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穆修看到顶着狂风暴雪,一路赶来的官家后,心中的一股气突然泄了,跟随在他身后的禁军,医者,学者,更是如此,数千人的船队,回来的只有百人,十几艘的海船回来的只有几艘。如此景象还不能算得上是惨烈的话就没有比这更惨烈的了。

    赵祯在平坦的公路上疯狂的驰骋着,亲卫们这是苦苦追赶,这顶风冒雪的天气里,官家当着百姓的面骑马冲出了宫城,冲出了北京城,冲出了北平府,一路上的流言蜚语可是能把人都给淹没了。

    亲卫们紧随其后,他们都看到了官家那无法言喻的兴奋和紧张,随着皇帝和亲卫司的冲出,北京城的城门守将在惊讶的失神过后,大喊着让手下的士卒关闭城门,天子离京,城门禁绝,务必保皇宫不失,何况这次是官家连旨意都没下,突然就离开京城的。

    北京城的四门突然关闭让更多的人知晓官家离京的消息,所有人都在猜测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就连朝中的相公们依然有这样的猜测,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为何官家会突然离京。

    王语嫣只能为自己的丈夫“擦屁股”,一路上她就没有见到三才,据宫门守卫来报,三才跟随官家一起离开的,那说明没有战事之危,否则官家也不会带上三才这个累赘……

    陈彤来了,把东海宣化使穆修的事情一说,王语嫣便恍然大悟,别人不知道她身为皇帝最亲近的人可是清楚这小小的宣化使在官家心中的地位,立刻下钧旨,朝堂按部就班,各司不得有乱,城门禁绝待陛下回京。

    而正在读书的赵旭也被拉进了乾宇殿开始暂代天子,监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赵旭自然得心应手,朝臣们也就放心了,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而很快就会这样。

    因为朝中的相公们已经前往文德殿面见中宫皇后了,他们总要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才是,对此王语嫣在文德殿召见了庞籍,夏竦等人。

    “国事如常,太子监国,有事奏与文德殿。”

    皇后的话让所庞籍等人松了一口气,而夏竦这是上奏道:“请问娘娘,陛下离京所谓何事?”

    王语嫣笑道:“皆因东海宣化使回来了,说是带来了东边的奇物,一路上死伤也大,官家便去了……”后续,请关注

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 
    武清县,塘沽口岸,这是大宋在燕云之地最先开辟的口岸,说来也极赋戏剧性,当时穆修的船队沿着海岸线航行回来的时候,穿过了朝鲜海峡,这时他们就得知大宋收复了燕云的消息。

    此时已经在高丽补充了淡水与食物的他们直直的向距离他们最近的塘沽口岸靠近,据当地的高丽人说,他们往来塘沽好多次,这口岸最大的好处便是距离大宋的京师非常近。

    这话让穆修和船队的成员顿时失望,显然这人是在吹牛,他并没有去过大宋,因为大宋的国都在开封汴梁,距离燕云何其之远?

    但他们的鄙视让当地人大为不满,指着大宋的方向叫道:“你们这些在外多年的臣子怎么会知晓,你们的大宋早已经迁都北平府!就是以前的辽朝析津府,自然的,北京城就是现在大宋的国都,代替了东京城,距离塘沽难道不近吗?!”

    大宋收复燕云的消息已经让他们惊讶万分了,但随之而来的迁都之事更是让他们惊讶的目瞪口呆。

    迁都?陛下居然迁都了?!

    那就意味着他们一旦在塘沽口岸登陆,很快就能见到陛下了!穆修等人兴奋异常,放下了身上带着的所有钱财,在高丽百姓连连道谢声中冲向自己的海船。

    难怪一路上的高丽人对他们都是客客气气的,如今的大宋可是真正的上国,一统华夏故地的大宋,在这些小国的影响自然是巨大的,汉话是高丽的官话,汉字当然也是如此。

    在高丽但凡有点家世的贵族都要说上一口流利的汉话,写上稍显漂亮的汉字才行,否则便会让人觉得他配不上贵族的称呼……

    穆修率领船队继续向大宋前进,一路上遇到的大宋海船越来越多,但他们看到自己船队上高高竖起的使者旗帜后,便齐齐的发出喝彩,谁都知道,这是大宋派往东海尽头的船队,据说已经葬身鱼腹了,现在出现宋人自然高呼。

    商贾船队之所以认出穆修等人的船队,皆因他的旗帜与大宋前往倭国的使者旗号不同,东海宣化使的名头他们可是如雷贯耳,大宋成立三年之久的海事衙门早早就发出告示,若是在海上见到任何有关这支船队的消息,都必须要在归航的时候汇报。

    无论是看到了残骸,还是碎片,亦或是尸体……看来朝廷也觉得这支船队完了,但现在出现了自然是极好的,商贾们小心的推算了一下,这支船队已经出海整整六年了……

    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商贾们打着旗语靠近了穆修的船队,为他们送去了大宋的独特吃食和在海上最为珍贵的蔬果,并且大把的往将士们的怀中塞东西,或是成串的铜钱,或是精美的绸布。

