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线布置完毕。王建问起众人奉诏入京的始末,周惠坦然告诉他:“其实,咱们是因着骠骑大将军、东平郡公李彧的委托而来。并未接到天子的诏令。”

    王建顿时讶然:“这如何使得?无诏兵进京师,可是犯了大罪啊……唉,宗德啊宗德,还有子聪和世裔两个混蛋,枉我那么信任你们,结果还是把我给坑了!”

    “事急从权,仲立兄何必大惊小怪,”夏侯敬笑道,“你信不过咱们三个的判断,难道还信不过允宣兄吗?从认识以来。什么时候见他错判过形势的?”

    王建无奈的叹了口气,认真的打量着几位好友。夏侯敬是淡定的微笑着,谢邦的脸上写满无辜,田颖则是一副毫不在意的神情。还有阳城本郡的黄嵩黄师岳,他曾在年初见过。是个颇为稳重的好箭手,脸上却也不见丝毫的慌乱。

    很显然,众人都对周惠极为信任,甘心冒着这等风险跟他来京师。

    仔细想想,周惠这厮的确很有眼光,运道也非常不错。别的事情且不谈。只说投靠南军、附从元颢这两件,在常人的眼中无疑是不赦之罪,可他却都能逢凶化吉,还挣下了丰厚的人脉和名声。

    就连这整支河南府户军,也是因周惠的冒险而来。没有他在年初傩祭上的耀武扬威,府户军不可能得到正视和重建,众人不可能擢升为别将、统军。再更早一些,如果不是他在大河中渚的奋力一搏,作为骨干的府户东军根本保留不了建制,要么和元颢麾下的其余府户一样分崩离析,要么就如阳城郡府户那样被逼上绝路。

    “事到如今,我还能够说什么呢?”王建无奈的摇了摇头,“允宣兄,我和这两千余弟兄的前途,只好都托付给你罢!”

    “我自有分寸,仲立兄尽管放心,”周惠看着这三千士卒和百多缇骑,颇为感慨的叹道,“河南府户军没落已久,重建实在不易啊!咱们几个也都是府户出身,深知报国无门、前途无着的滋味。如今侥幸出头,忝为军中将领,自然要对弟兄们负责,对咱们自己负责……不瞒仲立兄,适才你布置防御的那会,有宿卫军将前来相诘,我已经让宗德求见天子。他是宫中宿卫军将的身份,又是天子至戚李侍中的旧属,比咱们好说话些,想必马上就会获得宣召。”

    话音刚落,一名宿卫军将自阊阖门内出来,向夏侯敬大声招呼:“夏侯兄!陛下口谕,宣你即刻入宫觐见!”

    ……,……

    夏侯敬来到含章殿觐见元子攸,向元子攸禀报了事情的始末和周惠的考虑。元子攸对夏侯敬本已生出好感,如今问明出身,得知他乃名将夏侯道迁之后,又见他风度深敏,应对得当,心中更是大为赏识。

    至于周惠私自斩杀城门校尉侯伏规的事情,元子攸也予以了原宥,甚至还有某种程度上的肯定。毕竟侯伏规乃尔朱氏党羽,掌握着诸门关防,职权十分重要。周惠在赦令到达之前除掉他,既没有违反法度,也帮朝廷拿回了这个职位,有利于朝廷控制京师。

    “既然如此,就由周卿暂代城门校尉,接手诸处关防吧!”元子攸笑着吩咐,“你们远道兼程而来,原本该歇息一阵。但如今正是关键时刻,能者自当多劳,还望再接再厉,为朕和朝廷分忧。待到诸事安定,朕自然不吝封赏。”

    “陛下有旨,自当遵从,”夏侯敬面露难sè,“只是……”

    “有话但说无妨。”元子攸很大度的表示道。

    “遵命,”夏侯敬拱手一揖,侃侃而谈,“末将认为,陛下既已赦免尔朱氏旧部,朝廷就应该予以配合。如今侯伏规已死,若是朝廷再接手诸处关防的话,很可能会引发尔朱氏旧部的疑心,逼得他们铤而走险,岂非与陛下的赦令相冲?故末将斗胆,请陛下放开城门,任由他们和五千尔朱部落骑离开京师;而府户军将紧守皇宫,护住陛下的安全和朝廷的威望。”

    元子攸沉吟了片刻,忽然问夏侯敬道:“周卿也是这个意见吗?”

    “回陛下,这正是周将军的意思,”夏侯敬回答道。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一二章:安定京师(二)() 
调奚毅去守河桥,正是出于元徽的主张,因此元子攸才特意征求他的意见。

    然而,元徽一向嫉贤妒能,见夏侯敬得到天子的妙赏,心中早已存着一份偏见。如今听夏侯敬说是周惠的意思,他越发感到不快,也无法容忍自己的主张被仇敌推翻。

    “陛下,臣认为这样不妥,”他一脸严肃的回答元子攸,“正是因尔朱部落骑战力出众,才必须将其截在河南,就地予以歼灭。否则的话,任由这支骑军回到晋阳老巢,岂不等于放虎归山了么?一旦落入尔朱兆手中,势必会成为他最坚强的倚仗,帮他统合尔朱荣的旧部,是去一虎又生一狼矣。”

    “皇叔说的也有道理……”元子攸皱起了眉头,“可是,就算将其截住,又拿来的力量消灭他们呢?”

