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日后,牟斌和林元甫赶到了浙江,甫一到浙江,镇守太监麦秀便要请二人吃饭,二人皆都皱了皱眉头,心道这死太监也太缺心眼了吧。
拒绝了麦太监的好心,二人便当先到了按擦使司,会和了王一言,经过一晚的了解,第二日一早,他们便禁止的来到了陈府。
陈府前早已经聚满了人,陈瑀这事已经惊动了朝廷,那些看热闹不怕事多的,自然是早早的将陈府包围了。
当然这里面不伐有麦太监安插进去的亲信,就是准备借机混入陈府,将房小梅给揪出来,只要那小娘皮出来之后,这案子根本就不需要调查了。
当得知林元甫等人来了陈府,陈瑀急忙出门接待,见到三人后便开始寒暄起来,一点都不心虚。
能有陈瑀这样心如惊雷面如平湖的人,恐怕整个大明也找不到几个。
“陈大人。”林元甫直奔主题,“废话我不多说,你知道我们此行为了什么,不知陈大人可否让我们证明你的清白?”
陈瑀笑了笑道:“哦?如何证明?”
“搜府。”林元甫不卑不亢,面色平静的道。
“可以。”陈瑀也笑了笑,“请牟指挥和王大人搜吧,我招待一下林大人,毕竟我也做过言官。”
林元甫点了点头,牟斌看了一眼陈瑀,便随着王一言走开了。
待二人走后,陈瑀便直接了当的道:“林大人,那麦太监的小妾确实在我府上。”
林元甫知道陈瑀还有话,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我要借麦秀立威浙江,为接下来的目的做铺垫,所以林大人一定要帮我。”陈瑀继续道。
“哦?我凭什么?”林元甫饶有兴致的问道,此刻才开始仔细的打量着这一时风头无两的年轻人,那个曾经威胁闽商的年轻人。
这小子确实气度不凡,谈吐间带着一股强烈的自信,这个时候居然还能这般泰然自若,将来的成就一定不会小。
“因为我接下来,也是我后半辈子工作的重点就是,开海禁!”陈瑀最后三个字说的异常的重!(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 以诗拜师()
麦秀的事件对浙江众官冲击很大,那些本抱着观望态度,摇摆不定的人,都纷纷的来到了陈府,事后马屁功夫拍的可谓是一流。
陈瑀也不和这些人计较,不过这事件倒是有很多意外之喜,例如杭州有不少的低级官员已经开始向陈瑀靠拢。
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但是能有这些效果已经算是很好的,毕竟陈瑀还十分的年轻,那些政坛上的老手不可能低下颜面去主动结交陈瑀,太失面子。
林元甫已经如愿以偿的得到了陈家的三成股份,但是想要吞并那另外的几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这一块来说是相对安全,但也仅仅是相对。
当案件结束之后,陈瑀便没有了那么多的估计,请了王一言、林元甫、牟斌一同在醉翁楼吃饭,不过陈瑀的一举动倒是颇为耐人寻味。
就是在吃饭的时候,陈瑀带上了锦衣卫指挥同知钱宁。
当牟斌看到钱宁的时候,惊讶的半饷说不出话,良久后道:“钱同知何时到的浙江?”
钱宁接下来的一句话更加的耐人寻味,他道:“在大人前两日,皇上派我亲自保护陈大人,怕陈大人遇到危险。”
原来在几人来的前段时间皇上已经派人来杭州了,而且还是锦衣卫指挥同知,难怪陈瑀这么有恃无恐,可是这也说不过去,既然陈瑀已经有了倚靠,那为什么还要借助闽商的力量?
这是林元甫想不明白的事。
牟斌更加的想不明白,皇上这么做到底什么意思?已经派了我……不对,牟斌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怕是派钱宁来是为了示威吧?看来自己和外廷走的太近了,得要收敛了,不然自己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怕也会不保了。
按察司使王一言心中也微微惊讶,他早就怀疑,能在按察使司牢房内杀掉麦秀,还逼着麦秀写出一封认罪书,这样的事。怕除了锦衣卫没有人能干的出来了。
陈瑀的力量到底有多么的大?
