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贞之所以想和公孙瓒结盟,目的是为了牵制袁绍,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牵制袁绍?那自便是鼓动公孙瓒南下与袁绍争冀。可是,这种事情是不能明说的,一来,越是明着鼓动他,他可能越怀疑你这是在拿他当傻子,在用“驱虎吞狼”之计,二来,荀贞本是袁绍一党,如果因为孙坚而不得不和袁绍反目,天下人对此还能理解,但若再反目后马上就撺掇公孙瓒南下攻冀,这就未免有点太过了。

    故此,戏志才说可以拉上孙坚一起和公孙瓒结盟,这样一来,有了徐州和豫州两个强大的盟友,就算不去鼓动他,他也必会起借机南下争冀之念,此即“更助公孙之胆”之意。

    荀贞、荀攸皆以为然,同意戏志才的话,荀贞接受了这个建议。

    当下,定了此事,接下来就是挑选使者了。

    荀贞说道:“我意以君昌为使,卿二人以为何如?”

    戏志才沉吟稍顷,说道:“论君昌志才,才固足出使,唯其身短,貌亦非佳。公孙伯珪,猛武士也,我听说他又美姿容,使君昌去,恐为所轻。”

    程嘉的口才没得说,人也豪气,只是个头太矮,才六尺五寸,折换成后世尺度,不到一米五,依照时俗,六尺二寸以下为“罢癃”,汉法规定:“罢癃不可事者,免其役,可事者,免一半役”,看起来是对罢癃的优待,而之所以优待实因是个头太矮,役之无用,等於是个半残疾。

    并且,程嘉的相貌也不怎么样,戏志才说他“貌亦非佳”,只是因和他久相识,与他的关系也还不错之故,所以才会说得这么客气。昔年在赵国,因程嘉个矮,肤有斑,郡人称之“程君昌,冻梨裳”,可见其容。

    公孙瓒是有名的勇将,长得也俊美,幽州北方之地,其士亦多雄健,程嘉既矮小,又是这副尊荣,代表荀贞去见公孙瓒,还真有可能会被公孙瓒所轻,甚而受到幽州士的嘲笑。

    荀贞却不以为意,笑道:“晏子虽矮,而使强楚,不辱使命。君昌亦其人也”

    荀攸亦道:“君昌赵人,熟悉冀、幽的风土、人物,兼性豪壮,遣他出使,正得其人。”

    戏志才说道:“如必要用君昌,明公可再择一人,选风貌优异者,以为佐配。”

    荀贞忖思想了会儿,帐下合适的外交人才中,荀谌已离郯,去了长安,孙乾倒是可以,但才到州中,不可付以重任,一时想不起来该用谁为程嘉副手,问道:“卿可有合适者举荐?”

    “荡寇实可也,只是如今位重,不可远行,其部中简雍亦可也。”

    刘备手底下的简雍的确是个合适的出使人选。

    此人与刘备同乡,涿郡人,正儿八经的幽州人士,人有风度,亦能言辞。早前他曾被荀贞调到手底下用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又回到了刘备部中。

    荀攸则道:“明公忘了卢子公么?”

    荀贞顿时抚额,笑道:“公达不说,我几忘子公与公孙伯珪曾为同学”

    卢广是邯郸荣的妻弟,曾从卢植读於缑氏山,与公孙瓒、刘备俱是同学。

    荀贞前时任命郡国长吏时,把几个郡国郡治所在的县长吏也都重新任命了人,因卢广是他在赵国时的旧臣,素有功劳,亦有才干,便任他为了广陵令,现他在广陵县。

    荀贞心道:“用卢子公为君昌佐,定可称职。”遂做出了决定,对荀攸、戏志才说道,“子公可为君昌辅,宪和雍容风议,幽州名士,亦可为辅。便以他两人与君昌共往。”

    荀攸、戏志才没有意见。

    由是,荀贞传文给刘备,讲了欲遣简雍从程嘉去幽州出使一事,刘备没什么可反对的。

    他对简雍说道:“卿今赴幽,道过涿郡,可问候昔日故人,讲述明公威德,备固不才,备位中郎将,如有肯从卿来徐者,卿多带之,备家亲族如有愿来者,也烦卿携归。”

    简雍应下。

    既是代表荀贞出使,简雍不可没有州中或幕府的名职,荀贞辟他为州督军从事。

    两日后,程嘉和简雍出城,由数百兵卒护从,先南下去广陵,与卢广会和,然后再折而西行,往见孙坚,待见过孙坚,再与孙坚遣出的使者共同北上赴幽见公孙瓒。

    :

201 择妇寻姚问北孙() 
遣使和公孙瓒结盟,从而能够在军事上和袁绍及其党众抗衡,这就是荀贞要办的第二件大事。

    先是送走了荀谌和赵昱,继而又送走了程嘉和简雍,两件急需办理的事情都已办下,剩下的就看荀谌、程嘉等人能否分别圆满达成使命了。

    除了这两件大事,还有两件事情需要着人去办。

    相比之下,这两件事就不是太紧急,是有关日后发展的。

    送走程嘉和简雍后,荀贞於次日召来了姚昇。

    姚昇当年在冀州认识荀贞的时候,才三十出头,今年也是四十来岁的人了,自跟着荀贞到广陵后,一直到今,他都主要是负责农事,从最先的督田使到现在的典农校尉,掌握着荀贞治下的农田一事,和江禽、枣祗共为民、军两大“粮仓”。

    虽是掌管农事,倒是不见他灰头土面,也没见有晒黑。

    这却不是因他不勤恳奉公,而是他性奢侈,荀贞早就听下边人说,他每至田间,凡有日烈,必有数人为他撑伞遮阳,而且一日三换其服,虽处田间终日,衣无尘土。

    姚昇来到堂上,笑对荀贞说道:“君侯今日怎么得空,唤我来见?”

