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阁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房叔……资,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前那和善的房叔叔去哪里了?”李梓棋十分不理解的问道。

    “本官对罪犯不会和蔼!”房资摆了衣袖扭头便走,“明日是朝廷给出最后的期限,若是还查不出缘由,尔等这罪怕是板上钉钉了!”

    朝廷实在没有想到,这一起杀人案件竟以飞快的速度在浙江直隶府走遍散开,舆论压力愈来愈大,朝廷实在受不了,令钱塘县明日必须结案,好给外界一个交待!

    “什么?”陈瑀脸色渐渐的变的惨白起来,这样的结果是他从未预料到的!

    翌日一早,房县丞就开庭审理,与其说是审理,还不如说只是走个过场,审讯中,陈瑀却没有看到王璟的身影。

    结果很快出来了,陈瑀引来倭寇,复仇李家圩,县衙内李梓棋和李武给予陈瑀帮助,联合杀害倭寇和李四,事后李武劫狱未成,全部落网。

    一份处理文书很快的被房资写好,他命令小吏将这份文书送往按察司衙门,小吏刚准备出门,却见一群凶神恶煞的官兵朝这边走来。

    他人还没有出县衙,就被那群官兵给踢了回去。

    两个身穿绯红官袍,头戴乌沙的文官从那群官兵身后走了出来,其中一人身补云雁,另一人胸补孔雀。

    那胸补孔雀的乃按察使王一言,另一个胸补云雁的正是佥都御史王璟,二人气势汹汹的进了如保堂,按察使王一言在主位坐下。

    房资听闻之后,连忙迎了出来,他笑眯眯的道:“下官有失远迎,不知二位大人到来,恕罪恕罪!”

    “不用了,案子审讯好了么?”王一言玩味的打量了一眼房资,这目光把房资看的毛骨悚然,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审好了,已经结案,正准备将处理结果送给您呢,您这便亲自来了!”房资恭敬的回道。

    “哦?我看看?”王一言接过房资手中的文书,越看,脸上的笑容就越渗人。

    “房大人不愧是干吏,人才人才,只是本官听闻好像那陈瑀并没有承认啊?你莫不是动私刑了?”

    王一言不愧是三品官,这一言一语展现出来的气场有种让房资窒息的感觉,不知是这王一言处理案件多了,还是为何,房资总感觉他那一双眸子已经看穿了一切似的。

    “不敢不敢,本官岂敢知法犯法?”房资连忙道。

    “知法犯法?”王一言仔细的玩味了一会儿这个话,良久之后他那微眯的双眼陡然睁开,怒道:“房资你可知罪?”

    “身为一县主簿,知法犯法,为了一个区区县丞的位置,竟然勾结倭寇,陷害主官于不义,你还有脸谈知法犯法?你这是将我大明律法玩弄于股掌之间啊?”

    “邀夺解户而兠揽钱粮、执小民而追逼私债、受人投献地土、用强平治坟茔、乘势侵夺田园、低价强买物货、欧死平人而恣意焚毁、窝藏盗贼而坐地分赃……这一桩桩的罪名,简直罄竹难书,好一个房资,好一个房主簿!”说道最后,那王一言已经颤抖了起来:“这哪里是一个小主簿能干出来的事?你简直是狗胆包天!”

    “大人,冤枉,冤枉啊!”房资噗通跪了下去,他道:“是哪个小人冤枉于本官!”

    “本官?你现在已经不是了!”王一言怒道:“给我将这害虫的乌沙摘了!”

    “房十一还认识么?房沐还认识么?今日不杀你这贪吏以明法典,如何对的起那些被你冤枉的百姓良民?哪里对的其李家圩那二三十条人命?”王一言道:“尔罪名已经被用最快的速度呈上御览,此事无需三法司会审,等着秋后问斩吧!”

    王一言说完,便有小吏将房资逮捕了起来,同时,陈瑀几人也被放了出来,几人恰巧打了一个照面。

    “天地理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房资,我早就猜到这件事恐与尔有关!”陈瑀道:“只是没想到,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可怕!”

    会咬人的狗不叫,这房主簙太急功近利了!

    “哈哈……”房资竟然笑了起来,笑容那么的诡异,他吼道:“我房资不后悔,他李壁何德何能?钱塘县若不是我,能打理的这么井井有条?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既然天不容我,那我就反天,我勾结豪绅,威胁富商为我办事,借房沐兼并土地,接受贿赂,侵夺田园,组建牙人,横行霸市,十年来何人可知?你们只是抓住了我,可知天下还有千千万万个我?你们只掀起了冰山一角,哈哈……大明气数尽了!”

    他说完,竟然挣脱了小吏,一头朝如保堂那石柱上撞了上去,当场死亡!

    十日后,钱塘县终于平静下来,一场暴风雨渐渐的平息了。

    京师的处理结果下来了,李县令在任期间,疏漏百出,治理不当,贬其为贵州龙场驿的驿丞,李武永世不得录用参加科考。

    念房沐为形式所逼,不予追究,房洵为报复陈瑀,心胸不正,不适宜为官,免除其科考资格,永世不得录用。

    令福建松溪举人黄城出任钱塘县县令,宜为官清廉,造福一方!