    “这个不难,咱们还有虎贲军!老臣敢向陛下保证,李侍中把那七万虎贲收归朝廷之rì,就是尔朱部落骑的覆灭之时!”元徽豪气万丈的回答道。

    ……,……

    元徽的这番豪言,成功的说服了元子攸,也让夏侯敬无功而返。然而,听到夏侯敬转述的说辞后,周惠却是很不以为然。

    “城阳王这是纸上谈兵啊!”他叹息着说道,“把希望寄托在虎贲军身上?期望李侍中能够收伏他们?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李侍中虽然是骠骑大将军,却是不折不扣的文臣,也从来没有经历过战阵。凭着外戚的身份才得到这么个虚衔。而虎贲军向来崇尚军功,前些年又长期受到文臣的排抑和欺压,最看不惯李侍中这等世家子弟,怎么可能轻易被收伏?”

    夏侯敬赞同的点了点头:“我也觉得不太可能。但城阳王乃当朝权贵,天子第一信臣,又刚刚立下诛杀尔朱荣的大功,正得天子圣眷。我人微言轻。怎么可能拗得过他呢?”

    “要是由允宣兄亲自进言,或许还有希望。”谢邦在一旁插言道。

    “我去更不中用,”周惠把手一摊。“城阳王对我成见极深,只要是我的意见,他肯定会驳回来……对了。宗德你有没有劝天子起复南阳郡公,让南阳郡公统掌府户军?”

    “没有,”夏侯敬回答道,“我正要说这事,有进宫复命的宿卫将领通报说,平南将军独孤如愿离开了永宁寺,托戒严宿卫向天子表达忠款。天子闻讯大喜,似乎要和城阳王商议招抚尔朱氏旧将的方略,我也就知机的告退了出来。”

    周惠沉默的点了点头。独孤如愿出身魏初八部之一,家族世代为领民酋长。祖父还曾担任过沃野镇镇将之职,对魏朝不乏忠诚。如今尔朱荣已死,他向朝廷靠拢并不意外。

    可是,如果朝廷因此而盲目乐观,寄希望于招抚尔朱氏旧部。那只能是白费苦心。尔朱氏旧部里面,固然有独孤如愿、贺拔胜这些心向朝廷的六镇将领,但更多的还是野心勃勃、对朝廷毫无忌惮的狂徒。例如出身怀朔、与高欢极为投契的司马子如,周惠曾派缇骑前往捉拿他,却得知此人根本没有回宅,显然是抛家弃子。铁心要依附尔朱氏和朝廷作对。

    他们有尔朱部落骑在手,又有司马子如这等能言善辩、心怀叵测的毒士,真被逼急了的话,谁知道会作出什么事来?

    ……,……

    输诚的尔朱氏旧将,并非只有独孤如愿一人。到了晚间,当尔朱世隆率五千部落骑焚烧洛阳西门,护送着北乡长公主逃往河yīn之后,武卫将军贺拔胜、吏部尚书朱瑞也先后脱离队列,返回京师向元子攸投诚。元子攸喜之不尽,当即传令召见,着实的慰勉了一番。

    与元子攸相对应,尔朱世隆得知二人私自离开,心中大为愤怒,同时也越发感到心惊。

    趁着这个机会,司马子如提醒他道:“军中人心不稳,咱们若是一味逃亡的话,众人心中疑虑,只会分崩离析。依我之见,不如引军攻破河桥,借着胜利来振奋军心,同时也打通前往河北的退路,先立于不败之地。”

    尔朱世隆正自彷徨,立即被司马自如说动,于是引军沿河而下,趁夜袭破河桥南端的千余守军,杀守将奚毅祭奠尔朱荣,军心立时大振。

    在这个时候,司马子如又建议尔朱世隆道:“自六镇起事以来,天下年年战乱,众人都习惯了跟随强大的势力。如今天柱归天,咱们的声威衰弱了不少,若是就这样退出河南,恐怕会受到天下人的轻慢。所以,咱们在退兵之前,必须先宣示一下武力,之后才好整合河东、河北等地,继承天柱的事业。”

    经过先前重振军心的计策,尔朱世隆已经视司马子如为智囊。对于司马子如的话,他现在很听得进去:“依遵业之见,咱们该怎样宣示武力呢?”

    “双管齐下!一面返攻洛阳,保持压力,不给朝廷喘息之机;一面占据北中城,在河北重立天子,召集河北诸州引军来会!”司马子如咬着牙齿说道。

    这是一个绝好的时机,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只要尔朱世隆听从他,那么一旦攻破洛阳,尔朱世隆就能全盘继承尔朱荣的地位,而他自己则是下一个元天穆。

    想到元天穆生前所拥有的巨大权势,司马子如心中满是期待,眼中闪耀着兴奋的光芒。

    只可惜,尔朱世隆并无那般魄力。他迟疑着问道:“洛阳城坚固无比,城中还有七万虎贲,咱们贸然进攻,岂不是自寻死路?”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一三章:安定京师(三)() 
尔朱世隆沉吟了好一会,依然无法下定决心。司马子如见状,知道尔朱世隆成不了大事,心中在叹息之余,只好放弃独力主导的打算,私下和田怡等得力将领串联,让他们一同敦请尔朱世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