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尊,此地不宜久留……”披头散发的陈国公段达劝着皇帝,可眼瞅着浑身散发出浓重的不祥气息的王世充,他到底没有说出退兵两个字,他段达还想多活两天呢。

    惊魂未定的王世伟也在旁边附和,这仗打的……还不如留在洛阳跟兄长一起看家呢,当初真是鬼迷了心窍,才想着出来立功,让自己楚王的称号名副其实。

    好吧,这位已经被吓破了胆,直想让王世充快点下令撤军,跑回洛阳去喘口气再说。

    王世充很狼狈,此时却是须发皆张,脸色狰狞,突然一脚,将王世伟从战马上踹了下去,拔出刀子胡乱挥舞着咆哮道:“混账东西,乱我军心,看我不斩了你……”

    王世伟被吓的不顾身上疼痛,一溜烟的跑了,王世充等着猩红的眼睛,盯着段达道:“朕当为天下之主,些许挫折算得了什么,爱卿不随我杀敌立功,难道也想劝我退兵不成?”

    段达瞅着王世充那满蕴疯狂的目光,寒毛都竖起来了,当即捶打着胸膛,大声道:“至尊即欲整军再战,臣自无二话,有死而已。”

    很快,陆续来到王世充身边的军中将领们便在陈国公段达带领下作鸟兽散,皇帝疯了,还是不要留在这里为好。

    王世充有过很多失败的经验,在和李密相持的几年间,鲜少胜绩,最终靠着洛阳坚城才将李密耗死了。

    所以王世充不管出于什么心理,反正时常在人们面前自诩天命之主,久而久之,旁人没几个信的,反而是他自己深信不疑了。

    李密那样的家伙我都战而胜之了,还有什么人能抗拒于我呢?

    所以说,时常骗人的他,这会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发自肺腑,没有一点虚假的成分,他确实想跟唐军比一比耐力,再次创造一个奇迹出来。

    可以说,王世充这个时候还有那么一丝理智尚存,他的判断同样有着那么一丁点的依据,因为中军和后军都有他的亲族心腹在率领,这些天来也没有参与攻城,所以大军瘦身成功之后,实力尚存。

    当然了,这样的依据并不靠谱。

    战争行为不是这么个算法,在李密旧部群起反叛,粮草匮缺的今日,别说十万大军,便是百万大军也要军心浮动,士气落入谷底。

    这样的军旅,其实无论的进攻还是撤退,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

    实际上,战事进行到这一步上,王世充和李建成都犯下了一些难以挽回的错误,可他们同样作对了一些事情。

    拿李建成来说,他稳守潼关,到了现在也没出关一战,战略上其实贯彻的很坚决,确实错失了一些战机,可到了现在,胜算在握之下,就是战略胜利的明证,如今看的只是战果如何而已。

    反观王世充,可以说是犯下的错误不计其数,但他消耗李密旧部实力的事情做的同样很是坚决,所以在李密旧部们反咬一口之下,还能勉强维持局面,这也很不容易。

    而现在,却到了决定战争结尾处该画上怎样一个符号的时候了……

第654章内讧() 
“大王,牛进达派人报说,郑军阵前内乱,伤亡惨重,吴黑闼,郝孝德等投唐……”

    徐世绩急匆匆的来到帅帐,向李破禀报得来的消息。

    河南大军内乱的征兆越来越多,可最终发生的时候,却还是非常突然,等到牛进达,沈青奴得到消息,再报到李破这里的时候,实际上郑军的内乱已经有了结果。

    更为可笑的是,牛进达和沈青奴两人得到消息的时间要比王仁则还早上一些。

    而对于守在两岸的人们来说,这将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李破听到这个,根本没问消息真假,立即便下令道:“你回去和张将军一同整兵,听我将令,准备渡河。”

    一个多月以来,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到来,所以李破并无任何犹豫,他可不是李建成,不会想那么多,有那么多的顾忌,他要的单纯的很,就是一场军事战略上的胜利。

    稍稍想了想,随即又令徐世绩道:“你传信给牛进达,沈青奴,我要王仁则的人头,让他们必须在大军过河之前,占据滩头。”

    徐世绩锤了锤火热的胸膛,见再无命令传下,急匆匆的掉头走了。

    随后,军令从帅帐中不断传出,风陵渡口北岸的晋军大营慢慢骚动了起来,人喊马嘶间,早已积蓄多时的杀气顿时升腾而起,直冲霄汉。

    而此时李破麾下聚拢的军卒已过三万众,其中有八千余骑兵,这样的一股士气高昂,精力饱满,久经战阵,又有严格的军规戒律约束的军事力量,已经足以和任何人决战一场,前提条件是能全军渡过黄河而已。

    徐世绩和张士贵是大军先导无疑,后面便是张伦,他们将在滩头固守,或者是随机应变,主动出击以迟滞敌人到来的时间。

    一直到大军完整汇聚于风陵渡口……他们的第一个军事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弘农郡的函谷旧址,想要把唐军堵在关西,那里才是最可依靠的一处关隘险地。

