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者亡!

    这种突然而至的战争气息几乎让西域诸国喘不过气来,但最为首当其冲的便是高昌国,这个刚刚复兴不久的国家在面对大宋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出现了极度的恐慌。

    谁都知道大宋的强大,这个中原王朝战胜了一直欺压西域的西夏,战胜了曾经让天下瑟瑟发抖的辽朝,那么便可以说这个王朝是这个世上最为强大的王朝,战无不胜!

    确实如此,多少年来,大宋自从如今这位帝王的继位后,多年征战以来未曾一败!

    麴叱干虽然是个彻头彻尾的投机者,但他却清楚,一旦自己归降大宋之后,高昌国便会消失,成为大宋的一部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复国的可能。

    西域虽然被西夏人侵略,被西夏人屠杀,但终究会有一天重新复国,因为西夏人不削于也不会建设西域,但宋人却完全不同,麴叱干看到了西夏的覆灭,看到了它从西夏逐渐的,一点一点的变成大宋的宁夏路!

    麴叱干看的清楚,不愿意放弃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荣华富贵以及权利,高昌国有多么的富有?曾经大宋商贾往来的税收何止万巨!

    甚至连大宋收取商贾的税收都是在高昌国之后,即便是最开始的几年没有对大宋商贾收以重税,可架不住大宋的商贾多啊!

    在之后高昌更是变本加厉的加收重税,甚至和辽人勾结,其实麴叱干心中清楚,一切都是高昌在引领西域,西域出现今天的局面也是高昌的所作所为。

    眼看着宋人暴露,大宋皇帝御驾亲征,麴叱干已经没有了办法,当他看着眼前的宫殿和宫中的财富,心中的痛苦油然而生,甚至恨不得要死自己。

    在麴叱干心中,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当初自己不对大宋商贾苛刻,不过分的从他们身上掠夺财富,不勾结辽人也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局面,最少自己还能继续从宋人商贾的身上安稳的收税!

    不过他并不认为是自己的贪婪害了高昌和自己,而是错在宋人,这些宋人就是如此苛刻,连一点威胁也不吃,一点苦也不想受,完全比不上西域人!

    西域被西夏压迫多少年?西域人能受得为何你宋人就受不得?!

    一种扭曲的心理在麴叱干心中诞生,眼看就要有灭国之祸的麴叱干早已经顾不得那么多,放不下手中权利和财富的他决定拼死一搏。

    而现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助于辽朝!

    这些契丹人可是从自己这里得到了大量的好处,若不是自己联合西域诸国给他们开放商路,哪有今天辽朝的繁荣?虽然辽朝的繁荣和大宋不能相比,但却比之前江河日下的辽朝好得多!

    这一切都是拜西域所赐,拜高昌所赐!

    麴叱干理所当然的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了辽人身上,因为现在的辽人已经离不开西域,离不开高昌了,这是一次开始,辽人要正式出现在西域,要和高昌绑在一块!

    麴叱干当年选择了大宋,选择了对付西夏,可这一次他做出了另一个决定,选择辽朝,把高昌和辽朝捆在一起对付大宋!

    这是一个疯狂却大胆的计划,也是麴叱干的最后一搏,当然也是他的无奈之举,他知道宋辽之间的实力差距,可若是有机会和大宋绑在一起,傻x才会选辽朝!

    现在他已经没得选了,这是一场玩砸了的话剧,麴叱干本以为自己对大宋的威胁可以让宋人服软,或是让这个王朝派出使者前来和谈,让高昌和大宋进行新的利益交换。

    可谁知道,大宋居然对那些商贾如此保护,以辽人做伐逼宋人就范便是麴叱干心中的妙计,谁知道玩脱了,大宋直接陈兵压境,完全没有和谈的可能,明确的通知西域,要么归顺,要么灭亡!

    在没有第三种选择之下,麴叱干认为西域只有奋起反抗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才能让宋人再次派出使者和谈,若是上来便投降,最终西域,或者更为确切的说,西域的统治者,被自己忽悠的统治者将会消失。

    于是麴叱干这位高昌国主以最快的速度写下了高昌晓谕整个的国书,他要联合西域,把事情挑明了说,西域的诸国的国主想要保全自己现在的地位,就必须要先战胜大宋,否则便会沦落为大宋的阶下囚。

    这是他从辽人使者的口中得知的,大宋对待无奈归降的国主一般都是以高官厚禄诱惑之,但若是真的入了大宋,那就如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得一个违命侯的分封,最终也不得好死。

    这就是一个摆在眼前的例子,大宋皇帝所谓的归入华夏其实只是一个噱头,什么人能入归华夏?只有普通百姓,只有他们入了大宋之后生活的更好,作为王朝的统治者,官员入归华夏会怎样?反正不会给你自由!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夸赞大宋的好,夸赞大宋皇帝的仁慈,夸赞他的爱民!其实呢?不过是底层的人太多而已!

