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管家点了点头:“行,阿福知道了。”
“我在宁波城里就看到好几个矿工了,想来容易招收得到。木工和铁匠,咱们庄子里就有几个,阿福再去招几个过来。”
管家旋即又有些为难道:“只是这丝织刺绣的人嘛,阿福觉得会比较难招一些,毕竟这种人都在各家工坊里。”
毛烈摆了摆手说道:“不难的,自从双屿被填之后,浙江一地的丝绸销路大减,那些工坊的产能立刻就过剩许多了。看不到外贸恢复前途的工坊主们,肯定会裁减人手的。”
“而且,销路大减、产能过剩之后,生丝、丝绸的价格就会下跌,咱们还能趁着这个机会低价购入生丝、丝绸来进行织绸刺绣。”
“还有,就是让城里的店铺多打听,时刻注意城里生丝和绸料的价钱。”
管家听了,却是一脸迷茫:“产能?过剩?”
毛烈连忙又说道:“福爷不必纠结,按毛烈说的去办便是,肯定能招到丝织刺绣的流民。”
管家恢复过来,连忙又问道:“那招收多少人合适?何时去招收?”
毛烈思索了片刻才又说道:“招三十个人吧。丝织刺绣的女工招上二十个,矿工最少要招五个。木工和铁匠的话,各招一两个就行。”
“明天就开始招人来。现下眼看就要过年了,寒冬难捱,尽早把他们招到庄子中来,也能让他们好过个年。”
“另外,家里有丧事、不能铺张,所以今、明、后三年家里庄里的福利就还是按照以前的惯例吧。”
“诶,主人仁厚。”老管家应声道:“阿福这就吩咐去办。”
说罢,老管家站起身来向外面走去。
“福爷!”毛烈喊了一声。
老管家连忙站住,转身过来。
“忽然想起刚才福爷说起儿媳阿烈记起蒋洲大哥来了。若是阿烈所记不差的话,蒋洲大哥就要十五了吧?”
“哦,过完年就十五了。不知主人有什么吩咐?”
老管家有些糊涂了。
“也没什么吩咐。阿烈记得蒋洲大哥也是读过书的吧?”
毛烈再问道。
老管家点了点头:“蒙老主人和大少爷恩惠,蒋洲跟着读过几本书,也算能认得几个字吧。”
毛烈点了点头道:“那就好。要是福爷容许的话,过完年就让蒋洲大哥跟着我吧。庄子里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孩子们,要是家里人愿意,也可以过来跟着我。”
老管家大喜!
这是家主要找亲信的苗头啊!
想到这里,老管家的满脸皱纹顿时笑出花来,深躬答应道:“好嘞,阿福替那小子谢主人了!也替庄子里谢谢主人。一过完年,阿福就让他们过来!”
说罢,老管家直起身子,脚步轻快地去办事了。器咯!,,。。
10 沉重历史()
刺绣,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璀璨的一朵。自古以来,丝绸刺绣便风靡于世。
只是,现在是大明嘉靖二十七年,也就是后世公元纪年的1548年,后世中国四大名绣还未成形。有名的刺绣还只有蜀绣、苏绣,粤绣刚刚开始扬名、但还没有达到两大名绣的那般声望,湘绣则更是要到清朝末期才显名。即便是现在有名的蜀绣、苏绣,其刺绣还是基本沿袭了宋朝以来比较写实的风格。一些艺术刺绣虽然在宋代绣画的基础上略有提升,但提升的程度亦是有限。
明朝时期的那些专业刺绣的世家,现在在这嘉靖二十七年的时候还没有开始扬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露香园”顾家,是从嘉靖三十八年后才开始扬名的。
至于肥皂,虽然宋代时期已经被生产出来了,但却是用皂角粉混合一些药物或者花瓣的粉末,然后制成球状后用来洗漱之用;明朝以沿用了宋代的方法来制造肥皂,但却因为产量稀少,尚属于奢侈品一类,一般家庭根本用不起。
系统之中却有制造肥皂的相关资料。根据这些技术资料生产出来的肥皂、香皂,必然要比现在的成本低上许多。毕竟现在的江南,棉籽油、油菜籽油、猪油多的是,只要把碱制出来就能生产肥皂、香皂了。而且,制造肥皂、香皂并不需要占用多大的地方,在毛家老宅中腾出两间房子就能成立工坊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技术的外泄。
毛烈的计划就是趁着双屿被填、江浙一带丝绸销量大跌的机会,招揽一批丝女绣女来毛庄进行组织全庄妇女们织绸刺绣,将毛庄成明朝的一个手工制造和专业刺绣的庄园。
毛庄以前只是生产生丝,并没有纺织和刺绣的高手,所以毛烈需要另外招收一些绣女过来。
绣女们几乎个个都是在丝绸上作画的高手,只要毛烈将系统中存储的后世刺绣方法、构图方法传授给她们,做出精美的刺绣作品简直是易如反掌。
再加上明朝时期的男女关系比较平等、并没有后来清朝那样地地位悬殊,毛烈出面教授刺绣技法也并不显得过于突兀。在广东一带,甚至许多绣工还是男人。
只是,毛庄现在的土地已经基本全部被占用了,没有足够的空地来营造房屋以容纳更多的流民。
三十个新加进来的家庭,已经是毛庄的极限了。
而且,新的刺绣方法一日不能成功,毛烈就不能大张旗鼓地在宁波城中兴建作坊。毕竟现在的毛家正是极度虚弱的时候,一点的风吹草动就能将毛家倾于一覆!
