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仇悆对高峰讲的标语宣传的方式很感兴趣,他认为这种方式直观,简洁,令人印象深刻,因而深为佩服地说道:“高大人脑子一转就是一个方法,真不知道你肚子里还有多少好东西。”
高峰嘴角轻轻一抽,玩笑道:“想不到仇大人也会拍马屁,我倒是眼拙了。”
仇悆被调侃地脸一红,讪笑一声说道:“我说的是实话,大人何必多心?”
“哈哈。”高峰被逗得大笑起来,他讲道,“无论我多不多心,你这次的标语一定要选好,必须在心理上给大家一个冲击,这样才会取得效果,当然了,这只是一种手段,若最终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只能靠强制的办法了,可我最不想用的办法就是强制,你懂的,因为这时事态已经很严重了。”
杨邦乂和仇悆点了点头。经高峰一分析,他们早就知晓了个中的现象和原因,因而对及早采取措施持支持意见,他们相信,就算一时间无法避免或遏制事态的发展,也能延缓或减轻其势头,那样,情况至少还不会那么糟。
“其实,我们都是功利主义,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看到杨邦乂和仇悆领令而去,高峰喃喃地说了一句。
第433章 占领济州()
船队出海两个月后,高峰终于接到了第一个消息。
这是飞鸽传来的消息,是船队登上济州岛后的消息。
原来船队沿复新河入泗水,经海州入海,一路向东南方行去,时为冬季,西北风吹起,船借风势,速度倒是不慢。
高峰为他们备好了指南针,还找来了一名长年跑这一带海域的向导,船队根本没有走冤枉路,很快就顺利到达高峰所说的济州岛。
站在船头,望着朦胧出现的一座岛屿,吴玠不由得问向倪语臣:“此岛离大宋天隔地远,与高丽却几乎连通,高丽国难会听之任之?”
转头望向远处那条线般的大陆架,继续讲道:“高丽从那侧冲来不过一两日,想要瞒过他们难度很大。”
倪语臣自然明白吴玠的意思,有高丽国干预,想在这里建立势力实并不保险。
倪语臣笑笑说道:“此处本为高丽的耽罗郡,我们此行已属侵入别人的国家,有风险应为正常,不过,据我了解,此间和高丽国内都不平静,我们借机取势,应该能够把一切稳固下来。”
“高丽国内有什么问题?”吴玠问道。
倪语臣毫不隐瞒地讲道:“现在当政的是高丽国第十六代君主,他叫王俣,其人而立之年,按说应是最佳年龄,只是此人性格懦弱,身体虚病,而且爱好酒色,因而越发不堪,我想其大限也不会有几年了。”
“此时的高丽政权都集中在国公李资谦的手中,李资谦的二女儿就是君王妃,因此李资谦被封为汉阳公和朝鲜国公,其权力之大,无人能及。”
“若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可是李资谦经常以权位之便乘机诬陷忠良,铲除异己。甚至唆使党羽与其奴婢夺人财物,占人土地,引发民情愤慨。因此民间里巷流传有‘十八子将王’的风声。李资谦闻之,不以为惧,反而妄生不轨之心,企图谋篡王位,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实施。”
“李资谦之心当然很多人看在眼里,只是王俣受其控制,其他良臣武将人微言轻,根本无法制约李资谦,因而才显出一枝独大。”
“但是,这种形势并不是说李资谦就没有人能够对抗,金灿、崔卓等文臣武将还是联合起来与之对抗,虽然暂时处于弱势,却也是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
听到这里,吴玠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低声问道:“那岂不是说高丽国内已无暇它顾?”
看到吴玠突然转变了神态,倪语臣一阵愕然,还是点头称道:“是这样。”
“如果我们占据此地后,是否可以借用高丽国内的形势一举将其拿下呢?”吴玠接着问道。
居然胃口这么大!倪语臣毫不客气地摇了摇头,说道:“不说高丽国内还未乱起来,其实力还保存着,就是他乱成了一锅粥,靠我们这点人马也兴不起多少风浪。”
这是不同意吴玠的意见了,吴玠并不在意,他又问了一句:“不知公子要把这里的规模搞多大?”