    麴叱干在国书中写的很清楚,事实西域的其他国主也看的清楚,若是没有脑子和手段,怎么能在西域这片竞争残酷的土地上生存下去?

    西域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和平过,只有在利益面前的时候,才会恢复短暂的和平,唐时有过一次,大宋入主天下的时候是最近的一次。

    麴叱干话说的是事实,也是没错,想要保留自己的王国,想要继续获得自己的权利,那只有一个办法,以战促和!

    西域不光要自己团结起来,还要和辽人结盟,真正的和辽朝捆绑在一起,在战胜大宋之后,还有和谈的可能,若是战败,不仅仅是西域倒霉,辽人也要倒霉!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辽朝的态度() 
西域沸反盈天的时候,辽朝同样如此,大辽的使者几乎是在赵祯御驾抵达伊州的时候便得到了消息,并把这一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辽朝。

    太后萧挞里审时度势,同样以最快的速度下了旨意辽朝要和西域站在一起,要和高昌一起对抗大宋!

    虽然是以皇帝的名义下达的,但谁都知道,这是太后的意思,现在的辽朝已经离不开西域了,确实是离不开!对于现在的辽朝来说,商品出口的主要通道便是西域。

    在萧挞里带领辽朝通商西域之前,辽人并没有看到希望,在他们眼中,宋人有着强大的工厂,制造能力完全在辽人之上,辽朝的货物定然是不好卖的,况且西域和大宋的关系自然不用说,怎么可能会给大辽机会?

    可当萧挞里的密使和高昌联系过后,当辽朝的商品从西域获得了高额的回报之后,契丹人从此打开了一扇窗!

    对于大宋这个本就经济发达商贸繁荣的国家来说,西域只是让国内的经济增长更快,而对于相对贫穷的辽朝来说,这就像是一种上瘾的鸦片。

    这也是为何赵祯在辽朝通商西域后并未在第一时间进行打击的原因,吾之蜜糖,汝之砒霜!

    赵祯知道,一旦辽人接触了西域,对外通商之后,一定会停不下脚步,一定会想尽办法维护这一商贸路线,而大宋可以从海路,甚至可以从天竺借道往西方贩卖货物。

    辽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贸易路线,国内必会膨胀,而在这个时候突然切断辽朝的贸易路线,那结果必然使得已经发展的经济遭受重创。这就是所谓的爬得越高,摔得越狠。

    萧挞里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辽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经济再次被打击的体无完肤,她发现自己的计划已经取得了成效,辽朝的经济正在以看得见的速度进行复苏,国库的钱财显然变多了,而百姓也有了容身之所。

    辽朝需要国力恢复的时间,而在这个时候宋人突然发难使得萧挞里非常紧张,她看到了其中的蹊跷,辽朝已经离不开西域了。

    即便是砒霜,也要吃下去,唯一的办法只有和西域的诸国联合起来对付宋人。

    但眼下她也知道,要想战胜大宋,难度实在太大,赵祯御驾亲征意味着什么?只要中原王朝的帝王御驾亲征,一般都是必胜之战。

    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他赵祯也不可能力排众议的出现在伊州!

    不过萧挞里并不担心,在西域的争夺上辽朝不是没有机会,在这里不光要拼实力,也要拼运气!

    萧挞里相信,天时地利人和这几样关键的要素之中,辽朝占据了大多数,天时宋辽双方之间都是一样的,可在地利上宋人却补给辽朝和西域诸国,人和更是无法相媲美。

    西域对宋人本就是抵触的,他们希望得到大宋的货物,却不希望让宋人商贾自己前往西方,而是指望自己成为大宋货物的代言人行商西方以获得大量的利益。

    从一开始这种矛盾便种在了西域和大宋的心中,双方之间的仇视可不是一天两天的,而且是和利益挂钩,无论是什么仇恨一旦沾染了钱财,那都将比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更让人不理智。

    所以西域人才会找上辽朝,成为辽朝的互相利用的“伙伴”。

    即使是知道了西域的图谋,萧挞里也不会放弃这种难得的机会,她要为辽朝的崛起找到一条路,辽朝实在是不能再被大宋压制下去了。

    宋人的防线已经推进到了距离上京城不足三百里的地方,而双方之间最近的州府相隔不过百里,可谓是后朝发夕至!

    在萧挞里看来,辽朝已经没有了退路,必须在西域这块土地上与大宋来一场一较高低!

    辽朝在西域附近并不是一无所有,相反在这里存在这一支相当强悍的军事力量,一支在草原上磨砺并有草原民族所组成的西北路招讨司!

    招讨司是辽朝首创的地方管理制度,在辽朝建立后不断通过武力扩张征服了乌古、敌烈、阻卜、室韦等西北民族,统治了整个蒙古高原,其后为了加强对西北边境控制,设立招讨司进行管理。

    可以说现在的整个草原都归大辽的西北路招讨司管理,在这里辽朝的力量依旧强大,依旧可以有效的命令草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