    所以李破只准备留下两千兵马在北岸大营,准备接收降俘,其余人马都要往黄河南岸进军,也算得上是倾力而为了。

    这个时候,不管是王世充还有余力再战,或者是大败而回,都不再能改变李破的既定战略,除非有人能在这个时候率大军来到,硬生生的将晋地军旅赶下黄河,不然的话,谁也挡不住李破往河南插上一脚的打算。

    在这样一个混乱局面之下,意外几乎无所不在,实际上,不等李破的军令传到牛进达和沈青奴手里,他们就已经动了手。

    不是因为两个人沉不住气,更非立功心切,而是情势使然。

    王仁则得到潼关大军失利的消息虽然比牛进达两人要晚上一些,可也没晚多少时候,大惊之下,王仁则倒是没有失了方寸。

    他立即召集部将议事,只这一个命令,其实就已经逼的牛进达两人不得不动手了。

    他们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去到中军,沈青奴倒还成,牛进达断然不敢在王仁则面前露面,作为李密旧部的漏网之鱼,王仁则很可能不问青红皂白,先砍下他的牛头再说。

    和平时肯定不一样,此时不到中军听令,按照军律也是杀人没话说。

    既然进退不得,那必然就是先下手为强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先就是刘安世所部离开了风陵渡口,想要朝牛进达所部侧后移动。

    正面则是王仁则的姐夫元聪,和虎贲将军张俊年两部,隐隐对牛进达构成了一个包围圈,传牛进达入中军议事的人也随之到来。

    这样一个时候,牛进达哪里还敢有半点迟疑,当即斩杀中军来人,起兵相拒,先就令牛猛率二百人攻张俊年,自己则率八百军兵,猛攻元聪所部。

    这可不是狂妄,从征伐辽东开始,山东,河北劲旅就从没将河南军伍放在眼中,时至今日,侥幸生存下来的山东人,不分男女老幼,简直是各个满身戾气。

    更何况牛进达所率正是脱胎于官兵,昔日打遍山东无对手的张须陀的老部下,河南军旅自称能战,实际上,支撑着各处战局的还是从山东,河北出来的家伙们。

    王世充在潼关关下一场大战,其实不但消耗掉了李密旧部,也消耗掉了河南大军的大部分元气,出身山东,河北的老卒,将领纷纷战死,于是大军的战斗力也就彻底来到了谷底。

    而在风陵渡口,牛进达也用事实告诉王仁则的部将们,什么样的军旅才能称之为精锐。

    营寨中突然爆发出了喊杀之声,牛猛率二百兵卒杀进张俊年的营寨,张俊年所率一千多人,措手不及之下,简直是一触即溃,混乱中,张俊年几乎没怎么犹豫,便带着亲兵掉头跑向了中军。

    而另一边就很不一样了,元聪乃东魏皇族后裔,也曾从征辽东,只是一直待在骠骑府中,充任皇帝亲军罢了,后来娶了王世充的侄女,还是在皇帝亲军中任职,西来之时,归于王仁则部下。

    他所率的一千人马,实际上是王仁则亲军的一部分,平日里装备整齐,耀武扬威的,看着挺不错,可真正厮杀起来,在破衣烂衫的山东精锐面前,更像是待宰羔羊一般。

    元聪这个名字起的别看挺逗乐,可其人确实挺聪明,牛进达只率兵冲破了他的营寨外围,这人也没率人退往中军,而是直接令部下抛下兵刃,跪地请降……

    至于这个家伙到底是被吓蒙了,还是聪明的看清了形势,都没什么可说的,照现下的情势来看,他这么做确实很聪明。

    因为西征大军彻底乱了,牛进达在这边领兵暴起,那边沈青奴的乞儿军立即起兵相应,他在营寨的另一边,隔着中军无法跟牛进达靠拢。

    而按照之前的计划,两军一旦叛反,那就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往中军杀过去,取了王仁则人头再说。

    所以乞儿军攻打的是王仁则的中军,若说牛进达起兵抗命,王仁则等还有所准备的话,那么乞儿军这一下,就属于天外飞仙一样的突袭了。

    那边张俊年刚逃进中军大营,这边乞儿军在沈青奴率领之下,已经快要杀到王仁则的中军大帐了。

    一时间,喊杀之声四起,一万多人的营寨当中,好像乱的比王世充那边还要甚上几分。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这场发生在黄河南岸的战事规模“太小”了,只能作为潼关之战的注脚存在。

    可话说回来了,它的意义却非同凡响,无论对于李破,还是王世充,李建成而言,都是如此。

    影响之大,估计是牛进达,沈青奴两个连做梦都不会想到的。

    很有心眼的王仁则这会也蒙了,率心腹仓皇出逃……这年头的战事就是这个样子,军中大将很少会被俘虏,就算成了阶下囚,生存几率也要比旁人高的多。

    就像潼关下面一场乱战,那么多人魂飞天外,吴黑闼,郝孝德等人却都还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