三人各怀心思,一顿饭犹如嚼蜡,只有陈瑀和钱宁,吃的十分的舒畅。
朝廷给出的期限是五日。可是谁也没想到才来杭州一日,便将陈瑀之事调查清楚。
陈瑀的假期还没有休完,所以到也不着急回京,本想邀请牟斌和林元甫在杭州游玩几日,可二人执意要现行回京复命。
陈瑀本想和他们一起回京。可是家中尚有一些事情要处理,所以便暂且留下。
钱宁来杭州是凭陈瑀吩咐的,从杭州到京师路途遥远,身旁每个打手什么的,也不太安全,索性就让钱宁留下,日后和自己一同回京。
回到府上,陈瑀找到了房小梅,得先要安排一下这丫头,事情已经解决了。若在住在陈府,那可真要招来闲言碎语了。
房小梅知道陈瑀的心思,便依照陈瑀的意思,对陈瑀说自己在温州府有个远方亲戚,希望去投奔。
陈瑀点了点头,现在这个时候,房小梅留在杭州确实也不怎么好,便道:“反正这几****也要上京,便从温州绕上一圈,全当是给你送上一程了。”
家中这边交待好了。陈瑀便收拾了行囊准备出发,致末说什么都要跟着陈瑀,没有办法,只能将小丫头带着一同入京。
其实入京前。陈瑀还准备从南直隶苏州府绕上一圈,看一看老师的近况。
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发了,陈瑀算了一下日子,如果不出意外,等赶到京师的时候,差不多刚好能赶上上元节。
上元节算是大明十分热闹的一个节日了。京师会有许多噱头,届时致末这丫头指不定能高兴成什么样子。
温州府距杭州府三百公里,一行人从水路出发,距离稍近,二日后便抵达了温州。
温州内有著名山景,曰雁荡山,既然已经来了,反正陈瑀的雅兴也好,索性便准备去玩上一玩。
可是陈瑀的名声实在太大了,刚一道温州府,提学刘大人便亲自接待了陈状元。
这提学刘大人不用说,定然是从陈玉陈提学那里知道陈瑀来温州的消息,陈瑀最近在浙江的风头可谓一时无两,所以这刘提学打着什么目的,陈瑀不可能不晓得。
本不想麻烦刘提学,可是耐不住这家伙的热情,没有办法,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便风风火火的朝雁荡山走去。
那雁荡山百姓听闻有大官要游历雁荡山,全都愁坏了。
为什么?这里面所有的负担最后可都要归结于百姓们,让他们负担这一大批费用,他们实在是负担不起。
上一次就是因为一高官游历雁荡山,有当地穷苦百姓连几日没有饭吃,家中的收入全都被当地典史以各种由头收上去了。
所以听闻此次又有人要游历雁荡山,当地的百姓怎能不发愁?
不过这一次不同,当地有个秀才却自信慢慢的说,此次这些人不会游历雁荡山,让百姓们放心。
百姓们听了也就笑了笑,该发愁的还是发愁,任谁都知道,这秀才肯定是在吹牛逼。
当陈瑀等人刚来到雁荡山脚下,便有一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跳了出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和尚。
这一伙人的举动倒是将陈瑀吓了一跳,瞧那从绿林跳出来的身手,不会是来打劫的吧?
现在山贼都这么跟的上时代的步伐了?不但有儒生秀才,还有几个和尚,这配置倒是有点奇葩。
“尔等做什么的?”刘提学面露不悦,娘的,若是在这里被劫了,他这个提学就丢人丢到姥姥家了,此刻心情怎么能好?“瞧你也是个秀才,不好好读书,在这里是做什么?你可知我乃温州府刘提学?”
提学对于这些秀才的威胁力还是很大的,他们的生死,能不能有资格参加乡试大权可都在这提学手上。
所以自古儒生,没有不怕提学大人的。
那秀才果真露出一抹惧色,不过最后撞着胆子道:“学生就是知晓提学大人来游历,所以特意提了一首诗送给大人们。”
“现在没空听你作诗,快些让开!”刘提学不耐烦的道。
不过陈瑀却阻止了刘提学,他对刘提学道:“大人,我等出来游玩就是图个乐子。”然后颇有兴致的对那儒生道:“念吧,本官也想看看你能提出什么好诗!”
“海内衣冠集雁山,草茅无路得追攀。
山中定扫豺狼道,天下谁当虎豹关?
玉辇奚从瞻乐地,金樽未许破愁颜。
江湖廊庙心相似,莫道渔樵尽日闲。”
那儒生念出这段诗像是用尽了全身的气力,读完之后,只感觉一阵后怕。
当他读完之后,刘提学脸色立马变了,这小子什么意思?什么叫“江湖廊庙心相似,莫道渔樵尽日闲”?
你这是在说我们闲着无事,扰乱百姓民生么?指桑骂槐?借诗来讽刺我等这做派扰民?你以为全天下就你这秀才聪明?!
“你……”刘提学刚要发怒,陈瑀就阻止了,他笑呵呵的道:“刘大人莫要生气,他说的对。”
“陈大人爱民如子,佩服佩服!”刘提学只能附和道,不过他心理却像明镜一样,陈瑀怕是在给自己找面子呢。
他见过不少官都是这样,当被指责为贪官污吏的时候,定然会虚心接受,不过这只是寓意着报复晚一点罢了!
刘提学是个上道的人,这陈瑀是什么人?皇帝身旁的宠臣,若是在这里丢了面子,那日后自己这官爵也是到头了,所以那小子定要给陈大人收拾了!
其实陈瑀真的没有这么多想法,倒是颇有点爱惜人才的问那儒生道:“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县学张璁,见过大人。”那叫张璁的学生恭敬的抱拳道。
这人大概三十岁的年纪,五官颇为端正。陈瑀问道:“可否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