    荀贞一听就知道,他这是在埋怨自己多日未曾召他入府相见,笑道:“近日忙了些,未能得空与卿聚饮,且待来日相偿。”对他说道,“今唤卿来,却是为了一件要紧的事。”

    姚昇听荀贞说是“要紧事”,遂正了一下容色,说道:“君侯请讲。”

    “军中从我的诸荀子弟不少尚未婚配,今我虽得徐州,而黄巾起伏於青、兖,群雄争战於州郡,真不知太平何时却是不能再拖延子弟们的婚事了。我闻卿乡多右姓,贵郡陆公守广陵,至今为郡人颂,此我所亲见也。士既俊美,女亦必佳淑,我意请卿返乡,择之一二,配与军中诸荀子弟未婚者。”

    姚昇楞了一楞,没有想到荀贞说的“要紧事”竟是让他回乡为荀氏子弟择妇,姚昇是吴郡乌程人,让他会回乡,那自便是让他回吴郡了。“贵郡陆公”说的是陆续之子陆稠,吴郡吴县人,当过广陵太守。

    姚昇说道:“此即君侯所言之‘要紧事’?”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卿不闻乎?”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句话是今之名儒,现在长安朝中的京兆人赵岐在他作的《孟子注》里注解孟子“不孝有三”的几句话中之一。

    姚昇说道:“此赵京兆之注也,我自是知道。”

    “不娶无子,乃三不孝之一。我不能让我族子弟不孝啊,所以,我想把这件要紧事托付与卿。”

    跟从荀贞的荀氏子弟当然不止荀彧、荀攸、荀谌、荀衍、荀成五人,还有不少,只是这些荀家子弟多仅通经文,没有特殊的才能,所以荀贞量才取用,除了极少数有志从军、也确有些军旅才干的稍与兵卒,给以掌兵,其余的,之前大多被分到了帐下各部,为各部长吏掌管文牍等文案事,现下得了徐州,又从中选了部分出来,遣去各郡,一样是负责文牍诸事。

    这些荀家子弟中,有的已经婚配,有的还没有。

    姚昇瞅着荀贞,看他模样分明是觉得荀贞给出的“不娶无子,乃三不孝之一”这个理由,不足以解释荀贞为何现在会突然想起来给诸荀子弟择妇,而且还是遣他回吴郡为诸荀子弟择妇,说道:“徐州亦多俊士,明公今牧徐州,正该笼络徐方士人,缘何舍近求远,使我返乡为明公家子弟择妇?”

    “徐州右姓家里,我也会遣人细细查访。只是我听说吴女多娇,故亦想觅其淑丽,配与我族子弟。”荀贞顿了下,又笑道,“卿知我所好,设如遇有佳者,我后宅中空舍尚多,亦可纳也。”

    荀贞这话越说越离谱了,早几年的时候,他还纳过几个小妻,这几年,到了广陵以后,他是一个小妻也没再纳过,给诸荀子弟择妇已是出乎姚昇的意料,荀贞自讨小妻更是让他惊讶。

    不过姚昇本来就是个聪明人,又已年有四旬,阅历丰富,知人情世故,能洞察世事,很快就猜到了荀贞的真实目的,心道:“今徐州已得,陶谦虽尚在郯,而已不足提矣,君侯忽欲我还乡,为诸荀择妇,又自要小妻,此必是起了南顾扬州之意,欲谋而图之,所以想先使我还乡,探视吴郡形势是其一,与吴郡著姓甲族结婚姻,以求来日入扬,诸姓从附是其二。……至於为何不但为诸荀择妇,还自要小妻,这分明是因军中的诸荀子弟多无名声,又无显职,为免得有吴大姓看不上他们,故亲自上阵。”

    既猜到了荀贞的心思,他也不说破,笑道:“昇只知程君昌好丰媚老妇,诚不知君侯之所好。”

    荀贞听了“丰媚老妇”四个字,刚喝到口里的茶水差点喷出,待茶水咽下,指着姚昇笑斥道:“叔潜,何太促狭”

    程嘉是喜欢丰满的年龄大点的女子,但又哪里至於用“老妇”二字来形容。

    姚昇也是笑。

    两人笑了会儿,姚昇下拜说道:“昇明日便可返乡,只是这一去,来回或得月余,今虽农耕事毕,正治蚕、种稻时,昇此一去,蚕稻诸事,不知该暂委何人?”

    荀贞说道:“祭酒老成持重,可代领之。”

    “祭酒”,说的是张纮。张纮本正议校尉,荀贞得了徐州,因张纮是徐州本地的名士,为了加强州府对地方的号召,遂转他入了州府,授以从事祭酒。所谓“祭酒”,按照古礼,飨宴时先请尊长用食,而尊长在用食前要先祭酒於地,所以后世便用“祭酒”来代指尊长。“从事祭酒”,便是州府诸从事之尊长,虽无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