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袭是短上衣,纨是裤子,因为韦弁一年需发两次,所以存量是袭、纨及袜、履的两倍,这几样是夏衣,冬天也能穿,九月需发的冬衣是袍,也即夹服。

    正常情况下,还要给士卒发放禅衣,也即单衣,天热时可穿为外衣,天冷时可用为衬衣,只是现下兵乱,物力、人力皆有限,所以不但荀贞的军中,其它各路诸侯部中也多有不制此衣的,甚而有的连袭、纨、袍、袜、履、韦弁都不能具备,还得兵卒自备衣物。

    荀贞点了点头,转问袁绥,说道:“只调东海、彭城两郡之民,短日内可集多少更卒?”

    “更卒”,指的是到官府服徭役的百姓,按照汉制,凡在服役之龄的百姓,每年都必须为官府服一个月的劳役,诸如修建道路、修筑城垣,包括搞水利建设,给王室兴建宫苑、修造陵寝等,都是由更卒去做的,为部队转输后勤物资也在更卒的服役劳作范围之内。

    袁绥答道:“东海、彭城的傅籍民口现约有二十万,十取一,共可得两万人,征用如急的话,从州府下檄到集结完毕,半月内可集五千人。”

    “傅籍”就是役籍。先秦时,男年十五就要开始服役,秦时,改为年十七开始服役,前汉景帝时改为年二十始傅,到昭帝时,又改成年二十三始傅,同时把秦时有爵者五十六免役、无爵者六十免役的规定统一改成五十六岁免役,遂成沿用至今的定制。

    也就是说,更卒服役的年龄是从二十三开始,到五十六为止,而女子按照规定是不用服劳役的,故而在东海、彭城总计七十余万的民口总数中,共有二十万左右的服役之民。

    二十万,看起来很多,可是这二十万人乃是东海、彭城两郡民间的主要劳力,肯定不能一次性地征用太多,否则会影响乡中的农事。

    而且现在才三月底,离到年底还有九个月,这九个月期间徐州要办的事情很多,修建州学、兴建水利,这两条是已经定下的,而且一定还会再有战事,这些都是需要征用更卒的,尽管不按傅龄、亦不按一年一个月的服役期限,过度征发劳役的现象久已有之,可不到万不得已,为了休养民力,尽快地恢复徐州元气,荀贞却还是不想这么做的,故而,还必须要给下大半年的各项徭役留出必要而且足够的人手。

    综此二点,对袁绥说的“可得五千人”,荀贞思考了一下,说道:“东海、彭城与鲁国接壤,转输省力,不需这么多,三千人足矣。”

    袁绥说道:“绥闻鲁国有黄巾十余万,明公只打算出兵五千么?”

    中远程转输辎重之时,役夫之数少则与战卒数目相当,多则数倍於战卒,而当短程转输时,就用不了那么多的役夫了,至多与战卒数目相当,以东海、彭城与鲁国接壤之近,役夫人数可以更少,因此,袁绥闻荀贞只准备征用三千役夫,便即猜出荀贞最多只打算动用五千兵力。

    荀贞笑道:“吾自中平元年,与黄巾战之多矣,熟其军情,泰山以一郡之力,便可将境内的青兖黄巾大多驱逐出境,我以五千精卒,击鲁之十万黄巾已嫌多也。”

    黄巾向来是战卒、家眷、乡人统为一部,除去老弱,十万黄巾中能战者至多半数,而在这半数中,积年的老卒精锐又至多五分之一,也即万余,荀贞以五千精卒击之,足可致胜,并且他的作战目的还并不是要把这十余万黄巾尽数歼灭於鲁,而是和泰山一样,只是想把他们从鲁国逐走,逼使他们继续向西,从而可以趁机入兖,故此出兵五千不但足够,且绰绰有余了。

    袁绥说道:“明公用兵如神,自非是泰山应太守可比。”

    他对军事不太懂,见荀贞有如此自信,也就不再多问了。

    袁绥是幕府长史,位尚在宣康之上,在陈群、宣康、蒲沪几人中,他负责掌管的幕府曹数是最多的,但在具体负责的事务方面上来说,宣康、陈群、蒲沪掌管的兵额、军资、军械等各项都是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和军队后勤辎重的,而他掌管的兵曹、集曹、漕曹、尉曹等则主要是负责募兵、征粮、转输物资、征发徭役等和民事有关的诸项军务。

    荀贞问荀彧道:“文若,只征三千人,对两郡的农事不会有影响吧?”

