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农耕民族的调节办法却完全不同,它是通过内部的消耗而完成对自我的调节,每当一个王朝繁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个国家便会进入一种奇怪的状态,官员开始**,百姓开始愤怒,往日里能轻松度过的天灾也在**之下变得愈演愈烈。

    当然至关重要的君主也会变得懒惰,因为在他看来前面有过昌盛,以后的事情与自己又无关,自有那些有能力的后代替他收拾这幅烂摊子。

    于是各地的起义开始频发,这是一场小病,如果皇帝能早日清醒,根治这些问题,并把国家引向正确的方向,对外扩张,便不会有多大的问题,但这个时候,千年的王朝基本上都会做同一件事前,镇压起义。

    这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起义也许会被镇压,但根本问题没有解决,还会有下一次的起义,百姓都吃不饱了,马上就要被饿死在家中,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保障,还怕造反吗?!

    同样的道理,大宋的百姓吃得饱,穿的暖造反的事情便少上了很多,因为造反的代价太大,当一个人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下去,谁会以死去搏一把得不到的东西?人其实是最现实的动物。

    这就会导致大宋的土地不够用,人口多了,土地自然就会变少,矛盾便会出现,而解决矛盾的办法很简单,对外扩张,这是天理,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赵祯要打破人口的天花板,其实也是在打破对中原王朝的束缚!打开战争与扩展的魔盒!因为这个礼仪之上,儒家学说大行其道的华夏王朝从没有自主的有意思的向外扩展过,永远在自己给自己画好的圈子里自娱自乐……

    “是时候该登上一个更大的舞台了……”

    赵祯望着御书房中足足一面墙的地图开口呢喃。

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 
    大宋大同府,这个被赵祯改造成天下商贾云集的奇迹之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新的活力,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咽喉之地,同时也是年轻的后起之秀,在这里各国的文化与经济发生前所未有的碰撞与融合,从而诞生一种奇异且让人惊叹的和谐。

    太阳这种为常人规定作息时间的天体在这里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因为在大同府,无论白天晚上,商贾之间的交易都络绎不绝,即便是在夜里,大同府的天下交易依然是人声鼎沸,甚至比白日更加让人惊叹。

    站在城楼上,赵祯都被眼前的奇景所惊呆,如果说北平府是大气磅礴的帝王之都,那这里便是集人间之财富的商家之都。

    “官家,城楼上风大,还是下去吧?”

    三才小心的为赵祯披上一件大氅,外面是精美的蜀锦,里面则是上好的银狐皮,雪白的绒毛在里面而不是裸露在外,保暖效果极好,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秋,深夜里的寒风还是能煞人嘞!

    赵祯摆了摆手,只有在城楼上才能瞧见这大同府的繁盛之旷,往来车马的灯火把这座城市照耀成了一座不夜城,车辚辚,马萧萧的景象让人惊叹,无数灯笼组成的火龙不断从大同府向外延伸出去,最后消失在城外的旷野上。

    同时也有更多的车队向大同府前进,他们都是商贾的车驾,带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前来交易,虽说大同府的榷场是辽朝,西夏,大宋的三国交易,但天下所有的商人百姓都可汇聚于此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谓之“天下交易”。

    西夏交易的货物主要是羊毛,他的羊毛一度成为大宋追捧的东西,许多大宋商贾趋之若鹜,甚至愿意话大价钱采购然后囤积起来,只要有能力把羊毛变成毛线,这东西又不怕坏,大宋毛衣市场永远都是那么的蒸蒸日上,害怕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辽朝的商品也有不少,比如最为出名的契丹鞍,但现在大宋收复了燕云之地,契丹鞍的制作工艺与流程已经被大宋所获知,并且大宋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和优化,许多人对大宋制造的契丹鞍更加青睐。

    当然具有辽朝特色的商品在大宋也非常好卖,海东青这种神奇的鸟儿便成为大宋富豪之家渴求的东西,一只上好的海东青甚至能买到十万贯的天价,而珠圆玉润的东珠所做成的头钗则是顶尖的奢侈品。

    不过辽朝的瓷器在大宋样式精美,花纹瑰丽,色彩素雅的宋瓷前便黯然失色,世人在选择瓷器的时候毫无疑问的会选择宋瓷,这东西据说能远销海外,连大食人和欧罗巴人都趋之若鹜,千金来换!

    大宋售卖的商品自然是最多也是最好的,即便是辽人和西夏人都不得不购买,因为他们没有本事制造,宋瓷自不用说,蜀锦,丝绸,甚至连棉布都是他们必须购买的东西,也只有大宋能把棉布做的有舒适又保暖,冬天眼看就要到了,上好的成衣棉袄也是西夏与辽朝采购的东西,这些棉袄虽然没有毛衣穿着贴身暖和,但最少也比麻衣葛衣之类的暖和不是?

