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璟接过信,先不慌拆看,笑着问道:“我很关心你师父现在说话怎么样了?”

    “多谢州牧关心,师父说话慢一点已经没有问题了,但如果着急起来就会一句话也说不出,前几个月研制木牛就非常着急,三天没说一句话。”

    刘璟最关心的就是木牛的研制进展,这关系到他的北征,他拆开信看了一遍,顿时腾地站了起来,信中说研制木牛已经成功,刘璟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期待,对众人笑道:“看样子我明天就得启程去江夏了!”

    .........

    五天后,刘璟的船队抵达了蕲春县,此时马钧并不在夏口,而是在蕲春郡的山区试验木牛,按照荆州和江东达成的协议,蕲春郡现在由两家共管,九月时正式移交给荆州,目前蕲春太守步骘,郡丞却是陶政,郡内没有驻军。

    步骘只是名义上的蕲春太守,他同时兼任庐江太守,大部分时间步骘都呆在庐江郡,蕲春郡实际上是由郡丞陶政控制。

    看得出陶家在蕲春郡内也下了本钱,重新修葺了蕲春县码头,并将陶家船队补给站和仓库从武昌县移到了蕲春县,带动了蕲春县的发展,蕲春码头上停满了船只,码头上人来人往,也格外热闹。

    刘璟下了船,陶政和马钧立刻迎了上来,一起施礼,“参见州牧!”

    刘璟和陶政寒暄几句,便将注意力转到马钧身上,毕竟他千里迢迢而来,就是为了马钧的木牛,他立刻笑问道:“我能在哪里看到木牛?”

    马钧也拱手笑了笑,非常缓慢地说道:“我们一共制作了二十辆,并在蕲春县北面的云丹山内修建了试验场,距这里还有百里之遥,不过县城内也有一辆”

    不等他说完,刘璟便笑道:“我可等不及了,就去县城!”

    ........

    在县衙的后堂内摆放着一辆黑色的木车,高约六尺,长一丈,从外形看确实像一头木牛,前面还雕了一个牛头,中间的牛身实际上就是粮柜,非常宽大,但下面只有一个轮子,这一点有点象鹿车。

    刘璟轻轻抚摸着这辆木牛,看得出有很多机关,绝不是一辆简单的鹿车,旁边马钧的一名弟子介绍道:“木牛有两大特点,一是存储量大,粮柜中可以放四石米,相当于两匹骡子或者两辆鹿车的负载,其次是轻便,一个人就可以操纵,而骡子要吃草,鹿车也要两人操纵,走山路还很不方便,我们的木牛走山路如履平地。”

    “这是怎么办到呢?”刘璟好奇地问道。

    “这个真的一言难尽!”马钧笑着慢慢说道:“关键是木牛肚子下有一套铜制机关。”

    他让人将木车翻过来,下面果然有一套铜制的盘状机关,显得很复杂。

    马钧指着机关又缓缓道:“这个机关主要用来调整轮子和箱子的高度,以及前后左右,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调整,这样,无论上坡、下坡还是走崎岖山道,都能应对。”

    刘璟眉头微微一皱,“好像操纵很复杂啊!”

    “确实操纵不容易,这就是唯一的麻烦,使用木牛之人,需要训练几个月才能熟练操作。”

    刘璟已经难以抑制心中的期待,笑道:“我希望能立刻看到木牛在山地中的实际表现。”

    云丹山位于蕲春县东北方向约百余里处,它属于大别山余脉,山势陡峭,高地落差极大,且山路崎岖,山涧溪水潺潺,森林茂盛,和终南山地形颇有几分相似,是试验木牛最理想的场所。

    当天下午,刘璟一行人浩浩荡荡抵达了云丹山,此时,马钧的一百多名弟子已经在山脚下搭建了几十座帐篷,作为试验木牛的基地,在刘璟未来之前,他们已经反复试验了三个多月,不断进行调整完善,最终拿出了二十辆样车。

    大帐前的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二十辆黑漆木牛,马钧的二十名弟子已经准备就绪,他们个个长得身材高大壮实,非常适合操纵木牛。

    在他们身后数十步外,便是一条蜿蜒崎岖的上山之路,山上有两座道观,这条山路便是道观运送物资的上山小道。

    刘璟走上前,轻轻拍拍了其中一辆木牛,对马钧笑道:“我拭目以待,开始吧!”

    “装粮!”

    马钧的其他弟子从一座大帐中扛出了一包包粮食,这是荆州的标准粮包,一包正好一石米,他们在每辆木牛的粮柜中各放四包粮食,又将柜门锁好,二十名操纵木牛的弟子纷纷将皮带搭上肩膀,准备就绪了。

    “出发!”

