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防备纥豆陵步蕃的事,元天穆有些惋惜。可惜尔朱天光去了关内,若是他还在河东。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而现在以尔朱兆留守,节制河东诸军,压制不太安分的六镇余部,他总觉得不太可靠,只能吩咐邻近的晋州刺史高欢等人帮衬他一些,以防万一。

    至于渤海那边,元天穆倒不怎么在意。封、高两家虽然势力不小。但是高家的第三子高昂还在洛阳,监禁在廷尉寺内。如今他的禁期将满,高家投鼠忌器。暂时还不会轻举妄动。

    朝中的事情,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只要他回到京师。那些人根本翻不起浪来。这一点他非常有把握,之前的近两年时间,京师不都是牢牢的掌控在他手中么?甚至连元颢、陈庆之攻入洛阳那会,他也有把握阻止他们,只是因另有打算,才没有引兵征讨,径直率领着三十余万台军走避河北地方。

    更何况,如今还有尔朱荣在,有那五千战无不胜的部落jīng骑在,足以压制整个京师。元子攸等人毫无军权。连宿卫军都无法动用,如何能够斗得过他们?

    元天穆忽然皱了皱眉头。说起军权,他倒想起来了朝廷新建的府户军。那支军队的士卒主要出自河南府户,还收纳了些不得意的河南将领,很难被尔朱家收纳。此外。该部的前身是负责京师关防的城卫军,再往前便是攻略元颢时,曾经在河渚击破夏州义军的北中城余部,倒是颇有些战斗力。

    这样一支军队,又驻扎在洛阳城东,或许该防备着点。

    元天穆本拟将其直接解散。但想到现在正是改朝换届前的敏感时期,动作不宜太大,于是便放弃了这个想法。他略一思索,决定从指挥权着手,将所谓的府户军大都督、河南尹元宝炬提拔为中书监,延入皇宫内的中书省监控起来,改以前河南尹元子思重任此职。

    此外,他还准备以领军将军兼任京畿大都督,节制河南包括台军、郡军在内的所有兵马,以防发生意外。

    京畿大都督这个职务,魏朝并无旧制,仅在前年元子攸新近即位、葛荣举兵南下时,他短暂的担任过,目的是为了戒严京师周边。如今要图谋大事,自然要行非常之举,大可将这一职务重新搬出来,立为定例。反正,这几年朝廷创制不少,尔朱荣的柱国大将军、天柱大将军,他的这个太宰,都是朝廷所新设,再多个京畿大都督也无妨。

    拟定了这些方略,又见河西纥豆陵步蕃尚属安稳,元天穆终于动身前往京师。表章送到门下,元子攸和尔朱荣一惊一喜,却相互告白(按古意解释,勿要误会),俱至城北迎接。

    元子攸善于接纳人心,见到元天穆后,不说他越俎代庖,反而夸奖他安抚朝臣之功:“前时天象有异,长星扫过大角,城内谣言纷纷,朝中人心惶惶。亏得太宰威望隆重,戒示诸臣,京师才得以安定。如今太宰终于入朝,朕也总算可以安心了。”

    “臣居枢衡之重,理当为天子分忧,为天柱效命。”元天穆分别向元子攸、尔朱荣二人施礼道。

    他的这番言行,显然很不合礼仪。天子郊迎至城北,乃是酬他平定关内的运筹和牵制之功,他只需向天子一人致答即可,为何要涉及尔朱荣,甚至还把尔朱荣和天子并列?尔朱荣是正一品天柱大将军、太原王,他是正一品太宰、上党王,又何须向尔朱荣施礼呢?

    元子攸似乎毫不在意,依然含笑着和元天穆应酬。然而,他身后的侍中、黄门侍郎杨侃却变了脸sè,望向众臣中地位仅在尔朱荣、元天穆之下的城阳王元徽,期望他能够当众指正元天穆。然而,让他失望的是,那位天子的第一亲信却低眉垂眼,假作不知,显然不敢当面向元天穆发难。

    杨侃心中叹息,这城阳王元徽,到底还是少了些凛然正气啊!若是尚书令、临淮王元彧在,大概会当面指责元天穆吧。可惜他不赞同天子郊迎的举动,也不愿和诸臣一同出迎,正在家里装病来着。

    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缺少胆气呢?否则的话,他完全可以提出质疑,何必指望城阳王元徽?

    至于其他朝臣,那就更不用说了。要么是欠缺胆量,要么已经被元天穆的私信所安抚,要么就干脆是尔朱一党的人。

    杨侃忽然想起了秦朝时的一个典故:指鹿为马。当时权臣赵高意图架空二世胡亥,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以马作鹿献给胡亥。胡亥疑惑,问于群臣,群臣或明哲保身,缄口不言;或阿谀逢迎,附和赵高;而少数回答是鹿的人,皆被赵高一一暗害。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〇五章:中枢布局(五)() 
郊迎元天穆回来,杨侃找了个空隙,为未能匡正朝仪之事向元子攸请罪,同时表达了他心中的隐忧。

