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在她身上看到了圣洁与糜烂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气质。

    “秽乱宫廷,魅惑君王,这是死罪,是触犯宫中礼仪的。你刚刚入朕后宫,虽是知晓这些,但却没有刻在心中,朕不怪你,但以后还是要稍稍收敛些,朕不会处置你,但不代表别人不会!”

    贺兰雪见赵祯并没有生气,娇嗔道:“官家,这已经快入夜了,还是早生安歇吧!奏疏什么时候看得完?什么时候不能看?”

    赵祯稍稍抬头,直直的望着贺兰雪精致的俏脸:“你确定要让朕不堪这封奏疏?你可知这是关机兴庆府,关乎你整个党项族人的,若是朕批复的晚了,那你党项人就在冰天雪地里继续挨冻,朕不去管他,贪图享乐便是!”

    赵祯说完便把手中的奏疏以一个完美的弧度扔向殿门,被厚厚的门帘挡住掉在了地毯之上,也让原本嬉笑的贺兰雪大惊失色,急急的冲过去捡起奏疏,小心的递给赵祯道:“臣妾错了,臣妾不敢了”

    赵祯无奈的叹息一声,眼前的性感尤物一下子变成胆小的害羞美人,仿若自己是真的怪兽一般会把她吃掉似得,显然眼前的女人很会玩弄人心,尤其是对男人。

    赵祯摆了摆手:“你这招对朕不起作用,在这后宫之中只有朕一个人说了算,莫要干涉朕该怎么做。你党项人最近在西北可不怎么好,朕已经用上了最快的速度让他们迁居大宋,你就不要跟着添乱了,这段时间朕可能要忙的晚一些,你自己找些喜欢做的事情打发时间,困了便先睡,朕批完奏书之后自然会就寝的。”

    贺兰雪稍稍有些失望,但是她忽然发现,自己拿眼前这个男人根本就没有一点办法,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会被他破解掉,或是直接被他反将一军。

    这是正常的,因为赵祯拿住了贺兰雪的痛脚,而贺兰雪却没有掣肘赵祯的办法,于是便让赵祯便占据了主动。

    赵祯并没有骗她,确实是在批阅有关党项的奏疏,有些朝臣因为迁徙费用的庞大,而提议让汉人大量进驻西北的同时,让党项人在距离西北较近的地方定居,没必要跋山涉水的迁徙到山东路,江浙路等地。

    但赵祯坚定的否决了这一提议,他要一力弹压任何与当初计划不同的声音,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党项人打散掉,只有这样才能分化和消灭民族隔阂,把他们缓缓的融入到汉族之中。

    可以说现在的汉族自李唐王朝过后便已经不是纯粹的汉族,盛唐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以及五代十国等等的打乱,汉族其实已经是多民族结合的民族。

    儒家思想的强大同化能力就是汉家王朝最强大的武器,这些党项人被打乱迁居大宋之后,生活方式,文化思想都会被大宋所同化。

    赵祯或是把这些奏疏留中不发,或是对其中重要的稍显有道理的进行批复,毕竟相公们的奏疏和朝臣们的还是要区别对待。

    即便是费用巨大,赵祯也会坚持,近三百万的人口,对于大宋如此广博的土地来说可以轻而易举的消化,只不过这些人迁徙的费用可是不低,朝廷每家每户需要支出十贯钱左右,若是按照三百万人彻底迁徙,这一下就是三千万贯的费用。

    即便是如大宋每年税收惊人,这笔钱对大宋朝廷来说也是笔天文数字,而赵祯自登基以来第一次为钱发愁望着已经无聊到沉沉睡下的贺兰雪,无奈的叹息一声:“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 
今年的冬天奇寒,大宋的北方多地出现强大的暴风雪数日不停,即便是在南方也出现了湖面冰封,耐寒植物冻死的景象,这在往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上了年岁的老人都说从未遇到过这种景象。

    显然天气开始逐渐变得寒冷起来,赵祯觉得自己的记忆没有错,历史上宋朝时确实出现了小冰河时期,这也是洪武皇帝开创朝代冰河时期开始的前奏。

    就连温暖如春,四季怡人的杭州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雪,大宋多地出现冻死人的情况,饥饿在这时已经不是百姓所要面对的直接问题,寒冷一样可以要了人命!

    赵祯从贺兰雪床上起来,伸了个懒腰猛然把门打开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这是他多年的习惯,造成的空气最是新鲜,但今天他却飞快的把们关上,刚刚的一口凉气差点没让他背过气去。

    贺兰雪从温暖的被窝中钻出来,一边捋着赵祯的胸口一边道“官家,冬日里的寒气最是侵体,莫要伤了身子,臣妾给您更衣后,您再出去便是。”

    贺兰雪显然是经过皇后培训的,一身通天冠服理的是整整齐齐有板有眼,赵祯只需展开双臂即可,剩下的便是她在穿衣,冬日里的通天冠服是由丝绵所做保暖防寒的同时,重量也不大,穿在身上颇为妥帖。

    看着眼前美人半遮半露的样子,赵祯拍了一下她的翘臀笑着说道“回去歇着吧!朕上朝去了!若是闲来无事,大可去与后宫的那几位聊聊,省的在这里显得孤寂。”