至于木工,江南以及福建、广东一带的木工几乎个个都是船工,既会修理木质工具、又会造船修船。毛烈计划用他们来帮助庄子里制造器具、修理渔船,另外还有个小心思,就是找几个贴心的木匠来研究一下海船。出海经商也是毛烈为毛家的未来选定的一条道路。
毕竟现在的大明,虽然执行的是海禁政策,但是所谓民不举官不究,只要不是太出风头、再给官府以及巡检司一些油水,官府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而出海经商必须要用到海船。所以,毛烈计划先跟这些木匠船工们进行一些技术上的储备,以便日后出海经商后,起码能自己来修理海船。
铁匠,一来可以修理工具,二来也可以参与到海船研究中来。
至于那些矿工,毛烈计划招进来暂时作为壮劳力使用,毕竟毛庄附近也没有什么矿产。矿工们都是从事重体力劳动之人,可以说是个个身强力壮,招收进来后哪怕是作为家丁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之所以选择刺绣来作为毛庄以后的手工方向,是毛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
嘉靖时期,明朝社会的工商业已经相当的发达。丝绸、陶瓷、冶炼等多种行业的产量占了当时全世界的绝大部分。
但是,这些发达的工商业却与现在的毛烈无关!
盐、茶等的大宗商品被朝廷专营,经营这些商品必须要向官府购买盐引、茶引等。烧瓷炼铁则必须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场地。
毕竟,大明朝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稳定期,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分配已经基本定型了。土地、各种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毛烈根本没有实力去从那些已经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手中抢得多少土地和了。
除了毛庄这三千多亩田地、千户人家,毛烈再没有扩张的可能,甚至还要面临着土地丁户被夺的危险。
没有了扩张土地的可能,那些需要场地的大型工坊就不能创建;丁户可能被夺而导致的人员流失,也使得毛烈无法放心把系统中记载的先进技术拿出来使用。
想来想去,毛烈发现自己只能从不太显眼、不占什么场地的手工技术开始入手了。
而且正所谓船小好掉头,毛烈自恃,就算是在自家现在前途不明的情况下,保住手下核心的几十个人还是有些把握的。
看着兴冲冲走出去的老管家,毛烈的心情也是一阵轻松,不过马上就又开始沉重起来。
明朝,在史料的记载中,是一个异常繁荣的时代,甚至被许多人认为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但是在公元1567年隆庆开关之前,明朝的情况并不是像史料记载中的那样。
经济方面。明初时期,由于人口较少、土地荒芜,再加上严厉的惩治**,人们的生活确实还算是不错。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官宦贵族数量的增长,土地开始不够使用了。
由于明朝大肆分封土地给那些皇亲国戚,甚至是皇帝自己带头占用土地、设立皇庄。上行下效之下,皇亲国戚、权势贵族们自然也是大肆扩张。最多的时候,明朝被权贵们占用的土地竟然达到了全国土地面积的将近一半,后来经过张居正的重新清丈,依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掌握在权贵手中!
而且,明朝实行卫所制度,每个卫所占据的屯田土地也少数。
这些权贵们、卫所们掌握的土地,都是肥沃之地,平民百姓们自有耕种的土地都是一些贫瘠的薄田。
另外,明朝政府优待权贵以及读书人。权贵们不需要缴纳赋税、应付徭役。读书人们,只要能够成功考取举人功名,就也不用缴税赴役了。如此的国家财政政策,使得的财富集中在了权贵势族手中,朝廷反而是囊中羞涩、无力支付必要的军费、工程费用等。
于是,平民百姓头上的胆子便越来越重!年景好些,还能勉强支撑;年景不好,便就是流民遍地!平民百姓们生活,不得不托庇在权贵势族或者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名下,成为其家丁;否则的话,就只有破产倒闭,成为工坊里的工人。
明朝时期那备受后人赞扬的发达工商业,劳动力来源就是那些承受不住巨大生活压力而破产的流民们。
政治方面。明朝自洪武年间便对官员们实行精简政策,而且薪水微薄、甚至于经常以货代薪。按照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候带回来的香料,一直到万历初期还作为官员们的薪水予以发放!几乎将将够养活一家人、没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