    元子攸自然不会怪罪他,叹息着对他说道:“杨卿,朕何尝不知道天穆违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前年朕刚登基那阵,你还在岐州刺史任上,想必是没有见过尔朱天柱的轻脱行径。他每次入朝,都在宫中宴会,邀朕与皇后出席,并召王公妃主杂聚一堂,男女内外尽皆不避。酒酣耳热之时,便带头匡坐舞叫,大唱胡曲虏歌,令将相卿士悉皆盘旋,连临淮那等从容闲雅、注重礼仪之人,都被他强着跳过《敕勒舞》……和这些比起来,天穆今rì的举动,倒也不算什么严重的事情。”

    杨侃目瞪口呆:“王公妃主杂聚不避,将相卿士悉为虏歌,这……这成何体统?朝廷的礼仪和庄严何在?当这天子禁宫是他的虏帐吗?”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罢了,朕可以不计较。只怕……”

    元子攸摇了摇头,没有把话说完。

    他想起了元宝炬奏疏中的分析,又听说尔朱荣最近频频前往陈留王元宽宅,有时甚至留宿其宅中。两相印证之下,他知道尔朱荣一时不会发难。

    如今距皇后生产,还有一个多月时间,看他二人如何行事吧!

    ……,……

    元天穆加上尔朱荣,行事更加霸道。他本来是想把元宝炬升为中书监,借以夺其兵权。尔朱荣却直接令御史加以弹劾,削去其所任职务。冀州高、封两家不稳的消息传来,元天穆本拟以高昂的xìng命相要挟,尔朱荣却直接把其从廷尉寺监牢提出来,转往太仆寺驼牛署,令冀州刺史元嶷捉拿高翼、高乾和封隆之。

    驼牛署禁制森严,向来是魏朝监禁死囚的地方。数月前解来京师的前关内大行台、齐王萧宝夤。便是禁制在署中,由天子下诏赐其自尽。

    对于两人的跋扈,一干君臣约束不来。只好听之任之。

    元子攸习惯了这些事情,尚且可以忍受,可是城阳王元徽等人却坐不住了。他们是元子攸的亲信。一身富贵尊荣全在元子攸身上,也注定得不到尔朱荣的欢心。虽然元天穆致信给了众人,保证他们的现有官职,可众人心里都清楚,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元子攸退位,形势也稳定下来,尔朱荣、元天穆二人铁定会他们开刀。

    退一步说,就算尔朱荣侥幸放过他们,他们也肯定会远离权力中枢,那又有什么意思?怎么比得上在元子攸身边备受信任、言无不从?

    甚至连元天穆的保证。现在也不见得能够管用几天。看那南阳郡公元宝炬,不就被尔朱荣赶回家中了么?

    因此,尽管元子攸听进了周惠、元宝炬的分析,暂时还保持着淡定,元徽等人却一个劲的撺掇元子攸。让他先下手为强。元子攸无奈,只好拿出元宝炬的那封奏折,晓谕众人镇之以静,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等皇后生产之后再说。

    读完元宝炬的奏折,元徽心中暗自佩服其见地。可是在另一方面,却又对其起了戒心。

    之前看到元宝炬被夺职,他原本还有些兔死狐悲之意,但现在却暗自庆幸,庆幸尔朱荣将其赶出朝堂,帮他去了这么一个争宠的强劲对手。

    杨侃却有另外一番心思。他沉吟了片刻,对元子攸说道:“陛下,南阳的这封奏疏,固然是非常有道理。可是,咱们却不能干等着。如今元天穆已经入京,开始为篡夺朝政布局,咱们什么都不做的话,等到皇后生产那会,再想做什么就都迟了!”

    “杨卿此言甚是,”元子攸悚然而惊,“那依杨卿之见,该当如何?”

    “提前发动!先下手为强!”杨侃不愧是带过兵的人,深谙兵法之道,“尔朱氏之所以将南阳赶回家中,一则是夺其对府户军、河南郡兵的节制权力,二来说不定就是知道他曾上过这样一封奏折。既然如此,他们或许会认为,咱们要等尔朱皇后生产后才有动作,因而对咱们掉以轻心。而咱们在这之前发动,正好能够趁他们疏忽之时,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士业兄果然高见!”骠骑大将军、东平郡公李彧大为赞赏,也跟着劝元子攸道,“陛下,机不可失,咱们不能再犹疑了!臣家中还有些忠心的勇士,可以为陛下诛杀贼臣!”

    这是众人首次提到诛杀之事,之前他们虽然谈论说阻止尔朱荣,却没有说得这般直白。然而,事到如今,尔朱荣的威势已经达到顶点,宗族党羽遍及天下,控制着朝堂中枢和大部分地域,要阻止他篡夺大位,也唯有设伏诛杀一途。

    几人心中明白,相互对望了几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然后一起望向御座,等待元子攸作出最后的抉择。

    元子攸沉吟了好一会,依然无法下定决心。他xìng格向来温和,对权力并没有多少yù望。至于尔朱荣,若非他太过跋扈,曾虐杀包括他亲兄在内的众多宗室朝臣,如今又威胁到社稷的安危,那么凭着他的拥戴之力,凭着他击破葛荣、元颢,派人平定邢杲、万俟丑奴的不世战功,由他代为执掌朝政并不为过。

    更何况,他心里明白,一旦踏出这一步,就再无回旋的余地,要么是尔朱荣死,要么是他元子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