    荀彧答道:“三千之数甚少,影响不到农事。”

    荀贞点了点头,说道:“这我就放心了。”又对荀彧说道,“卿明日便可与幕府联署,传檄两郡,令征召役夫。”顿了顿,又道,“告之两郡的尉曹,於征役一事上不许舞弊,你多遣几个得力的史佐,到此两郡的各县乡巡视,如有徇私、欺弱、谀强之事,论如律,令两郡严处”

    徭役分两种,一种是民事,一种是军事,现下是军用劳役,所以得有幕府参与,但主体还是州府负责,幕府主要是起一个催促、监督和核实人数的作用。

    荀贞昔年当过乡有秩蔷夫,给官寺征发过西乡的徭役,所以知道其中有很多的名堂:因了为官寺征发本乡徭役是乡蔷夫的权责之一,所以当县寺传下令来,需要征用徭役之时,有些乡蔷夫便会徇私舞弊,不让亲友服役,或因不敢征乡中土豪的徭役,便就给弱势的民户增加服役时间,这种情况处处多有,是没办法完全禁止的,但也不能知而不理,得加强监督管处。

    说过征发役夫之事,荀贞转对陈群说道,“长文,卿需在动兵前,按四千步卒、千骑之数,备足粮秣、刍稾、钱布诸项的三月之需。”

    如只是要把黄巾从鲁国逐出,一个月都用不了,但要再加上攻略兖郡,估计就得用时两月左右,兵者,国家之重,军需上只能宽备,不能紧缺,所以荀贞令陈群备够用三月之资。

    陈群掌领的幕府曹数比宣康和袁绥都少,但他所负责的诸项却都是关系到一军命脉之所在的,如主军屯、蓄养战马的田曹,主粮储、刍储等物的仓曹,主钱布的金曹等,包括主军市征税的军士掾、主军中各项支出的度支掾也是由他主管。

    荀贞对军中现存的粮秣、刍稾、钱布各项数额非常清楚,所以没有问陈群这几项的库存数目,而是直接令他必须要在开战前把这几样物资备好。

    陈群应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项与出兵有关的军务分别一一定下,荀贞对荀彧、戏志才说道:“此次入鲁,我意亲自带兵出征,州中政、军二事就托付给卿二人了。”

    荀彧闻之,顿提异议。

    :

217 选将调兵间先行() 
荀贞要亲自提兵入鲁,荀彧坚决反对。

    他说道:“明公方临徐州,民未尽附,下邳、东海强豪颇有据坞壁而自坚者,又西有彭城,东有泰山诸营,皆名为奉令,形如自立,两地兵合计万余,行榷盐之政,复有沿海盐豪作乱之虞,倘有变,彭城发於西,泰山响於东,下邳、东海应於内,盐豪起於边,州将乱矣当此之秋,州中实不可无明公威抚。鲁国黄巾虽十余万众,计其可战之卒,精锐者不过万数,以我五千精锐步骑,遣一别将统之,足可击破。明公何必亲往?”

    荀贞说道:“州中形势,我岂不知?所以欲亲提兵入鲁者,非因惮鲁国黄巾,而是为取兖郡。”

    “郯县距鲁,三百里而已,明公可於州中遥控,无需亲至。”

    “昌邑所在之山阳与任城、东平接壤,我军一旦兵入任城、东平,刘兖州会有何反应殊难预料。刘兖州德望高重,兖士拱从,如因此故,以致他与我刀兵相见,实非我愿。是以,取兖郡之事,需得临机置宜,郯县距鲁国虽近,快马往返亦需三日,只在州中遥控,恐不足也。”

    昌邑是兖州的州治,其所在山阳郡在任城和东平的西边,与此两郡皆接壤,且因为兖州境内的郡国都不大,所以从昌邑到任城国的国都任城县的距离与从东海西边的昌虑、合乡到任城县的距离差不多,都是只有百余里。

    这么近的距离,如果荀贞的兵马进入任城或者东平,刘岱会有什么反应,确是可以预料,需要临机制变。

    荀彧坚持己见,说道:“即便如此,也不必明公亲赴。志才、公达,俱明智之士,许将军、赵将军,皆敢断之才,择其一二,任以主战,刘兖州固意思难测,他们却亦足可应变。”

    荀贞沉吟半晌,问荀攸和戏志才:“卿二人以为呢?”

    戏志才答道:“文若言之甚是。明公一州之主,不可轻动。至若谋兖之事,忠请领此任。”顿了顿,接着又道,“明公如是仍不放心,等击走鲁国黄巾,将要入兖时,明公可再至前线不迟。”

    “公达,你说呢?”

    荀攸答道:“戏君如去,明公可以无忧。”

    前期只是逐走鲁国黄巾的话,确是不需要荀贞亲至,等到该入兖的时候,再视情况而定,如需要亲自去前线指挥的话,再去也不晚,荀贞因而想了想,说道:“那好吧,此次击鲁谋兖,就请志才领军师之任,先去鲁国。”

    戏志才说道:“必不负明公所授。”

    荀攸问道:“敢问明公此次欲择谁人为将?”

    “君卿何如?”

    刚才荀彧列举可主兵的将领名字,没有说荀成和徐荣,是因为后者二人分在琅琊、广陵,离鲁国稍远,调动起来不方便,且荀成还有震慑泰山兵和盐豪之重任,更是不可离境,所以他只说了许仲和赵云,此二人一在下邳,一在东海,离鲁国都近。

    荀贞认同荀彧的这个判断和选择,於许、赵二人中,他又选了许仲。

    荀攸说道:“许将军督下邳、彭城二郡兵,赵将军只督东海一郡兵,明公坐抚东海,却不调赵将军,而调许将军,是因为亦想调彭城兵与臧霸入鲁么?”

    “正是,子龙当方面之任的资历略浅,秩仅中郎将,如任他主兵,藏宣高与彭城兵或会不服。”

    戏志才说道:“文谦文武兼资,明公又特许他养郡卒千五百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