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奋勇,殿下还是回去坐镇中军为上。”

    众人一听,便纷纷相劝,唯恐太子殿下留在城上和将士一起守关。

    李建成心里叹息一声,暗道,秦王能率军突阵,何等的威风,到了我这里,怎就成了这般模样?

    当然了,这也只是心里叨咕叨咕,其实不用众人劝说什么,他何尝不明白,身为太子,系于社稷,和秦王自然是不一样的,强要为之的话,不说如何如何凶险,恐怕身边的人也不会答应。

    遂从谏如流,和前几日一般,只在关上露了一面,便在众人簇拥之下,回转中军去了。

    而在关下大军当中,王世充可没有半点亲冒矢石,率军攻城的念头,他的打算比较歹毒,赶着李密旧部们到关下攻城。

    能破关而入最好,不能的话也要将这些人借唐军之手消耗个七七八八。

    说实话,二十余万大军,李密旧部所领兵卒占了几乎一半,而且他们还是大军当中最有战斗力的一个群体。

    当他们在潼关之下碰的头破血流的时候,河南大军自然而然也便元气大伤,无以为继了。

    可这个时候,王世充已经不会顾及这些,此时他的心态已与辽东城下的杨广,洛阳城下的李密差相仿佛,偏执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也就不会去想,此战的后果在不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郑国大军在关下排列开来,看上去声势确实不小,刀枪林立,旌旗遍野,比之当初李神通的二十万大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军以郝孝德,吴黑闼两部为先。

    这两个都是山东人,郝孝德是山东义军首领,与王薄,孙宣雅等并列,都是山东起义比较早的家伙。

    他们这些人像没头苍蝇一样来回乱撞,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能走到哪一步,又会在哪一天丢了性命。

    好笑的是,老天爷好像对他们还不错,那许多义军首领纷纷败亡,王薄和郝孝德却还能活到今天,是真不容易,这和才干什么都没关系,只能说是幸运使然。

    吴黑闼出身也不高,可他是正经的官兵出身,曾随护儿,周法尚征伐辽东,后来率兵在山东剿匪,辗转来去,归于王世充部下。

    他其实算不上李密旧部,只是因为出身山东的关系,跟秦琼和程知节走的比较近,于是乎,便和郝孝德成了一对的难兄难弟。

    此时两人聚在一处,望着潼关都是嘴里发苦,这一仗打下来,得死多少人?还能剩下什么?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就要这么毁在潼关之下吗?

    可无奈的是,他们已经没有什么退路可言,两军对阵,要是三心二意的话,恐怕结果会更糟糕。

    两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皇帝的严厉目光,甚至于也能听见阵后那些幸灾乐祸的笑声,谁让他们两个实力颇强,之前争抢粮草兵员的时候又那么凶呢?

    “这头一阵,就交给俺吧……”吴黑闼苦笑一声道。

    瘦高的郝孝德无可无不可的点了点头,半晌才嘟囔了一句出来,“又不是争功,还分什么谁先谁后,轮番来过便是。”

第646章无奈() 
无论攻城战有多残酷血腥,但一般来说,都有着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被后来人以波澜壮阔,起伏跌宕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的战事,多数跟攻城战无缘。

    换句话说,一城一地的得失,也许会影响到战争的全局,可对于已经知道结果的后人而言,他们关注的肯定不是攻城战流了多少血,又有着怎样一个过程,而是这一战对于整体战争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他们的兴趣所在,也更愿意放在那些天下绝陷的争夺上,而且过程最好能戏剧化一些,比如说摆个空城计啊,弄个反间计什么的。

    而事实上则是,多数攻城之战没那么花哨,胜利的果实大多也被鲜血染的通红。

    就像杨玄感,李密攻洛阳,就没有杨广在辽东城下玩的那么花样繁多,虽然结果是一样一样的。

    李破就比他们强上许多,杀罗艺,破李元吉,败李神通,每一战都避开了坚城要塞,一连串的战事,整体而言,就是后来人比较愿意津津乐道的样子了。

    而他攻打蒲坂的时候,就又回归了战争普通的节奏,强攻而上,还算出彩的地方在于,蒲津桥边的战斗。

    到了李唐整个退守关西,李破也就老实了下来,因为统领大军征战多年的他觉着,创造奇迹的机会越发的少了,强要为之的话,怕是要伤筋动骨,进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话,那可就太无趣了。

    当然了,对于兵力雄厚的李唐而言,战术是非常对头的,就像当初李破陷晋阳之后,李世民向李渊提的建议,便是以坚城消耗李破的兵力。

    就如今情势而言,李世民的战术无疑是非常有远见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就算李唐有所失利,也绝不会让李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席卷晋地,威胁关西。

    而王世充一头撞上了保守的李建成,人家太子殿下既不会骑着马把自己当斥候,也不会拿起刀子来在关头现身,那么依照战争规律而言,也就不会有太多令人“感兴趣”的意外发生了。

