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年军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晌之后,曹珣推算的脑子昏涨涨的说道:“老叔,灵州人至少有百人之多,若要留下他们,若无三千强兵怕是不成!”

    被打断了思路的老秦站起身来,揉了揉有些酸胀的老腰,扫了一眼已经没有几个行人的街面,才转过身,也不评定曹珣的答案准不准,而是径直说道:“小六啊,你没经过战阵,但身为将门子弟,该知临战之时,人数多寡不足为凭,战法、人心、武备……太多需要斟酌!老夫敢断言,适才战事若起,从此处至御街,皆不能免!”

    从杨宅这里到御街约有千五百步,涉及范围大抵相当八分之一个汴京城,而‘皆不能免’这话的含义很简单,就是全部可划为战场范围!这个话的意思曹珣当然明白,他悚然惊道:“老叔心里,灵州人竟然如此了得!?”

    老秦微微点头,说道:“即便如此,老夫仍然有看不透之处,灵州人非比国内山匪贼寇,乃一方豪强,如今仅为略看,便感优胜我军,不但军备,其士卒勇武,便是北辽蛮人,亦远远不如,尤其那卫四郎其人绝非等闲,你看他年纪比你家小七1还有年轻,老夫看他却觉得血色滔天更甚于老夫!”

    听着老秦品评了半天,最后又赞誉起罗开先,曹珣也只能连连点头,若说心中没有丝毫嫉妒之心那是假的,但亲眼见过谈论目标的彪悍,他真的提不起半点争胜的念头。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自己想法的无能之辈,待老秦停住口之后,他试探着问道:“若按老叔所言,灵州人如此凶悍,之后回禀陛下与诸位阁老,该是调军围剿?”

    “围剿?”老秦的青白脸上浮起一丝复杂的笑容,拍了拍曹珣的肩膀,说道:“小六,你要知道灵州人非造反之流寇,非占山之强盗,乃外来之强人!今日入城之人,亦非闯城之贼寇,而是惩戒不法之军队!”

    曹珣当然知道流寇、山匪与军队之间的区别,但却不清楚老秦这么说话的根由,一时有些懵懂,但他知道老秦肯定还有下文,便恭恭敬敬的听着。

    “贼寇偷城,与今日灵州人入城,两者区别何在?”老秦稍作停顿,便自问自答道:“贼寇入城,不为仇怨,便为财货,动辄破家害命……而灵州人入城,可有伤及无辜?可有损伤人命?”

    听到这里,曹珣顺嘴插了一句,“他们骑马入城,却并未纵马横行,不曾扰乱秩序,途经闹市,连街边摊贩都不曾搅扰!”

    “小六,此事若放诸文人之口,会如何形容?秋毫无犯!”老秦拍了拍手说道:“如此纪律,仅有精锐之军才有如此作为!遍数我朝诸部,连老夫麾下都涵盖在内,无有能与之相提并论者!”

    “啊!”曹珣不过区区京中军官,从不曾出过开封府,哪里有这样的见识,顿时被老秦的话语惊了一下,不过心底那点不忿让他忍不住说道:“该是他们初到开封府,不想惹事,故做收敛?”

    老秦眉头皱了皱,却没有斥责,继续道:“灵州人是否故作收敛尚需考证,然彼等未曾伤及无辜却为实情!”

    “他们伤了杨二郎……”曹珣有心反驳,旋又否定道:“不,杨二郎几人着实算不上无辜!”

    “非但如此……杨景宗虽贵为国舅,却不知自爱,实属罪有应得!而灵州人不仅惩治仇敌,还得善名,实在高明!”话说到这里,老秦拍了拍手掌,实在是罗开先这事做得漂亮,他都忍不住喝彩。

    曹珣却有些不大明白,他也杨景宗的身份地位属于同一层次,但相差了十余岁,又是世代将门出身,实在是颇为看不起杨景宗这种靠着裙带关系起来的人,所以顺口评价道:“老叔,按说灵州人寻仇,怎也要砍了杨景宗头颅,才算仇怨消饵,如此不上不下,又恶了陛下,得不偿失啊!”

    “不然……”老秦摇了摇头,解说道:“割了杨景宗的卵袋,是因这厮乃惹事的根源,割了杨景宗的舌头,更是防备他挑破是非,去了这两样,杨景宗此人还能如何?至于其他害命之徒,没了手指脚趾,能站稳就已属万幸,想要提刀?再无可能,岂非生不如死?一刀斩杀敌人固然解恨,但看着仇敌饱受折磨,岂非更佳?”

    这老秦本身是个阉人,说起旁人被割了的事情,竟毫无半点芥蒂,还隐隐有些兴奋的口吻。

    说者的腔调轻飘飘的,作为听者的曹珣的感受却大不相同。冬日午后的冷风渐起,身后挂着羊绒披风的曹珣却觉得两腿之间冷飕飕的,忍不住说道:“老叔,灵州人行事颇有正大光明之风,但这卫四郎行事是否太过……太过阴损?”

    “阴损?阴损何在?”老秦皱着眉头看向曹珣,“惩治不法、却又不损人命,能杀而不杀,实有慈悲之心,岂能称之为阴损?”

