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力主导的打算,私下和田怡等得力将领串联,让他们一同敦请尔朱世隆。

    在田怡的军帐中,司马子如侃侃而谈:“在下先前曾建议诸位,趁皇宫空虚之时发动进攻,为天柱、太宰及世子报仇,可诸位却被贺拔胜所误,放弃了大好的机会。如今咱们仓皇逃出京师,宛如丧家之犬,连妻子儿女也一概丢下,可谓丢脸至极。即使能够保全xìng命,今后还能有什么前途?又有何面目面对天柱的英灵呢?”

    这样一番话,说得诸将又悔又愧。车骑将军田怡当即问司马子如:“遵业兄,依你的意见,咱们该怎么办?”

    “自然不能善罢甘休!”司马子如慨然答道,将之前游说尔朱世隆的话又说了一通。

    众将比尔朱世隆胆大得多,又顾及到各自的前途,于是听从了司马子如的建议,纷纷向尔朱世隆请命。尔朱世隆拗不过众将,只好同意返攻京师。

    本章节 雄霸 手打)

    ……,……

    尔朱世隆休整的这两天,是元子攸自登基以来最为扬眉吐气的rì子。尽管有奚毅阵亡的噩耗,但是尔朱氏总算彻底退出了河南,他也第一次真正掌控了整个京师。

    龙颜大悦之下。元子攸也非常的慷慨。南阳郡公元宝炬,真定县公元脩这两位近支宗室,分别晋封为南阳王和平阳王;战死的奚毅,被朝廷追赠为骠骑大将军、宜城郡公;城阳王元徽首建奇谋,除太保,仍大司马、宗师、录尚书事,总统内外;东平郡公李彧。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济北郡公杨侃,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其余预谋的光禄卿鲁安。中书舍人温子升,乃至光禄寺诸校尉、郎将,宿卫军诸勇士。也各有其封赏。直阁将军元整,虽然当rì轮休,却也因平rì的忠劳,赐爵上洛县子,晋武卫将军,接替了奚毅的地位。

    )邑一百户;夏侯敬以名门之后,超晋第五品直斋将军,员外散骑常侍,仍宿卫皇宫;田颖、谢邦、黄嵩也各自晋为第六品,分领太子屯骑、步兵、翊军三校尉等中枢散官,以示朝廷的褒旌之意。

    然而。在这副升官图的背后,却也有些不太如意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乃是驻于金墉城的七万虎贲军,他们将李彧赶出营外,据城自守,不肯归顺朝廷。元徽录尚书事之后,见这七万人每rì所耗钱粮极多,下月又该发放当季的薪饷,干脆在本月底的二十九rì将其解散,以节省朝廷的开支。

    周惠就知道,以元徽那吝惜财用的xìng格,肯定会这样做。而如此一来,城中就剩下了万余羽林军和他这三千府户军,他也不好再向元子攸奏请,让元宝炬复出掌军了。

    元宝炬现在是王爵,已经处在了瓜田李下的位置;与其让他冒着嫌疑掌军,倒不如依旧置身事外,避开尔朱氏可能的报复。

    况且,由于元徽的嫌疑猜忌,周惠除了当晚撤离阊阖门时见过元子攸一次外,再也没有受到宣召。在他的心中,纵然有万般忠告,也无法传达到元子攸跟前。

    既然得不到进用,无力挽救大局,周惠只好坐看事态发展,尽力做些补救的工作。

    十月初一那天,尔朱世隆率军抵达洛阳城北,周惠自知兵力薄弱,机动力不足,无法守住长达四十余里的外郭,于是放弃郭城防御,率军进入洛阳内城。尔朱世隆则引军向西,打算自前rì烧毁的内城西阳门突入,幸亏周惠早已抢先将门修好,这才没有让其得逞。

    消息传到宫中,众人顿时手足无措。元徽黔驴技穷,只好遣自己的属官、前华阳太守段育前往宣慰。可是,尔朱世隆丝毫没有顾及朝廷和他本人的颜面,直接将段育斩于阵前,然后转往城北,屯于大夏门之外。

    眼见事态紧迫到了如此地步,元子攸也坐不住了。他亲自身着御甲御盔,与群臣登大夏门查看敌情。尔朱世隆遥遥望见天子仪仗,知道元子攸已在城楼之中,于是遣尔朱拂律归率千骑出营,至门外索要尔朱荣的尸身。

    一众胡骑身服缟素,在城楼之外哀恸不已,哭声震动整个北郭,让元子攸也为之怆然。

    正如温子升的赦书中所言,尔朱荣“爰自晋阳,同忧王室,义旗之建,大会盟津,与世乐推,共成鸿业。论其始图,非无劳效”;之后“以葛贼横行,马首南向”,则“舍过责成,用平丑虏”;至“元颢问鼎,大驾北巡”,又“复致勤王,展力行所”。这三件功劳,每一件都惊天动地,不仅于元子攸有大恩,也于魏朝有大惠。

    “元龙,麻烦你走一趟罢!”元子攸叫过新任的侍中、尚书左仆shè朱瑞,“你是天柱的旧部,和尔朱氏诸人颇有私交,可为我赐铁劵与世隆,饶恕他之前之后的罪责,并且擢升为尚书令,晋封乐平郡王。”

