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瑀也看不下去了,四下找了找,捡起地上的石头便要朝那倭寇砸去。
“怕?你他妈的也知道怕了,草拟麻痹的!”陈瑀下手还是有分寸,头部不砸,老子砸你背!死不了就行!
直到那倭寇被砸的奄奄一息陈瑀才住手,一双眸子冰冷的注视着只有一千米路程的蒲岐千户所,千户所内还能见到两个老兵油子朝这边观望。
眼中泛起一阵寒光,一腔怒气的朝千户所而去。
“镇守的千户呢?是不是千户所里男人都他妈的死光了?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孩子被屠杀?”
陈瑀在千户所外破口大骂,那两个老兵只是低着头,也不做反抗,直到总旗懒洋洋的过来,哈气连天,脸上露出不快,显然被人搅合了清梦很不爽。
“干什么干什么的?千户所前放肆,信不信抓了你丢海里喂鱼?”
“你……呵呵,你过来点。这里有银子,来给你。”陈瑀狰狞的笑道,隔着栏杆呼唤那总旗。
总旗掏了掏耳朵,缓缓的朝陈瑀而来,口中念道着“算你小子识相。”
他走到陈瑀身前之后,陈瑀一把抓住了他,将他的头死死的按在了栏杆上,另一只手拧着他的耳朵,那总旗的耳朵血都被拧出来了。
“你这耳朵不中用,要了也没啥用。”陈瑀此刻的笑容那么可怕,整个人披头散发,像是发疯了一般。
“你们……你们两个废物,还不给我捅死这个疯子!”总旗哭喊道。
“呵,呵呵,你也知道疼?倭寇他妈的屠村了,你们在做什么?要不是你们孩子们能被赶出千户所?他们能死?”陈瑀怒道。
“你,你瞎说什么,什么孩子,没来过!”一旁老兵油子抽出手中的刀指着陈瑀,“快放了总旗大人,不然不客气。”
“就你们?你们的刀指着的都是大明人?希望你们晚上不会被噩梦缠身!”陈瑀手上力气加重,那总旗的耳朵被拧成了麻花。
“你看看你们脚下,沙子上还有孩子的脚印,若是你们当时信了他们,若是你们不放他们出去,他们会死?你……还有你,你两个眼睁睁的看着倭寇屠杀孩子的时候,你们的刀在那里?你们的刀做什么用的?杀鸡还是抓鱼?除了趴在女人肚皮上,你告诉我,你们那里还能像个男人!”
陈瑀放下了总旗的耳朵,那总旗怒目圆瞪,将千户所大门打开,手中抽出长刀便朝陈瑀而来。
还没到陈瑀面前,就被沈飞一脚踹飞了。
陈瑀抓着两个老兵,像是抓小鸡一般,把他们带到两个孩子身旁。
两个老兵只是看了一眼,便当场吐了起来。
“看看,你们好好看看!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被孩子索命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关市舶司()
本来开开心心的婚事,却因为倭寇的屠杀草草的结束,纵然所来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有点疑惑,可是终究也没有说什么,毕竟程序都已经走完了。
没有洞房花烛,只有秉烛夜谈,新婚之夜,陈瑀是和几个男人一起度过的。
当将温州府房家村惨绝人寰的一幕说完之后,杨一清、王阳明额头上青筋爆出,魏文礼和文征明等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二日一早,杨一清便和王阳明等人回到了北直隶京师。
一封奏疏被递到了内阁。
杨廷和看后,立刻叫来了詹事府蒋冕商议。
“老师,一个村子!倭寇怎么登陆的?沿海海防竟然一个不知?这若是被陛下知晓后,肯定雷霆大发,而牵扯到老师你啊!”
自从杨廷和上台之后,东南的官场班子全都是他一手建造起来的,他怒拍着案几,脸色也不是很好,“林家一群饭桶!让他们督理东南,就是这样给老夫督理的!”
“现在也不是置气的时候,若是此事牵扯到了老师,那老师在百姓中的形象可就毁了,陛下迁怒都是小事,就怕读书人和民心啊!”蒋冕担忧的道。
“这也是我找尔来商议的缘由,可有什么解决办法?”杨廷和道。
“老师,这个罪名不能由你担起来。东南出现倭患不是海防羸弱,而是……市舶司造成的,如果关海禁,又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惨案?所以这一切都是陈廷玉造成的!”
杨廷和点了点头,淡淡的道:“你去和给事中御史言官们商量着,明日早朝肯定要吵的不可开交,这次无论如何不能输,这件事对老夫太过重要,切记!”
“学生明白了。”蒋冕望着杨廷和,缓缓的走出了内阁,此刻他已经开始有点怀疑,跟着杨廷和究竟是对还是错!
