任西乡有秩不足一月,就灭了第三氏一族。这样的“杀星”,谁敢轻视?虽都奇怪他怎么在除下后二十多天才来就任,但满堂小吏没一个敢开口询问的。

    督邮的工作主要是行县,是在地方,在郡府里的时候是很清闲的,没什么事儿可做。荀贞不太喜欢一群人围着他转,因此在见过了诸小吏后,即叫他们把此前历任督邮所留下的公文案牍搬来,堆积榻边,随后便打发他们各回“便坐”,一人独坐堂上,翻览观看。

    他重点看的是前任北部督邮费畅留下的那些文案。数目不多,十来卷竹简。

    其中,有奉太守之命,下县中查案的;有受刺史调用,察郡北诸县令长善恶的;有督查各地邮置,审核账目的;又有追案盗贼的;又有录送囚徒的;又有为郡府催租的。——督邮之本职是监察部内诸县及管理本部邮置,但因其常年在外,职在督查属县,所以其部属范围内的有关事宜,如追案盗贼、录送囚徒、催租点兵、捕系罪犯等等此类,均也可奉诏处置。

    荀贞观览了一遍,见牍上记载的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心知这必是费畅怠於公务的缘由。

    他想道:“若只观文牍,郡北九县可称太平盛世。”由此想起一事,抬眼瞧了瞧堂外,心道,“费畅任督邮多年,院内的诸多小吏也不知是否已都和他同流合污?等过几天再行县的时候,我且再细细察看。”

    官吏上值的时间有严格规定,不得迟到,更不能无故不到,下班的时间并无明确规定,督邮院内又清闲,荀贞待到下午就提前走了。他打算趁着这几天无事,再去访一访戏志才。临出院,他交代小吏:“前北部督邮费畅在时,减免了部分西乡给西乡邮置的月用,对么?”

    “是。”

    “费君与我同县,我来任督邮前,又也在西乡为有秩蔷夫,萧规曹随,对西乡的减免一如费君在时罢。”

    “这,西乡在郡南,该归南部督邮管。”

    “我知道,我自会与他说的。……,给你们先说一下,只是怕我到时忘了,等南部督邮归来,你们记得提醒我一下。”

    “诺。”

    诸小吏恭送他出院。待他走远,聚在一处,窃窃私语:“荀君被郡人称为乳虎,本以为是个凶神恶煞般的人物,不料却这般温和平易。今日观其举止言语,先是说‘惯例故事’,方才又说‘萧规曹随’,把前督邮比作萧何,把他自己比作了曹参,看似是不打算改前督邮之制了?”

    ——

    1,国朝制度,计吏有干才者,诏拜为郎。

    “汉和帝永兴十四年:‘复郡国上计补郎官’。……既云复,则本有拜计吏之制”。

    汉桓帝时,因为留拜为郎的计吏太多,经杨秉的谏言,此制曾一度遭到停废。“自此终桓帝世,计吏无复留拜者”。严耕望先生认为:“文曰:‘终桓帝世’,则灵帝世或又复旧制矣”。

    2,郎官。

    春秋时已有郎官,称为郎中。“郎”为“廊”之省文,“廊中”,指君主所居的宫殿廊庑中,本为君主私官,职在宿卫。

    汉武帝为了加强君权,设内外朝,以一部分郎官为基干组成了内朝,又以一部分郎官给事外朝公卿。郎官由此分为两类。又至西汉末年,内外朝制度已臻完备,郎官给事已无必要,於是,给事内朝的郎官乃独立为官,转化为内朝常设官职,如尚郎、黄门侍郎、侍中等,给事外朝的郎官则向外朝官转化,亦成为外朝卿属的常置官属,如治礼郎、望郎,从事郎中等。

    再到东汉,光武帝又对郎官进行了精简改组,把西汉的郎官改组为七署,即三署郎、虎贲郎、羽林三郎。三署郎由五官、左、右中郎将分别统带,虎贲郎由虎贲中郎将统带,羽林三郎则是由羽林中郎将统带的羽林郎和羽林左、右监分别统带的羽林左右骑。

    其中,虎贲、羽林专掌宿卫,前者陛戟殿中,后者出充车骑,羽林郎还常以禁军的身份参与征伐。三署则是后备官员的训练储备之所,“进三署为郎是大多数高级官吏的必经之路”。

    三署郎因是后备官员,没有固定的职掌,以散给事为职,若被补为吏,通常在三百石至六百石间,在朝可为尚郎、谒者、侍御史、卿属官吏、列将军和公府的椽等,不过更多的是出为县令长、侯国相、郡国的丞和长吏。羽林郎也能出为吏,但通常只是三百石的丞、尉。

    三署郎的来源:察举选郎、博士弟子射策甲科选郎、荫任选郎、服阙还拜郎官。

    四类之中,察举选郎占多数,又分为:岁举孝廉选郎,诏举对策选郎,计吏选郎。此三种又可分为孝廉郎、诏拜郎。当时的舆论重视孝廉郎,轻视诏拜郎。汉乐府:“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有子为孝廉郎,是家门的荣光。大多数的时候,孝廉郎补为吏的机会也更多。这是因为孝廉郎是由地方选举上来的,而诏拜郎是被皇帝诏任除的,官僚集团出於自身的利益自然要抑制皇权。不过到了东汉晚期,当权的外戚、宦官又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借助皇权打压官僚集团,从而诏拜郎的出路却又往往好过了孝廉郎。

    汉末群雄之中,曹操、袁绍、袁术、董卓、刘焉、公孙瓒、公孙度、陶谦、臧洪等都是郎官出身。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12 琴心剑胆() 
第二更。

    ——

    荀贞出了督邮院,没有直接去戏志才家,而是先回到舍中脱下官袍,去掉印绶、冠带,换上了日常穿的便服,随便裹个帻巾,依旧一个人也没有带,马也没骑,步行前去戏家。

    戏志才这回在家。

    应门的还是他妻子,见是荀贞,迎入院内。

    荀贞刚进门,就听见一阵喧哗大叫。他边与戏妻说话,边往屋里看。屋门没关,三四个人围坐地上,正在博戏。荀贞哑然失笑,心道:“这戏志才还真是嗜赌如命。好容易在他家找着他一次,还是在与人博戏”

    戏妻也有点不好意思,脸上微红,说道:“家君今日正在家温,友人来访,便就、便就……。”上次荀贞来,戏志才出门“访友”,这次在家“被访”,也难怪她面红。

    荀贞一笑,说道:“博戏看似易,实不易,攻守进退,暗合天道,非大智大勇者不能玩之。天子尚爱,何况吾辈?我要非因智低能浅,眼高手低,实在不擅此道,也定会鏖战不辍的。饶是如此,每见人对博,我还常忍不住侧立旁观,终日不倦。”

    “侧立旁观,终日不倦”云云,显然是假话。戏妻不知,听了后神态略有好转。

    戏志才对门而坐,看见了他,也没起身,只大喜召手,呼道:“卿来正巧快来,快来。”指着荀贞,对和他赌钱的那几个人说道,“我的钱囊来了。你们如果胆怯,就快些投降”

    与他对赌的三人,两个粗衣青年,一个儒服少年。

    三人齐齐转目屋外。

    坐在戏志才对面,正在与他博戏的儒服少年似是想要起身行礼,被戏志才一把拽住,催促:“局战正酣,枭棋将成,将军岂能离席?快些掷茕”

    茕即骰也。“枭棋”是棋子的一种。博戏的玩法是棋局分十二道,对博双方各有六个横放的方形棋子,名为“散棋”,当棋子行至规定的位置,即可竖起,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