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半晌才应道:“陛下,臣今天要说的事和荀家无关,臣只是想说,连丞相都不敢削刘璟的爵位,陛下为何要这样做?臣忠心可鉴,希望陛下明白臣的一番苦心。”

    刘协冷冷道:“朕明白了,还有什么事吗?”

    “其他就没有了,臣不打扰陛下,告退了!”

    荀彧行一礼,缓缓退了出去,刘协也没有挽留,冷眼看着他退下,荀彧曾是曹操的四大谋士之一,他哪里肯相信荀彧是为自己着想,无非是受曹操的指使,前来试探自己的底细。

    荀彧走出御书房,仰头长长出了一口气,这个皇帝着实让他有些失望了,就算不接受自己的一番好心,但也至少应该明白形势,他若这样糊涂下去,恐怕最后连皇位也保不住了。

    荀彧摇了摇头,意兴萧索地离开了皇宫……

    时间渐渐到了五月,按照最初的计划,夏初之前,将军府还需再迁回襄阳,在襄阳度过夏秋两季,但计划不如变化,汉军在北伐失利后重新开始了第二次北征准备,准备是在益州进行,这样计划就有了调整,今年将军暂时不迁回襄阳,待北伐成功后再迁回襄阳。

    将军府虽然不迁回襄阳,但刘璟却必须出现在荆州,这其实也是一种平衡,固然需要强化对益州的控制,但荆州也不能冷落,刘璟在四月视察了荆南各郡,五月初,他在上千亲兵的护卫下抵达了零陵郡。

    零陵郡可以说是荆南仅次于长沙郡的第二大郡,无论面积还是人口都位居荆南前列,这里也是很多汉人聚居之地,很多刘璟手下的高官,包括刘敏、周不疑、蒋琬等人,都是零陵郡人。

    零陵郡太守原本是刘度,刘度在去年秋天作为荆州皇族的代表去邺都定居,刘璟便任命其子刘贤为零陵太守,又封蒋琬叔父蒋敬为零陵郡丞。

    但刘璟来零陵县视察并不仅仅是听取太守和郡丞的汇报,他来零陵郡更重要的目的是去零陵县。

    刘璟乘坐上百艘五百石的官船沿着湘江一路逆水南下,太守刘贤一路陪同着他,远方山峦叠翠,森林茂密,湘水两岸却是大片稻田,江边矗立着一架架巨大的水车。

    刘贤指着两边的大片稻田对刘璟笑道:“在十几年前,零陵一带地广人稀,土地充足,当地人种地都是用火耕水耨的方式,也不耕作,一亩地产粮只有百斤左右,我和父亲这些年一直在改良当地人的耕作方式,从十年前开始积肥深耕,产粮逐年提高,现在一亩地也可以产粮五六百斤,粮食增产,当地人的生活也开始富庶起来。”

    刘璟望着在稻田里忙碌的农人,欣慰地点点头,“粮食问题始终是天大的事情,是国力强盛的基础,也是争夺天下的保证,这次北伐没有能成功,根本原因就是粮食不足,当然不是缺少粮食,而是运输粮食出了问题,不过下一次北征恐怕就会是粮食充足问题了,所以这次视察荆南,我对郡县官员们说:“让人民能吃饱饭,让士兵没有缺粮之忧,那就是一个好官,零陵郡能一直重视农业,着实令人欣慰。”

    说到这,刘璟和刘贤对视一笑,很多话不用多说,刘璟已经足够表达了意思,粮食第一,只要零陵能变成产粮大郡,刘贤的提升将指日可待。

    这时,刘贤又笑问道:“州牧特地去零陵县是为了灵渠吧!”

    零陵县虽然县名和郡名一样,但实际它只是一座小县,而且位于比较偏僻的南方,在零陵郡并没有什么地位,但它境内却是灵渠的始发地,灵渠的另一端位于南面始兴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是荆州通过交州的水上运输要道。

    这时,一队由二十余货船组成迎面驶来,船头上插着江陵吴氏商行的旗帜,吃水线很深,满载着货物,刘璟注视着这支船队从自己对面驶过,这才对刘贤道:“我已经和刘备达成协议,将来放开荆州和交州的贸易,虽然湘水主要是流经长沙郡,但也有一部分流经零陵郡,希望零陵能抓住这个机会,把贸易发展起来。”

    “微臣会抓住机会,只是上次州牧说,要严禁生铁、兵甲、铜器、粮食等战略物资运入交州,但从零陵去交州的道路很多,我担心控制不住。”

    刘璟笑了起来,“这种物资私运是不可能完全控制住,只能说官方要严禁,主要商行不准运送,加强水路盘查,那么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战略物资南运。”

    刘贤点点头,:“微臣明白了!”

    .......