    如若还有闲钱,便可再买些刀剑之类的兵器带回国内,大宋限制这些东西出口,但却不限制那些做工精良,上面镶嵌宝石金银的刀剑艺术品出口,虽然也是千锤百炼的宝刀宝剑,但价格上却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如若买一把十把还算面前,更多的话便是倾家荡产也买不起。

    况且谁会那这些刀剑上战场,往往都是作为佩饰携带的。

    赵祯走下城楼,正在伸懒腰的时候,一阵寒风扑面而来,差点灌进了赵祯的嘴中,一时间赵祯也觉得凉意四起,带着三才向自己的行在而去,大同府这样的繁荣之所,怎么可能没有皇帝的行宫?

    虽然规格不及北京城和东京城,但防御上来说却是极为安全的,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西面便是西夏,北面乃是辽朝,在这两只虎豹之间,大宋自然不会忽视大同府的安全。

    大同府这样的商业都市为大宋每年缴纳的税收何止巨万?朝中的官员可把这里看成是大宋的聚宝盆,它的安全至关重要,况且这大同府还是北平府的西北咽喉,要冲之地,谁人敢懈怠?

    大同府的行宫非常好找,它就坐落在城中的最东面,位置相比北平府和开封府的皇宫要偏的多,但却更为有利,东面地势高,行宫高高在上便可发现来犯之敌。

    与其说是行宫,在外人眼中更像是一所兵营……

    高大的地基即便是远在城门楼子的赵祯都能瞧见,可以说大同府的皇宫简直是削了一座小山所建成的,地基便是山的底座,上面的的建筑也是冷冰冰的砖石水泥,坚固程度不是以往的木质建筑能比拟的,高耸的宫墙简直堪比城墙,上面的马面墙,阙墙,女墙,层交错叠,基本上没有给人留下攀爬的可能,特殊的建筑风格让每一个攀爬城墙的士兵都会遭受不同侧面的攻击。

    想要进入行宫只能通过长长的甬道,从高高的底座下凿同的半开式隧道,三面都是坚硬的石头,只有三面开口,如若打破宫门,进入甬道便如进入了一出人造的一线天,结果可想而知……

    这座宫殿更像是一座军事城堡,赵祯微微苦笑,当年自己下旨在大同府设计一座行宫,必须要有最为完善的城防,坚固,易守,没想到居然会促使这样一个堡垒似得的宫殿诞生。

    城墙上的那些苫布下的狰狞不用说也知道是什么,三弓床子弩,火炮,等等守城利器,简直把这里营造成为城中之城。

    在大同府中,宋人,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倭人,吐蕃人,甚至是大食人以及欧罗巴人齐聚一起,互通有无而来,算得上是天下大同了。

    当然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赵祯在路过街市的时候被一种熟悉又陌生的香气所吸引:“慢着,这味道,香!香的很!”

    突然出现的咖啡香气让赵祯一步也挪不动,皱眉对三才问道:“这里怎么有咖啡的味道?快快领朕去品尝一番,连朕的皇宫都甚少能喝到咖啡嘞!”

    咖啡是什么三才自然比别人更加清楚,招了招手唤来大同府皇宫的管事道:“这里有卖咖啡饮子的店铺?”

    管事连连点头:“有的,有的,还不止一家,最好的便是品香园,据说是一个云南商贾开设的!”

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 
    “品香园,云南商贾?”赵祯想了想便开口道:“是不是那个叫王化的商咖啡商人?”

    面对皇帝的提问,管事自然回应迅速,连连点头道:“正是此人,据说他从云南之地带来的神奇果实就叫咖啡,并且还是陛下当年命名的,比那些大食人带来的还要好!”

    没想到当年自己随手栽下的“幼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咖啡也开始在大宋流行起来,这实在是再好不过,赵祯笑眯眯的开口道:“前面带路,朕也要好好品尝这咖啡与宫中的有什么不同。”

    管事的稍稍犹豫,在三才不满的眼神中咬牙开口道:“官家,那地方去不得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富商豪绅,外族商贾,城狐社鼠支流也是有辱圣听的。”

    三才连连点头附和道:“是是是,官家那种地方还是不要去的好,省的听见什么不好听的话……”

    赵祯挥了挥手,盯着三才道:“你不会不知道吧?越是这么说,朕越要去看看!”见三才还要说什么,赵祯指了指前面:“少啰嗦,带路!”

    三才无奈,只得让大同府行宫的管事带路,无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只要官家想去,那就必须得去,只能警告这些亲卫和随行的管事,不得把今天的事情宣扬出去。

    赵祯有些无奈,去咖啡厅这么高雅的事情被三才搞的好事去妓馆一般不堪,虽然名字俗气了一点,但不能单凭名字就认定人家是不堪的地方。

    待赵祯到了品香园门口,这才发现自己错了,品香园果然不负其名,咖啡的香味,女人的香味,甚至还有檀香的味道,交杂在一起呛鼻的很,香料的味道是那些西域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