    朱瑞领命,自城楼槌绳而下,前往尔朱世隆军中。尔朱世隆虽然没有为难他,却也仗着麾下的五千部落jīng骑和兵临内城的威势,对元子攸的铁劵不屑一顾:“天柱那么大的功劳,长乐王都能枉加屠害,哪里还有什么信用可言?这两行铁字,就想让我上当?门都没有!你回去告诉他,就说我一定要为天柱报仇,绝对不会降伏,让他自己准备白绫等着!”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一三章:安定京师(四)() 
好一会之后,才有杨侃勉强安慰他道:“陛下请放心。内城的城墙极为坚实,现有的兵力和粮饷也足够防御,尔朱部落骑绝对攻不进来。”

    “就算攻不进来,可天子和朝廷困守城中,终非长久之计,”转任司徒公的临淮王元彧直言反驳,“况且,如今最大的忧患,并不在尔朱部落骑,而是在各地的尔朱余部。他们现在想必已经知道尔朱荣的死讯,若是起兵复仇,兼程赶来京师,则京师必不可保,唯有出狩他处避其锋芒……再者,朝廷也必须尽快招抚地方,否则等到尔朱氏再立新君,籍其名分和朝廷争夺,那么朝廷就失去了先机,说不定会重演当rì胡太后之事。”

    胡太后之事,就是尔朱荣拥立元子攸,然后攻入洛阳的事情。所谓风水轮流转,当rì是元子攸得势,尔朱荣将幼帝和胡太后沉入黄河;可现在若尔朱氏真的再立新君,攻入洛阳,那么就轮到元子攸受难了。

    元子攸顿时无语。杨侃请他放心,可依临淮王元彧后面的推测,就算挡住尔朱世隆,也不过是苟延残喘、或者晚死几天的结果,他如何能够放心得下?

    总之,无论是要设防还是招抚,都必须先击退尔朱部落骑,然后才能够从容布置。

    “杨卿和临淮皇叔之言,都非常有道理,”元子攸尽力微笑着赞许了二人,“只是,如何才能破此战局,让尔朱世隆退出外郭?”

    本章节 狂人 手打)却不过中人之资,于谋略并不擅长,哪能当即给出答复?他们望了望御座,各自拱了拱手,不再说话。

    这时候,忽然有承宣官上前通传:“陛下,征虏将军、行城门校尉事周惠求见!”

    周惠?元子攸心中一愕。继而一喜,脸上的神情突然开朗了许多。

    真是的,这一阵事务众多。居然就把这周惠给忘了么?那天周惠遣夏侯敬入见之时,不就已经提醒过,要防备尔朱氏旧部铤而走险吗?当时他还准备把奚毅从河桥撤回。以免过于逼迫尔朱氏旧部,却被城阳王元徽所谏阻。可到了现在,元徽信誓旦旦要收伏的虎贲军已经解甲归坊,准备要消灭的尔朱部落骑却逼近了洛阳内城。

    如此看来,元徽虽然久在中枢,却终究是纯粹的文臣,于兵事并不熟谙。要想解决目前的危局,还是要靠那些领过兵的武将啊……

    “快传周卿入见!”元子攸大声命令道。

    “是!”承宣官回到城楼入口,宣达了准许入见的口谕。于是周惠拾级而上,走进了城楼的最上一层。

    “陛下。如今天sè已晚,府户东军轮休,请陛下拔给一处营地。”周惠向元子攸请示道。

    府户军的营地本在城东,如今外郭已经沦陷,自然需要在内城中另外择营安置。

    “此事容易。交由尚书都兵曹安排罢!”元子攸迫不及待的一挥袍袖,想询问他如何解决当前的危局,“周卿来得正好……”

    “末将早已向都兵曹请示过了!”周惠不顾朝仪,打断了元子攸的话,“末将前两天抢修西阳门的时侯,已经请示过三次。但都兵曹却始终没有回复!”

    元子攸望向录尚书事元徽:“城阳,这是怎么回事?”

    城阳王元徽拱了拱手:“回陛下,都兵曹的确收到过请示文书,但依本朝旧例,非台军不得在内城宿营,故而老臣一直未予受理……”

    听到这一番冠冕堂皇、与后世某朝官腔如出一辙的托辞,周惠顿时被勾起了压抑的怒火;再加上受阻于元徽,明明有心有力、却偏偏不得进用的郁闷,他顿时就陷入了暴走状态,数rì间积累的所有怨气,连同之前杨纾被害的愤恨一齐爆发。

    反正,他已经打断过元子攸,再打断元徽也不算什么。

    “城阳王!你这是什么话?危局当前,你还死死抱着之前的那点过节,执意要为难我么?”周惠咬牙切齿,向元徽怒目而视,“你自己凭良心说说,若非我麾下的士卒得力,抢先把西阳门修好,尔朱叛军是不是早已突进了内城?可是!我麾下的士卒轮番抢修的那会,你居然都不给就近安排营地?结果他们在劳累一天之后,还必须跑上好几里路去城东宿营!现在城东营地陷落了,你还打这副官腔,是不是要让咱们去找尔朱世隆安排啊?”

    城阳王元徽没想到,周惠居然不顾君前失仪,当众戳穿他挟私报复的举动。万分羞怒之下,他气得满脸通红如血,抬手戟指着周惠,一时却说不出任何话来。

    结果还是元子攸打起了圆场:“府户军劳苦功高,周卿之要求并不过分,城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