    船队一路南下,于次日中午抵达了零陵县,零陵县确实只是小县,县城矮小破旧,周长十二里,人口仅千余户。

    这里民众以农业和渔猎为生,不过自从去年秋天,刘璟答应借粮五万石给交州后,零陵县便开始热闹起来。

    借着运粮的契机,荆州几大商行纷纷在零陵县买地开店,建造仓库、码头,使零陵县的贸易行业几乎在一夜间发展起来。

    跟随着贸易的发展,店铺、酒馆、旅舍、青楼等等产业迅速兴起,县城内的酒馆在一个月内便开业了八家,不仅零陵当地人几乎一半以上都被雇佣,从外地来的商人、民夫多达数千人,商业繁盛,零陵县的名声也开始传开了。

    和零陵县一样,灵渠另一端的始安县也出现了同样繁荣的景象,始安县也就是后世的桂林,曾经属于零陵郡,后来又划给了苍梧郡,它是交州的贸易窗口,从荆州过来的商船经过灵渠驶入漓水,抵达苍梧,再沿郁水到达南海郡番禹,所以灵渠便成了荆州和交州的贸易咽喉通道。

    当刘璟的坐船缓缓在零陵县码头上靠拢,县令带领一班官员已在码头上等候多时,县令上前向刘璟跪下行礼,“零陵县令周云拜见州牧,参见太守!”

    刘璟连忙扶起他,笑着安抚他道:“这几个月周县令辛苦了,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建成新码头和仓库,不容易啊!”

    在不远处矗立着几十座巨大的仓库,那里是官仓,仅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建造完成,难怪刘璟要赞赏周县令,不仅是官仓,还有官用码头,也是在两个月内建造完成,这也是极不容易之事,另外,除了官仓和官码头外,几大商行也分别建造了自己的码头和仓库,使十几里长的湘水两岸布满了巨大的仓库群,蔚为壮观。

    刘璟跟随县令进了县衙,他坐了下来,又询问了县令一些情况,最后话题一转笑问道:“我想了解一些刘备的最新情况,县令能否介绍一下。”

    事实上刘璟也知道一些刘备在交州的发展,但碍于路程遥远,信息不便,消息都比较延迟,他得到刘备的情报还是年初发生的一些事情,现在又过去了四五个月,情况肯定有所变化了,这也是他来零陵县的主要目的之一。

    周县令犹豫一下,他这几个月忙碌建造码头和仓库去了,对刘备的近况没有放在心上,他也不清楚,不过有人清楚,他连忙道:“请州牧稍侯,昨天吴家商船队刚从交州归来,我请他们来介绍情况。”

第582章 木牛问世() 
被周县令带进来之人,是一名四十余岁的男子,身材瘦高,显得非常精明能干,他姓单,是江陵吴氏商行的大管事之一,中年男子进了大堂便跪下行礼,“小民单越拜见州牧!”

    刘璟笑着摆摆手,“不必多礼,请起!”

    “谢州牧!”单管事站起身。

    刘璟又笑问道:“听周县令说,单管事刚刚从交州归来?”

    “是!小民昨天才从南海郡番禹县率船队归来。”

    “原来如此!”

    刘璟沉吟一下又问道:“我大概在年初时知道刘备军队在合浦郡和士燮的军队发生激战,不知结果如何?”

    “回禀州牧,这一战早就结束了,士燮军队被诸葛亮击败,刘备占领了合浦郡和高凉郡,命大将陈到率军守合浦郡,冯习守高凉郡;随即诸葛亮率两万军东征南海郡,就在上个月,南海太守士武被关羽所杀,听说番禹城中一万多军队投降了诸葛亮,我回来时,正好遇到刘备率领文武官员及家眷从苍梧迁去番禹城。”

    刘璟点了点头,士燮不是刘备的对手,这早他的意料之中,却没想到刘备军队进展如此迅速,交州九郡就已经占领了六郡,他沉吟一下又问道:“那你是否知道士燮的情况?”

    “小民只听说士家退守交趾郡,现在只剩下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军队损失大半,现在士燮在向刘备求和。”

    “向刘备求和?”

    刘璟顿时有兴趣地问道:“消息是否属实?”

    “小民只是回来时在苍梧县酒馆听到一些当地人谈论,有人见到了士燮的使者,是他弟弟士壹,求和是否属实,小民不敢保证。”

    刘璟笑着对刘贤道:“看样子,刘皇叔选择去交州,这条路走对了,至少也有基业了。”

    刘贤却摇了摇头,“坦率地说,我不看好刘皇叔,交州虽经赵佗经营,但依旧是荒蛮之地,比荆南尚且不如,更不用说和荆益两州相比,就算占领交州全境,没有十年、二十年的苦心经营,不会有什么起色,更不用说争霸中原,绝不可能之事。”

    众人正说着,这时,一名亲兵在堂下禀报,“启禀州牧,江夏马院主派人送信赖!”

    马院主就是马钧,官任从事中郎将,他所创建的匠学依然在夏口,暂时还没有迁来襄阳,刘璟点点头笑道:“让送信人进来!”

    片刻,马钧的徒弟梁益快步走进大堂,向刘璟行礼道:“微臣奉师父之命给州牧送信,去了成都,才知道州牧原来在荆南,又赶了过来。”

    刘璟笑了起来,“居然追到零陵县,真是辛苦你了。”

    梁益取出马钧的信,呈给了刘璟,“请州牧过目!”

    刘璟接过信,先不慌拆看,笑着问道:“我很关心你师父现在说话怎么样了?”

    “多谢州牧关心,师父说话慢一点已经没有问题了,但如果着急起来就会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