    将士们含着泪的点头收下,这是百姓商贾们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如若不收怕是会冷了他们的心。船队越靠近大宋,遇到的商贾便越多,有些商船甚至自告奋勇的折返回去,向海事衙门报告此事。

    海事衙门在知道这一情况后起先还是觉得来报的人疯了,但接二连三的报告让他们重视起来,迅速组织海船出海,在商船的引领下看见了被商船护送的穆修船队。

    高高的使者旗帜,像一位不倒的勇士站立在船队的最前头,海事衙门的监丞在看到旗帜后两眼情不自禁的留下热泪,他林清终于看到当年这位与他争夺东海宣化使的袍泽出现了!

    海事衙门的船以最快的速度靠近穆修的大船,在验看过穆修的腰牌后,林清便在穆修奇怪的眼神中把腰牌扣了下来,递给一旁的小吏道:“快马,不!挑选我海事衙门中马术最好的人,着最快的马送往北京城,日夜不可耽搁,务必送到皇宫之中,要是有一点闪失,老子生生打死他!”

    之后的事情便是赵祯见到了那块代表着穆修身份的铜制腰牌,一块小小的腰牌使得整个北京城变得不同寻常起来,而赵祯骑着宫中最快的御马一路从北平府奔向武清县塘沽口岸。

    能让一国之君急不可待的去见一个小小的五品官,这在三才看来简直是就是个奇迹,他哪里知晓,赵祯要见的不是穆修,而是他运回大宋的那批农作物!

    其实中国人很早就知晓美洲的存在,《梁书》卷五十四《东夷列传》中有一段重要记载:“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到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无城廓,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有牛,角甚长,以角载物,至胜二十斛。车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其婚姻,婿往女家,门外作屋,晨夕洒扫,经年而女不悦,即驱之;相悦乃成婚。”

    这里的扶桑并不是日本国人自然不知,但在赵祯眼中,这里的扶桑很清楚便是墨西哥!直到后世墨西哥人依然保留了其中许多的习俗。

    北平府距离塘沽口岸并不算远,赵祯用了一个白天便骑马赶到,因为商业的发达,海洋贸易的繁荣,从北平府到塘沽口岸的水泥路早已铺设完成。

    当赵祯率领亲卫赶到的时候,穆修等人已经上了岸,海事衙门也开始搬运船上最珍贵的货物,亲卫打出了天子仪仗,远远的便能瞧见。

    “陛下!……陛下!”

    穆修以及他身后的数百人发出凄惨的哭号,为曾经的袍泽,为曾经的朋友,为曾经的兄弟,和曾经的悲伤!

    数百人齐齐的跪下,行大礼参拜赵祯,仿佛一群迷失了方向的孩子,突然找寻到了家,找到了父母,找到了归宿……三才站在一旁忍不住眼圈红了,一旁跟随赵祯而来的将士看到了这些袍泽的情义,忍不住流下热泪。

    近两千余人的船队出海,最后归国的只有区区三百余人,还有很多都是奄奄一息的模样,可以想象他们在海上受了多大的罪,吃了多大的苦,谁见了不动容?

    赵祯上前扶起穆修道:“诸位都是我大宋的勇士,亦是我大宋的功臣,朕在此感谢诸位的远行之苦!”说完就在三才震惊的眼神中弯腰一礼。

    帝王之礼不下庶人,何况这显然是官家发自内心的对这些人施礼,那意义就更大了,弄不好要记载史册,名垂青史的!连天子都对他们行礼,那三才和亲卫们自然也跟着行礼。

    一时间繁荣的塘沽口岸数万人躬身,只是为了表达对这些英雄的敬意!后续,请关注

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 
    

    任何保存种子的方法都没有直接栽种要好,因为这是**移植,植物本身就算是一种种子。海事司搬运船上的物品,但唯独没有移动这些植物,因为他们在船上长得非常好。

    赵祯登船了,在登上船的一瞬间他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到,船上的甲板上没有任何东西,只有泥土和放止泥土流失的木板,在这些泥土中,各种各样的植物按照中国人的种植习惯整齐的排列在一起,一排排,一列列,整齐划一。

    “官家,这是咱们司农寺少卿刘郜的功劳,他伺候的这些植物都是顶顶好的。”

    赵祯点了点头:“不错,能把这些外邦之地的农务伺候好,真是殊为不易的事情,朕自然会奖赏他,司农寺少卿来正六品,朕要提拔他为正四品的司农寺卿!”

    在场的人都沉默了下来,所有人都望着皇帝默默无语,这一幕让赵祯和一旁的三才感觉奇怪,三才开口叫道:“司农寺少卿刘郜?刘郜何在?还不快快领旨谢恩!”

    穆修等人缓缓跪下,穆修从怀中掏出一本奏疏,双手相持庄重的递给赵祯道:“启奏官家,司农寺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