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宋在同草原民族的作战之中学到了有用的东西,这么多年的征战下来,早已是经验丰富,背嵬军“大宋第一铁骑”的名头可不是白来的。

    背嵬军在草原上如何征战?

    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屠杀,这个方法要因人而异,对待人口存量少的部族种群非常有效,但对于人口存量极大的王朝和国家没有太过明显的收益,甚至会出现反作用,在道德上处于下风。

    这也是赵祯从来不屠杀契丹人的原因,毕竟契丹是受到大宋承认的王朝,屠杀契丹人就等同于大宋无道,而另一方面把契丹变成了有道。

    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到时间大宋的被动可想而知,甚至会影响赵祯自己的统治地位。

    而对于敌烈部,赵祯完全可以放手去做,杨怀玉完全可以放手去杀,原因很简单,是敌烈部的人自己挑衅在向,是他们自己作死。

    大规模的屠戮对人口存量少的部落种族就是一场灾难,因为本就基数少的他们会受到致命打击,每屠戮一个族帐都是在把敌烈部的力量成指数级的消灭。

    一千人也许对契丹算不上什么,但对于人口本就不多的敌烈部却是相当沉重的打击,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一千人,百分之一和千分之一哪个大?

    杨怀玉率领背嵬铁骑一路厮杀,所到之处几乎是寸草不生,这是人类战争最彻底的方式,也是最野蛮有效的方式之一。

    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在纯粹的力量面前非常有效,大宋铁骑的彪悍第一次在草原百姓面前表现出来。

    草原并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居住,放牧也不是固定的,只有经验丰富的老牧民才能知道在哪里驻扎最为合适。

    为此在出兵之前宋军特意找了一个与敌烈部充满仇恨的小部族,并从部族中挑选了极为经验最老道的牧民,为的就是让他们给宋军做向导。

    当年李广也算是一代名将,虽然不懂政治的他最终未能封侯,可不能建功的部分原因和迷路分不开。

    在草原寻找的最主要的标志物便是厚厚的羊盘,这些羊粪堆积起来的东西是放牧的必需品,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草原,更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在冬日里,厚厚的羊盘可以隔绝潮气和寒冷,否则即便是最耐寒的羊也顶不住。

    而那些老道的牧民可以按照草场和走势很快寻找到羊盘,继而寻找到敌烈部的族帐,首放节这一天每个族帐都会参加,这不是聚集在一起的活动,而是每个族帐独立的祭祀。

    并且也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规矩,在首放节这一天划定的草场别的族帐就不允许再来了,不过在如此广阔的草原上有着大把大把的草场可以选择,但谁也不愿距离部族太远不是?

    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也是哪个对敌烈部有着仇恨的小部族所建议的,这个时候去袭击敌烈部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宋的背嵬铁骑在向导的指引下,很快便寻找到了一个小族帐,骑兵以最快的速度发起进攻,族帐中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幼,年轻的草原汉子几乎倾巢而出的进行放牧去了。

    当他们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是被屠戮的族人以及燃烧的帐篷,此时大宋的骑兵再次出现,直接对他们进行围剿。

    每一场战争都是血腥的,文明的战争根本就没有,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把对方置于死地,此时的怜悯和同情毫无作用,只会让你的刀锋更加迟钝,让你的性命更加脆弱。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报复() 
大宋的报复出乎敌烈部的意料,他们没想到会如此之快的到来,更没想到会如此的强烈和凶残。

    作为一个天朝上国,大宋这一次抛弃了怜悯和高高在上的自尊心,给予了敌烈部最致命也是最残忍的报复。

    刀锋铁骑!

    背嵬军是大宋最为犀利的刀锋,长长的马刀,锋利的马槊,坚固的在阳光下反射着白光的板甲,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背嵬铁骑的力量也是大宋国力的体现。

    随着军号声,大宋的骑兵开始奔腾,加速,冲刺,速度是骑兵的致胜之道,大宋的骑兵深谙其中的奥妙。

    待速度达到极限,手中的骑枪被平平的竖起,无数的钢铁丛林立刻出现,看着就让人心惊胆战何况是扑面而来?

    敌烈部的勇士在这个庞大而森然的钢铁丛林面前宛若无助的“小动物”,骑枪的破裂声响彻天际,而敌烈部的勇士也从马上消失。

    或是被强大的冲击力击飞,或是成为骑枪上的装饰,骑枪的作用就是为了击飞对手,在碰撞的一瞬间折断,这是一种高速冲击,类似于后世的动能武器。

    背嵬军的重骑兵一下便撕裂了敌烈部骑兵的阵形,同时充斥着嚎叫和惨叫。

    鲜血在战场上是一种兴奋剂,极大的刺激着作战的宋军将士,让他们身上的肾上腺急速飙升,双方拼搏起来的时候,背嵬军中的骑枪已经全部消失。

    而接下来才是屠戮的开始,大宋的骑兵也不单单是盲目的肉搏厮杀,他们很快就组成阵容进行配合,重甲骑兵在前,利用较长的马槊击杀敌人,而胸甲骑兵在后,长刀入鞘,拿起了身后的棘轮弩。

