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年军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秦半残之身,能得将军职位,可不是讨好皇帝而来,完全是靠一刀一枪打拼出来的,所以即便是当着一众同僚的面,也自有一番傲气,加上体力不及正常武人,文采方面也有下功夫,这一番朝堂谏言便是说得花团锦簇。

    他这边说着,一众文人大臣便信马由缰的听着,但是武人出身的几位面色就不那么好看了,尤其石保吉这位自谓皇帝第一腹心的家伙,更是觉得老秦翰这是打他的脸呢,尤其此次事件中,涉事的除了杨景宗,就是出自他麾下的那十几个帮闲。

    待老秦话语中段,稍事停歇的功夫,这石保吉耐不住了,霍然起身,先是冲着皇帝赵恒做了一揖,怨气冲天的说道:“陛下,臣有话要说……秦将军统军无能,输了比拼,不以为辱,反于陛下面前粉饰己身、大放厥词,如此鲜廉寡耻之人,有何脸面居于朝堂?臣请陛下惩治此人,以儆效尤!”

    “哄……”紫宸殿内顿时热闹了起来,身为文官的众人素来正在想尽办法打压武人,这刻见到石保吉这厮当堂开厮,一时间都放下了心事,彼此间眉来眼去或者交头接耳起来。

    在座的武人不多,够资格插言或者口舌厉害的更没几个,旁听的老丁奎则是涨红了脸,若非年级大把,真恨不得起身狠狠抽这武人中的败类。

    老秦翰的脸色倒是没红,却青白得厉害,他也不理会赵恒如何反应,径直驳斥道:“为将者,胜不值喜,败不值忧,一颗恒心胜过百万兵!今日区区比拼,不过评定一时优劣,何以为辱?况此次小败,于声誉无干,却可让吾朝知己之短,知敌所长,孰功孰过?偏你这等无能之辈,只知媚上取宠,实乃武人之耻!”

    若论口舌争锋,老秦翰自谓除了有数几个文人,不惧任何人,把石保吉骂了个狗血淋头之后,这半残老将冲着赵恒抱拳作揖,又道:“起奏陛下,臣参石保吉治军不严,蛊惑皇亲,纵容手下任性妄为,违犯法纪……今又致使国舅身残,当属无赦!”

    好嘛,前头石保吉当堂挑事,这老秦反手就把帽子扣回了石保吉头上,偏偏他说得有理有据,石保吉眼睛瞪得铜铃大也想不出反驳的话语——朝堂上可来不得胡言乱语,无理辩三分只能在昏君面前有用。

    赵恒算不上什么明君,却也不是昏庸之辈,自然听明白了缘由,兴致大增之下,正想说话,一个老迈却还算洪亮的声音想了起来。

    “陛下,秦将军言之有理,老朽复议!”正是从不在朝堂上谏言的荥阳伯丁奎丁老怪。

    赵恒偏坐在龙椅上,捻了捻下颌上的短髯,不置可否的说道:“荥阳伯暂请安坐,石卿休得呱噪……仲文卿家之言,乃老成谋国之言,诸位相公可有话说?”

    王旦、王钦若、张奢、陈尧叟等人都默然不语,参政知事冯拯坐不住了,整了整头上冠帽,站起身来,恭然说道:“陛下,臣弹劾宗正寺3卿赵卓对宗室管教不力,致使国舅无法无天任性妄为,乃有今日之祸!”

    冯拯的话音未落,与他对坐的张耆站了起来,朗声道:“陛下,臣弹劾开封府尹吴文礼治政不清,至开封府当街杀人之案于不顾,乃有今日灵州人入城之事……”

    这张耆是赵恒登基之前的太子府旧臣,如今身居尚书左朴射之职,是正经的皇帝亲信,冯拯所代表的文官一众既然想把责任推到宗正寺卿身上,那么他这个皇帝亲信出面,把责任扯到开封府尹身上也是理所当然。

    这下子热闹了,皇亲、文官、武将三大系统的人物都牵扯了出来,事情摆到明面上来了。

    一时之间,王旦、王钦若连同陈尧叟几个打算拖延的文官也不静默了,文官众臣都开始纷纷建言,这个说开封府尹难以拘束宗室,那个又说杨景宗有损皇家之威望该当判处死刑,还有的扯上了军方,大谈武人无能致使灵州人入城肆意妄为……反正文人靠卖嘴为生,更是不乏大嗓门,嗡嗡地话语声震得紫宸殿大顶木梁上的蜘蛛网都在摇摇欲坠。

    张耆等代表皇家利益的众臣也没闲着,虽说口舌不及文人,但却极其懂得击其要害的宗旨,抓住开封府内法治由开封府尹总领的要点,直接攻击开封府尹趋利避害无能失职……他们到没有把武人牵扯进来,但是辩驳的话语却始终不弱。

    至于最开始被皇帝点名阐述事情的秦翰则被众人抛诸脑后,变成了静观其变的闲人。

    老而弥坚的荥阳伯老丁奎则闭口不闻天下事,始终一副半睡半醒的模样。

    曾经站出来言语攻击秦翰试图摆脱自己罪责的石保吉,听着文官们花样百出的言辞,彻底变成了呆头鹅。

    稳坐龙椅的赵恒倒是对这种场面司空见惯,甚至还饶有趣味的在内心揣摩手下臣子的言辞。

    自檀州一战之后,他就明白了,即便贵为皇帝,也不是能无所不为的,要不怎会会有当初被寇准那个老家伙拉到战场上的机会?