    倒是关下的郑军很可能发生些意外

    枯燥而又血腥的攻城战开始了,号称能战的河南军卒在稍稍试探了两次过后,便在皇帝的严厉斥责当中,开始全力以赴。

    密密麻麻的箭雨,在城墙之上不断升起,投炮扔出的石块,在天空中飞舞来去,床弩射出的粗大标枪,带着锐啸横行于城下。

    这个时候,连绵不绝的惨叫声才是战争的主题曲,河南军卒的鲜血在潼关之下肆意流淌,很快漫上了城墙,又将粗粝的城墙涂抹了一遍又一遍。

    一天过去,潼关岿然不动,守军游刃有余的挫败了郑军一波波的攻势,郑军就像潮水碰在了坚固的堤坝上,每一个接触,都碰的粉碎,却无法撼动堤坝分毫。

    日落黄昏,郑军终于收敛了兵卒,郝孝德和吴黑闼派人清点伤亡,在有所保留的情形之下,伤亡依旧大的让他们惊恐,近五千将士躺在了战阵之上,再也不会站起来了。

    他们的将旗正在迅速的暗淡下去,这还不算,皇帝的咆哮声不断从中军传来,无能之类的字眼听的他们都有点麻木了。

    望着夕阳之下斑驳的潼关关城,两个人心中的绝望又浓重了几分,这才是第一天啊

    归营之后,两人不约而同的聚在了一起,在简陋的营帐中嘀咕了起来,他们已经不敢去中军见皇帝了,那个暴躁的家伙比当年的杨广,李密好像还要可怕几分。

    皇帝营帐之外已经挂满了人头,让每一个走到那里的人都觉着是在路过鬼门关,谁他娘的吃饱了撑的,才会愿意去那里转悠呢。

    王世充“善解人意”的也没有召唤他们过去,只是命人传令给他们,让他们安抚士卒,准备第二天的战事。

    同时部将军卒们疲惫而又怨恨的目光,让两人如坐针毡,心腹之人都在他们耳边嘀咕,这么下去,大家没有活路啊。

    没有活路怎么办?按照这年头人们的思维模式,反他娘的嘛

    可两军阵前两个人都是久经战阵之人,都明白那样做无异于自寻死路,阵前投敌可不是这么个投法。

    首先你要能取信于人,在如此庞大的大军前面,李建成就算再愿意招降纳叛,也不会打开关门给他们,设身处地的想想,那得是多宽厚(愚蠢)的人才能干出来的事情啊?

    事实上就是,他们两个不如秦琼,程知节聪明,连牛进达都比不得,早已失去了选择的机会。

    他们虽然没去中军,可中军的消息还是能传入他们的耳朵,没办法,王世充翻脸无情的事情干的多了,臣下们若不能在皇帝身边寻上一个两个探听消息的人,那就是对自己的身家性命极不负责任的事情。

    让两人苦笑不得的是,皇帝正在和近臣们商量,谁是下一个倒霉鬼

    “这么下去可不成,贤弟可有办法应对?”郝孝德喝着酒,满心苦涩的问道。

    吴黑闼比他也强不了多少,平日里他当然不会和郝孝德这样的人推心置腹,然而现在嘛,却又两说着了,看上去他们两个竟然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那也就只能同生共死一回了。

    “俺能有什么法子?皇帝想让咱们去死哼,不若明日里亲自带兵攻城,死在关下算了,也好让儿郎们有个活路。”

    郝孝德乐了,举杯相敬道:“那俺可要敬贤弟一杯,像贤弟这样的好汉,现如今可是越来越少了呢。”

    吴黑闼知道他说的是反话,却也不愿较真,举杯一饮而尽,自己就把话圆了回来。

    “就怕俺愿意赴死,也护不住儿郎们的性命,要说俺也没得罪皇帝什么啊,怎么就”

    郝孝德斟酒,苦笑道:“贤弟也莫要猜了,你看单大将军还很受重用呢,一败之下,还敢回来见皇帝吗?咱们都是山东人,皇帝要是信得过咱们,那才叫见了鬼呢。”

    吴黑闼想了想,觉着郝孝德说的有理,心中更添烦恶之下,冷冷道:“这么说来,皇帝出身关西,信得过的能有几个?”

    郝孝德一拍桌子道:“就是这话,你看看皇帝是关西人氏,起兵之时又在江都,同咱们山东,还有河北,河南都不搭界,大家伙却都是这些地方来的,时至今日,不派咱们去送死,又能派什么人了?人死的差不多了,说不定还能省些粮草出来呢。”

    闲聊到这里,两个人话语之间,也越发的肆无忌惮了起来,对王世充更是没了任何的敬畏之情。

    郝孝德说完,两人面面相觑,几乎是不约而同,心中寒意大升,因为他们都觉着找到了关键所在,大军粮草不足,死的人越多,大军的攻势可能越会持久一些

    好吧,他们虽说想差了,却也不是没有道理。

    自觉找到了关键所在,那么两个人的主意立马就来了,而他们的想出来的办法也很相似。

    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