岂能不知道吴玠的野心不死?倪语臣讲道:“无论此间发展多大,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没有个五到十年,别想成规模。”
这话倒是不虚,而且还是倪语臣的大胆估计,他要不是把高峰的神奇之处算进去,应该要说十年之后了。
吴玠听闻,并不动容,只是喃喃地说了一句:“五到十年并不是很长。”
……
离济州岛越来越近,众人眼前的岛屿轮廓越来越明显。这座岛确实很大,岛上有平原、丘陵、熔岩,居中还有一座山。
据说此岛是一座火山岛,岛上的那座山是一座休火山,在岸边能清楚的看到那些裸露在外面的岩石,那是火山岩浆喷发后形成的一种奇特的火山柱状岩石,看上去十分神秘。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此岛就是一座火山岛。
岛上没有太高大的树木,最多的还是灌木,不过,从整个岛上看,灌木密布,一片原始景像,显然人们开发的地方不多。
船队围着岛屿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一座天然港口驶了进去。
岛上有人似乎发现了船队及其上岛的目的,在港口立马聚集了不少人。
船队之间通讯,都是按高峰的要求使用旗语进行,可岛上的人不会,旗语自然是无效的。倪语臣急忙叫人向导请来。
向导会当地语言,可以和他们进行沟通。
临近岸边,说话声已经能够听清,向导扯起嗓子向岸边的人群解释起来,一番没有恶意的话语终于让当地人平静了,船只这才缓缓地靠岸。
就算得到解释,当看到全幅武装的乡兵从船上下来,那帮人还是十分紧张。
乡兵衣甲鲜明,动作整齐划一,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军队,那帮人不紧张才是怪事。
只是再紧张他们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还不如看看对方意欲何为?
倪语臣让向导在人群中寻找负责人,或者是有身份的人。
这时一位孱弱的青年被推了出来。实际上,他还真不是推举出来的,只是当向导问了一句:“你们这里谁说了算?”
众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望向了他,他不得不站出来。
青年脸色发白,眼神略有些紧张,不过,他的表情还是在尽力镇定。
青年往前跨上一步说道:“我是这里的王子,你们是何人?来此有何贵干?”
济州虽被高丽封为耽罗郡,可在耽罗人心中还是以耽罗国自居,因而他们还是接受国王和王子等身份,所以才会有向导一声询问便把目光瞄向了那名青年。
想不到竟是位王子,倪语臣惊讶之余,上前说道:“我们是大宋派来的特使,专门来这里告诉你们,以后你们还是耽罗国,不再是辖制于高丽的封郡了。”
说完,他竟拿出一份圣旨,讲道:“请王子带我去见耽罗国王,我要把圣旨传达给他。”
看到此事不假,而且对方胸有成竹的样子,王子心头大喜,忙引着倪语臣等人朝那座山行去。
第434章 耽罗国王()
一行人边走边聊,好似感觉到倪语臣等人的友好,王子并没有保留,把耽罗国的情况详细地介绍了一遍。
倪语臣听了暗自感叹,还是生活在这种与世无争的地方好呀,他们心思单纯,想法简单,根本体验不到外界的那种尔虞我诈,如此活着也是一种幸福。
据王子介绍,耽罗国说是个国,其实就是一个群聚的土族部落。
他们人口不多,总数还不到五千人,占地也不大,居住地集中在中间的那座山边。他们以捕猎和采摘为生,另外还有打鱼和种植,不过,后者并不是主业。
耽罗国的老大称为星主,又称为国王,此时的国王兼星主是岷。
带队的王子是国王的儿子,他叫查,是仅次于国王地位的人。
王子查还介绍,他们居住的那座山叫汉拿山,相传是一座火山,只是自从有人居住在这座岛上,它就没有爆发过。
岛上生活简单,却也很有特色。比如,这里有“三多”和“三无”。
“三多”指石多、风多、女人多。
石多很容易理解。因为整个济州岛就是由于火山爆发造成的,所以其上石头、洞窟特别多。除了沿岸的柱状节理带,还有万丈窟、双龙窟和挟才窟,这里都是石头地。另外,住房、设施也都是用石头磊成,因而石头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
就像石多一样,岛上“风多”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四面环海,而且每年飓风袭扰,显露出岛上的风特别频繁。
“女多”则是由于岛上的环境差,男人为了生活经常冒险,结果遇难身亡比例很高,特别是出海捕鱼,返回率极低,因而才出现女人多于男人的情况。
“三无”是指无小偷、无大门、无行乞。
这种群居而简单的生活,虽然每家都有屋舍和财产,但整体还是贫穷的,彼此间没有什么可以觊觎的东西,而且长期互帮互助的养成的那种邻里美德,使得大家既不需要乞讨,也不需要偷窃为生,更不需要加上大门以防范。
所以,每家当主人外出干活时,只需在家门口搭上一根横木,以示家中无人,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设施。
了解了耽罗国的一些习俗,倪语臣心中有了数,他要带人长期居住在这里,有了这些情况,也好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以防自己的手下骚扰到耽罗人的正常生活。
“之前这里为高丽的耽罗郡,不知高丽如何与你们联络?”倪语臣不失时机地问上一句。实际上他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高丽人的行踪对他来说还是个谜,他不得不了解清楚。
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