    所以,檀州之战结束之后,他就想了个法子,把寇准打发出京城,如今朝内几个派系各有争执,他这个皇帝才好高枕无忧,若是让手下大臣同声和气,他这个皇帝的日子就别想好好过了。

    至于眼下这事?

    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事,区区杨景宗根本不被他放在心上,宫内杨妃贤淑,但刘妃也不差啊,而杨景宗这厮惯会花言巧语哄骗杨妃,办的事情却经常让他这个皇帝头痛,现在舍了一个杨景宗,可以打击文官的威望、调整宗正寺,还可以整饬武人的秩序,尤其石保吉这厮,自檀州之后,嚣张跋扈,也该敲打一下,这种舍一得多的事情,怎么说都划算得很。

    拿定了主意的赵恒镇定了下来,冲着身旁小黄门使了个眼色。

    小黄门尖细的嗓子响了起来,“众臣肃静,陛下有旨……”

    争执的大臣们顿时消停了,一个个面面相觑的无言后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众卿稍安勿躁……”赵恒慢悠悠的开始说道:“朕心中已有主见,众卿无需再议……杨景宗即刻押往宗正寺大牢,其帮闲杂佣关至大理寺监,石保吉闭门思过三月,另罚俸三载,宗正寺卿赵卓去职,开封府尹吴文礼尸位素餐,去职,由尚书省申斥,派往外省……”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半天不得言语。

    皇帝拿定了主意,舍了一个杨景宗,然后各打五十大板,谁能有意见?

    ……

    夜里戌时,紫宸殿烛火熄灭,众大臣纷纷返家。

    秦翰裹着披风,坐在一顶肩舆之上,有些无语的仰望星辰。

    他有好多谏言根本没机会诉说,想起之前吵得头痛的场面,再想想白日灵州的一种面孔,不知道心底怎的涌起了一阵悲凉……

    …………………………………………

    注:1仲文卿家,仲文,秦翰表字。卿家,唐宋时期皇帝对臣子的尊称。

    2而立之年,古人讲三十而立。文中秦翰讲‘尚未及而立之年’意为罗某人年轻。

    3宗正寺,专责管理皇族事务,明清时称作宗人府。

    ————————————

    附:感谢“孤星夜”和“若海清凌”两位书友的微信红包打赏!

第一百节 三天() 
三天的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过就是几顿饭或者几次睡眠的轮回过程,不分哪个时代,对于无所事事的人来说,均为如此。

    但对时刻感觉到肩头压力重重的罗某人来说,则完全相反。

    三天的时间,汴京城南庄子里的人,被他驱赶得犹如拴在磨盘旁边的小毛驴一般奔走不停。

    当然,忙碌的成果也是显著的。

    首先,原本粗陋简单没有任何防御设施的庄院,构筑起了三道织网式的防御,以及四道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线,到最终布设完成,这座庄院虽不能说固若金汤,至少可以抵挡三五千宋国禁军两个时辰的全力进攻;

    其次,被驱赶忙碌的人,不仅仅是挖掘冻土层构筑防御,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被散布了出去,这些人以两到三人为一组,分散在了汴京城的不同方位。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平素无事时在各自住处的方圆五百米内闲晃并记录下他们所看到听到的一切大事小情,此外,若遇到有人攻击城南的庄院,则会有人传讯给他们,而他们则会在汴京城的各个角落煽风点火;

    第三,在庄院靠近运河岸边新建的房子处,几个收粮的店面开始完毕,不单是店面所需的幌子制作完成,大到河岸的木质停驻码头,小到收购粮食的计量工具,全部制作完毕。

    这三项一朝完成,罗开先才松了一口气。

    河口位置的一座木头房子,房子正中安置的火盆内火焰正旺,火盆上方托架着一个铜皮水壶,水已经沸腾。

    罗开先握着水壶上的木制把手,颇为小心的避开火盆上方悬挂的风道,把水壶里面的热水斟入已经添了茶叶的青瓷茶壶里,纯手工炒制的茶叶在沸水的冲洗下溢出阵阵的茶香。

    一边惬意的体味着这时代独有的自然气息,一边继续用水冲洗茶盏,罗开先抬头看着刚刚走进房子的保加利亚人,招呼道:“赫尔顿,南面的陷阱调整好了?”

    “是的,将主,除了有些渗水……”保加利亚人疲惫的把自己扔在新制的靠背椅子上,他往日里深邃精明的眸子,这会儿充满了红色的血丝。

    “喝杯茶提提神!”放下水壶,提起茶壶,罗开先斟好了一杯茶水,在桌面上推给了对方,继续说道:“不需要担心渗水,四步宽,两人深的陷阱,如果渗水,只会变成水坑或者泥潭,不需要担忧会垮塌,若有人从南面来袭,他们除了绕行,只会溺死在泥浆里……”

    “如果他们带了长木头搭桥呢?”双手捧着晶莹剔透的青瓷茶盏,嗅着飘散的茶香味儿,赫尔顿很是认真的问道。

    “只要天气转暖,南面的土层就会变得松软……你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