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目前来看,情况还是很不错的,而且马周的这个方案,也是尽可能的避免了一家独大的现象,并没有说扶持哪个地方,就一口气让他们成为第一这种行为,无非就是按照远近,以及具体的地方情况来决定先发展哪个,后发展哪个而已。

    而在这个基础上,马周又将目标重点的放在了铁路沿线以及漕运线路沿线地区,这些地方现在或者将来都有交通优势,所以是必须要先发展的。

    “是该停一停了!”房玄龄却很认同李元吉的话,事实上早在几个月前,两人就已经谈过这个话题了。

    不过最初不是这么直接的谈,是房玄龄提出了一些发生的问题,真正让李元吉做出决定的,还是这次的卡车事件,这事并不大,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事一件天大的好事。

    可李元吉却看出了其中的危机,房玄龄也看了出来,只不过没有明确的提出来而已。

    “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应一味的埋头去发展,更多的应该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到这些问题消失大半的时候,再去适当的提速,然后继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房玄龄说着自己的看法。

    而意思则是,如果一味的埋头发展,而不去管理那些发生的问题,最终这些问题会越积累越多,到了最后会到想去解决都很难解决的地步。

    而那个时候,大唐又将怎样?

    最坏的结果,肯定是一个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突然崩塌,稍好一些的结果也会是因此而大伤元气。

    说的在直接一些,现在是初步阶段,根基一定要打稳,不能为了进步而进步,要有目的的进步,有方向的进步。

    “玄龄此话甚合朕意,这些年来,发现的问题也有不少了,各个衙门都存在着各种大小不一的问题,虽然很多也都解决了,但朕看到的,却是依旧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掉,最重要的是,思想并没有跟上现在的实际情况,如同是一个十岁的孩童,拥有了二十岁的身体,朕不敢想象,一个成年人去做出孩童的幼稚举动。”李元吉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现在的大唐,如同一个暴发户一样,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程度的自我膨胀着。

    手里的确有货,自身的实力也很强大。

    可无论怎样,一个不能摆正自己位置,摆正自己心态的人,早晚有一天是要完蛋的。

    一个国家也是同理,想要走的远,走的稳,就不能去急于一时,发展,必须要是全方位的,思想可以超前,就好比刚登基的时候那样,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办。

    但思想绝不可以落后,就像现在,很多人都出现了自我膨胀的行为。

    虽然没人嘚瑟到站在大街上去炫耀,但每一个人的心里面,或多或少的都有这种想法,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可是贸然停止发展,对于朝廷来说也有不小的影响,虽说这些并不算什么大问题,可解决起来终归是有些麻烦的。”萧���遄琶纪匪底拧?

    “一方面,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同时也让大家冷静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发展未必就要停下来,只不过朝廷可以转移一下重点。”李元吉接受了萧�奶嵋椤?

    突然停止,的确不好解释,甚至会给人一种错乱的感觉。

    但停下来又是必须的,当然不能是全部的停止,萧�岢稣飧鲆晌实耐�保�钤��鸵丫�氲搅擞Χ缘陌旆ā?

    “军队方面维持每年增加一成预算的速度去发展,商业方面要加强监管,支持的力度要适当的减小一些,科学院那边的话……”李元吉停顿了下来,认真的考虑了下,最终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朝廷支持的经费减少一半,其他各个衙门,经费一律减少两成。余下来的经费,全部用于修路!”

    “修路?”

    大臣们还没从这个巨大的打击中清醒过来,李元吉便给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

    修路有好处吗?有,好处很大。

    可是修路又是必然的吗?未必。

    以前的路,现在也能走,虽说不如长洛官道那样舒坦,但只要不是雨雪天气,走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铁路的建设也正在火热的进行着,按照目前的规划,十年之内,一条玉门关至海州,一条幽州至交州的铁路就会修成通车,这是一横一纵两条主干道,二十年内,完成三纵三横的铁路建设。

    基本上可以肯定,二十年后,整个大唐的铁路网络将会是四通八达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大唐的财力就越强,技术经验也就积累的越多,就可以同时支撑多个地区同时开始建设。

    可这不是原先定好的战略目标吗?所有的计划都已经大致的做了出来,接下来只需要按年去规划一些细节方面的就可以了。

    但是很显然,李元吉所说的修路,绝对不会是单纯的指铁路。

    铁路虽然很方便,但铁路并不是万能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只有铁路而没有官道。

    长洛铁路开通了很长时间了,长洛官道的人流的确是减少了一些,但现在依旧很热闹,正在使用的人依旧很多。

    所以,大臣们下意识的就想到了李元吉口中的修路,必然是大肆修建水泥官道。

    “陛下,修路这个事……臣觉得不如集中精力,先修铁路再说,毕竟铁路的作用要远大于水泥路。”工部尚书陈叔达纠结的说着,李元吉的意思很明显的是要增加工部的工作,可只是一条铁路,工部就忙的不可开交了,哪有功夫再去分人出来搞水泥官道?