杨廷和分明就是想着祸水东移,一开始他就有了解决的办法,还故意让自己说出来,老狐狸看来也是把自己当成了一颗棋子了。
正德六年,十月,朝会。
天刚灰蒙蒙亮,百官已经在午门外等着了,每个人神色都不是太好,即便是相互熟稔的一些官僚,此刻也非常默契的没有相互打招呼。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正德皇帝大发雷霆的样子。
今天正德皇帝和往常一样姗姗来迟,看不出他什么表情,本就较长的脸面,此刻拉的更长,他安宁的让百官有点窒息,他们从来没见过朱厚照这个样子,朝堂上针落可闻,仿佛暴风雨来的前夕。
今日朝会,百官也默契的没有一人先开口,朱厚照就那么冷冷的看着百官,脸上带着一股嘲弄的表情。
“都指挥佥事吴邈呢?”良久后朱厚照淡淡的开口了。
武官班列一个人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皇上,微臣在。”
“咦?你怎么在了?”朱厚照好奇的盯着他,“你抬头来,让朕好好看看你。倭寇来了都见不到你人影,朕想看看,见你一面是不是这么难啊。”
“微臣有罪,微臣该死。”
“该死!你确实该死!一百三十条人命,你一人死可以抵偿我大明子民么?如果可以,朕早就给你拉出去杖毙一百三十次,朕要你这个指挥佥事干嘛的?总督备倭?你告诉朕,你怎么总督的?蒲岐千户所军兵呢?巡检司海上巡的什么?倭寇到温州府逛了一圈,然后就这样溜走了?”
“洪钟,你都察院给我好好查查吴邈,三法司开庭一起查!魏彬,去知会钱宁一声,蒲岐千户所总旗以上的官都给朕带到诏狱好生问问,问问他们一天天的都在干嘛!”
“还有诸位爱卿,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朱厚照说话时嘴唇都在颤抖。
巡查浙江御史吴华出列道:“皇上,微臣自五年开始巡按浙江,其中陈弊颇多,尤其是市舶司开埠后,外邦通商人来往不绝,闹事者亦多不胜数,当年太祖定片板不得入海而绝海禁远见如斯,岂不圣明乎?”
“哦?吴御史是说此事起因是市舶司了?”方献夫出列道。
“难倒还不明显么?一百多条人命,若是当初不开海禁,会有这么多人遭此厄难乎?痛哉,痛哉矣!”吴华捶着胸口,痛心疾首的道。
“那本官倒是好奇了,为何市舶司开埠后,这么长时间沿海相安无事,而在最近东南人事迁任之后却发生了此次大事?”
“方献夫,你这是在说杨阁老用人不当?”
“吴御史,不要转移话题,我们谈论的是为何东南会出此次事变!”
“东南出此事变还不是因为陈廷玉开了海禁?如果不是陈廷玉自以为是,能发生此次惨案?皇上,微臣恳请革了陈廷玉功名!”吴华道,“关广东、福建、浙江市舶司,禁止临海百姓下海,禁止造双桅大船,断绝海上贸易往来,如此才可杜绝日后此次惨案接连发生!此次事件我等皆要引以为鉴。”
“早闻陈瑀和刘瑾逆贼关系匪浅,当初重开市舶司,刘瑾贼子从陈廷玉手中拿了多少好处,也请陛下责令三法司调查一番!陈瑀此子当诛!”
这时候杨廷和也站了出来,他心平气和的道:“吴御史,莫要急躁,陈瑀当初开市舶司也是为了朝廷财政考虑,只是他年岁尚轻,经验尚浅,此次错误也在老夫,若是老夫及早阻止,或许此次惨案便不会发生。
陛下,吴御史说的也不无道理,市舶司需关啊!微臣昼夜处理奏章,其中关于东南之事颇多,若是不关市舶司,此后此事怕还是会发生,纵观前朝,沿海虽有倭寇,可也只是小打小闹,何也?盖因太祖片板不得入海海禁之策高矣。”
他们成功的将话题带到海禁祖制上,却略过了东南海防的羸弱,虽然杨廷和没明说陈瑀怎么样,可这句句诛心的话都是围绕着陈瑀,他成功的把所有的锅都甩给了陈瑀。
“诸位爱卿的意见呢?”朱厚照望向众人,很希望有人出反对意见。
可谁知应答他的是大半个朝堂,“臣附议杨阁老。”
“请问阁老,如果蒲岐千户所有所行动,如果巡检司能巡查到海上异常,此次惨案可还能发生?”杨一清出列道。
“沿海这些年相安无事,导致沿海海防懈怠,这却是我等需要考虑之事,多谢杨尚书提醒,日后定重点整理此事。”杨廷和不急不缓的道。
这时候礼部费宏也出列道:“日本国使臣此刻还在礼部,可否需要扣押?”
“毋需!”杨廷和道,“番邦之人缺乏礼仪,恳请陛下休书一封给日本国国王源义澄,如太祖当年休书一般,断了日本贸易往来!以与其威慑。我泱泱大朝,天威不可失,自是不能学未开化蛮夷一般扣押日本国使臣,徒增笑耳。若是开了此先例,周邦蛮夷如何看我大明?日后如何还敢臣服大明?”
从天灰蒙蒙亮,一直讨论到日上三竿,朱厚照确实听的也有些烦了,清早那点愤怒,也在这些人的争吵中一点点消失殆尽,脸上逐渐露出不耐烦之色。
心里开始念叨着豹房的胡姫,便摆了摆手,揉了揉额头道:“杨阁老,且去执行吧,温州府安抚工作要做好,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