    (第一卷完)

第三十七章 乡试(上)()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山腰上,一位妙龄女子正拖着下巴,呆呆的望着江南的星空,点点繁星勾勒了那一张十分不正经的笑脸,她努力的想要将这人的脸面挥去,却发现这张笑脸已经深深的烙入了心扉,挥之不去。

    不一会儿,她身后便出现了一个中年男子,他手中拿着披风,望着那少女的背影,摇头叹了一口气走了过去,悄悄的将披风给她披上道:“让尔回泰兴老家,尔却不愿意,非要跟着为父来这荒郊野岭受罪,他娘的,三个月了,连个能说汉话的人都不见一个,这鬼地方!”

    “爹,这儿挺好的,安静,静逸,山好,水好。”她觉得自己已经配不上那坏家伙了,只有中落才能体会到辛酸,才能体会到那原本靠着富贵支撑起来的自信心竟然那么的不堪一击。

    要自信,先从心开始吧,李梓棋抬头望了江南一眼,便随着李壁朝那破败的驿站走去。

    江南、杭州府,街道上熙熙攘攘,清一色的头戴四方巾,身穿长儒衫的书生,哪里都能听到之乎者也之类的言语。

    清晨,虾皮包子店铺前:汝可卖吾三包哉?

    中午,酒肆门前:陈兄午时当做学问,不可多喝乎!

    傍晚,邸舍内:可有空闲之间也?

    临近中秋,更有人左手拿书,右手背后,抬头望天,良久憋出一句:“把酒问青天,今夕是何年?”

    更为夸张的是他身旁竟有人击掌称快“好一首李白李子美的诗!”

    临近秋闱,虽说经过小考的淘汰,但此次秋闱的考生仍旧有一千多人,一时间杭州府人满为患。

    吸收院试的经验,这次陈瑀可早早的就在杭州府租下了邸舍,位置就在贡院不远处。

    当然聪明人不止是陈瑀一人,住进邸舍的时候,他发现那谢以中和董文玉也早早的入住了进去。

    乡试是为官的第一步,是大明中下层官员的基石,所以这场考试对于陈瑀来说十分的重要。

    考前这几个月内,陈瑀基本上都呆在陈府内,很少外出,这期间他已经把“四书五经”以及毛澄等翰林院学士的时文不知看了多少遍。即便是如此,临到这个时候,他心理还是万分的紧张。

    他甚至把所有的乡试程序都反反复复的在脑中琢磨。

    乡试分三场,每场持续三天,第一场是八月九日至十二日,第二场十一八月十二日至十五日,第三场是十五日到十八日。

    在开考前两天要对考生进行核查,看是否有冒充他人、户籍不符、三代是否都是良民等等,这一系列核查完了还不算完,还要对考生进行编号,写明某行、某号,系某外考生某人号舍,并且在号舍外张贴考生姓名,揭榜晓示众人。

    原则上说是不会出现院试那种没有座位等情况,但是陈瑀知道,这单进入号舍,你就不晓得要花费多少时刻,所以先进去还是有一点心理上的优势的!

    乡试的主考官有一到两名,南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湖广等行省的正主考官选用翰林院谕德、编修、检讨等人充当,副主考官则由洗马等充当,其他行省则用六部属官六科给事中充当。

    主考官的任务和职责都十分重大,他们需要主持一省的考试,还要负责拟定试题,审定考生答卷,决定考生的名次及录取与否。

    这出试题到还好,但是这审定考生的答卷这一任务就十分的繁重了,要知道,这一省份的考生少的有一千多人,多的甚至有两千多人,初场七篇制艺,《论语》一道,《大学》、《中庸》一道,《孟子》一道,分三篇,每篇不少于二百字,《五经》四道,每道不少于三百字。

    第二场,经义一道,判五道,诏、诰、表选一道,不少于三百字。

    第三场,经史时务策五道不少于三百字。

    这个时候还没有标点,“断章取义”全都靠主考官那一双眸子,且不说其他,单就这一个考生,三场下来就有多少字可想而知。

    若是阅卷时日宽裕这且还好,可是朝廷定了,八月底前,必须揭榜公示,这对于主考官身上的任务之重,可见一斑。

    加上朝廷还有礼部和翰林院“磨勘”,主要就是复查取中举人这些试卷是否有错字,句意不通等等,若是查出有错,还会对主考官进行严厉的处罚。

    又有太祖皇帝定了“务实求才”,若是把一些歪瓜裂枣给选了进去,丢了国家的颜面,那你这主考官也是到头了!

    虽说任务繁重,看起来很难完成,不过不要紧,几百年前传承下来的东西,这些官场人简直了如指掌,这种东西就是“默认”。

    默认取与不取的关键在哪?答案在院试已经说过了,四书五经!

    当然,一场考试单靠两个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