    不知是知晓大宋骑兵的盔甲坚固,还是敌烈部的人无知,他们并没有在背嵬军冲锋的时候射箭压制,而是直接选择了与宋军近战赤膊。

    可背嵬军却不是如此,狮子搏兔尚尽全力,何况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胸甲骑兵的小型棘轮弩武器的射杀着敌烈部的骑兵,弩箭在如此近可以轻易的贯穿重甲,即便是板甲想要阻挡也是有心无力。

    弩箭如蝗,瞬间便带走了敌烈部骑士的性命,软软的皮甲根本无法阻挡锐利的弩箭,敌烈部的骑士在惊愕中便被带走了性命。

    在他们看来骑射只能用弓箭,弩箭需要多大的臂力?基本上射出一箭后便没有了再战之力。

    但宋军的弩箭却并非如此,一箭射出之后,很快便又是一箭,如同暴雨一般收割着他们的性命。

    敌烈部的骑兵拼死冲向宋军,突破了马槊的绞杀,希望和宋军战成一团,而这时候,宋军的胸甲骑兵发挥了他们的长项,收起棘轮弩,抽出长长的马刀作战。

    肉搏战自然是艰苦的,宋军的重甲骑兵在胸甲骑兵锋利的马刀掩护下突出重围,重甲骑兵的作用是冲杀而不是缠斗,宋军把这一点看的很清楚。

    待重甲骑兵突围后便开始继续奔驰,在草原上做了一个大型的机动迂回后,再次从敌烈部骑兵的侧面杀入,马槊连点,威力惊人。

    这么多年来,大宋对背嵬铁骑的训练和培养从未停止过,并非是什么人都能进入背嵬军,也并非是什么人都能统领背嵬军。

    五千人对付敌烈部的三千人本就是屠杀,即便是杨怀玉在后方坐镇也完全不用担心,背嵬军的骑兵以最快的速度围歼了这支首放节刚刚返回族帐的队伍。

    眼下这个族帐彻底消失在了敌烈部的土地上,虽然时敌烈部众多族帐之一,当人也已经不少了,加上之前的妇孺老幼,总计六千五百七十二口。

    妇孺老幼不算战功,这一点即便是把战功看得很重的背嵬军将士也没有任何意义,毕竟没有多少反抗能力,若时把他们也算上,连自己的内心也过不去。

    这个族帐的名字叫可邪可达,虽然名字拗口,但也有特殊的含义,可邪可达,意为草原之鹰。

    不过寓意再好的名字也没有什么用,并未阻止大宋对他们的毁灭,可邪可达在背嵬军的屠戮下算是彻底消失在了草原之上,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皆数扑杀,厚厚的帐篷以及木质的围栏被烧毁,牛羊被赶往大宋的疆土成为大宋的财富,而从每一个帐篷中收缴出来的财富都送往中军,这些东西不用上缴朝廷,是而根据军功分配。

    背嵬军优异的奖励制度体现出来,也许对于赵祯和朝廷来说这些财富不算什么,可对于背嵬军的将士们来说,一路征伐下去消灭一个又一个敌烈部的族帐,缴获的财富也会逐渐增加。

    而这些东西待大军归朝之前,上缴一部分给主帅之外,几乎都能分配到军中,更直接的说,这些东西都是背嵬军将士的财富,根据军功大小领取。

    在意的人自然很多,背嵬军的将士也是寻常人,他们也希望能从这次征伐种获得财富,军功说到底也是他们换取财富的工具,真正利用军功上位的人并没有多少。

    在确认全部剿灭之后,背嵬军才离开可邪可达族帐,财富和牛羊全部运送回大宋之后,这个部族也就彻底的消失在了草原之上,除了袅袅的灰烟和地上的灰烬之外,变什么都没有了。

    可邪可达族帐不过是宋军屠戮的开始,这种征伐时不会停止的,而且背嵬军也没有四散出击,他们不要速度,只需要稳妥的进行。

    一旦四散出击,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很容易走漏消息,先在要保证的是遇到一个族帐消灭一个族帐,封锁消息,不短的吞噬敌烈部的力量,待其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

    杨怀玉每次进攻新发现的族帐都是全力以赴,五万大军早早的就展开包围圈,然后调合适数量的军队进行屠杀,这是一次又计划有预谋的屠杀。

    这种最大程度上的保密使得背嵬军在抵达河董城附近的时候敌烈部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也致使背嵬军小心而大胆的绕过河董城进攻更北方的敌烈部族帐。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 
背嵬军对敌烈部的进攻算是一场奇袭,敌烈部的人几乎毫无防备的就被背嵬军一个族帐一个族帐的消灭,对于大宋来说这是一场正义战争,背嵬军将士心中也没有太过踌躇。

    但对敌烈部族帐围剿的行为终究不能做到完美,因为是在草原上,难免有人走脱,百密一疏之下,宋军屠戮草原的消息在敌烈部传开。

    纲达野是个传令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