    面对这番话,曹珣实在无话反驳,只能拱手静听。

    “小六,你需谨记,惩善扬恶,无分手段,适用才为上佳!莫要为儒门所谓微言大义所蒙蔽!”秦翰以残躯掌兵,常被文官攻击,对文人的看法可谓深恶痛疾,这刻便借着事情教训起来。

    长者教,不敢违。曹珣的性子实在算不上果断,所以也只能毕恭毕敬的拱手答道:“是,侄儿受教!”

    秦翰深深看了他一眼,寓意深长的说道:“罢了,该是下朝时分,老夫要带着人回禀陛下,此地琐事由你处置,莫要有所疏漏……还有,小六你若信老叔,今后不妨与灵州人交往探看!”

    “是!”曹珣再次抱拳躬身。

    说话功夫,受伤的士卒已派往救治,涉事的人等也被汇集一团,老秦扯了披风上了马,带着一干人等直奔皇城而去。

    这次突发的事情着实不小,他这新进的皇城使既然得了这个差事,还有的忙,而且,按他预料,恐怕直到晚上,都不见得能够歇息。

    ……………………………………………………

    注:1小七,指曹珣的弟弟曹琮,曹彬第七子,其人好武勇,善治军,年幼之时就得宋太宗赵光义宠爱,然受宋朝重文抑武的政策限制,并无太多功绩。

    ———————————————

    附:本章为过渡章节,不仅是为引入人物,实也为借书中人物之口说明之前罗开先举动的缘由和寓意。

    感谢“孤星夜”和“若海清凌”两位书友的微信红包打赏!

第九十九节 紫宸殿第二次专场奏对() 
景德三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十九日未时末,开封府、皇宫内城、紫宸殿内,又一次的君臣奏对在进行着,议题不是别的,正是如何对待灵州人。

    同样的议题,同样的还有上一次在座的人,只不过多了一个新年回京述职的秦翰。而且……不同于前一次君臣奏对的悠然,这一次的奏对要紧迫得多,至少……没了前一次的那种不屑一顾。

    晚宴早已撤下,秦翰当先开口,把白日里的事宜详细叙述了一遍。

    从这老将诉说完后,便是长考时间,所有人,不论是皇帝赵恒,还是几位一品大阁,都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当中,便是脾气火爆的冯拯也没有枉自开口建言……

    原因当然不简单,其中涉及的事情太多了。

    首当其冲的不是罗某人闯城追凶的事情——在场多半的宋臣眼中,灵州人依旧不过就是一个偏远的割据势力,称不上什么威胁,即便战争,即便有人会死去,也轮不到他们。

    事情复杂的关键是整件事的涉事之人是皇帝的小舅子,便是那杨景宗的帮闲身份也不简单,他们是石保吉帐下的亲兵,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没在场出现的涉事人——开封府尹,这些人无论哪一个都很敏感,触及了皇权、武勋、还有文官三大系统,若没有想好便随意开口,被周围的同僚抓住把柄……可是大大不妙!

    这里说的不妙,不单单是可能会引起的朝堂纷争,还可能会触及文武之争,甚至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利益纠葛,先开口的那个若是一个不妥,没准就会为旁人做了嫁衣。

    群臣沉默的时间长了点,皇帝赵恒有些沉不住气了。

    坐在高他人不止一阶的龙椅上,就预示着他必须要有比他人更高一层的认识。若说他初登大宝的时候,还懵懂无知,经历了去岁的檀州之变,皇帝赵恒已经历经了太多,至少懂得了君臣之间取舍的关窍。

    似眼下这般群臣都不开口的情况,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事情复杂,所有人都没有解决的法子,二是所有人都在期待他这个皇帝先开口。

    而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

    好在这次的事情不同于檀州大战那一次,杨景宗此人并不值得自己更多的维护,皇帝赵恒心底默默的有了抉择。

    端坐龙椅之上的赵恒沉郁的开口问道:“仲文卿家1,灵州人果如传闻般棘手?卿家今日亲身处置灵州人一事,该有所心得,如今朝中睿智之人皆聚于此,还请卿家一谈,以供抉择。”

    “臣遵旨!”被皇帝点名提问,归座不久的秦翰自不好推脱,只得重又从座位中站起身,坦然一揖之后,慨然道:“陛下、诸位相公,适才老将所言,并无任何夸口,老将提刃四十载,见过武勇之人不知凡几,却从未见过如灵州人同类者。如老将所遇卫四郎,其人尚未及而立之年2,然面对老将时,言辞老辣沉稳,不卑不亢,全不似新近领兵之人。而其部从更是令行禁止,彪悍勇武,其战阵娴熟俨然百战悍卒。老将先前曾有讲述,挑选精锐部从与之比斗,灵州方士卒守则若山岳,攻则如江涛入峡谷,连绵迅捷,有万夫不当之势!非是老将夸口,为他人唱赞……吾朝亦有类似精锐,然其人多半骄纵狂傲,类似此等斗兵,绝然难有留手之举……如此灵州之兵,贵在收放自如,殊为难得。老将为亲试刀锋之人,败在此等锋锐之下,亦不觉屈辱……”

    老秦半残之身,能得将军职位,可不是讨好皇帝而来,完全是靠一刀一枪打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