    虽然水泥官道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说建造速度快,造价低等因素,可却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进来,铁路有二十多万人,水泥路这边参与的人只会多而不会少。

    费用倒是不用担心,其他各部省出来的省一省也勉强够用,但还是那句话,他哪有那么多人去做这个事?

    而且,还有个问题,水泥路需要用到大量的石子和大沙,之前的长洛官道就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过对比后发现,有些地方的石子和大沙是不能用的,这也就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不能就地取材,就只能从更远的地方运输材料过来,这又会耗费更多的精力。

    “子聪呐,这就是朕担忧的地方,这也不仅仅只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朕基本可以肯定,在座的诸位,或多或少的都有些问题。你们的思想,还没有跟上现在大唐的实际情况。所以说,即便有更好的已经放在了你们的面前,可你们依旧无法去重视它,不知道该怎么去用它,并且用好它。”李元吉有些无奈的摇头道,他从未跟大臣说过这些话。

    因为以他的身份,一但说出这句话,听到的大臣,第二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请辞。

    性格忠烈的唐人,思想高傲的唐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质疑,一但皇帝质疑了你,请辞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留下来才是最丢人的。

    所以这一次李元吉带上了所有人,而不是针对陈叔达一个。

    “陛下说的是卡车?”陈叔达先是一惊,但听到并不是针对自己一个,也就放下了心,疑惑着问道。

第六二九章:你歪楼的本事朕服() 
    卡车?

    卡车是不错,那个大家伙能够运的东西也不少,可仅仅只靠着一个卡车,就去修那么多的路,恐怕有些不太合适吧?

    而且,修路哪有那么容易?

    就拿长洛官道来说,一部分是在原官道上直接翻修的,一部分则是直接新修的,整体而言,新修的长洛官道距离更近了一些,而途中也架了几座大桥,如果没有这些桥,肯定还是要走原路去绕的。

    费用虽然不高,但问题在于太耗费时间和精力。

    “卡车难道就只能用来运载材料吗?”李元吉有些无语的说道。

    说这帮人是榆木脑袋还真是有些看不起榆木了,虽然李元吉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他们的思维一时间还没有转变过来,想不到这一点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现在科技已经算是发达了吧?

    至少比起以前来说是这样的,而且很多东西的通用性也已经展现了出来,为什么就是想不到呢?

    是真的想不到?还是不敢想?或者根本就是懒得去想?

    李元吉觉得自己好像是有些受够了,他不想再去引导这些人了。

    有些郁闷的接着开口道:“蒸汽机最先是用在火车上的,后来又被用在了轮船上,工业上,现在又被运用到了卡车上。既然蒸汽机可以用在这么多地方,那么卡车又为什么只能用来运载货物?难道就不能改装一下,在前面安装一个巨大的铁滚轮,利用自身的重量去来回碾压地面,以此来取代人力压实的步骤?一段五里长的路,一台这样的设备,只需要不停的压上一天就可以了吧?

    同理,可以改装过后用于工程机械,为何就不能改造成农业机械?继续减小一些体格,在后面安装犁头,是不是又可以利用这些机械去完成翻地和平地?正常情况下一亩地需要一个时辰才可以翻完,现在一刻钟都用不了就可以做完这些。

    除了这些以外,是不是还可以被用作其他的地方?要敢于想象,敢于思考,只要是理论可行的,都可以去尝试一下,朕最大的担忧,就是连想都不敢想。

    现在的大唐,除了闷头往前走以外,根本不会去看一下前方的路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更不会去看这条路是不是可以走的通。”

    发展走弯路,那是必然的结果,无论是前生还是今世,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就拿拖拉机耕地来说,历史上也不是蒸汽机做成汽车以后就有的,而是经过了很多年的进化,不断的去摸索,去创新才有了现在看到的拖拉机。

    而拖拉机的进化步骤,则是最开始庞大而又笨重的拖拉机直接下地,然后人们发现速度的确是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