    随着马钧的一声令下,二十名弟子推动木牛开始列队而行,刘璟则带着数百士兵跟在他们身后,观察粮队的行动,果然如马钧事先的描述,二十辆粮车非常轻便,虽然运载着近五百斤重的粮食,但依旧能在山道上行走如飞。

    上坡时稍微吃力,但依旧能缓缓推上去,下坡时又转换机关,使木牛能够徐徐而行,不至于一下子冲下去,关键是轮子非常灵活,能够轻巧地避开前方的大石。

    一路淌过溪水,穿越丛林,二十辆木牛始终保持着阵型,行走如飞,连操纵木牛的弟子也显得并不疲惫,他们一路走了二十里,终于来到一座道观前,这里已经有十几名弟子在等候了。

    不多时,刘璟率领士兵们也赶到了道观,只见二十辆木牛整齐地停放在道观前,一辆辆木牛完好无损,眼见为实,不仅刘璟眼中充满了赞许笑意,连他的士兵们也都惊呼不已,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健骡,不用吃草料,负载量又大,是山区运送粮草物资的宝贝。

    这时,马钧带着弟子们也赶来了,拱手笑道:“州牧还满意否?”

    “满意,非常满意!”刘璟笑眯眯道:“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

    “州牧请说!”

    刘璟拉着他上前道:“我在路上考虑,可以不用征集民夫,直接命令士兵运送粮食,同时遇到敌情时,士兵还能放下木牛作战,所以,能否将木牛同时改装成一种防御武器。”

    马钧想了想,慢慢说道:“应该可以!”

    他指着轮子说:“木轮可以收回车腹,这样便成为一种掩体,而且敌军不懂机关,也无法推动它前进,另外我可以在牛头这里修改一下.....”

    马钧拍了拍牛头道:“这个牛头本来是装饰,但我可以将它变成一排弩,这样遇到敌情,木牛也可以发弩劲射,州牧觉得如何?”

    此时,刘璟已在憧憬数千辆木牛行走于祁山的盛况,他已经有点急不可耐了,沉吟一下又问道:“如果我要五千辆牛车,需要多长时间造出来?”

    马钧有些为难,“这种木牛制作要求很高,我看最快也要三年才能造出五千辆。”

    “三年!”

    刘璟连连摇头,“等到三年后,黄花菜都凉了,还打什么关中,能不能提前完成,或者不用五千辆,三千辆木牛吧!几时能造出?”

    马钧沉思片刻道:“如果有足够的工匠,加工赶制,一年时间可以完成三千辆。”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刘璟毫不迟疑道:“我把所有的军械工匠都交给你,要多少钱粮我都可以拨付,无论如何,一年之内务必造出三千辆木牛,另外先造一百辆用于培训士兵。”

    马钧慨然应允,“卑职遵命!”

第583章 武昌偶遇() 
离开蕲春郡,刘璟渡江来到了武昌,这是他近一年来第一次返回江夏,刘璟的巡视计划中没有江夏,这次只是去蕲春郡检验木牛而顺路来看一看江夏,就像出嫁女子回娘家一样,来看一看他的崛起之地。

    刘璟没有惊动官府,只带了几名随从乔装成商人来到武昌城,他想亲自了解一下自己离去后武昌的现状,而不是听官员们汇报,江夏就像他的故乡,刘璟对它总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武昌城比从前更加热闹了,自从江东全面放开了和荆州的贸易后,武昌城的商业进一步繁盛,与其同时,陶家除了经营盐、铁和粮食三种战略物资,其余货物贸易全部放手,这就给众多小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而陶家近两千条商船的货运能力也保证了荆州和江东贸易迅猛发展。

    几乎是一夜之间,武昌城成立了三百家小商行,在码头上,众多的商船打着各种商行的旗号,而陶家已隐身在背后,巨大的商船和矗立在码头上的数十座仓库,这些才是陶家的生意,陶家已经从商人转变为基础商业设施的提供者,陶家著名的双鲤标志也渐渐在商场上消失了。

    码头上熙熙攘攘,商人们聚在一起谈话,谈论各地商机和到手的利润,船夫们则在紧张地操纵大船,从狭窄的水道靠岸,随处可见精明的商行管事在步履匆匆行走,去办理各种手续,码头边上,几十头大象在有条不紊帮助卸货,一队队民夫背着货物列队向仓库走去,古铜色的背脊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刘璟下了船,带着几名随从向城内走去,他贴上了假须,赤髯如虬;眉毛也加粗浓,无人能认出他,再加上他身穿绛袍,腰束革带,裹着头巾,看起来像一个西域来的胡人客商,在武昌城,胡人客商已经不稀奇了,随处可见。

    此时已是中午,刘璟回头对几名随从笑道:“去碧水楼用午饭吧!”

    碧水楼就在东城附近,是从前刘璟最喜欢的一座酒馆,他尤其喜欢那里的一道名菜,酱鱼籽,他儿子的满月酒就是在这里置办,好久没有来武昌,刘璟又想起了酱鱼籽的美味。

    几名亲兵都知道他的嗜好,都笑道:“现在正好是鱼籽肥美时节,今天要大快朵熙了!”

    刘璟哈哈一笑,负手向不远处的碧水酒馆走去,刚到门口,一名酒保迎了上来,热情地介绍道:“客人是第一次来小店,小店有三绝”

    刘璟摆摆手,“不用你介绍,我以前来过,在三楼给我找一间雅室。”

    酒保连忙陪笑道:“正好有空房间,贵客请随我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