    贺兰雪灵动的大眼睛转了转,微微点头道“臣妾谨遵陛下旨意……”

    赵祯迈步离开,昨夜的奏疏已经使得他非常担心今年冬天对辽朝的影响,没错就是对辽朝的影响,大宋的地域和辽朝一样广阔,但区别在于大宋更靠近南方,粮食不成问题。

    但辽朝不同,虽然辽朝地域也是广阔,但却都是北方土地,这意味着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更加强大的寒流挑战,而在这一点上,他们应对灾难的能力又很坑,虽然过惯了苦日子,但是灾难却完全不同这场严寒甚至会促使女真人变得疯狂起来。

    赵祯担心辽朝,其实就是在担心大宋,北方游牧民族在受到寒冷的逼迫,定然会向南前进,这种侵略是必须的,因为他们待在北方就会被冻死。

    别说什么北方人比南方人抗冻,人的身体构造差不多,只是长期生活在北方已经适应了北方的气候而已,真要是在户外三五个时辰,谁都扛不住,当然不算那些身体异于常人的特殊人士……

    与其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冻死,饿死,还不如用这条命拼出一条出路来,或是最不济,为子孙后代甚至宗族拼出一条血路来!

    所以这不光是辽朝,女真的天灾,也是大宋即将面对的一场全新的挑战。

    赵祯知晓被逼到绝路的人的可怕,他们为了生存,为了血脉的延续,就必须以生命为代价去换取未来,而最直接的手段便是战争,侵略以及杀戮。

    这是冷兵器时代,这是封建王朝,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去应对灾难,自己这边生存不下去,那便向适合生存的地方进攻,换做是赵祯也会如此,他也确实这么干了。

    当初用兵南海也是出于利益的考量,看,面对巨大的诱惑,赵祯都不能把持,何况是面对灾难的辽人女真人?

    赵祯在上朝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下旨枢密院,以最快的速度从西夏撤兵,并且要悄悄的撤兵,赵祯下了严旨,所有撤退回来的士兵不允许凯旋归城,只能在年关之前回家探亲,在年关快要到来的时候再次回到军中。

    赵祯不会吝啬赏赐,犒劳三军的财物即便是搬空了他的内藏库也在所不惜,并且下旨三司,务必把犒赏调配到军中,若是有一点贪没,无论是谁一律流放沙门岛。

    当年太宗犯的错误赵祯绝不会再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如此方能整顿三军。

    满殿的朝臣都不理解为何官家如此急促,要知道这边才刚刚批了党项人内迁的费用,那边又要犒赏三军,即便是对大宋来说也是一次双重打击,不亚于雪上加霜。

    在朝臣们看来,即便是用的皇帝的内藏库也是奢费,因为内藏库在朝臣们眼中也是属于大宋的……算是半个公帑,岂能随便官家调用?

    当然赵祯有足够的借口,而且当年太宗的错误可是遗留了一个大隐患,所有人都知道那一出窝囊事,朝臣们自然是有心也无力阻止赵祯调用内藏库的钱财用度。

    否则一旦传出去,他们这位辅弼之臣的名声可都毁了,再说他们这些文臣也是有功的,不能因为官家犒赏三军之事,把自己身上的功劳给磨灭了不是?

    最后,包拯还是无奈的同意了皇帝犒赏三军的旨意,并调用内藏库的钱财充之。

    只不过庞籍在留身奏事的时候多嘴问了一句“不知官家一边是犒赏三军,一边又是调兵回朝,这是何用意?”

    赵祯瞧着他好奇的模样,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朕担心北方之稳固,今冬奇寒,辽人,女真人的日子都不好过,饿狼被逼急了该如何?”

    庞籍和包拯两人猛然一惊,文德殿之中只有他们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难怪官家如此急慌的要调兵回来,并且还是秘密调兵,显然是为了防备北方。

    两人虽然都是文臣,可要说在兵事上还是略知一二,再加上这两年在朝中历练,瞬间就明白了赵祯的意思。

    这是在防备辽人南下,以往大宋连年都有这样的经验,冬日里每当辽人生活紧迫之时,便会派出游骑兵前来骚扰,或是掠夺粮食,或是掠夺财物。

    现在大宋占据燕云,北方有了屏障之后,辽人有所收敛,但越是勒紧辽人的脖子,辽人在这个冬天的挣扎越会更加厉害!

    而且两人更加担心的是,以往帝都京畿远在东京汴梁,如今可非同一般,大宋的都城就在燕云之地,不光如此,大宋的百姓更是有不少往来于北平府以及大同府,现在的燕云一旦有失……

    两人几乎不敢想象那如地狱般的场景,大殿中虽然烧了碳盆温暖如春,可两人却觉得刺骨的寒冷,忍不住紧了紧身上的朝服……

    。

第九百五十五章虚虚实实() 
文德殿中,赵祯看着紧张万分的庞籍和皱眉沉思的包拯道“若是无事便速速退下,朕这里还有一大摞的奏疏要看,就不留二位在宫中用膳了!”

    包拯摇了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